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老中医杨继荪经验集【医论医话〈湿温与湿热论治〉】

 学中医书馆 2013-10-22
湿温与湿热病都具有感受湿邪,以脾胃病变为中心,出现脾胃功能失常的共同特点。但 二 者在其病因病机、临床特征和治疗等方面却有着明显的区别。 湿温为病,是指感受湿温病邪所发生的外感热病,既有里湿内蕴,又夹外感时邪,发病 季节 以长夏为多见,但四季均可有之。而湿热病是指湿邪阻于脾胃,湿从热化引起的一种疾病。 发 病季节亦以长夏梅雨时期为常见,然其更易受地理环境中潮湿之外因,及恣食生冷、肥甘、 嗜酒 等导致脾运失健之内因的影响。故湿热病在地势低、雨水多之南方更为多见,湿邪阻碍脾胃 以 后,湿邪易从热化而成。必须一提的是,湿热病应与薛生白《湿热病篇》的湿热病相区分, 后者 是指“湿温”而言,临床不应予以混淆。 湿温之证候表现特点为:微恶寒,发热不扬,每于日晡则发热增高,常有微汗而热不为 汗 解。然湿热病无此见症。湿热病常见症状为:全身沉重、困倦乏力、纳少、食无馨味、脘腹 胀满、 大便烂、苔白腻或白滑、口味淡、涩、甜、粘腻,或有苦味,脉濡。由于二者皆有湿邪,湿 性重浊,故湿温亦可伴有头昏重胸脘满闷,肢体困倦,苔腻脉濡滑等症。而湿性粘滞,与热相合胶 结难 解,所以湿热病又可伴有微热。 湿温之病因病机归纳起来是“湿热逗留三焦,热为湿遏,气机失于宣畅。 ”湿温之一般传 变 规律为初起邪在卫分,经卫气之间入气分,若热炽伤津则由气分,经气营之间入营分,亦有 深入 营血之间至血分。临床观察要注意传变,主要是“湿从热化”“耗伤津液” 、 。湿热病之病因病机 则可归纳为“湿阻于脾,热蕴于胃,湿热互蕴,病在脾胃” ,湿热病其病因主要在“湿” ,至 于热,是 从湿蕴化而来。 湿温病之辨证,古人曾有“舍脉从症”之说,比较注重望诊,如精神、神识、面色等。 尤其是 望舌苔,这是温病传变的重要标志。腻苔均属湿浊之邪内聚,白滑、白腻苔为偏重于饮湿。 若 见黄腻苔,乃湿热互重。如湿从热化, “苔”往往由白腻、黄腻转化为黄燥腻或黄糙。当见黄 糙 苔时为热灼伤津,临床证候可伴有口苦燥、喜饮、面红烦热等表现。如热邪深入营分,则湿 已尽 从热化,热炽伤津耗液,所以不见腻苔。此时主要看舌质,多表现为舌质红绛,光剥干燥, 并伴 有唇燥渴饮,昏睡或谵语、烦躁等。而湿热病的辨证中,如属“湿阻中焦,脾失健运”突出 表现为 有明显的胃肠道症状,如恶心、胸脘胀闷、不思纳食、四肢沉重、困倦乏力、苔白腻、口淡 等。此 属于偏“湿重型” ;若有口苦干,苔黄腻,或出现低热者,为“湿热互重” ;如见浑身重疼为 湿与风 的互蕴。 湿温之治疗,邪在卫分或卫气之间,这一阶段表邪未解、湿浊尚存,热为湿遏,未从热 化,故 有畏寒,发热不高,胸闷脘胀,苔白滑白腻等,治疗应以清宣化湿为主。 《温病条辨》三仁汤 历来 是作为治疗湿温邪在卫分的主方。但三仁汤的处方组成,以“宣化淡渗”为主。仅从湿化热 清 来考虑,而未顾及湿温里有湿蕴、外挟时邪这一面。