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孩子教育的思考与应对

 越秀区桂花岗 2013-10-23

若谈及孩子教育,可谓千头万绪,如要去繁就简,或可从如下三方面的来考虑。

孩子需要什么模式的教育?

如今的中学生可谓苦不堪言!学业负担沉重、升学竞争激烈。家长所受的煎熬更甚,一面呼吁为孩子减负,一面又给孩子辅教加码。再有,很多人已从对国内教育环境的不满、失望,到对国外教育体制的窥探、向往,进而发展到不少人直接把孩子送出境外式的投奔!这种取舍犹疑之间,做为家长,我觉得自己首先要辨清孩子需要或适合什么样的教育是很必要的。

本人没有留学经历,但在时讯传媒发达、人际关系纵横的今天也不难粗略了解到国外的教育状况。或以美国为例吧,它采取的是一种通识、开放式的教育。好不好呢?当然好了!合不合我们的期望呢?这个就难说了。

若深入一些去探究,就会发现那实质上是一种精英教育!无论是生动的课堂、面对面的讨论、开放的作业、探索性的论文。这些多种教学形式的结合都体现出那是一种鼓励学生自觉、自愿、自我成就的教育模式。没有老师的“体罚和压迫”、没有家长的“唠叨或强逼”,同学们兴趣广泛又很少在成绩上竞争攀比,自然很轻松快活。然而尽管优势如此明显,但效果并不一定就非常乐观。为什么呢?且看下面分析是否合理。

我们知道,孩子们的好奇心都很强烈,所以他们都有主动学习的倾向,但他们更大的喜好是玩乐!如果缺少相应的约束和管教,好玩的天性一定会主导了他精力和时间的分配。人们常说:同学之间差别最小的是智商,最大的是毅力!不要说孩子了,就是我们成人又有几个能在刺激有趣的玩乐面前不受诱惑,按时完成自己的规划目标呢?所以只有很少数目标明确、毅力超强、乐于探索的聪明孩子才会得益于上述那种教育培养模式,并最终能脱颖而出。

除此之外,孩子有无自我探索学习的乐趣也是一个关键因素。因为兴趣的大小是和学习效率的高低紧密相关的。如果对上述那部分特别优秀的学生,仅采取被动灌输的方式进行教育,则也不会产生什么明显的好效果。

我把它理解为精英教育,就是因为它能使优秀自律的学生得到更多的锻炼和引导,为其实现远大的理想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其次,是让普通的孩子培养出多样的兴趣,掌握到足已谋生的技能;而对顽劣不化的家伙(比例却不低),则不会给予更多的关注,他们就只能自安天命了。

我猜测,这或许就是为何在美国精英贤才荟聚(外部流入占很大比例),而“白痴”罪犯纵横(多内部自产)的根本原因吧!

另外,有朋友说,在欧美国家的高中、大学,实施的一定是精英教育,但在高中阶段之前,应可视做是一种全方位的,体现了对人格尊重、对个性欣赏的普适教育。对此种划分,细想之后我也觉得很有道理。

反观国内的教育,并不注重开发每个学生的发展潜力及其自学能力的培养。它是属于一种实用知识的灌输,是一种同质化、功利化的教育模式。目的就是要杜绝文盲,并大规模“生产”出基本满足现代社会需求的工作大军。这种模式下,师生都没有多少自由,有的是严格的监管和激烈地竞争。这种教育试图让每位学生都能变得比他自己本身能力更“有用”些。有人说它是一种“揠苗助长”式的教育似乎也有一定道理。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它在帮助绝大多数人掌握普通生活就业技能上来说,是非常高效,甚至是成果丰硕的。

但对于极少数天赋异禀、毅力超长、潜力巨大的“天才”学生来说确实不是一个好的教育模式,但也不会太糟。因为大众化的教育肯定填不饱他们好学的胃口,只要提供适当环境和条件,他们就会有足够精力和兴趣去探索自己的关注知识、充实自己的爱好;当然,缺少了导师的引到不免会让他们多走些弯路,多遭遇到一些波折,但自行探索本身就是一项很好的技能锻炼。

至于比“天才”稍逊一筹的聪明孩子,影响并不算大。因为他们自我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并不算强,但在老师的灌输、家长的诱导、外加补习等手段的作用下,会使得他们在考评成绩上并不落后,因而足以使他们能与“天才”们同享优质的教育资源。但如若他仅自恃聪明,连最基本的勤奋都不愿付出的话,那就不要有所奢望了。因为在学习上,是他自己放弃了进取,自甘一种青涩的平淡。

当然,我们这些做父母的内心里都会认为自己的儿女最优秀,即便现时孩子表现并不出众,也当是和璧未开、璞玉待雕而已。这种心情很好理解,但问题的关键是孩子在一天天长大,我们必须结合他们的潜质和特点,客观及时的做出选择。

有些家长可能认定自己的孩子是属于极优秀的那一群。 那么,便要明确优秀的内涵是什么。是全科满分?奥赛金奖?钢琴十级…?如果您的孩子具备这些条件,那真该恭喜您了,哪怕仅是单项,也足以让许多人羡慕嫉妒恨了,哈哈!然而话讲回来,对于优秀,还是存有其他不同的划分标准。

比如以美国名牌大学新生录取标准为例:学习成绩只是众多衡量指标之一,并且只要达到一定水准线即可,而不会给更高的成绩配以更高的权重;是否具备良好的社会公益实践经验极为重要;个人的天赋、才干和特殊经历会很受关注;公民义务的履行与信用记录的评价;是否擅长于某些体育竞技运动…。因为顶尖大学就是要培养各领域的顶尖人才。

试问:当变换成这种标准来看时,您家的孩子还是否算优秀?要不要去掉些虚浮,补上些不足呢?其实本人真觉得,没用兴趣做支撑的成功,只是一种功利的收获,背后更多的是浪费和痛苦。日常生活中,当一首优美的乐曲响起,曾经握有钢琴九级证书的同学,是很快沉浸到它的意境想象当中,还是只关注它的音准、合弦,抑或对它根本就充耳不闻?这貌似简单的不同反应,从教育的意义上来看,却有着本质的差别啊!

上述分析,只是基于本人自己的理解。具体到其他人就要看各家的具体情况了。不过要特别指出的是:国内学生想到国外留学,就要跨越教育体制、语言、文化等方面的巨大障碍,孩子还要承受与亲人分离、在陌生环境下孤独无助的痛苦,那种压力煎熬会是非常的巨大。但许多家长把孩子送出去的理由,居然是为了“减压”、“减负” !真是让人匪夷所思。

孩子需要什么样的学校?

人不可能独立于社会而生存,所以最好就是让孩子更有序、更全面的认识社会。学校就是他认识社会的最好窗口。因而一个人在学校里度过的时光非常重要。

或许就因如此,每到招生季才会呈现出家长奔忙,学校热闹的熟悉场景。从私立高价幼儿园,直至公办优质高中,大家为了挣得一个紧俏学位会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其结果当然也是有人欢喜有人愁了!

