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摩了刘主任的《比例的意义和比例的基本性质》课堂教学,聆听了《激扬生命构建生命课堂》的讲座,被刘主任的勤奋和智慧深深折服!静心深思,刘主任的课成功在哪里,成功的原因是什么,简析如下。 成功表现在哪里? 1、师生的作用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作用是在于组织、指导、引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2、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是人与人心灵中最微妙的接触。”刘老师相信每个学生都有一颗敏感的心,教师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恬静的微笑,一句温柔的话语,都可能温暖一个心灵,创造一个奇迹。她用自己生动有感染力的语言、语调吸引孩子们,使孩子变得自信、大胆、自觉、活跃。如让孩子们看她在各校上课的照片“孩子们多么认真”等。同时也给那些不认真听课的学生一个善意的提醒:“在座的36位同学有35位是数学家,有一个是冒牌的。” 3、教学中重难点突出。课中抓住比例的意义和比例的基本性质,引导学生逐步探究,反复说,说明白,方法新颖,路子清晰。 4、探究过程注重知识的生成性,学生的主体性、活动性强。引导学生亲历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5、教学环节自然流畅。 6、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学习习惯的指导,让学生看其他学校孩子课上的照片,对上课的孩子也是一种真实影响和切身体验。 7、教师面向全体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人的心灵具有自觉的能动性,教师和学生分别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世界的理解,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和学生对世界意义进行合作性建构的过程,而不是客观知识的传递过程。教学过程中如果建立起平等的师生关系,就能使学生体验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同情、理解和宽容,形成自主自觉的意识、探索求知的欲望、开拓创新的激情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8、练习的设计实用性、层次性、针对性很强。 成功得益于什么? 1、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如生本理念、高效课堂理念、建构主义思想、大数学观等。 2、刘老师有一颗爱心。不放弃一个学生,教学生一节,想学生一生,鼓励学生的点滴进步。课上,一次次热烈的鼓掌,一声声慈爱的语言,一个个竖起的大拇指,都给了学生极大的鼓舞! 3、精心的预设,促进了有效的动态生成。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教学过程中,在研究学生学习情况的基础上,充分预设学生在课堂中动态生成的情况,并依此精心设计多种通道,构建非直线的、板块式的教学流程,促进了课堂教学中有效的动态生成。 4、 成功还在于其对教学认真的态度,在于其持之以恒的认真与用心,在于其不断努力向前的勇气。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如果没有平时知识的积累,就不可能从多角度、多层次把问题阐述得这样全面透彻。 5、成功得益于勤于思考。课上这些细节的处理不论是哪一个环节,均是思考后细致安排的结果,我们不得不惊叹于这些细节对所讲授的知识点和思想方法思维习惯等的合理渗透。 6、恰当的评价,可以促使动态生成更精彩。评价也是一门艺术。如果教师的评价语言形式单一,只用“太好了”、“真不错”、“你真棒”等概括性语言评价学生,或当场发小红花之类的评价方法,对他们来说,刚开始还感到新鲜,久而久之,就没有了吸引力,这种评价也就成为了一种形式。在课堂上刘老师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不同情况,使评价变得具体化、个性化,这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如:“你们很厉害,这么难的题也能做!”“哇!你们真行!相信你们还能想出更加简便的算法!”“你们想的办法比老师的还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