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媒体正在成为文学的“变形剂”

 优雅a 2013-10-28
新媒体正在成为文学的“变形剂” 
日期:2013-10-27 作者:钱好 来源:文汇报

新媒体正在成为文学的“变形剂”

  本报见习记者 钱好

  在新媒体这一“催化剂”的作用下,文学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形记”:一方面,网络文学让数百万字的鸿篇巨制成为普遍现象,而另一方面,微博的盛行则培育了一种至短至小的文学创作体式。诞生于互联网的新兴文学形态仿佛织入了特殊的纤维,在大与小、长与短之间的“变形”展示了不可思议的伸缩性,并在读者中产生了覆盖性的影响力。

  这些文学形态的新变化,究竟是瞬变易逝的过眼烟云,还是一场实实在在的重大变革?一向稳定、牢固的文学版图,是否将迎来一次重新塑形?在新媒体浪潮的席卷下,文学又如何在变与不变中坚持自身的立场?

  

变长:网络文学

  对于传统文学而言,作品的篇幅就如同贪食蛇一般,在一定范围里游走,太长了总得咬到自己的尾巴,评论、销量都会大打折扣。然而近年来,网络文学却有如进入了青春期,一个劲儿地拔长:2007年,流潋紫的《后宫·甄嬛传》初露锋芒,全长154万字;2009年,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轰动“朝野”,全长231万字;2011年,天蚕土豆的《斗破苍穹》屡破纪录,全长532万字……而它的读者数量也与小说连载的长度一同节节攀升,令传统文学望尘莫及。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络文学的读者数量已达到2.48亿。许多人对此困惑不解:网络文学为什么越写越长?现在很多年轻人连百来页的书都读不进去,动辄数百万字、叫人望而生畏的网络文学却能拥有如此庞大的忠实读者群,究竟魅力何在?

  毫无疑问,网络文学的长,与其商业模式是分不开的。自从2003年,起点中文网开创付费的网络文学阅读模式起,网络文学便是以千字为计量单位来“计字收费”,因此作品的篇幅与作者收入直接挂钩。随着2007年起点中文网开启“千万亿行动”,以及2008年盛大文学对全国大型网络文学平台进行全面整合,一系列针对网络作者的薪酬、奖励制度得以逐步建立和完善,激励写手们每天更新一定的字数以获得相应的奖金福利。以起点中文网主站的签约作品为例,作者每天必须更新1万字付费章节,才能拿到每月1000元的全勤奖金。在如此巨大的“日产量”要求之下,如果新开一部小说就等于另起炉灶,情节、人物设定都要重新安排,太费心力。另一方面,小说连载得越长,凝聚的粉丝就越多,在排行榜上的位置也越靠前,这些读者订阅数量、排行榜名次都关系到作者的收入,因此作者通常会选择将一部作品尽量往长里写。

  正因为高度产业化的运营模式,使得网络文学一直饱受争议,它庞大的篇幅也常常为人诟病,被称为“注水猪肉”。对此,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邵燕君指出:“不能用过去印刷时代生产方式下形成的写作习惯和阅读习惯,来衡量新媒体环境下的文学形式。”网络小说并不像大部分传统文学那样,在全部完稿、出版后一下子呈现在读者面前;一部网络小说的完成,往往需要数十个月的连载过程。在这数十个月中的每一天,作者一般都会在固定的时间发布几千字或者上万字的新章节,读者则用十分钟左右的时间来阅读、讨论。久而久之,每天读一篇更新就成了读者的习惯、一种生活方式,几百万字读起来也并不吃力。另外,由于互联网这一载体的特性,读者与作者之间可以进行即时互动,读者的讨论常常会影响后续剧情的发展。这种互动使得作者与读者围绕着一部作品,形成了某种“情感共同体”,读者并不愿意、不舍得一部作品轻易结束;作者也会在读者的启发和鼓励下,让作品由最初的一个主干,慢慢生长得枝繁叶茂。邵燕君还笑说,假如金庸也是通过网络连载的方式来写武侠小说,每天有读者激烈地讨论、互动,他的《天龙八部》、《倚天屠龙记》等作品将远远不止现在的长度,每个人物都可以进一步打开。