对学生来讲,学校很重要。但入籍名校的重要程度是否已到了甘愿为之放弃许多、还要额外付出好多都在所不惜的地步吗?对于这点,我不认同!

家长们常喜欢把好学校比喻成一方适合学习的净土。其实,我们把学校当成一个开放的社会来看待会更恰当。各种正常的社会现象都会在学校里有所反应。来自不同背景家庭的孩子会把不同人群的价值理念、生活习惯带入到学校这个大环境中来。暂且不论这些理念和习惯是否正确,它确实就是复杂外部社会的真实反映,因此也就是孩子迟早要见识、领会的百态人生。至于如何能让孩子不被坏习惯侵扰,又能吸取好的生活理念,则就是我们家长要认真观察、细心引导的工作了。

在大城市的主要街区,普通幼儿园和公办小学一般来说,都可以提供健康的饮食,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组织起有利于身心发育成长的教学和锻炼活动。无须为孩子与小商小贩的子女同班而觉脸上无光,或许对方身上体现出的勤快和活泼正是自己孩子所缺乏的!更不必为子女跻身私立寄宿学校而得意,或许富二代身上常有的攀比和虚荣正向你家孩子身上侵袭。总之,这期间的孩子刚从幼儿期走出来,一方面,正尝试着用好奇的眼光打量着多彩的世界,他要学习、体验的知识非常之多,而书本上的功课只不过是其中很小的,且最易量化的,更易被人盯着的一部分而已。所以应尽量鼓励他尝试参与各种有趣的活动,最好能真心喜爱上一、二项体育运动,若依兴趣能培养出某些艺术爱好更好;另一方面,这一阶段的孩子比较容易接受引导,家长要多留意孩子的言行,并配以正面的品德教育。而那些一味相信“所谓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搞得自己和孩子都疲于奔命的家长,只是在自设陷阱,缘木求鱼罢了,实在算不上是明智之举。

到了初中阶段,对校内文化课的学习已成孩子吸收知识的主流,而学生自身也要经历一个青春期的转变,行为和观念都易受环境影响而不易把持。因而选择一所好学校就会变得比较重要了。何为好学校呢?一所能把所有“害群之马”都屏蔽在外的学校就是了。因为现在的校园里,对学生的体罚或过激的惩处都被严令禁止。老师缺少了管教“捣蛋鬼”的有效手段。一个顽劣的学生确实能搅乱整个班级的教学秩序,一帮“坏家伙”也可能带坏整个学校的风气,所以与这类学生必须远离。除此之外,对学校的选择就无须再加要求了。有人会认为选择顶尖名校会更好,因为那里的生源更好、教师更好。没错!但前提是你要先考上它,对吧!其次,即便奋力考上了,它优势也不见得真就那么大。有心的家长都会对名校有所关注,如果再细致一点分析就会发现:无论校方怎么吹,它的学生整体毕业成绩与入学成绩在全市的分段排位相比并不会有多大提高,甚至会下降,这无疑印证了名校的名声更多的是靠生源来支撑的,而其中个别同学的显著进步更可能是因为他自己加倍努力的结果。

返回来我们再想啊,一间学校若能把“害群之马”屏蔽在外,最有效的手段也只有通过考试择优录取。那么它的生源也都会是学业成绩总体偏上的学生,因而开展的教学活动即不会因同学间水平差异太大而拖后,也不会因竞争太激烈而过早的放弃应有的娱乐。要知道在中学,追求学习成绩极致的优秀是一个事倍功半的下策之举。它会让孩子为虚名付出超常的努力,而又失去了更多成长的乐趣!

升高中时,就该向大牌名校高中靠拢了(当然这需提早些做准备)。因为高中阶段,无论是课程的难度,还是学习强度都会大幅地提高。此时对学生而言,学习方法、学习效率就变得尤为重要。在名校里,与众多成绩优秀的同学交流,正可获得大量的此类经验,并且整体教学水平更高的师资也容易号准高考的脉搏,引导学生更有针对性(目的性)的学习。 然而,这些因素虽很重要,但还不是我属意高中名校最主要的原因。

作为过来人,我们步出校门走上社会后,最亲密的朋友、最可靠的关系网就是我们的高中和大学的同学!同学之间总能相协而行,互为照应。正是这张网把初出茅庐的我们与社会有机的联系到了一起。同样,在人的一生当中,除亲情以外,几乎没有比这更全面更紧密的关系了。而选择一间名牌高中,同学们能力普遍高强、学业基本优秀,各人发展前景都难限量,这不正可为将来同学朋友间的互助奠定更为牢固的基础吗?

有人会问:既然如此,为何不坚持从小学到高中都选择名校呢?一直争取最好的资源,与最好的同学为伍,不是更能壮大日后同学互助的基础吗?对此,我觉得,对孩子的成长及未来发展前景而言,学校不是资源,同学才是资源。如果把一部分同学比作金矿,那就一定还有银矿、铜矿、铁矿……,他只有拥有最多样化的矿藏资源,与各种家庭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同学交朋友,从中得到各种各样的经验参照,才更可能在将来为自己构建出一个真实美好的世界。谁敢说他小学的同桌不会成长为像李嘉诚一样从底层打拼起来的商业巨人?谁又能断定他中学球场上的对手有朝一日不会变身为像林丹一样的冠军英雄?

所以,从小学到高中若让孩子始终与同一类质的学生相随相伴,那肯定是对同学资源的无视和浪费!

学生需要什么样的老师?

今年暑假,儿子看了一本书,其中讲述的是,早几年,中山大学的一个学生,混到大四时,已几乎毕不了业。重挫之后,改弦更张,苦读一年多后考取了中科院物理所的硕博直读生。备考期间他没有报读任何辅导班,而是死啃一本英文版的《费曼物理学讲义》,在复习物理的同时,也使他原本很糟的英语水平得到了质的飞跃。由于书中对《费曼讲义》特别推崇,使得儿子也为之神往(他在前两年读过《三体》和《上帝掷骰子吗?》后,就对与物理相关的都特别感兴趣)。费曼这个人我知道,最著名的就是,当年他仅用一杯冰水和一只橡胶圈就让美国国会的“笨蛋们”搞明白了“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发生爆炸的原因。当然还知道他是个诺奖得主。于是为了讨好儿子的兴趣,我便把该书网购回来,当然是中文版的了。到手时儿子已开学,我自己便先拿起翻着看,没成想真就是引人入胜!几天下来,陆续看了十几章,感慨万端啊!倘若二十七、八年前,自己能有这样的老师来讲授知识,那如今我也多半会成个“大牛”了,退而求其次,如果那时能搞到这本讲义来看,那我绝不会为当年的逃课而有丝毫愧疚,哈哈!

