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易经系辞》通讲(三十五)

 凝影叠姿 2013-10-21
 
 上面对否卦的基本解释。这个地方引出了否卦的九五爻:“休否,大人吉。其亡其亡,系于苞桑。”九五爻一动,阳动则阴生,阴动则阳生,否卦就变化成了火地晋卦。晋卦,明处于地上,上卦为离、为火、为明,明处于地上,所以晋卦的大象辞是“君子以自昭明德”,自己内心会变得很明亮,能够关照、能够警惕,跟否卦九五爻的爻辞是很相近的。因为否卦处九五之时,阳爻一动变为阴爻,成了离卦之后,天地之否的这个势态就得到终止,所以是“休否,大人吉”,休息了,终止了,这个“否”的势态结束了,大人君子就处于吉祥之地。这个时候,该出手时就出手,正是大人君子重头收拾旧河山的时候了。
  
  “其亡其亡,系于苞桑”,意思是危险啊,危险!就好像是一个很重要、很贵重的东西,绑在苞桑的细枝条上。有过农村经验的朋友就知道,桑树发芽以后,枝条很细很长,非常脆弱。这里说把很贵重的东西绑在桑树新发的细枝条,的确很危险。前面之所以说“休否,大人吉”,就是因为真正的大人君子,他随时都在警惕这种“系于苞桑”危险性。即使是处于太平盛世的时候,对于安危、存亡、治乱之道,都要非常小心谨慎,随时要考虑到未来的变数,考虑到危险性的存在。
  
  我们看现在国家,从改革开放以来,看起来是大治了这么几十年。后人如果来写这段历史的话,这段时期就可以说是天下大治,是太平之世。但是,我们看一下中央的领导人,看他们在电视上出现时的表情,确实有那么一点“其亡其亡,系于苞桑”的感觉啊!前一阵子总书记出来讲话,堪称九字箴言:“不放弃、不懈怠、不折腾”。实际上领导者们看得非常清楚啊!让我们不放弃,全社会都要有一种警惕性,不能放弃了社会责任、目标;不懈怠,是要我们继续努力,坚韧而不放松;不折腾,不要添乱折腾,不能随便浪费社会成本。温总理出镜的时候,我们看他的表情经常很忧虑,那真是有一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在里面。尽管说现在国家显得很太平,但他们一直都保持着很高度的警觉,这就是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
  
  另外,“其亡其亡,系于苞桑”也提醒人们,在重大的事情上面,在国之大事上面,不能随便把它系于苞桑之上!国家大事不能随便委托在小人身上,一定要找到名符其实、可以重托的大人君子才行。
  
  上面是我们从否卦九五爻中,引申出来关于安危、存亡、治乱的一套论述。下面这一段涉及到另一个卦。“子曰: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少而任重,鲜不及矣。易曰: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言不胜其任也。”
  
  《鼎》:元吉,亨。
  《彖》曰:鼎,象也。以木巽火,亨饪也。圣人亨以享上帝,而大亨以养圣贤。巽而耳目聪明,柔进而上行,得中而应乎刚,是以元亨。
  《象》曰:木上有火,鼎。君子以正位凝命。
  
  鼎卦是一个非常好的一个卦,鼎在中国政治文化中,本身就是一个意义非常重大的器物。我有一个做青铜器的朋友,外号胡青铜,他仿制了很多青铜鼎,生意非常好,发了大财。他卖得最好的一个鼎,名字叫做“和谐之鼎”,很多当领导的都喜欢。为什么青铜鼎这么受人欢迎?确实有其历史原因。
  
  相传大禹治水成功以后,舜帝把天子之位禅让给了大禹。大禹即位之后,“划天下为九州”,把整个中国划成了九个大块;“集九州之美铜”,把天下最好的铜集中起来,铸造了九个青铜大鼎。铸青铜大鼎做什么呢?是为了“鼎定九州”。在中国历史上,鼎就具有这种安定天下的象征意义。因为鼎是国之重器,而且非常方正,至正至重,所以古代称九鼎为“天下九州,凝命之所在”,九州的命运都是凝固在九鼎上面的。古书上说“逐鹿问鼎”,实际上就是征战群雄、夺取天下的代名词。
  