  从作品内容上来看,网络文学庞大的体量,与其宏大的故事架构也有密切的关联。邵燕君表示,大约从2003年起,中国的主流文学写作,即现实主义文学,渐渐退入到“小时代”的“小叙事”,关注的是在物质生活中的个人奋斗,缺乏宏大叙事。而网络文学则补了主流文学的缺:“当下最火的网络小说基本上都是通过第二世界的设定,突破现实法则,用玄幻、穿越等方式重新去设计宇宙、设计历史、设计世界的法则,这种更为宏大的叙事能够满足现实中无法实现的精神追求。”她指出,大众文化的一个基本功能就是满足主流文化空缺的匮乏。当下的年轻人也需要宏大叙事提供的精神支撑,既然纯文学中没有,他们就自己创造。从这一角度来说,网络文学的鸿篇巨制背后,也有其积极的文化意义。

  

变短:微博文学

  与洋洋数百万言的网络文学截然相反,微博则孕育了一种全新的迷你文体。微小说、微诗歌、微散文……这些依托微博平台进行创作和传播、浓缩在140字以内的“小”文学竟爆发出惊人的“大”能量,点燃了网民的参与热情。文学几乎从未以如此轻捷的形态渗入到人群的各个阶层、日常生活的各个孔隙。

  从2010年1月,作家闻华舰在新浪微博上创作第一篇微小说《围脖时期的爱情》算起,以微博为平台的微型文学原创不过出现了三年半的时间,却发展迅猛。新浪微博连续举办三年的“微小说大赛”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一股小说的“新浪潮”,赛间以及赛后涌现出不少短小精悍、言简意深的优秀作品,覆盖了灵异、武侠、穿越等多种小说类型。它们无论在题材上如何天马行空,在内容上都紧紧贴合大众的现实生活,因此颇得人气。除了小说以外,各路大V平时在微博上发表的哲思随想、美文丽句更是引来粉丝的频频转发,带动大量普通微博用户用散文、诗歌等形式进行自己的“微原创”。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微博达人严锋认为,这些微型文学创作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对古代文学传统的回归。从春秋时的语录体经典《论语》,到南北朝的笔记体小说集《世说新语》,这些古人流传下来的教育思想、人生哲学、名人轶事,都是短语式的。而且相比于篇幅较长的文体,短语体更能带来一种面对面的现场感和对话感,消减读者与作者、与文本的距离。如今的微博文学也是如此,作者与所有阅读其微博的读者都仿佛身处同一个房间,其文学作品更容易达到王国维所说的“不隔”。与此同时,于原创文学的底本之上衍生出来的“微评论”,在近一两年的时间内尤为引人注目,许多精妙评点的风头甚至盖过了原文本,而这也是严锋最感兴趣的。他指出,评点是我国古典文学非常有意思的一种存在形式,比如金圣叹评点《西厢记》、脂砚斋评点《红楼梦》等。在这些评点本中,作者、读者、批评家都被放到了同一个阅读层面,打破了文学文本只有作者发声的单一格局。而如今,在微博这个更为广阔和快捷的互动现场,通过转发来实现的“评点”要比以往便利得多,在作者与读者声音的层层累叠中,文本的层次更为丰富。

  “微评论”扩大了原创文学的影响力,同时也使原创文本和原作者的地位有所下降。在传统文学中,作者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对文本享有全部的控制权;但在微博中,几乎每个文学文本都由作者与评论者共同完成。严锋举例说,马伯庸发了个段子,它的“火”有赖于成千上万的评论转发,而这些评论又加入了转发者的再创造,最终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马伯庸与他的转发者共同完成的一个阅读文本。甚至经常会出现某个“神评”比原微博更受人关注、被人津津乐道的情况,原创与评论之间的主从关系被彻底颠覆。而在微博评论转载的过程中,读者与作者之间的身份切换更是有趣:读者在阅读原文后撰写评论,变成了作者;原作者则变身为读者,阅读评论,然后针对其中的某一条作出回应并转发,再度成为作者……这种阅读与创作的交叉递进可以趋于无限。