每讲及一个物理学概念或定理,费大师都能旁征博引,从数学、化学、哲学、生物、天文等诸多方面来阐述,他能引导着大家的思路在大到宇宙星系,小到纳米、量子间(费曼本人就是第一个提出纳米概念的),自由穿行,做到让人能在宏观场面上全面了解,又能在微观尺度下深入研究,就连各种扰人的数学问题经他口讲出来都变得生动易懂。通过读这本书让我彻底感受到了好、坏教材之间的差别,教书和育人之间的不同。以往我们的老师讲到一个定理或一条公式时,多半会先讲一下它的推导过程,对其产生的背景、应用的范围都鲜有着墨,然后就是要求学生背熟,随后便是大量的计算练习。实际上这就是把艰涩的书本知识生硬的照搬下来灌输给学生,以把同学们训练成为求解各类问题的熟练工具为教学目标。这样教出的学生中,乖巧听话的人多数会具有匠人的内质,会把已有的每一个问题或细节处理的很好,但如遇到新鲜问题、突发的矛盾就会反应不及,无从下手了,而那些散漫调皮的就可能变得兴趣全无,甚至干脆放弃了。

再看费曼式的教学。在他的课堂里,世界是一个相互之间紧密相关的有机整体,各类基础知识都被当成了工具。他时常会向你介绍一、两件工具的用途,并告诉你该工具及其说明书在工具库中的存放位置,然后便带着你运用手上的设备观察、测量、分析这个世界中的相关问题。他的工作,就是让学生建立起宽广的学术视野,掌握科学研究的有效方法,最终成为头脑灵活思维敏锐的工程师或科学家。

如今所处的是一个知识信息都在爆炸式增长的年代,而且信息技术的普及已能把人们从许多繁复艰涩的计算分析中解放出来,因此,我们更加无须沿袭老路,死背那么多“成型的知识”。

曹孟德当年曾感叹:生子当如孙仲谋。我说孩子还是自己的好。不过很想效颦一句:寻师当如“费恩曼”啊!当然这是遥不可及的奢望了。不过,拨开费曼的耀眼的科学成就不论,单他对本科生教育所做的努力,就可为教师这个职业树立起一个闪亮的标准。

曾几何时,老师是一个多么令人尊敬的称谓啊!启人心智,教化文明。如今偶尔也还能听到呼吁尊师重教,讲求师道尊严。然师道之不存也久矣。当下老师,就是一个普通的职业。从其业者既没带有先天的道德约束,也不一定具有后天养成的高尚责任。其中,尽心竭力者有,见利忘义者也有。现实中的学校和教师,无论在对孩子品格的培养上,还是在知识的传授上,都没有一套让人放心可信的操守准则。另外,而今社会上,跨学科、跨领域的融合也已渐成趋势,这更加要求我们的孩子应具备广博的兴趣基础,建立多角度的思维模式和锻炼统筹兼顾的自学、创新能力,因而对孩子的教育模式也应与之相应地做出调整!可学校方目前并没有能力完成这样的调整转变,所以我们不能单单以入得高中名校为目标归宿,就放手了孩子的教育。

最有责任感的老师,就是你我这般真正愿为他未来幸福而努力的孩子家长!

续:

然而,现实中往往会出现一种现象,相似的孩子始终在同一样的环境中接受教育,而各自身上呈现出的效果却相差甚远。这就提示我们,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至少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不容忽视。

我们需要成为什么样的家长?

要谈论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确我们家长心中对孩子的期望是什么。若以我本人而言,很简单:就近,就是希望孩子们能顺利获得更完善的知识教育、掌握立足于世的良好技能;望远 ,则盼望他们能永远保有一个健康的身心,不为穷苦所扰,不被虚妄所累,安享乐观平实的生活。换言之,就是在将来的日子里,他们有能力酿造出属于自己的真实幸福!估计我的这种期望多半也是各位家长的心声吧。

对孩子的期望归结起来看似简单,但落实起来却是相当不易,否则你我也不会劳神,来讨论家长的责任了,不是吗?好了,期望是有了,可与它对应之家长的责任却难分可分出短期、长期来,至少我是没有这个能力。对于未成年的孩子而言,自己做为家长要成为“最有责任感的老师”,就必须事事关心,时时尽责(当然其中也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了),没得取巧和懈怠。所以就让我顺着孩子的成长轨迹,来谈自己所理解的家长责任。

都说初到世上的孩子就是一张白纸。要想绘就一幅温馨和谐、自然壮美的人生画卷,起笔立意最关键!

大家都知道,最初婴儿是靠哭和笑来与世界对接交流的。哭——对应了饿、痛、不舒服、不安全、不满、拒绝…;笑——代表了满意、认同、愉快、亲密…。随着大脑的发育交互又可丰富到喜、怒、哀、乐层级。同样,他对外界反馈回来的信息也会依此来解读。这就构成了一个亲子间的有效交流循环。所以,并不是要等孩子会说话后,两代人才能沟通,才开始给他以引导,真到那时可能就迟了。老话讲:一岁看下小,三岁看老。可想而知此阶段对孩子的一生是多么的关键。

苗圃里要把一颗树苗培育成栋梁之才,早期就必须勤剪枝,以保证主干粗直。对孩子也一样,一小杜绝坏习惯、坏性格很必要!我对一些很流行的所谓“先进的” 、“文明的”育儿理念很不以为然。那些专家总是在强调教育孩子要有爱心、要平等,一律不能打骂。我视他们是在扯闲淡!幼儿头脑中,本无是非对错的概念。奖、惩是最利于帮助他们建立起为“人”的基本行为概念。在自家孩子幼年成长过程中,像挑食、撒谎和不计后果的危险动作等行为,我一直采取1、批评 ,2、申斥 ,3、痛打(打到痛)的方式,来让他俩通过最真切、最感性的皮肉痛楚,来明白什么行为是于己不利的,是不能再犯的。即使他还不会言语表达,也必须知道做事儿是有底线的,而底线是不能跨越的!此时若有人在一边啰嗦,要对孩子讲人权、讲平等,我肯定会笑他虚伪、无知,呵呵。

因为只有当孩子心中有了“规矩”,有了衡量对错的尺度之后,长幼双方才有机会一起平等地讨论“是非、方圆”,不是吗?(当然,上学之后,就不必打了,责骂也该消减)

人生一世,每个人都希望能活得精彩、幸福。这就首先要大家保证自己的身心健康。我们若没有自己终可得道成仙的那份自信,最好还是要善待这副假以托身的“臭皮囊”。因此,对子女的健康就更该是家长首要关注的对象。现代人爱谈机会,爱谈平等。殊不知,机会,人生成功的机会,只有在其少时起步阶段,且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下成长才最有可能与他人接近平等!换言之,父母对孩子早期的照顾引导将会左右他将来获得幸福程度的高低。

