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十一)厥 证

 学中医书馆 2013-10-26
例一  张××,年二十许,素体无恙,1951年初夏,突然
在睡眠后发生压梦不醒之症,其病呼吸如常,面色不改,惟
呼之不应,触之不觉,体温不如常人,以是邻里感惊为怪病,
就诊时,病人如假死已二三日,先以手触其额,次按胸腹,
均感其身热不加,以针强刺其唇中及虎口(即水沟及合谷
穴),仅见微以眉峰一蹙而已,及诊至尺肤,则发现病人两
手沉冷过肘,足部之冷亦已超过膝部,并根据其六脉沉迟,
唇舌黯淡等见证,确认其病属寒痰厥逆,为拟三生饮方作汤,
一服而苏。
    生川乌3克  生附子3克  天南星4.5克  广木香3克
石菖蒲6克  灯芯3尺  朱砂0.3克
    (印会河医案,《中医杂志》9:36,1959)
    例二  邓××,男,40岁。陡然憎寒腹痛,头昏身痛,
目瞀不识人,四肢厥冷,腓肌痉挛(转筋),呕吐黄绿色苦汁。
    诊视脉伏,舌质干赤。虽四肢厥冷,憎寒腹痛,决非阴
证。“呕有苦,胆气逆在胃也。”胆气逆胃,因火郁。详询
患者平素所喜,据诉,近来头昏,用生附子蒸鸡食,谓能治
头昏,且饮酒数杯而病发。知为生附,醇酒之毒热炽于胃而
  逆于胆。法当解热清中,利胆安胃。
    鲜竹茹10克  赤茯苓10克  煅赭石(布包)10克  枇
  杷叶(生姜汁炒)10克  旋复花(布包)7克  金铃子(酒
  炒)7克  左秦艽7克  广陈皮5克  酒黄芩5克  炒山栀
  5克  炒枳实5克  川黄连(吴萸水炒)2克  益元散(布
  包)10克
    (《李聪甫医案》)
   [评按]  厥证系指突然昏倒,不省人事,面色苍白,四
肢厥冷,移时逐渐苏醒病证。有时也可一厥不复而导致死
亡。《内经》论述颇多,后世更分为气厥、痰厥、血厥、食
厥等。例一证属寒痰厥逆,状若假死,惊为怪病,以三生饮
作汤一剂神效。三生饮中均为辛烈有剧毒,并能令人麻醉,
近世医家用者稀少,但大病当前,出奇应变,往往可以化险
为夷。例二为食厥,系因食非所宜致令中毒而致。本例食用
生附子、醇酒,毒热炽于胃而逆于胆,虽见四肢厥冷,憎寒
腹痛,但舌质干赤,呕吐苦水,决非阴寒之证。治宜解热清
中,利胆安胃、方中陈皮、竹茹、枳实清中,黄连、黄芩,
栀子清热解毒,茯苓运脾;杷叶和胃。审证求因,辨别寒热
之真伪,立法遣药,别开生面,药后转危为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