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一 鲍姓,女。 肝脾不和,湿热交蒸,更兼平素善怒,饮食不节,久而 邪气聚当胃脘,遂致胃痛发作之时,痛如刀割,脘中燔热, 吞酸,满闷,懊(忄农)作吐,有时吐物中伴有血出,大便 秘结而黑,舌苔垢腻,经××医院检查,诊为“十二指肠溃疡”合 并“胃出血”,病。脉弦紧而滑,两关位独盛,亟宜镇肝和胃, 行气止痛,搜肃湿热以内消之。 石决明(生研先煎)24克 青竹茹12克 台乌药9克 盐橘核12克 龙胆草(酒炒)9克 旋复花(布包煎)12克 生赭石12克 藕节?枚 煨粉葛根1。5克水制甘草1.5克 藿香梗9克 陈皮6克 焦栀子9克 土炒焦白芍4.5克 槟榔炭(醋炒)4.5克 炒枳壳6克 醋军炭4.5克 川郁金 (生白矾水浸)9克 苏合香丸1粒(冲服) 犀黄丸6克(冲 服) 共诊9次,服药21剂,然后改配丸药,服两料后疾病 痊愈。 (孔嗣伯介绍;孔伯华先生学术经验简介, 《中医杂志》7:5,1962) 例二 肖××,男,40岁。 经常胃脘当心而痛,胸膈痞胀,头昏目眩,耳鸣心悸, 自汗失眠,少气不足以息,背恶寒,面色皓白。 诊视脉虚弦无力,舌质淡红,数次大量吐血,大便溏 黑,困倦异常。此因胃络大伤,脾失统血之职,上溢未尽, 流于肠间。法当益气摄血,仿景岳大补元煎意。 炙黄芪10克 西党参10克 淮山药10克 炒枣仁10 克 熟地黄10克 北五味3克 当归身10克 北枸杞10 克 云茯神7克 山萸肉?克 炙远志3克 广陈皮3克 炙甘草5克 复诊;连服10剂,血止汗收,夜能安寐,胃纳增进,大 便转黄,更益心脾。按上方去地黄、五味,加蒸于术7克, 龙眼肉10克。 服至10余剂,胃痛全止,面色华润,精神振复。 (《李聪甫医案》) [评按] 吐血多由胃中出血,从口腔吐出于外。若血呕 出,则名呕血。吐血与呕血临证往往不易严格区分。本证多 因胃中积热,或肝郁化火伤于阳络所致。由于失血量多也可 见亡血气脱、气血两虚等证。例一证属肝脾不和、湿热交蒸, 胃中燔热而致吐血,大便秘结而黑。治以镇肝和胃,搜肃湿 热。孔氏认为;“肝阳过强则胃气被遏……殊不知破虽在胃; 而其源在肝也,倘徒治胃而不治肝,为舍本逐末,安望其 痊。’例二数次大量失血以致血脱,治以益气摄血,更益心 脾以善其后。大凡血证后期,肝脾血亏,心营失养而无虚火 上炎者,均可施以益气固脱之法 |
|
来自: 学中医书馆 > 《187.杏林中医医话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