健康,最大的敌人是肥胖(下面的内容并非是对肥胖士存有偏见,只是本人认为它对孩子成长的负面影响太大,做为家长间的交流有义务讲出来而已人)。众所周知,肥胖和许多后天的重大疾病紧密相关。我曾在孩子订阅的《博物》期刊上看到,当人在从正常向肥胖转变时,体内原来的众多脂肪细胞在自身充盈后就会发生细胞分裂,增殖出新的脂肪细胞。然而即便以后某一时期当事人消耗掉了许多脂肪,但他脂肪细胞的数量也不会减少。又由于脂肪细胞很容易吸存脂肪,减肥行动一停止,体重就极易反弹。这也就是人们会得出“少年胖,终身胖”的原因。如今的都市生活环境,孩子如果不挑食根本不会出现营养不良。所以家长最要关心的该是,不要让孩子营养过剩!无节制的饮食,过剩的营养正是导致肥胖的主要原因。因此,如何管住孩子的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人,一生中会面对很多种诱惑,产生很多种欲望,然唯有“口腹之欲”是与生俱来的。比如:婴儿还未会睁眼,就会寻找乳汁。如能一早处理好孩子“贪吃”的毛病,无形中就会为他们今后养成各种好习惯建立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我们知道,人有各种欲望是正常,欲望也常驱使我们进步。但任何欲望的满足都是要有限度的,适度为宜,过则生害。对美食的贪念也是如此!这就凸显了“管住孩子的嘴巴”的重要。试想孩子若在家长的引导下,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住自己的贪吃的欲望,逐步建立起一定的自控能力,那不仅对他的健康有利,而且将对他的成长会有莫大的益处。日后,因为有了早年如何平衡欲望的“预演”,具备了较强的自控能力,当再面对各种刺激、诱惑时,反应也就可能更淡定些、理智些,比如做到饮酒不酗酒、吸烟不成瘾、打牌不嗜赌、好色不滥情。想想,这不是我们每一个家长梦里真心祈祷的吗?呵呵!

当年我们的引导方法是:如果儿子想吃巧克力,我会说每天巧克力不能吃太多,吃多了会蛀牙,满嘴爬虫子,你打算吃几颗呀?他想想,说一共吃三颗。我就会说,吃四颗应该还没问题,就给你吃四颗吧,但再多就不行了,咱们都要说话算数噢!好的!于是父子高兴成交。在饮食、学习、游戏上,一直沿用此法,直到他们真正懂事,从没背约。这又引出了一个重要问题:家长要帮助孩子从小就要养成守信重诺!要逐渐让他明白,将来在社会上行走,赢得人们的信任,比赢得人们的欢心更重要。

还有一件记忆较深刻的事,上小学前,一天两兄弟不知因何事吵闹很凶,还都声言要以拳脚搞掂对方,大有江湖开打的味道。见势我直接把两个家伙关进了卫生间,关了灯,告诉他们黑暗中随便打,打赢的有奖,分不出英雄狗熊不准出来。结果在黑屋里沉默了几分钟之后,就都开始数落对方的不是,再后就都哭着承认自己也错了!如今七、八年过去了,他俩再也没发生过“像样”的吵架。更温馨的是,有一年,弟弟在网上给自己选购生日礼物的同时,还用自己的利是钱给哥哥买了一辆近两百元的车模,说要让哥哥一起玩儿。对于在我们家以最抠门著称的他来讲,这太难得了!咱孩子也学会了把快乐与人分享!开心啊!

家庭成员间的亲情要格外珍视,无论有无外辱,“兄弟阋于墙”都该尽力避免。另外,一个家庭内部关系的融洽与否,特别是父母的婚姻状态,对孩子心理健康和幸福影响深远。常见一些有责任感的父母为了孩子,勉强维持着不和睦的婚姻,随着孩子的成长,自己也在隐忍、愤懑中老去了。这着实让人感慨!可是做为当事人的家长,是否为化解那种僵持、冷战做过真正的努力?我不能妄猜他人的婚姻基础,但总觉得男女当初双方能共结连理,肯定是认为对方的优点胜过其缺点,而之后的不和又多半是认定对方的缺点远大过了其优点。这种观感的前后颠倒可能会被归为,自己当初的不慎、不察或受蒙蔽,并会因此怨恨对方。本人觉得正是这种怨天尤人、缺乏自省、不见包容的态度,导致双方日渐生隙,造成隔膜和言行对立。如果夫妻双方真心爱孩子,珍视这个爱情的结晶,就应该在婚姻之初便把这份爱积极地贡献出来。婚姻本就是要把二人结为一体,共建家庭的,所以双方不要努力地去改变对方,而应积极地为这个家庭的温馨来改变自己。对方身上那些曾吸引我的优点、好习惯,我要衷心的赞赏,并让自己的习性向之靠拢,对方身上的缺点则应多点善意的融通;自己身上让对方满意的优点,要继续加以保持,让他(她)不满意的习惯则尽力改善。只有这样,彼此才能融为和睦的一家。 这看似是不相关的“闲话”,但家长能否践行,却与自己和孩子的幸福相关最大。人不能太自我,无论大人、孩子都一样!

健康,最好的伙伴就是运动。若想使运动成为人一生的爱好,当然最好要从幼年时就开始来培养了。正因如此,直至今日只要预计能按时交作业,平时或假日随时叫我家的小哥俩出门一起运动,打球、骑车、跑步、爬山,都会得到积极响应。

其实拥有健硕的体魄,柔美的身姿对任何世间男女来讲,都会是一种向往和追求。除去先天的因素,也只有恰当的锻炼和合理的饮食才最易帮助人们把追求变成现实。我们都明白,知识并不等于优雅,斯文也不等于健康。若其它条件相似,谁不想娶个窈窕淑女,哪个不愿嫁位英武郎君?可为何还有许多家长为了提高有限的几分而强迫孩子去补习,却不愿为了孩子未来的幸福而帮助他节制贪吃的食欲?又为何在有机会完美自身时却轻易放弃,反倒在日后几成定局时才苦捱争取啊?

千万不要让健康、幸福悄然溜走,别搞混了生活的本质,仅把知识、财富当成了自己毕生最重要的追求。

家长要想对孩子产生有效的指引,就必须同他们建立起通畅互信的关系。然而许多家长一谈到与孩子的交流就叹气摇头,并容易把这种现象与环境的不好和青春期叛逆相联系。其实,我常觉得问题更可能是出在家长本身。若细察这类孩子对大人的观感多半会是:父亲武断、母亲唠叨。各位,如果这类武断、唠叨真的存在,那么父母的不同表现或只是性别使然,而它们的共同诱因都是孩子身上的错误,对吧?