  九鼎从大禹那儿一代代传承下来,经过夏、商两代,到了周成王的时候,就把九鼎就从商都迁到了洛阳。当时宫廷的巫师因为九鼎搬迁成功,专门卜了一卦,说周朝将继三十世,历七百年。而事实上到了秦国统一中国,废掉了最后一个周天子的时候,周朝是传了三十七代,时间是有八百多年。从中国历史上来看,周朝是历史最长的一个朝代。周代的文化从周文王、周武王再到周公,他们以这一套“德治天下”的文化,福泽于后人,直到今天仍然绵绵不绝。
  
  史载到了周威王的时候,有一次九鼎突然发生震动,这可不得了!天下之重器震动了,史官都大惊失色:大事不好!九鼎震动,周天子之位坐不正了!周天子将失其正位凝命之道。果然就在那一年,韩赵魏三分晋国,晋国的三个大夫把周天子分封的这个诸侯大国给瓜分了。韩赵魏三分晋国之后,周威王不仅没有按照周朝祖宗的礼数行天子之令,声讨叛逆,而且害怕韩赵魏三国的势力,反而把他们也加封为诸侯。从此,周天子的权威不再,春秋五霸的时代结束,战国七雄的时代开始。进入战国以后,诸侯兼并日益剧烈,周天子的地位形同虚设,周朝越来越飘摇零落,势力越来越微弱,直到最后彻底灭亡。
 鼎卦的卦辞说“元吉,亨”。我们看《彖辞》是如何解释的:“鼎,象也。以木巽火,亨饪也。圣人亨以享上帝,而大亨以养圣贤。巽而耳目聪明,柔进而上行,得中而应乎刚,是以元亨。”
  
  这里的亨,通烹,我们看“烹饪”这个词,从《易经》的时代就有了,不过,从古代流行到现在,已经演变成了厨师的专利。烹,在古代并不是专指厨师的手艺,是有神圣意义的。鼎之象是以木巽火,上离下巽,巽为木,离为火,木头点起火,在鼎里面煮东西,所以是烹饪。当然,它必须是在一种特殊和神圣的情况下,比如祭祀、宴客的时候才能用鼎煮东西,不是一日三餐都用鼎来煮饭吃。“圣人亨以享上帝”,圣人指的是使用鼎器的圣君王者,亨就是煮东西,是为了祭祀上天。“而大亨以养圣贤”,这里祭祀上天都没有说大亨,供养圣贤,才加了个“大”字,所以“大亨以养圣贤”,是用最神圣的鼎器对天下的圣贤之士作大供养,在古代是最重要的事情。
  
  当然,现在“大亨”不是这个意思。现在我们说的都是地产大亨啊、钢铁大亨、石油大亨之类,都是指有钱的大老板。现在的大亨们也不养圣贤啊!现在很多大亨都养贪官,把一个个贪官污吏喂得膘肥体壮。今天波师兄也犯了九斤老太的毛病,也要叹上一句今不如昔、一代不如一代啦!但是在古代,“大亨以养圣贤”,要用最好、最尊贵的礼器供养,来吸引天下圣贤之士到国家的高层来,使他们能够为天下人服务。
  
  “巽而耳目聪明,柔进而上行,得中而应乎刚,是以元亨。”这一句就涉及到易象。下卦巽为风、为木,有流动、活泼、进入、生发、前行之义。我们看这个鼎卦的卦象,上九阳爻为鼎的盖子,严严实实的;六五阴爻,就像鼎的两只耳朵;中间二三四为阳爻,是为鼎身,初六阴爻,就像鼎足。“巽而耳目聪明”,下卦为巽、为木,上卦为离、为目,所以看起来当然就耳目聪明、活泼而又庄重的感觉。如果真正是具有鼎卦的气质的人,他一定耳目聪明,沉稳大方,一定是一个言出必行、行必有果的大人君子。“柔进而上行”,鼎卦初六为阴爻,六五也为阴爻。初六之阴柔,因有巽风而入的力量,可以柔顺而上行至六五。“得中而应乎刚,是以元亨”,上行六五而得中位,并下与九二阳爻之刚气相呼应。一阴一阳、一柔一刚,相互呼应,所以卦辞说鼎卦有“元亨”之德。
  
