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座上都城半部蒙元史

 悟道参禅学习 2013-10-23

一座上都城  半部蒙元史

 

王大方1   翟禹2

1.内蒙古文化厅文物处;2.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元上都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境内,其所在地为著名的“金莲川草原”。蒙古语称元上都为“兆乃曼苏默”,意为“108座寺庙”。元上都作为元朝建立的第一个都城,是1314世纪世界上最强大国家——蒙元帝国的都城,在当时的世界,它极大的沟通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并与许多影响和改变了世界文明进程的重大历史事件以及人类文明成果密切关联,被称为“具有突出的自然与人文景观环境特色的考古遗址”。今天,这座古城是古代草原都城中保存最为完好、能够充分展示草原都城风貌的宝贵历史文化遗产。

 

元上都的建立、发展和变迁

 

元上都遗址所在地的金莲川草原一带,历史上曾是匈奴、鲜卑、契丹、女真、蒙古等古代游牧民族活动的地区。12世纪,金世宗命名此地为“金莲川”。1251年,成吉思汗之孙忽必烈总领漠南汉地军国庶事,驻帐金莲川,建立了金莲川幕府。1256年,忽必烈命刘秉忠择地兴筑新城;1259年,新城建成,城市背靠山峦,南邻滦河,放眼一望无垠的草原,气势恢宏,命名曰“开平”。1260年,忽必烈在此召开忽里台大会,登上汗位,并依中原王朝旧制,建元中统,将开平升为府,置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1263年,正式诏令开平府为上都,同年迁都燕京,开始了元朝的两都巡幸制度,元上都正式成为元代诸帝避暑与处理政务的夏都。这种两都巡幸制度,适应了当时管理草原与中原、管理多民族事务的需要,也适应了蒙古民俗的传统,便于元帝与蒙古各部宗王联系,还适应了游牧民族设置冬营盘与夏营盘的传统习惯。

经过历年的营建,元上都成为当时中国北方草原地带最大的都市,在元上都城内居住有宫廷显贵、普通手工业者与商人,居民有蒙古人、汉人、契丹人、回鹘人、高丽人、尼泊尔人等,多民族和睦相处,常住居民人口达到11万人,被称为北方“巨镇”。

“一座元上都,半部元朝史”。在元上都曾经发生过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包括著名的“佛道辩论”、元朝宣布成立、元伐南宋、颁行《授时历》、马可波罗来华、元朝在上都发行纸币、创立影响至今的行省制度等等。元上都在元代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地位。从1263年起,元世祖忽必烈开始巡行元上都。每年2月启程赴上都,8月底返回,形成定制。元代皇帝每年有半年以上时间在上都避暑游猎,同时处理军国大事,随同皇帝巡行的文武百官继续辅佐皇帝议办朝政,因而在上都专门建有各中央机构的分支机构,如中书省上都分省、御史台上都分台、翰林国史院上都分院等。由于元上都“控引西北,东际辽海,南面而临制天下,形势尤重于大都”,所以,元代的11位皇帝中,元世祖、元成宗、武宗、天顺帝、文宗、顺帝六位皇帝都是在上都登基的,可见朝廷对元上都的重视。

在元代,元上都是沟通漠南、漠北,连接东方、西方的重要桥梁与纽带。作为夏都,每年皇帝驻夏时,前来朝觐的各国使节、王公贵族、百官及护卫将士云集上都,毡车如雨、牛马如云。商人、传教士、旅行家纷至沓来,元上都也吸引着来自欧亚大陆诸国的磔、旅行家、宗教人士、商人等,其中又以马可波罗最为著名。元上都可以说是当时一座把草原文明、东方文明、欧洲文明汇聚于一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国际大都会。

1358年农历12月,由农民组成的红巾起义军攻陷上都,焚烧宫殿,七日后撤离,掠走玉玺、仪仗、珠宝等,元上都逐渐衰落。1368年正月,朱元璋建立明朝,同年7月,元顺帝从大都逃往上都。13698月,明将常遇春、徐达率领的中路大军攻克元上都,上都逐渐废弃。1396年,明朝在元上都正式设开平卫指挥司,其后大力经营,加强屯守,并修缮城垣。明成祖以后,明朝防卫内撤,1430年,开平卫移至长城以内的独石口,改隶万全都指挥使司,元上都至此彻底废弃。16世纪初期,蒙古达延汗重新统一蒙古各部,将蒙古各部划分为六个万户,元上都地区属于应绍卜万户的封地,为“云需府”管辖。清初,蒙古右翼诸部之察哈尔部在此驻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元上都遗址得到国家的有效保护和管理。