每个人在不同的时期都会犯许多不同的错误,孩子的错误更是层出不穷。因此他们的错误出现后如何应对、解决就成了一个现实中困扰家长们的大问题。对此我觉得,我们先要接受一个现实:每个人的精力、毅力都有限,不可能要求自己或别人尽善尽美;同一时间内要改正许多个错误,孩子做不到,你我也做不到,即便做到了,也使人活得身心疲惫!所以对孩子的错误,关键是要先厘清主次,再来分别应对或更容易达到我们的期望。比如:一段时期内只选出一、二个相对最严重、最紧迫的“大错”来严格督促孩子尽力改正,收到效果后在渐次递补;对于后续更多的“中错”,在与孩子商量如何控制改善后,只要没有加重的趋势,就无须日日批评、时时指正;而对于多如牛毛的“小错”,在轻松调笑暗示之外,更不必大费周章。因为这类的小错误多数就像迁徙中落下的候鸟,过一段时间就会自行消失的。而对剩下来比较顽固难除的,干脆就当成他个人无伤大雅的小怪癖,又有何妨呢!

要知道,面对父母的不理解和一天到晚不停的纠错、指责,而自己又有心无力,哪怕孩子有再好的性子也会烦躁,再小的自尊也会被伤害,再浓的亲情也会冲淡啊!所以我们要慎之又慎,切不可贪快求全!还有对孩子,家长不要不合实际的夸奖他,也不要在外人面前责骂他。

真正到了青春期时,好多家长都如临大敌,生怕孩子出什么状况。其实,孩子也不一定就“必须”逆反,这可能要看家长是否早做了准备。我们在小孩五六年级时,看到街上那些穿着打扮怪异,行为流气夸张的中学生就会对他俩说:看那些学生把自己搞得多难看呀!他俩就会说:都傻乎乎的!我就又说:他们都是青春期逆反心理在作怪,好话都听不进去,你们到时可千万别也变得这样傻啊!我(们)才不会呢!就这样多来几次,他们就知道自己也将会经历一个“青春期”,届时如果不小心就可能干傻事。好了,预防针算是给打过了。等上了中学时,再谈到同样的话题时,我就会说:学生出现“叛逆”是很正常的,说明他有了更多的自我意识,开始试图摆脱旁人的控制,只是太盲目了一点,这也正是少年接近成熟前的标志。这样可以让孩子面对未知的可能变化,心中也坦然。对于那些学生的种种另类行为和早恋现象,我解释说:知道他们为什么把自己搞的又傻又怪吗?是为了标新立异,来吸引别人的关注;这和动物世界里那些年轻的个体吃饱了就比色彩,拼歌喉、斗力气一样,是生物体内争取繁衍竞争的原始基因在作怪;问题是,咱们现代人有更文明的方法向他人展现自己,怎么说也不可能靠“装疯卖傻”、“恣意妄为”,就能挑到好朋友,找到好对象呀!看来他们还是脑子进水—傻了!如此这般,饭桌上全家人哈哈一笑,此问题可算基本跨过了。

当然青春期的少年身上除了“逆反”,还有许多其他问题,如果不能妥善处理,也可能对他们的成长造成不小的影响。因为到了这个年龄段,外部的社会环境对孩子人格性情成长的影响可能会变得更大、更深刻,也就更让人忧虑。

现代社会,全球各地的人们唯一能有的共识,就是追求经济的快速发展。在这种环境下,竞争便全方位的进入到人们的生活中。竞争时的对立和胜利后的炫耀使得人在普遍意义上都变得凶猛、自私、张狂和虚荣。加之,社会上一味的鼓吹应尽早培养孩子自由、自立、争先的意识,并百般强调这对他们日后适应社会竞争是何等的重要,却忽略了由此会导致孩子的性情向散漫、孤僻、冷淡方向发展,对其可能在将来会引发的灾难性后果更少关注。

现在的青少年比上几代人活得更富足、更自由、更潇洒、更“博学”、更老练。但那仅是流于表面,相比之下,他们心中的思想可能更肤浅、情感更苍白、心理更脆弱!在成长的过程中,由于物质生活环境的改善,家长的溺爱,他们很少能体会到生活的艰辛,也不再受到严格的社会和家庭规范的约束。他们没有了正面学习的榜样,更没有了精神上的图腾。反之,让他们拿来崇拜、效仿的偶像大多是电影、传媒中那些原本不真实、虚幻的人物和矫揉造作的影视歌星。他们虽然从小就开始获取大量的知识,却没有全面地体悟人生的各种经验,当遇到情感纠葛或挫折时,就会套用记忆中虚假、虚幻的人物那种虚假、夸张、极端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其结果必定会给自己和他们的家庭造成严重的创伤。

对于这些问题,说实在的,在发生之时单凭家长一己之力很难单独应对。唯有靠我们更早、更悉心的照料孩子的心理成长来加以预防。所以家长的责任永远是美好而又沉重的。

续一:

那么如何让孩子拥有一个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修养呢?

(此问贸然一出,把自己也搞虚了!之前的内容多少还有自己的实际体会来支撑,可再往下除了说教的意味变得更浓重外,能陈列给大家的也多属本人的主观臆断。所以对于时间宝贵的仁兄,能耐着性子看到此处我就很感谢了,大可不必奉陪到底。当然本人会再努力搜罗些身边的琐事来衬托。另外,我们虽然口头上常套用到“健全的人格”,但它意指为何呢?世上并无明确统一的定义。这看似少了限制可以自由发挥,实则让人心虚——怕跑题啊!但到这份儿上,也顾不了那么多了,还是信马由缰吧!)

健全的人格,依我理解就是:一个人面对外部世界,具有良好的观察、沟通能力,兴趣广泛,视野开阔、自然进取、真实守信;而在自己内心世界里,信仰坚实、情感丰富、自尊自省、思想独立。我还觉得,良好的修养可能就是健全的人格的另一面,大家努力塑造健全人格的同时,也就是在认真培育良好的修养。(如果大家对这个推论认可,哈哈,咱就解套有望了。)

所以,如果按照上述那些主要的方面来加以分析,就可能可以回答这一问题。毕竟我们做为家长,所关心的是与孩子成长品行相关的实质,而不是准确的抽象生涩的概念。

全而不偏

我和儿子有一个很自励的句式:一个男人,不喜欢数学,头脑就不会锻炼得灵活,不喜欢历史,思想就不会有足够的深度。(还曾变为:一个人,学好理科,谋生养家会更加轻松;学好文科,享受生活会更有情趣…)。其主要意思,就是强调不要偏科!要想达到上述第一层修养,落实在教育学习上,首先就是不要偏科。

“君子不器” !要想在现代社会中开阖有度、往来自如,更不可能仅仅抱守一类知识或技能就想实现。不偏科,从小处讲,就是让孩子认真对待学校中开设的每一门功课;往大处看,则须使孩子具备多角度的知识素养。说到知识素养,脑子便又冒出了一些新东西。

