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潮阳西园设计者萧眉仙小考/ 周修东

 黄恩 2013-10-29
潮阳西园设计者萧眉仙小考/ 周修东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3572 更新时间:2009-7-3 9:28:00 | 【字体:
 世传潮阳著名园林西园设计者为潮阳人萧眉仙,眉仙应属字号。据邓其生先生《潮阳西园———中西合璧的岭南近代园林》称:“潮阳西园是岭南近代营造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私家庭园,它以中国传统园林为基础,在造园艺技方面,继承了岭南传统庭园的精髓,又对西方园林的形式美学有相当的模仿,并运用了近代新材料、新技术大胆创新,吸收西方园林的技术与艺术,中西合璧,勇于创新,并因此成为粤东地区乃至岭南的近代著名私园,其创作思路和艺术风格至今仍值得借鉴和吸收,为中国传统园林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主持设计营构假山的艺匠是园主宗人萧眉仙(1846-1926年),其人多次参加乡试未中,但善雕刻、绘画、园艺,深居少言。萧氏造山前曾用香屑塑成模型(据说曾送北京博览会陈列),深思熟虑,精巧、微致玲珑。”而其正名却未见提及,其事迹除引文所及外未见更多考证。因西园巧夺天工,声誉日著,予日前有幸得偕同好叩门拜瞻,赞叹无已。自是人间妙手,几夺鬼斧神工!惜池枯草蔓,日见凋敝,为之低徊久之。且以萧眉仙名迹未得其详为憾。故念念在心,未曾息怀。近重读《丘逢甲集》,于丘氏有关诗文中不意觅得眉仙之有关史料,喜形于色。并蒙孙淑彦先生假以《粤东葺胜记》,拜观眉仙所绘《葺胜三十二景》图,为之雀跃。然限于眼力浅陋且窘于资料短缺,只是考得其原名及一二事迹而已。现略述如下,以祈抛砖引玉为幸。
一、萧眉仙即清末潮阳画家萧寿仁
  丘逢甲字仙根,号仓海,先世由镇平迁台湾,于光绪二十一年乙未(1895)八月内渡归潮,寄籍海阳,复于镇平故乡经营心太平草庐,奉亲居焉。二十二年夏来潮,经汕头、香港赴广州,冬奉旨归籍海阳。翌年春,应潮州知府李士彬之聘,主讲韩山书院。以实学训士,保守者目为异端,年终愤而辞职。二十四年秋游潮阳,应潮阳县令裴景福之聘,二十五年主讲潮阳东山书院(见丘逢甲《重修潮阳东山大忠祠记》)。二十六年三月躬往南洋募款,六月中旬返汕,以二子鼠疫夭折,回镇平澹定村暂住。二十七年春赴汕头埠创岭东同文学堂,任监督,二十九年秋受地方守旧势力排斥,乃辞职去潮,入省城谋创新学,曾任广州中学、两广方言及商业学校监督,兼咨议局副议长。民国元年(1912)病逝于澹定村,时年四十九岁。
  逢甲“主讲于潮阳之东山者三年”(《萧母姚太夫人七秩开一寿序》),与棉城萧钦(挥五、鸣琴)、萧墀珊(永声)、琼珊(永华)父子交,主萧氏之西园。书生意气,英雄失路,慷慨激昂,叠有唱酬。《岭云海日楼诗钞》卷五有关萧眉仙诗作就有六首。其中有《乞眉仙作<东山丝竹图>(三首)》: 
  “但无丝竹有东山,要乞丹青补黛鬟。莫被比邻文信国,满前姬侍笑儒酸(东山有文丞相祠)。中年哀乐宜丝竹,此意惟应逸少知。恰好流觞逢曲水,管弦添写在山时。逸品萧郎画剧工,寻秋曾为写秋容。更将宰相风流意,图向生徒女乐中(去年眉仙为作《东山寻秋图》)。”
  从上诗可知逢甲曾请眉仙为作《东山寻秋图》。又据《丘逢甲集·文稿·乙未内渡之后》之《复菽园》有云:
  “此间闻兄义声,同志倾慕殊甚。潮阳萧生寿仁,能诗亦能画,即为弟作《东山寻秋图》者也,现拟作画寄赠,以表远忱。”(页793)
  由此推知,此“潮阳萧生寿仁”即为逢甲作《东山寻秋图》之萧眉仙。寿仁之名还见于逢甲《重修潮阳东山大忠祠记》:“始终是役则邑廪生萧永华、萧寿仁也。”可知寿仁当为眉仙之名,眉仙为字或号。时为潮阳县学廪生,即诸生、明经,俗称秀才。光绪廿年前后曾游寓羊城,入广东学政、袁枚弟子徐琪幕,称门下士。
  眉仙即为萧寿仁,亦于《粤东葺胜记》中得到明证:该《记》徐琪自序称“萧眉仙明经复绘为三十二图”,卷首冠此“葺胜三十二景”(篆书),每幅图都有隶书题景名,行楷书署“萧寿仁”、“寿仁”或“寿仁写”,最后一幅署名“眉仙写”,则彰然若揭矣!
