分享

《九成宫》: 宋拓本与黄氏本之比较

 心物和 2013-10-20

《九成宫》宋拓本与黄氏本之比较

王友轩* n7 ~. C  k6 K% {& N) G& C7 B$ ~

2008-11-16

比较角度
  1.      传统语言教学: 帖中的文字是否合乎六经、《说文》、《康熙字典》?)
  2.     习字教学: 帖中的点画、结字是否完整、清晰、未缺?
  3.      美学:  从点画、间架、章法上来看,页面的整体效果是否合乎楷书书法的审美规律?"
.

比较
  1. 下面附图所示,是宋拓本和黄氏本《九成宫》的第一页。对照两个页面,我们观察到了什么呢?
  2. 从传统语言教学的角度来看,学生习字是为了日后参加科举考试。考试时,卷面上的字必须合乎六经的规范,须以《说文解字》和《康熙字典》为准则,非以古代书法家的个人习惯为标准。譬如,依据科举测试标准,宋拓本中的“魏”写错了,黄氏将其改过来,方便教学。'
  3. 习字是传统语言教育体系中的必修课。作为蒙学教材,字帖上每个字的点画、结字,必须完整、清晰、无缺。可是,在古老的宋拓本里,几乎字字受损。请注意其中的“醴”、“祕“等字。
  4. 从审美角度来看,楷书对”一致性“、“同一性”的要求,高于对“变化性”的要求。譬如,在同一行中,各字的重心须落在同一条虚设的直线上。欧阳询在这方面是绝伦的大师。他写的字,立于险绝之境,而不失平稳协调。不过,黄自元把欧阳询的绝招全部学到了,而且做得更好。请以这个标准,对比宋拓本和黄氏本第一页第一行字。相比之下,黄自元是个技术更加精湛的“体操运动员”。
.

附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