如今发达的各类媒体,在对一些事件的分析报道中常会出现一些令人瞠目、缺少内在逻辑的错误结论,而这种误导对社会大众所造成的不良后果可能会相当严重。估计这不是相关记者、编辑工作不努力造成的,我宁愿相信是与他们缺乏足够的科学素养有关。由于国内在基础教育上就有文理分科的存在,这就使得社会上那些文科教育背景的人普遍缺乏足够的科学知识,不善于用科学的逻辑思维来分析处理身边的相关问题,即便其中很多人也接受了过高等教育,但其科学素养仍达不到相应的高度。

据我了解,文理分科本是国内特定时期的特殊教育制度的产物。77年恢复高考时,国家正值动荡结束,百废待兴,各方面专业人才奇缺。因而以文理分科教育,来低成本、高效率的为经济建设和社会重建培育人才,就成了最符合现实国情的教育模式,并在之后逐步得到深化。几十年过去了,这种极具功利色彩的培养模式所承载的优点也已逐渐消失,而其弊端则日益显现。因为分别接受文、理教育的群体在思维方式上被太早地割裂开来,文科生相对会显得太感性,逻辑性不强、缺乏自然科学素养;而理科生则被认为缺少人文精神和必要的文化内涵。(国外也有分科的,但不是我们这种文-理对立般的分科,而是有许多可选科目供学生来挑选,并接受考察。)

目前,这种文理分立的专业强化教育并不会产生更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真正的现实是:大概百分之八十的理科生在走出校门后的岁月中,都不会再用到《高等数学》中百分之八十的基础数学知识;同样,绝大多数文科生毕业后除了应用文外,也不会引经据典地去写那种“千古文章”。因此,教学由“单、专”向“多、全”调整,有很大腾挪的空间。

如今社会上对教育的反思也不少,但似乎总是沦为在一个泥潭里的呼号。什么解决钱学森之问啊!教育缺少人文精神啊!这都是泛泛之音,难揪要害。试想,中外各国都有科学家,也有哲学家。问题在于西方,很多大哲学家本身就是科学家,而很多大科学家的哲学思辨也属一流,其还可能是身兼文学家、艺术家! 而反观当今的中国,哪位科学家可以同时戴上哲学家的帽子?又有几位能出版论著的哲学教授会具有比《高等数学》、《普通物理》更高一点的科学理论基础?这就是差距!由此来追索,并不难发现当下教育弊端的又一根源。

只有在更高、更广层面上引入更开放式的通识教育,才会让学生更全面发现自己,充实自己,更有兴趣和热情投入到学习和研究中去。

“世易时移,变法宜矣”!然而,当局者拖沓不作为!为了自己孩子的光明未来,那只有我们这些“苦命的家长”先来铁肩挑“道义”了!

(另类提示:英语与语文同归文科,前者虽显高端大气国际范,但究其本质也还只是涉外的工具;而后者则低调庞杂有内涵,即:包纳了文、史、哲等丰富的人文修养。所以,提醒大家不要在学习热情和精力分配上颠倒了次序啊!)

如何开阔视野,增广见识呢?不用我说,就会有许多个声音不约而同:“读万卷书,走万里路!”(所以嘛,大家在关键点上都是一样的聪明人!哈哈…)

读万卷书

读书的目的,说到白,就是学习分析已有的各种经验和感受,来为我所用。每个人自己的经历毕竟都有限,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挫折时,便常会到自己读过的书籍、接受的思想中去吸取养料,寻找答案,然后再择路前行。成年人是这样,小孩子也如此。假如能给孩子早期的阅读尝试以较恰当的帮扶,定能惠及他一生的选择和发展。我们能成为现在的自己,是跟各自的成长环境紧密相关的。以自身为例,我的思想,主要是由我所读过的书引领的。成长过程中的读书史,便是我的精神成长史。因而,我觉得,现在的孩子挺可怜的,总是被大人似是而非的理念牵着走,稍有偏差,即被斥为离经叛道。想来他们对如何主导自己的行为,真正能从周围环境参照的东西很少,面对网络传媒、娱乐时尚的海量信息,很难甄别取舍。这种情况之下,还要求孩子锻炼出有思想、有正见来,真得很难,很难!唯读书,静静地阅读,默默地思考,才是助他走向身心成熟的最适当途径。

文明靠传承,经验要积累。一个人要想正确的理解世界,融入社会就要尽可能多的了解更多的知识,体会更丰富的情感。但是我们不可能为了体验艰辛或苦难,就人为的来制造挫折、事故、灾难,所以唯有到书中去寻觅旧人的足迹,读取前人的经验。

那么,我们要想从读书中得到更多的益处,是否要靠阅读量越多越好呢?我看,阅读量和阅读面,固然是越大、越广就越好,但用心阅读才更重要!我发现一些知名人士在回顾自己的成长时,常会谈及某本书对他的影响至关重要。然而以我们今天的眼光来看,那些书很多都算不上名著和经典,或只是他们设身处世的用心解读,才会有了那么大的收效。对于孩子而言,知识和思想就似棋局,所读的书,就像点位上的棋子。即便开始仅布下了几颗棋子,但如用心体味,时间一长,知识、感受就会从这些基点滋生出来,呈势结网,交互融通了。

还是以自身为例,就说说大家都耳熟能详的《三国演义》吧! 我少时看,本就图个热闹,打打杀杀的挺让人激动。所最关心的当然是谁最厉害,谁能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了。“上三国吕布,下三国赵云”,我觉得也是。那时没看出来关羽的忠义勇猛与典韦有什么不同,倒觉得他很骄傲、自大,所以不太喜欢他。后来稍通古文,翻起正史《三国志》来,发觉并无关羽义释曹操的情节,他的所谓“挂印封金,千里寻兄”忠义之举,除了江湖味浓点儿外,也并无特别之处,且若无曹操的宽宏、大气,根本不会有他成就此名的机会。再联想到他性格中的虚荣、嫉妒、骄横等,更是不中意了!到了高中时背了《龟虽寿》等几首诗,更觉得曹操很有气魄。一个偶然的机会发现自己喜欢的那首《三国演义》的开篇词:“滚滚长江东逝水…”,居然不是罗贯中写的,而是杨慎,立刻对传说中罗贯中的“尊刘贬曹”有了感觉。想那雄才大略,知人善任,文治武功的曹操被千年后一个捉笔书生尽毁形象,真是大大的不忿!同时也感叹文人杀人不用刀啊!其中勇者,挥毫激扬,抵百万雄兵;而阴者,巧舌如簧,乱千古视听!记住,先万不要小看了读书人!

(而如今,每每见到商家把关公当中武财神来供奉,就想笑。让一个“骗子”罗某粉饰出来的,本不明不察,贪名废公的“关云长”来保发财,保太平?哈哈!)

