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去冬来话冬令 九冬:指冬季。冬季共九十日,故名。《初学记》卷三引《梁元帝纂要》:“冬曰玄英,亦曰安寧,亦曰玄冬、三冬、九冬。”南朝 梁 沉约《夕行闻夜鹤》诗:“九冬霜雪苦,六翮飞不任。”唐
尚颜《除夜》诗:“九冬三十夜,寒与暖分开。” 连冬:整个冬天。《南史·陈显达传》:“显达 在 江州 遇疾,不疗之而差,意甚不悦。是时连冬大雪,梟首 朱雀 而雪不集,诸子皆伏诛。”唐 张籍《送侯判官赴广州从军》诗:“海花蛮草连冬有,行处无家不满园。” 玄冬:冬天;冬季。《汉书·扬雄传上》:“於是玄冬季月,天地隆烈。”颜师古
注:“北方色黑,故曰玄冬。”唐 韩愈《明水赋》:“或将祀圆丘于玄冬,或将祭方泽于朱夏。”明 刘基《送陈庭学之成都卫照磨任》诗:“长夏雪山连 太白,玄冬热海蒸坤维。”清
孙枝蔚《与李岸翁潘江如》诗:“玄冬纵苦漫漫夜,转眼须臾斗柄东。” 元冬:即玄冬。冬天。 宋 周密《齐东野语·曝日》:“凛冽倦元冬,负暄嗜飞阁。” 过冬:度过冬季。宋 张元干《留寄黄檗山妙湛禅师》诗:“他年芋火谈空夜,雪屋松窗约过冬。” 越冬:犹过冬。多用于植物、鱼类、昆虫之属。 凌冬:越冬;过冬。唐 虞世南《赋得临池竹应制》诗:“欲识凌冬性,唯有岁寒知。”明 谢肇淛《五杂俎·物部三》:“园有餘地,不能种蔬,竞拔草根醃藏,以为寒月之用……彼詎知南方有凌冬弥茂之蔬耶?” 干冬:干燥少雨的冬季。清 黄景仁《春雨望新安江》诗:“苦缘上流势猛恶,乾冬尚且艰行艭。” 陵冬:傲然不为冬寒所屈;敢于冒犯冬天的寒威。《晋书·文苑传·曹毗》:“固能全真养和,夷跡洞润,陵冬扬芳,披雪独振也。”《南史·齐始兴简王鉴传》:“刘亮 为刺史,斋前石榴树陵冬生华。” 孟冬:冬季的第一个月,即农历十月。《礼记·月令》:“孟冬之月,日在尾。”《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慄。”唐
元稹《书异》诗:“孟冬初寒月,渚泽蒲尚青。”清 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送寒衣》:“十月朔,孟冬时享宗庙,颁宪书,乃国之大典。” 初冬:犹孟冬。 开冬:冬季的开始。常用以指农历十月。《文选·颜延之<应诏观北湖田收>诗》:“开冬眷徂物,残悴盈化先。”吕延济
注:“开冬,十月也。”南朝 宋 鲍照《还都口号》:“鉦歌首寒物,归吹践开冬。” 上冬:初冬,即农历十月。南朝 宋 谢灵运《游岭门山》诗:“协以上冬月,晨游肆所喜。”《初学记》卷三引 南朝
梁元帝《纂要》:“十月孟冬,亦曰上冬。” 入冬:进入冬季,孟冬。 迎冬:犹入冬。 唐 李商隐《陈后宫》诗:“侵夜鸞开镜,迎冬雉献裘。” 仲冬:冬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十一月。处冬季之中,故称。《后汉书·宦者传序》:“《月令》:‘仲冬命阉尹审门閭,谨房室。’”宋 叶梦得《怀西山》诗:“仲冬景气肃,碧草犹萋萋。”《水浒传》第一○三回:“此时是仲冬将近,叶落草枯,星光下看得出路径。” 正冬:《书·尧典》“日短,星昴,以正仲冬”孔 传:“日短,冬至之日。昴,白虎之中星,亦以七星并见,以正冬之三节。”后以“正冬”指仲冬。亦指冬至。汉 刘向《说苑·敬慎》:“正冬采榆叶。” 中冬:指冬季的第二个月。《周礼·夏官·大司马》:“中冬,教大閲。”《汉书·元帝纪》:“﹝永光 三年﹞冬十一月,詔曰:‘乃者己丑地动,中冬雨水,大雾,盗贼并起。’” 颜师古 注:“中,读曰仲。” 季冬:冬季的最后一个月,农历十二月。《礼记·月令》:“季冬之月,日在婺女,昏娄中,旦氐中。”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今 少卿 抱不测之罪,涉旬月,迫季冬。”宋 司马光《投圣俞》诗:“九衢季冬月,风沙正惨黷。” 暮冬:冬末。农历十二月。《魏书·彭城王勰传》:“岁月易远,便迫暮冬,每思闻道,奉承风教。”《初学记》卷三引 南朝 梁元帝《纂要》:“十二月季冬,亦曰暮冬。”唐
杜甫《晚晴》诗:“高唐
暮冬雪壮哉,旧瘴无復似尘埃。” 杪冬:暮冬。农历十二月的别称。《初学记》卷三引 南朝
梁元帝《纂要》:“十二月季冬,亦曰暮冬、杪冬、餘月、暮节、暮岁。” 唐 崔曙 《早发交崖山还太室作》诗:“杪冬正三五,日月遥相望。” 隆冬:严冬,冬天最冷的一段时期。深冬。汉 司马相如《上林赋》:“其南则隆冬生长,踊水跃波。” 宋杨万里《初食太原生葡萄时十二月二日》诗:“隆冬压架无人摘,雪打冰封不曾拆。”清 沉复 《浮生六记·坎坷记愁》:“隆冬无裘,挺身而过。” 大冬:隆冬。《汉书·董仲舒传》:“是故阳常居大夏,而以生育养长为事;阴常居大冬,而积於空虚不用之处。”宋 欧阳修《归田录》卷一:“时方大冬,墙壁瓦石之间,有虫所蛰,不可伤其生。” 宋 范成大《光相寺》诗:“峯顶四时如大冬,芳花芳草春自融。” 严冬:极冷的冬天。南朝 梁简文帝《大同十一月庚戌》诗:“是节严冬景,寒云掩落暉。”唐
杜甫《阌乡姜七少府设鲙戏赠长歌》:“姜侯 设鱠当严冬,昨日今日皆天风。”明 李贽《答高平马大尹》:“严冬十日不出户矣。” 深冬:犹严冬。 凌冬:寒冬。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寒月芙蕖》:“宴时方凌冬,窗外茫茫,惟有烟緑。” 款冬:犹凌冬《艺文类聚》卷八一引 晋 傅咸《款冬赋》:“惟兹奇卉,款冬而生。”《梁书·刘孝绰传》:“且款冬而生,已凋柯叶;空延德泽,无谢阳春。” 穷冬:隆冬;深冬。唐 韩愈《重云李观疾赠之》诗:“穷冬百草死,幽桂乃芬芳。”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当余之从师也,负笈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 末冬:冬末。《后汉书·皇甫嵩传》:“今将军受鉞於暮春,收功於末冬。”《宋书·刘勔传》:“ 琰 婴城固守,自始春至於末冬。” 残冬:冬季将尽之时。宋 杨万里《雪后东园午望》诗:“不道风光亏此老,将何功业答残冬?”《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回:“过了残冬,新年初四五日,我伯父便动身回 南京 去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