  “象曰:木上有火,鼎。君子以正位凝命”。鼎卦的大象辞说,木上面有火,是为鼎卦之象。鼎卦对我们人生修养有什么指导意义呢?那就是“君子以正位凝命”。什么叫正位?一尊鼎器,它摆在任何个地方,都是方方正正,不偏不倚。在古代的庙堂里,摆放鼎器的位置都是很讲究的、很庄重的。鼎器本身作为国之重器,也凝固了神圣的精神意义在其中。所谓凝命,就是因为鼎本身所具有的正大刚毅、凝重沉稳的品质,所以只要它还摆在太庙的正位之上,那么,它就象征着整个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脉,仍然是凝固在一起的。当年冯老师把书院交给我,自己离开成都到南方去讲学,临走之前,曾写了一首诗鼓励大家,其中有“壹志凝神身是鼎,五经范典意如金”两句,就是从鼎卦的大象辞中化出来的。这是鼓励大家要把精神志向集中起来、凝固起来,要壹志凝神;同时要把自己的位置摆正,整个身心性命要像鼎器一样厚重凝固、不可动摇。要做到鼎卦的精神,就必须好好学习圣贤经典,使之成为我们做人的典范,让自己的精神、自己的意志变得像真金一样宝贵。
  
  所以,“君子以正位凝命”,是整个鼎卦最核心的精神价值。那么,《系辞》这里的“子曰: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少而任重,鲜不及矣。易曰: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言不胜其任也。”这恰恰是引用了鼎卦最薄弱的部分,引用了九四爻的爻辞。
 为什么鼎卦最薄弱的环节,是体现在九四爻上面呢?九四爻辞曰:“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我们先来看鼎卦的卦象,九四爻一动,阳爻变阴,就变成了山风蛊卦。为啥爻辞说“鼎折足”呢?因为第四爻变而成蛊卦了后,它的互卦也产生了变化,成了雷泽归妹卦。互卦是指一个卦的内在变化。从归妹卦看,上卦为震,震者动也;下卦为兑,兑为泽为金,亦有毁折之象。所以鼎卦九四爻一动,牵一发而动全局,牵扯到归妹卦这里,上震下兑,上面一震动下面就毁折,所以有“鼎折足”之象。其实,我们如果仔细研究《易经》的话,就会发现每一个卦辞、爻辞,都来自于易象。那么“鼎折足”了会怎么样呢?当然就“覆公餗”,覆,就是颠覆;餗,就是里面煮的食物。你想一个鼎器受到震动,腿一下折断了会是什么效果?里面煮的东西肯定就全部倾倒一地了嘛。这个样子就是“其形渥”。渥,通龌龊的龌,总之是满目狼藉,看起来很龌龊、很不舒服,仿佛是一个很凶的预兆。
  
   “子曰: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少而任重,鲜不及矣。”为什么好端端一个鼎会折了足、会闹得一片狼藉呢?就是因为“子曰”的这几句。一个人的能力不足,德行不够,却处于一个很高的位置,当然做不好事。你是一个大祭师,可是你没有能力主持祭祀,甚至连怎么用鼎你都不会,那当然就要把事情搞砸。同样的道理,一个没有智慧的人,偏偏又要想去策划大事情,也是痴心妄想。一个没有力量的人,还想挑起天下的大梁,想担当大任,仍然是不行的。“言不胜其任也”,因为你的能力不能胜任,你把这个鼎打翻了,最后搞得狼藉一片,收拾不了场面,当然就会死得很难看。
  
  上面是从鼎卦九四爻中,所引申出来的精神意义。继续来看《系辞》下面的文字:“子曰:知几其神乎!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其知几乎?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易曰:介于石,不终日,贞吉。介如石焉,宁用终日?断可识矣。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万夫之望。”
  
  我们在讲上传第十章的时候,讲到“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时,对“几”的概念就有详细的阐述。在这里,我们结合豫卦的卦德和所引用的六二爻进行一下分析,再对“几”的概念作一定的发挥。
  
  《豫》:利建侯,行师。
  《彖》曰:豫,刚应而志行,顺以动,豫。豫,顺以动,故天地如之,而况建侯行师乎?天地以顺动,故日月不过,而四时不忒;圣人以顺动,则刑罚清而民服。豫之时义大矣哉!
  《象》曰:雷出地奋,豫。先王以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
  
  豫,可以通预备的“预”,也可以作愉快的“愉”、娱乐的“娱”讲。古时候写字没有现在的纸笔,要在龟甲、兽骨、竹片上用小刀刻,很不方便,所以一个同音字往往可以有多种意思。豫卦的这个“豫”,从《彖辞》《象辞》上来看,既可以作“预”讲,也可以作“愉”讲。
  