出了校门后,曾在翻看历史书刊时得知,历朝历代的全国人口以东汉后的三国时期最少,总共也不过几百万,刘蜀甚至只有几十万人!思量之余,开始怀疑诸葛亮屡伐曹魏的必要性。再想起鲁迅“状诸葛多智者近妖” 的评语,自己眼里孔明的灼灼光环顿时消减,遂细解失街亭!街亭,咽喉最重要之地;马谡,孔明最器重的“学生”;诸葛使二者“相遇”,结果功败垂成!藉此可知是主帅的不智啊!再看,蜀国天府富庶之地,易守难攻,而当时本已人丁寥落,民生凋敝,最当休养生息,富国强民。可孔明却连番北伐,愈加使得国弱民疲,率先灭亡!以此来看,诸葛亮也可能只是个贪求眼前功名,缺少百年眼光的“庸才”呀!您说呢?

啰嗦了一大通,我是想说明:书只要用心读,总会从中找到些兴趣点,哪怕让这些兴趣点自由地发枝散叶,也终究会把我们的知识引向深入。另外,读书可能无须太多,也不必强调早晚,但唯有用心读,才会认识更深入,收益更多,也会更精彩!

然而介于条件的限制,我们不可能回到过去,并且有限的史料,也不可能帮助我们百分之百的还原真相。所以读史我们不要执著于对历史人物的功过评说,更重要的是,应通过对历史史料的综合分析,找出能给我们在已知因素下的行动提供什么样的借鉴或预案!

同是读史,寻求借鉴与寻觅借口,是具有不同品性的两类人的明显差异,前者睿智端正,后者狡猾邪行;他们研究的动机也不相同,前者会以史实为鉴,来校正自己,后者则用好恶为准,来曲解史实。一言蔽之,前者求益,后者趋利!

文学作品不同于史料,它蕴含的是作者对自然、世事的理解与感悟。它不是以追求事件的真相为目的,而是借客观存在的各种现象为素材,浓缩提炼创作,来完成某种思想情感的表达。一般来说,优秀的作品也是作者对诸如社会现实、个人理想、思想困惑之类,有代表性的成功总结。我们更多的是从文学作品中体味各种丰富的情感,理解人际关系的复杂。如果把它们简单的分为喜剧和悲剧两类。则我的理解是:喜剧作品虽然情节可能跌宕起伏,但结尾却皆大欢喜。而悲剧作品则立意沉重,冲突尖锐,结局落寞。

喜剧作品让人阅读轻松,感觉愉快,充满希望。但我觉得它是童话的延续,对我们包括年轻人思想成长的益处远没有悲剧作品来的强。悲剧作品则能让我们更多的关注别人的失败,并会跟踪深入的去探究失败的原因。对情况分析的愈多,我们就愈加理解他人,同情他人,修正自己。而且我们在憎恶作品中坏人的同时,也会自省发现其实自己身上潜伏有同样的劣根有待滤除。这种批判反省式的阅读,就是对自身的修养素质的依次提升。另一方面,在现实中,我们(孩子)经历过什么样的悲剧,自己能承受多大的苦难?相信大多数人对此不能给出像样的答案。可每个人一生总要接受多次严峻的考验。厄运突现,没有预防肯定经受不住“灾难”的敲打;雷暴来袭,没有体验就不知风雨之后还会有蓝天。而悲剧作品正是为大家营造了各类难得的场景,带我们去收获此类丰富经验。

不要担心看悲剧会让孩子心绪变暗淡,“防疫针”效果,相信家长们都知晓!

独立思考

按说,古人的知识完全无法与我们相比,可他们的智慧却又常让我们难望其项背。试想,如今我们每一个人早已学富五车、五十车(竹简)了,可为何很少能展现出与自己的知识相配的智慧呢?我想原因就在于,与先贤相比,我们总是安于已有的捷径,跟随别人的脚步前行,丧失了独自探索的勇气和自信,让自己放弃了更多的独立思考!

做人讲求,不唯上,不欺下,端正平实;读书也需,不偏信,不盲从,独立思考。比如:曾经的书刊所勾画出,曹操阴险奸诈、王莽弄权篡国、李鸿章卖国求荣的形象在国人心中影响深远,然而个人只需看多点资料,稍加点思考,就可纠正这些认识上的谬误,还蒙冤的先人些许清白。是故尽信书不如无书!日常很多常识性的引用错误,都是源自缺乏独立思考的误读!所以,知识依靠积累,智慧则需要提炼。如果在学习上,学生能积极发问,不跪权威,就是悟得读书真意了。

同样,在现实中,生活要想敞亮宽阔,首先思想就应是开放的(不是那种开放,大家懂的,嘻嘻!)。在精神层面上,不是“无知者无畏”,而是思想开阔者无畏。他会通过独立思考,坦然的面对人生的波折,不再抱怨命运的不公,不再畏惧生老病死的降临。人若能感受到宇宙的深邃,时空的恒常,就能享受到心神的安宁。自学,一如独立的思考,也是每个人必须培养技能。因为教师与家长的辅导毕竟有限,而学习无疑将会贯穿有为者的一生。更多的知识要靠自学来获取,更多的信念要在思考的循环中逐步养成。

另外,有些人喜欢对一些报道或传说中的事,随声加以附和评论。如果他足够严谨,就不会单凭一面之辞便急于发声。当然他也可以在加入适当的预设说明之后再亮明自己的观点,(仅需用多几个措词而已)您可能认为这样做是弃简就繁,多此一举。但当有人告诉说:此举是要帮助孩子锻炼分析客观、思想独立,您是否会重新考虑?

(笑谈:在当今懒惰、无知、盲从(指头脑)流行的社会上,谁若当众谈论思考人生等话题时常被讥为“闲着有病”。但即便如此,独立思考也还是具有一大优势的,换个角度讲,你用它来谋生,也应是个利器。因为它会向人彰显你有深度,有个性,有创意!原因就在于,这个社会还特别推崇标新立异、与众不同。前几天群里不是还在讨论一流行语:精神病人思路广,2B青年快乐多吗? 哈哈!)