三仁汤无解表药,临床应用时宜增入苦 辛 清热轻宣解表之黄芩、连翘、竹叶、苏梗、大豆卷和芳香化浊之佩兰,删去通草、滑石。处 方如: 黄芩、连翘、苏梗、川朴、半夏、蔻仁、佩兰、大豆卷、枳壳、陈皮、苡仁、竹叶、杏仁、 大力子。如邪 渐向气分发展,湿从热化,出现舌苔黄腻,舌质偏红,口苦干等症,但尚未伤及津液。应以 辛凉 宣化为主,酌佐清热生津之品,慎防伤津。上方去苏梗、川朴、姜夏、蔻仁、杏仁,易入薄 荷、花 粉、鲜石斛、鲜芦根。若邪入气分,舌苔转为黄燥或糙,口苦干喜饮明显,这是湿邪已从热 化之 标志,但舌苔仍为腻燥,乃湿邪尚存,湿未尽从热化,治疗应在清热生津之中酌佐化湿之品, 使 湿无逗留之弊。 经验方:连翘15克、银花30克、知母12克、炒黄芩15克、陈皮9克、淡竹叶1 5克、炒莱菔子15克、郁金12克、佩兰12克、鲜芦根30克、鲜石斛30克、天花粉15克、大豆 卷12克。 煎剂:每日服二剂,分四次服。 适应证:湿温证(邪入气分) 。 设或邪入营分,则湿已尽从热化,见舌质红绛光剥而干,无苔,渴饮无度,甚而出现昏睡, 四 肢蠕动等热极肝风内动之象。当以辛凉宣窍,养阴熄风为主。方药如:连翘、银花、郁金、 羚羊 角、竹叶、川贝、生石决明、制僵蚕、玄参、麦冬、鲜生地、鲜石斛、鲜芦根、西洋参。另 予:安宫牛 黄丸,早、晚各一粒(化服) ,或紫雪丹3~4克,一日二次(化服) 。若邪入血分,出现皮 肤紫斑、 齿衄、鼻衄等出血症状,当治以清热解毒,养阴凉血为主,方予犀角地黄汤加神犀丹,药用 犀角、 鲜生地、丹皮、赤芍、玄参、麦冬、鲜石斛、鲜芦根、鲜竹叶芯、鲜菖蒲、郁金、连翘、银 花、西洋参、 羚羊角、生石决明。湿热病之治疗,分湿重型与湿热互重型。 经验方1:制苍术12克、川朴12克、炒陈皮9克、藿香佩兰各9克、炒苡仁30克、 姜夏9克、 白蔻仁(杵冲)6克、炒枳壳12克、煨草果9克、炒莱菔子12克、苇皮苓15克、生姜 3片。 煎剂:每日一剂,早、晚分服。 适应证:湿热病(湿重型) 。 功用:芳香化湿,温中健脾。 如有低热加黄芩12克、青蒿12克、竹叶12克。 经验方2:川连3克、吴萸1克、炒黄芩12克、竹叶12克、白蔻仁(研粉冲)4克、滑 石12克、 佩兰12克、川朴12克、苡仁30克、炒莱菔子12克、鲜芦根30克、炒陈皮9克、炒 枳壳12克、大 豆卷12克。 适应证:湿热病(湿热互重型) 。 湿温与湿热病在治疗中应注意:两者均要慎用附、桂、干姜等大温大热之剂,如苔有化燥之 势,苍术、草果亦不宜用。有腻苔者,不拘黄腻、白腻,均不应用黄芪、白术、熟地、首乌 等养阴滋 腻补剂以防留湿不化。在饮食方面,忌甜食与油腻厚味,及其它冷饮等。对于湿温病应力争 在 卫分或卫气阶段截断,不使病邪传变,权衡湿与热之间孰轻孰重,结合病人体质,灵活辨证。 而对于湿热病见有风湿互蕴或饮湿停聚较甚者,前者可加防风、羌活、白蒺藜、威灵仙等;后 者可 适用生姜、吴萸,但用量宜轻微,生姜有散寒解表、止呕健胃之功效,且温而不燥,是治疗 湿热病 湿重型中的一味辅佐佳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