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再论孔子生年生日

 红瓦屋图书馆 2013-10-21
再论孔子生年生日

      

  毕宝魁

  一、为何旧话重提

  我在三年前发表了关于孔子生年生日详考的文章,文章分别发表在《辽宁大学学报》和国学网上,引起一些反响。而在报纸上最早披露这一点观点的则是《沈阳日报》发表的《一错百年的孔子生日》一文(2010年5月11日C7版),距今也三年多了。国学网曾经将其推向新浪网首条,故曾经引起一定的注意。

  最近因为要把教师节改在“9月28日孔子诞辰日”的征求意见,使这一话题又稍微热起来。近几天一些地方报纸也转载本人的观点,而且确实有再度论定孔子生年生日的必要了。我们要发出自己的声音,要有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更要有文化创新和新发现,而对于这样重大的问题,我们自己如果不考证清楚,等域外学者先发表意见,而且是准确无误必须承认的,我们会感觉汗颜。

  二、九月二十八日祭孔是很草率的

  辛亥革命前根本没有采用公历,故不可能用公历的日月祭孔,因此采用公历祭孔一定是辛亥革命民国建立后的事。民国建立后,采用公历第一次祭孔被鲁迅先生记在日记中。中国名人记日记的习惯真是太好了。如果没有鲁迅先生这篇日记,我不知要走多少弯路。

  鲁迅先生在一九一三年九月二十八日的日记中写道:“九月二十八日。星期休息。又云是孔子生日也。昨,汪总长令部员往国子监,且须跪拜。众已哗然。晨七时往视之,则至者仅三四十人。或跪或立,或旁立而笑。钱念敂从旁大声出骂,顷刻间便草率了事,真一笑话。闻此由夏穗卿主动,阴骘可畏也。”鲁迅先生“又云是孔子生日也”、“真一笑话”,可以看出鲁迅先生对于这次祭孔不屑一顾,当然也不会说明到底是不是孔子生日。这便是采用公历祭孔的开端。此后,只要祭孔便都采用这一天,在台湾和港澳地区已成惯例,并无人仔细考证其是否正确。

  孔子生日为公历为9月28日,我始终无法知道这种说法起源于何时,是怎么推算出来的。在费尽周折后,终于找到这种说法的源头,但如何推论出来的,却依然茫然。既然如此,我们又何必盲从别人,亦步亦趋,跟随台湾以及港澳地区采用这个缺乏根据的日子作为孔子诞辰再作为我们新的教师节呢?

  三、孔子生年生日是可以确定的

  孔子的生年和生日可以确定,现在文献便有充分的信息而且可以形成证据链。下面便依照逻辑一步步推论。

  1、《春秋公羊传》和《春秋榖梁传》都是从汉代流传下来的典籍,《十三经注疏》中的两传是真本而非伪书。这一点学术界没有异议。

  2、两传均出自孔子高徒子夏之手。这一点学术界也没有异议。子夏是孔子晚年爱徒,应该知道孔子生日。而两传中明确记载鲁襄公二十一年十月“庚子日,孔子生”,后面的六字一定出自子夏之手笔,子夏回到西河之后,他身边的任何人都没有资格写这六个字,那么就是可信的。

  3、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生于鲁襄公二十二年,但没有日月的记载。由于司马迁在史学上的特殊地位,所说生年和两传不同,而这也正是错误生日产生的根源,故问题必须解决,否则便有疑问。

  4、天文学提供有力证据:鲁襄公二十一年有日食,两传记载和张培瑜主编之《三千五百年历日天象》完全吻合。而鲁襄公二十二年全年没有日食。如果比较,子夏肯定比司马迁更知道孔子生年生日。子夏是当事人,在孔子门下多年,在传授孔子学问方面,子夏贡献是最大的。而司马迁距离孔子已经四百多年。

  5、根据天文学和子夏的记载,孔子生年可以确定在鲁襄公二十一年。如果这一点确定,那么当年十月以“庚辰”为朔,即初一来推,推到庚子日,孔子的生日按照公历就可以推出来了。依据张培瑜编著的《三千五百年历日天象》一书,鲁襄公二十一年十一月是庚辰朔,本日公历是9月19日。这样,庚辰是初一,顺推到庚子日,则是二十一。再从9月19日顺推,二十一则是公历10月9日。因此,孔子的生日便可以确定在这一天。

  简明的结论:两传不是伪书,两传是子夏所传,两传在记载日食后紧接着记载孔子出生,而天文学确定当年有日食,故孔子生在此年无问题。此年之庚辰朔之庚子日,对照的公历便是10月9日。因此,如果要将教师节确定在孔子诞辰的话,那么便应该是这一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