自省与坚持

我们每个人都是伴随着错误而成长起来的。犯错不可怕,而知错不改才危险。如果你的错明摆在那儿,自己却视而不见,或不屑悔改,总之是轻松放过了它,可上帝不会忘记,他可没那么容易放过你。信不信,老天爷不久就会拿更大的苦头来“伺候”你!只有不怕犯错,更善于改错的人才更容易创造出令人赞叹的成就。而一个有作为的人通常也是善于自省的人。通过坚持及时的反思,总结原因,归纳经验,改正错误,总能让人轻装前行,收获颇丰。例如;我的一位朋友,农家子弟,普通本科毕业,来广州求职打工,一直保持视野开阔、自学专研。如今自创的企业已声名鹊起,他自己在行业内也变得赫赫有名。他的成功肯定和兴趣、勤奋与执著紧密相关,但我更看重的就是他坚持自省。他的笔记本每日几乎都在手边,哪怕正与人喝茶,突听到什么思路灵感都会起身,跑回到办公台前记录下来。正是这样日复一日地记录、翻看、反思、归纳,助自己的各种能力不断提升。我自己从没有做笔记的习惯,总觉得课堂、会议上那些不停记录的人都很无聊,是在装样子(后来才明白,眼、手与笔记结合可以构成另一个高效的“大脑”) 。但是写日记的习惯我有,也断断续续保持了很久。现在想来,确实是日记最大程度上促进了自己的自省。昨日教育中也有很多的好方法,如今却被遗弃,学生不被要求培养写日记的习惯,就最为可惜!因为日记里有一个静谧的世界,人在其中可以自由的与自然对话,还可以与自己的潜意识交流。日记,最易让孩子领会到深思、独处的妙处。因为人们也只有在宁静中才会感受到自己心弦的律动,在无羁的畅想中让思想得以在内心深处自然升华。

静静的阅读观赏、默默的骑车长跑、悠然的长短旅行,都可视为有益的独处。

续二:

行万里路

旧日因为知识传播的不畅和旅途交通的艰辛,读万卷书,走万里路都不是件容易的事。可人们为了开阔自己的视野,增长自己的见识,必须知难而进。因为只有博览群书才能明辨事理,只有亲历现场才能感受真实。

今天旅行对大家来说已是平常。不过若放在当下这个话题中来讲,旅行就不应仅仅是一种放松,更意味着是一种独处的修行,和一份自身对自然、历史的感悟。有心人的每一次旅程就是一次对自我的提炼与升华。

二十年多前,我曾搭车穿过荒凉的新疆戈壁,也乘船游过壮美的长江三峡;远眺过雄伟的喜马拉雅,夜宿过幽深苍翠的西双版纳。那时每当面对连绵不绝的群山,奔腾不息的江河,辽阔无边的草原和与生命禁区的荒漠,自己的心灵都会感受到强烈冲击和震撼。此时天地之间的小我,会敬畏骤生,戾气骤减,仁心渐起,贪念渐灭。真是不诵佛号也知向善啊!我相信大家或多或少也会有类似的感受吧。

然而随着游历的增多,自己又逐步有了新的认识,觉得那些美景奇观之所以能给我们震撼猛醒的感觉,不是由于它自身有何灵异神奇之处,而是因为我们平时远离它,少有接触而已。就如,九三年我初到云南丽江时,与游人们一起惊叹,皆把大研古城的那种生活氛围当作人间的仙境、世外之桃源。然而当地人面对这些惊艳的目光,如潮的夸赞,却默然以待,不以为然。为什么会这样呢?细想之下终于明白了:当我们置身于一个陌生环境中时,更易因新奇而引发强烈的内心感触。由此我也体悟到:只要你我静下心来,换一个新角度观察,就可发现我们周围的自然世界中也都蕴涵着各许多神奇与乐趣。所以,看来除去感官的享乐之外,能满足我们内心深层享受的并不是遥远的陌生旅程,或神秘的异域风情。我们追索的是能让自己感动,能安享静思反省的自由时光!(大家若把咱的这“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视为扭捏作态,也是可以的,嘻嘻!)

我们的旅行毕竟有别于野生动物的迁徙,甘愿付出了‘耗银费时’、‘人困马乏’的辛劳,自然也就不只是为了求尝一口美食或贪望一眼美景。真正的欲求是要有所思,有所悟!就是要得到一些属于自己的切实感受,不是吗? ‘触景生情’、‘见贤思齐’、‘望峰息心’、‘凭栏怀古’都是在说当人们身临某境时的心念变化。且这一切都是发孕于悠远,沉静的氛围之中。

如今身心乏累的都市人,时时想减压,日日盼放松。故每逢长假,海量的出游人就像出逃。车在车流中爬行,人在人海中蠕动,景点犹如饥民过境,轻松、意境都难见影踪!像这样的旅行没有也罢。因为人若只愿看不愿想,那即便身已行至千里外,心也依旧是在牢笼中!何况让孩子见识到大人均是如此般无聊,又怎会诱发出他们的真性情呢?

所以,有思想的人不会盲从,想快乐也不要跟风!

跟风,就是追逐流行。就像感冒,冬春交际,病菌泛起,自己若抵抗力差,就会“跟风”或被流行了!同样,今天的人们口头上喜欢讲求个性,愿意表现自我。于是出于营销策略,传媒上、市井中便泛滥起关于各种浪漫情调、高雅品味的宣传。如在某些商品的映衬下,会尽显男刚女柔、神飘仙逸…,如何如何的。那一切高雅品位看似玄而又玄,实则空乏无味。品味,当然不是靠金钱堆砌,不是靠外衣来装扮,更不是向流行时尚去借取来的。它是源自广博的知识、丰富的感悟和内心的独立。所以,一个真正有品味的人,可能会稀声潜行,也可能会引领风潮,但绝不会是一个时尚流行的跟屁虫。随波逐流者,终难成器!

信仰为上

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多半与其一早就报有追逐成功的理想有关,而一个人拥有长久的幸福感则必定和他对人生的思索和感悟相连;一个人做事,一时浮躁,或是因为头脑中缺少目标,一生浮躁,多是因为内心中没有信仰。 至于那些“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的主儿,也是因为缺乏坚实信仰,而错失良机或损身废命!由此可见,人不能缺乏信仰!曾有人宣称:人是要有宗教情节的,只有最愚蠢和最聪明的人才不信宗教。我不信教(窃喜中),但我敬畏自然,我有我的信仰!

(有家长想讨论如何帮孩子树立信仰。这可是超纲的难题呀!自己搜肠刮肚也想不出半点眉目,只好胡乱写几句感想充数吧。)

信仰就像头顶上的星光,可以在夜幕中把我们与理想之间的路途照亮。信仰又是高远坚定的情怀,不易受诱惑冲击,不会被挫折毁伤。正因为信仰的恒常,所以它肯定来自于每个人内心中的真情实感。比如:孩子没有尝到玩耍的快乐,就不会对运动有特殊的好感,更不会进一步把运动与健康幸福相连;学生没有好奇的心理,就不会对求知产生浓厚的兴趣,便不会进一步把学习与精彩生活相连。同样,我们见识了蓝天白云的美丽,才会抗拒昏天黑地的污染,崇尚自然环保的信仰才会在社会中广泛呈现。所以,对孩子信仰的引导,就应当依其成长进程,带他体验各种真实的乐趣与情感。顺势而为吧!当今我们已不是一个物质匮乏,生存堪忧的社会。家长若真正关心的是孩子的身心健康,而不是要他如何能出人头地,那么遵从“正统”理想操守教育,帮助孩子建立合适的信仰还是比较容易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