  豫卦的卦德,或者说它的核心内涵,是讲动,讲我们要如何动才是最好的。它的卦辞是“利建侯,行师”。建侯,就是建国封侯,完成一番建功立业的大事;行师,就是带兵打仗。凡是打卦碰到豫卦,那就是讲建功立业的大事,做大事很有利。
  
  我们来看《彖辞》是怎么解释。“豫,刚应而志行,顺以动,豫”。为什么是豫呢?因为豫卦最重要的一爻,是中间的九四阳爻。九四爻以其阳刚之志,呼应于初六阴爻之柔顺。一阳一阴相互呼应,所以,九四阳刚之志,在初六柔顺的辅助下,得以顺动而施行。另外,豫卦的下卦为坤,柔顺为坤卦之德;上卦为震,雷动为震卦之德。所以“顺以动,豫”,坤之柔顺呼应于震之雷动,所以称之为“豫”。那么,我们要想做大事情,要想“建侯行师”,确实要按照社会变化的规律,预先有所打算。你做一项工程要有正确的预算,你做大事更要有所预备,要有先见之明。顺以动,就是你能够随顺因缘而动,随顺事物的变化规律而行,按既定方针办事,再加上外内合力,刚柔相济,那么一定能够达到预期的目的。
 “豫,顺以动,故天地如之,而况建侯行师乎?”这就是说,天地都是跟豫卦一样,它都是随顺因缘而动的,更何况你是在社会人事上面呢?天地万物,确实是这么顺其自然的运行。这些自然规律都是可以预知的,天地万物都是顺从于自然规律运动变化的。天地万物是如此,那么你要做建国封侯的大事,要行军打仗,也同样是如此。“天地以顺动,故日月不过而四时不忒”,忒,指混乱、颠倒、错乱。天地都是因为顺其自然的运动,所以日升月落,周而复始,它不会乱来,太阳不会在晚上出来,月亮也不会在白天发光,它们的运行都不会超出自己的轨道;同样,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更替,它也不会颠倒错乱。“圣人以顺动,则刑罚清而民服”,圣人,是指的居于最高领导地位的圣王君主。圣君能够顺乎自然规律而治理天下,那么刑罚就会很清明,老百姓也会顺服,社会也就太平。
  
  “豫之时义大矣!”我们前面说豫卦的核心是讲怎么动,现在,有了上面对“顺以动”的认识,那么豫卦所体现出来的“动”的精神,就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每一个时代来说,都非常重要,永远都值得人们借鉴。
  
  下面我们来看大象辞:“象曰:雷出地奋,豫。先王以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雷出地奋,雷地豫,这个就是豫卦的象。“先王以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从这里看得出来,中国古人对“乐”的体会很深。
  
  中国古代是一个礼乐文化的社会,从古至今都非常注重“乐”的教化。“先王”指的是上古的尧舜禹等理想圣王,他们在自己的时代,各有各的庙堂之乐。尧帝的庙堂之乐,按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国歌,名字叫做《大章》。尧帝把天下治理得非常好,形成了一套效率极佳的章典法度,史书记载他是按照天上星宿的排列,然后指定人间各级官员的位置,他的这个章法是效法于天象的。所以,尧帝时代的国歌叫《大章》,就表明尧帝为人间社会建立起了最了不起的大章大法,非常令后人赞叹。舜帝时代的国歌,称之为《九韶》,韶是韶继之义,舜帝继承了尧帝的德业,那么《九韶》之乐也表示他完全继承了尧帝的大德,所以也令人赞叹。到了大禹继天子之位的时代,国歌又改了,叫《大夏》。因为禹是夏朝的开创者,夏也是指大,有盛大的意思。《大夏》之乐,还是称赞大禹了不起,表明他把尧舜之德能够进一步的发扬光大。
  
  当然,先王作乐并不是像我们现在搞流行音乐的人,做音乐纯粹为了娱乐。先王作乐是为了“崇德”,为了崇高德行,让人们对先王之德有一个崇尚和缅怀;让人们能够以虔诚之心来面对这个新社会,明白自己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按我们小时候流行的话说,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所以要珍惜。以前我们上学,每天升国旗、奏国歌,只要一听到喇叭里响起《义勇军进行曲》的旋律,那是相当的激动、相当的振奋!所以就“作乐崇德”的效果而言,古往今来的庙堂音乐,都是一样的。
  
