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力挽狂澜-保罗沃尔克(一)

 心如止水az 2013-10-22
利用两天的休息时间,看了保罗沃尔克的传记,总体而言,吸引我的不在于他在公职期间所做出的成就,包括他在20世纪80年代成功遏制住了通货膨胀,从而获得了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美联储主席的称号,而在于他在履行公职期间所表现出来的的正直、良心、道德和责任感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沃尔克生于1927年,他的父亲是家乡小镇迪乃克的行政官,从他父亲那里他学到了不能因为善良或是善意而让自己利用公职谋取利益。(不要听任你的善良本性。。。在本该拒绝的时候却说同意。记住这是一项公职而非私务,你的选择如不能有利于事业,就会造成伤害。)
他因为个头较高而没能服役,最终在普林斯顿上完本科,他在这里遇到了和冯诺依曼合著《博弈论与经济行为》一书的作者莫根施特恩,他教会他如何多虑和怀疑,这成为他毕生的动力之源。接着在哈佛拿到硕士学位,后又赴伦敦经济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因为自己忙于谈恋爱而没有及时提交自己的博士论文。
他最早和美联储发生联系就是在普林斯顿大学毕业论文上撰写了《二战以来美联储政策存在的问题》的本科论文,在论文结论部分他对美联储做法提出了职责:“尽管通胀问题不断升级,达到令人惶恐的程度。。。但是采取的应对措施却未能化为抗击通胀威胁的行动。。。联储体系缺乏明确可循的政策标准。”沃尔克身为美国的央行未能履行其最重要的职责确保价格稳定而扼腕叹息。和父亲一样,他选择在公共部门工作来摆脱内心的歉疚。1952年,他被纽联储研究部副主任卢萨聘请为经济学家,让其帮助编辑一本名为《美联储在货币和政府债券市场上的交易操作》,而后随之跟随到纽联储交易室工作。这一经历让沃尔克的理论训练和实践完美结合,改变了他一生的职业轨迹。在这期间,沃尔克只是做些写写画画的琐碎之事,连他自己都说不清楚在搞些什么。毕竟他只是信息报道员(证券的买卖数量、价格、买方和卖方是谁,交易商对利率近期走势的预期)而非操盘手。在1957年,他加入了大通曼哈顿银行,跟在美联储官僚体制完全不同的是,各种想法能像特快列车一样在大通曼哈顿内传递,他也能直接接触银行高管,但是罗伯特卢萨替他安排好了一个职位-财政部负责货币事务的副财长帮办,而卢萨则是副财长。
二战后,维护世界金融体系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在1960年遇到了挑战。那一年,肯尼迪上台,围在他周围的一群经济学家在保罗萨缪尔森的带领下昂头走向充分就业,而这将带来通胀,加剧国际收支赤字问题,而这也将冲击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基石-1盎司黄金兑换35美元的承诺。以维护美国霸权为己任的肯尼迪绝不会答应。为了按肯尼迪要求信守美元兑换黄金的承诺,卢萨密集出台了一批创新举措,包括成立一个国际联合体称之为“黄金池”,取消“黄金准备金”,而沃克尔正负责后一个方案的筹划。当然这个方案搁置了,但是戴高乐从曼哈顿下城总部将法国的350吨黄金储备运回巴黎等事件将美国一次一次拉回来重新反思黄金准备金的问题。1962年,沃尔克离开财政部担任大通曼哈顿银行的远景规划总监,因为他需要养活一家老小,其中一个孩子叫吉米,先天性脑瘫。
1968年,投机商们又一次攻击美元这一国际金融的基石,“纸币发行。。。占用了越来越多的黄金。。。使得黄金不够用于对外偿债”,终于在1978年3月15日,应美国总统的紧急请求,女王关闭了英国的黄金市场,“难道这些买入黄金的人没有意识到,他们正在摧毁整个世界的货币体系吗?”此时,身在财政部任副部长的沃尔克也许在心里盘算着那份躺在美联储要求终止兑换美元的报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