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双东”是 “益大”的发祥地

 红豆居士 2013-10-26


WWW.YZRB.COM
返回扬州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晚报博客
2013年10月26日 星期六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朗读(男声 女声)    放大 缩小 默认
“双东”是
“益大”的发祥地

    提起“双东”里的“益大酱园”,恐怕知道的人不多。

    其实,在东圈门和东关街各有一家“益大酱园”。“双东”与“益大”有什么关系?带着这个问题,笔者前不久走访了他家的后人高老先生。

    高老先生年近八旬,满头银发,精神饱满。他告诉笔者:他家祖辈有老弟兄二人,曾在皮市街的中段,开了一爿小酱园店,因为人口多,难以糊生。在1920年初,兄提出离去另行谋生,并将皮市街的店和物留给弟所有,自己带着妻儿子女,挑着一担灶具,来到东圈门落脚。

    来到东圈门后,可算是一无所有,白手起家。先租房子安顿下来,然后在亲戚的帮助下,开了一个小店为生。

    几年后,在东圈门设有两处店面,一是在堂子巷(大方巷)口西为“益大字号”(内称西号),经营糟酱、油酒、“五洋”(注:“五洋”指洋烟、洋火、洋油、洋蜡烛、洋胰子即肥皂)、杂货等;二是在莲花桥巷口西面,坐北朝南,为“益大源栈”(内称栈号),前面店面经营糟酱、油酒等,后面为作坊,有大院子,还放了许多大缸,供制酱和腌制酱菜用的。

    家里的家兵家将,有所分工,男将们在店内经营,女将们在家主持家务,负责一日三餐外,到了酱菜腌制季节,女将们参加腌制劳动。

    到了20世纪30年代初,事业有所发展,由东圈门来到东关街,在东关街的马监巷口东首、山西会馆对面,又开设了一爿酱园,取名为“益大东号”(内称东号),经营糟酱、油酒。因地势优越,靠近菜场,来往行人多,顾客方便,生意不错。同时,还做一些批发生意,如江都邵伯、露筋等地的客商来店批购。生意越做越红火。自己家里煮货(指煮豆子、做饼子)制酱、腌制酱菜、酿制酱油等。那时正是兴旺的时候。家庭人口已发展到三十多口,可算是一个大家庭,在一起过日子,从未分过家。另外,不定期请了有操作技术的师傅和职工、学徒的,最多时亦有十多人。当时,人口多,日子过得不能算大富大贵,也算温饱过得去,就这样一直维持到解放后,1956年公私合营,这才各自就业,分散起伙自炊。

    从上面高老先生所介绍的,他家是从白手起家,到分设三个酱园店,说明了“双东”是“益大”的发祥地。

    采访要结束时,高老先生说:目前,在东圈门还有后人居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