  当然,现代人对“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已经不时兴了。不过对古人来说,这是很要命的大事。这些庙堂音乐,首先是要讨好“上帝”,要让老天爷高兴才行啊!大家不要以为古人迷信哦,其实,古代圣人们的心里亮堂着呢!他让君王们讨好老天爷干什么?实际上,老天爷高兴就是老百姓高兴啊!所以《尚书》里面就说“天视自我民视,视天听自我民听”,你要想知道老天爷眼睛里看到的是什么吗?那你就去看老百姓,他们眼里看到了什么,就是老天爷看到的东西。你要想听见老天爷在说什么吗?那你就下去听老百姓们在说什么,去好好倾听民间的疾苦,老百姓们在说什么,就是老天爷在说什么。所以“殷荐之上帝”,就是要讨老天爷的高兴。老天爷听了这些音乐高不高兴?你讨好老天爷的效果如何?那就要看老百姓高不高兴。
  
  这里的“以配祖考”,就是祭祀祖先的意思。中国人不能数典忘祖,后人做任何事,都有列祖列宗的在天之灵在盯着你,所以要用最好的音乐来敬上天、敬祖宗。
 我们前面说豫卦的卦德是“顺以动”,一个人能够做到“顺以动”,最重要的素质是什么?就是要知几。《系辞》这里再次把孔夫子搬出来,“子曰:知几其神乎?”能够知几的人,难道不神奇吗?那么,“几”是什么呢?后面就说了:“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
  
  任何一个事物,在将动未动之时、将变未变之时,刚刚有一个极其微小的变化趋势,这个时候就是几。它是处在事物由平衡到变化的转折点上。我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太极图,太极图有一个阴阳相交的临界线。几,在这个太极图上是如何体现的呢?就体现在太极图阴阳转换的这一条临界线上。任何一个事情,它在将动未动、似动非动之时,放在太极图上来看,就是这种忽阴忽阳、可阴可阳的临界状态。这就是几。如果一个人真正能够知几,那他就能够“知其白,守其黑”,在做任何事的时候都可以立于不败之地。这样的人,当然就有点神乎其神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知几的人,他是能够明白阴阳转化的道理,能够对吉凶祸福有先见之明,能够抓住阴阳转化的一瞬间,采取最有效的行动。
  
  所以下面就说了,“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其知几乎?”一个真正的君子,修养非常高的人,他平时为人处事,对上层的人物不献媚、不巴结,不会低声下气;对下层的人物,在相互结交的时候,他不亵渎、不轻视,对人人都是非常尊重,不卑不亢。孔夫子就说了,这样的君子,就可以说在人事上他是知几的。为什么呢?因为一切东西都是可能转化的。如果对上你去谄媚、巴结,哪一天你巴结的人物一个跟头栽下来,你怎么办?还不是跟着倒霉。历史上这种例子很多嘛,现实中很多事情也是这个样子,一个贪腐干部被揪出来了,就像拔土豆一样的,一拔,一大串盘根错节的人物,一窝全都端出来了。这往往就是谄上的结果。“下交不渎”也同样是如此,你欺负人家、看不起人家,哪一天时来运转,你落到人家的脚底下混饭吃,那就没有好果子了。所以,一个知几的人,从来不会丢失自己的本位,待人接物就是君子相交以道,而不是相交以名、以利。他明白阴阳转换的道理和时机,自己就永远处于这种进可攻、退可守的两可之地。知几的人,在人生事业中可以说是非常善于走钢丝,走钢丝如履平地,而且永远先人一步、棋高一着。
  
  知几,不仅可以从外部事物的变化中来体会,放在我们的精神内部,知几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我们在书院对念头功夫的强调,大家听得耳朵都起茧子了。念头功夫说白了,就是知几的功夫。
  
  你内心一念之动,这就是“几”生的时候,念动则几生。你一念善动,一个善的念头刚刚萌生出来,你的良知马上就认识它了,这是一个吉祥的苗头就出现了,这就是知吉。如果你一念不善之动,你的私欲、你的七情六欲一念发动,这时候你内心的良知也马上要认识它,因为这是不吉之几,这就是知凶。能够察知吉凶之几、把握吉凶之几,那你的在“知几”上的修行功夫就很了不起了。所以,一个人只有善于把握自己的念头,善于调理自己的七情六欲,善于把控自己的情绪,这样的人才有“见几而作”的本事,进而才能够达到前面说的“知几其神乎”的境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