  不少人质疑微博文学,认为在140字的篇幅限制中创作无异于“填字游戏”,束手束脚。对此,严锋表示,正是因为“微评论”的存在,使得在微博平台上的文本长度变得非常跳跃和动荡。无论是原创文学还是评论,每个文本都是未完成的、开放的,无数个140字的雪片连缀、凝聚在一起,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文学从原先的静态变成了动态的存在。

  还有人指责微博上根本没有文学,只是制造大量的“垃圾碎片”。“的确,微博文学由于与现实贴合尤为紧密,在深度上总会有所欠缺,因此可以与传统文学互为补充。”严锋回应说,“然而在这个时代,我们每个人、每段生活都是被隔离开的一枚枚碎片。我所期待的是一种‘有机的碎片’,让我们能够在碎片中寻找一种联系、重建一种联系,从而拼凑出一个整体。从某种意义上说,微博,就是我要找的‘有机的碎片’。”

  

文学不变的内核

  新媒体仿佛是一剂催化剂,刺激着文学迅速膨大,随即缩小,时而又披上了图片、视频的华服,变身为可观、可听、可触的立体模样。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晓明解释这种文学现象说:文学没有边界,在后现代语境下,它与任何学科、任何话语都取消了对立。当下文学正在发生的这些显著的变化,就体现了文学与多种文化、媒体、科技的渗透和融合。

  然而,陈晓明认为,这些改变只是暂时的。文学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形成了一个不变的、坚硬的内核,固定下来一套经典的文体,其存在依然顽固。网络文学以及微博文学更大的价值可能是在文化研究层面,但是它们缺乏文学那颗坚硬的核,很难被留存下去成为经典。“就好像一个孩子跑出去很远,但最终还是要回到家乡。文学的经典就成为我们这样的一个家园。”

  在陈晓明看来,长体制的网络文学的出现,的确是对传统精英文学的挑战。网络文学不受历史事实、生活逻辑的约束,甚至不受纸张成本的约束,打破了传统小说“起源-发展-高潮-结局”的叙述结构,是想象力通过语言的无限扩展。然而,这种挑战并非无可争议。网络文学代表了文学娱乐化的趋向。尽管在《西游记》、《三国演义》等中国古典文学中,经常会有一个从大众娱乐形式慢慢经典化的过程,但是在如今这个时代,经典的出现越来越困难。能够经过时间的淘洗留存下来的经典,基本上都是结构紧凑、篇幅适中的,而长体制的、过于娱乐化以至于过分蓬松的网络文学,在陈晓明看来很难成为经典。

  至于微博上涌现的短小体裁的创作,陈晓明倒觉得它比长篇的网络文学更有生命力、更有威胁性。短的文体取代长的书写,已经成为后现代文化的困境。我们处在无限的变化当中,处在一个信息爆炸的云储存时代,但是这个“云储存”本身就包含着巨大的矛盾。比如说,我们在微博上每天阅读并书写大量文字,这些文字都被存入“云端”,似乎让人感觉既安全又充实,但是又有多少人会重新回过头去,从“云端”把之前的文字“摘下”重温?“短平快”文学形式的风行,其背后的本质是我们无法面对现实,不断地向前看,仿佛没有未来就没有现在;但是这种未来又很快被替代和覆盖,我们没有了记忆,文学也失去了意义。

  因此,陈晓明表示,新媒体给文学在体裁体量上造成的“变形”影响,还只是我们第一步要考虑的问题;在科技的全面控制之下,文学如何保持独立,我们如何保持生活的态度,则是今后更值得思索的方向。“将来的文学必定会是一个越来越多元化的格局,”陈晓明说,“但是具备经典品质的文学既然已成为一种顽固的形式,它的价值和意义就在于抵抗。它不会去追逐和附会,而是秉持一种不变的、甚至是落后的立场,去顽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