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保靖县土家族

 民族地志 2013-10-22

 

土家族是保靖县境内的主体民族。2005年,全县土家族人口有15.9621万人,主要分布于迁陵镇(含原梅花乡、龙溪乡)、普戎镇、碗米坡镇(含原昂洞乡)、阳朝乡(含原仙仁乡)、水银乡、涂乍乡、复兴镇、清水乡、大妥乡、毛沟镇(含原簸箕乡)、比耳镇(含原隆头乡)、野竹坪镇、清水坪镇(含原马王乡)等,部分人口杂居在吕洞山区。保靖县酉水流域的土家族是中国上古史中南蛮的一支,人称八蛮,蛮头是八部大王。据碗米坡镇水坝洞(首八峒)八部大王庙庙碑载:“首八峒,历汉、晋、六朝、唐、宋、元、明,为楚南上游……故讳八部者,盖以咸镇八峒,一峒为一部落。”可知八部大王就是当时土著部族的头人,即“酋首”,因他能以德威使周边八个部落臣服,故被尊为八部大王。他统率的部族因而也被叫做八蛮,成为土家族的先祖。

 

土家族有自己的语言。“改土归流”以前,保靖土家族人大都不通汉语,用土家语作为社会交流的主要工具。土司政权时期,仅仅一些土司、土官懂得一点汉语,但仍操土家语为主。“改土归流”以后,汉人大量进入土家族地区,土家语不断接受汉语的影响,又加之兴义学,土家族子弟入学读书人增多,汉语汉文使用范围日益扩大,土家语的语音、词汇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土家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建设的加速,人们都以汉语作交流工具,因此,绝大多数土家人不会讲土家语,只有60岁以上的老人还能讲土家语。拔茅、马王、隆头、昂洞、普戎、涂乍、仙仁、比耳等乡镇部分村落的土家人,至今还以土家语为语言交流工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