1956年将原来的明安太仆寺右翼联合旗改设为正蓝旗,元上都遗址归正蓝旗管辖。1964年,元上都遗址被列为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元上都一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2000年起,在正蓝旗全面推行禁牧、围封、水土保持、防沙固沙、环境保护等工程,在地方人民的支持与参与下,元上都遗址保护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元上都是蒙古民族统一蒙古高原之后入主中原建立的第一座草原都城,是元朝的两都之一,也是元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忽必烈以建设元上都为发端,建立元朝,奠定了统一全中国的政治基础,结束了中国历史上长达三百多年来的政治割据局面,中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空前的大统一。漠北岭北行省的设立,三路宣慰司对青藏高原的统辖,中国的疆域得到了大规模的扩展。《元史?地理志》记:“其地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有元一代,其疆域达到了空前的程度,从而一举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所以说,元上都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在中国的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划时代意义。

见证中西文化交流的元上都

 

元上都作为13-14世纪的国际性大都市,众多外国使者、旅行家、商人、教士都曾到达此地,使中国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由欧亚大陆的各种民族、语言和宗教共存的多元文化现象,并把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推到一个更为广阔的中西交流的层次。元上都遗址留存的各种遗迹和出土的各种文物,加之大量的宗教、民族与语言等文化交流文献史料,是这一国际多元文化兼容并蓄的奇迹般盛况的有力见证。

“四大发明”之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西传与欧洲文明东传

元上都是1314世纪世界上少有的草原文明、亚洲文明、欧洲文明汇聚一地的多元文化国际大都会。元上都又是蒙元时期丝绸之路的起始点。在大航海时代到来之前,东西方世界的交流从未象蒙元时期那样广泛、密切。中国“四大发明”中三大内容,如: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以及元代创制的火铳(最早的火炮)等在这一时期传播到欧洲,西亚、欧洲的数学、天文学、宗教、艺术、医药学也传到了中国。

此外,1342年,罗马教皇专使马黎诺里(Marignolli)使团抵达上都,元顺帝接见。使团所献礼物中有一匹骏马获得元朝君臣的赞赏,即“拂郎国贡天马”事件,这成为14世纪中西交通史上的大事。

马可?波罗及其行纪

127111月,17岁的马可?波罗随从他父亲、叔父从家乡启程,于12755月到达元上都。此后,他们留居中国17年,于1295年回到威尼斯。之后,由于作战被俘,马可?波罗在热那亚监狱中口述了在中国和东方诸国的见闻,由同狱难友鲁思悌谦(Rusticiano)笔录成书,这就是《马可?波罗游记》。这部书第一次把中国上都介绍给欧洲人,让中世纪的欧洲人产生了对上都的羡慕。这部书也成为欧洲人了解东方世界的重要读物。

马可?波罗在书中对上都城的各种景象作了详尽而充满诗意的描述,例如,对于城内的宫殿,这样写道:“内有一大理石宫殿,甚美,其房舍内皆涂金,绘种种鸟兽花木,工巧之极,技术之佳,见之足以娱人心目”。“此草原中尚有别一宫殿,纯以竹茎结之,内涂以金,装饰颇为工巧。宫顶之茎,上涂以漆,涂之甚密,雨水不能腐之。茎粗三掌,长十或十五掌,逐节断之。此宫盖用此种竹茎结成。竹之为用不仅此也,尚可作屋顶及其他不少功用。此宫建筑之善,结成或拆卸,为时甚短,可以完全拆成散片,运之他所,惟汗所命。给成时则用丝绳二百余系之”[1]

据其描述之情状,推断此用竹茎制成之宫殿应为建于西内的棕榈殿(失剌斡耳朵)。此外,还对上都城内的寺院、各种奇花异草进行了描述,同时还记载了蒙古皇帝在上都城内的各种节庆礼仪、祭祀等活动。

《马可?波罗游记》问世后,扩大了欧洲人对东方世界的认识,并在15世纪激起西方航海家对东方的向往,进而推动了欧洲人由海路来东方的探险活动。几百年来,随着《马可?波罗行纪》的广泛传播,上都的英文译名“Xanadu”在欧美等国知者甚众。

1797年,英国诗人柯勒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在阅读了《马可?波罗游记》之后,在悠然神往之中写下了著名诗篇《忽必烈汗》。1816年,这首诗首次发表,随机盛极一时,引起了欧美人士对上都的向往。这座由宫殿、草原、森林、溪流构成的梦境中的上都,名字叫Xanadu,在英、美的《韦伯英语大辞典》中,被单独列为词条。欧洲的天文学家还用它命名土星的第六颗卫星。几百年来,Xanadu这个名字已成为欧美人士用来形容神秘魅力的地方,亦有宛如仙境之意。

实际上,我们可以根据诗中的意象性描述,找到元上都中的景象原型。例如:“一座堂皇的安乐殿堂”应是上都城中心的大安阁。大安阁是上都的主要宫殿,非常壮丽宏伟,元朝皇帝在这里处理重大事务;再比如:“有方圆五英里肥沃的土壤,四周给围上楼塔和城墙”描绘了上都城的三重城墙垣,并有角楼、马面、城楼等设施,高大巍峨,辉煌雄伟;至于“那里有花园”、“蜿蜒的溪河”、“这里有森林,跟山峦同样古老”、“围住了洒满阳光的一块块青草草场”分别对应的无疑是北苑、上都河及其流经的湿地、周边的森林景观和北面的龙岗山,以及上都所在的广阔草原。

由于西方旅行家和文人们的描绘,使元上都进一步具有了“梦幻花园”的美好形象,在诗歌、小说、戏剧领域以及天文、建筑、音乐、色彩、植物等的命名上,获得广泛运用和传播,并表现出持续的文化艺术影响力。

元上都遗址地处蒙古高原南端的大兴安岭、燕山山脉与草原结合地带,地理位置极为重要。正因为元上都的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元上都在东西文化的交流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首先,元上都是蒙古高原游牧民族与中原农业民族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枢纽。元上都的建立,其地处农牧结合带的特殊位置,城市都城的政治功用,使其成为多元文化的交流辐辏之地。在元上都,中原的瓷器在此汇集中转,西方的景教、伊斯兰教在元上都设有教堂,罗马教皇的使者、意大利的马可波罗在元上都觐见过忽必烈,当时的元上都,外国的使者辐辏云集,境外商人纷至沓来,成为欧亚达理东端最为繁华的国际性大都会。其次,元上都是沟通欧亚大陆的桥梁。元朝的建立,开通了欧、亚、非三洲之间的交通,以元上都为中心,元朝与四大汗国之间的频繁往来,带动了欧亚大陆之间经济联系与文化交流。元朝的驿路最为主要的“帖里干道”与“木怜道”都以元上都为重要起点,向西北方延伸辐射,成为欧亚大陆文化交流的大通道。所以说,元上都在十三世纪后半叶与十四世纪上半叶,在东西文化交流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附:发生在元上都的重大历史事件

1、元朝政府向全国发行纸币

纸币最早出现在中国唐代,称“飞钱”,宋代称“交子”,金代称“交钞”。12603月,忽必烈决定在上都向全国发行纸币,7月,发行“中统元宝交钞”。此后,受到元流通纸币影响的波斯、印度、日本等国,也陆续开始发行纸币,促进了世界货币的变革。

2、佛道大辩论

由于忽必烈对宗教兼收并蓄的政策,使元上都成为当时世界宗教的中心,中国传统信仰的佛、道、儒三教,在此交融。在上都城内,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的教堂,其地位是平等的。宗教建筑除道观、佛寺之外,还有回回寺、十字寺,此外还有西方传教士、景教、萨满教的文化遗存。蒙哥汗时期,大蒙古国内佛教与道教之间的竞争、矛盾日趋激烈,蒙古王室不得不出面调停佛、道二教之争端。1255年,在哈剌和林举行了佛、道二教第一次辩论会,佛教占了上风。1258年,蒙哥汗委托忽必烈在开平召集佛、道二教代表计数百人,进行第二次辩论。藏传佛教在八思巴的激辩下,战胜道教,忽必烈判定佛胜道败,佛教获得蒙古统治者的推崇。忽必烈在上都即位后,封藏传佛教萨迦派高僧八思巴(1235-1280年)为“大元帝师”,命他在上都建立寺院。自此,藏传佛教在整个中国,包括漠北的哈喇和林都获得广泛传播,产生了极为显著的信仰影响。

3、南坡之变

南坡,又名南坡店,距上都以南30里,是离上都最近的一个驿站。元朝皇帝往返于大都和上都之间,上都留守司的官员,都要在南坡店迎送,此即“南坡迎送”之礼。至治三年(1323年)八月初五,元英宗硕德八剌由上都返回大都时,于当日驻扎于南坡,当晚英宗遭到暗杀。这是发生在元上都地区的重大政变,史称“南坡之变”。

南坡之变是元代政治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也是元代皇权纷争的结果。皇位继承问题,一直是元朝中后期政治史上十分突出和难以解决的问题。从1307年元成宗去世,到1333年元惠宗妥欢帖睦尔即位,短短二十四年间,九位皇帝的即位几乎都充满了激烈的斗争。

4、在上都即位的蒙古皇帝

在元朝历代皇帝中,共有六位在元上都登上帝位,他们在位的时间,超过了元朝历史的一半。在他们中,元世祖、元成宗两朝,为元代最强盛的时期。现将这六位皇帝在上都即位的时间列表如下:

蒙古皇帝名讳

庙号

年号

在位年代

在上都登基的时间

忽必烈

世祖

中统、至元

1260-1294

1260

铁穆耳

成宗

元贞、大德

1295-1307

1294

海山

武宗

至大

1308-1311

1307

阿剌吉八

 

天顺

1328-1328

1328

图帖睦尔

文宗

天历、至顺

1328-1332

1329

妥欢帖木儿

惠宗

元统、至元、至正

1333-1368

1333

 

 

——刊于《中国文化遗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