二、曾为丘逢甲作画
  上引诗有《乞眉仙作<东山丝竹图>(三首)》,又卷八有《眉仙为作<独立图>三年尚未成,作此速之》:
  “三年变态无不有,世界非新亦非旧。前颠后仆人几何?新不能维旧难守。此时独立苍茫人,诗且罢吟合呼酒。可怜磊块浇难消,谁能写向丹青手。荷君诺我颊添毫,如何搁笔三年久。幸不障面羞彦回,更不函头哀侂胄。还我堂堂地做人,所贵完身成不朽。平生儒冠久自厌,长剑横腰衣短后。不妨图我作老兵,天下于今武方右。乞君速践息壤言,勿使神龙空见首。”
  知眉仙曾应逢甲之请为作《东山寻秋图》,逢甲又请其作《东山丝竹图》和《独立图》,《东山丝竹图》当时应是如约交稿;而《独立图》则三年尚未完成,故逢甲特作诗速之,最后完成与否则未知。据此亦见文坛一段韵事。
  眉仙曾为萧琼珊作《男儿富贵总由我图》,而且专门请逢甲为题诗卷端,其诗即《<男儿富贵总由我图>画折枝牡丹、萱草花,而总束以莪草,萱花红而牡丹乃白者,谓素富贵则无忧也。眉仙为琼珊作此而乞予题之》:
  “男儿富贵总由我,眉山人笔意兼到。太息眼前富贵人,忧煎十九心如火。富贵而能素位行,即道无忧无不可。红花绿叶相参差,旁人但赞工折枝。赖诗传出画中意,山人能画吾能诗。此图持赠求我者,切勿相忘富贵时。”———《岭云海日楼诗钞》卷五
  上引《复菽园》言:“(寿仁)现拟作画寄赠,以表远忱。”知眉仙还曾慕新加坡华侨丘菽园义声,有意作画相赠,以表敬仰之情。
  仓海有诗称眉仙为眉山人。上引《<男儿富贵总由我图>画折枝牡丹、萱草花,而总束以莪草,萱花红而牡丹乃白者,谓素富贵则无忧也。眉仙为琼珊作此而乞予题之》有句:“男儿富贵总由我,眉山人笔意兼到。”卷五另有诗《西园小集叠韵酬萧墀珊永声、琼珊永华两上舍兼简眉山人》,录其二:“六朝兰锜贤主人,经营手辟炎海春。画图妙出眉长老,更遗变现须弥身。”眉仙未有功名,故以山人昵称之。
三、曾全程参与重修大忠祠
  丘逢甲《重修潮阳东山大忠祠记》:“光绪戊戌(二十四年)秋,逢甲始游潮阳,瞻拜祠宇,丹青黯然,为徘徊久之。越岁己亥(二十五年),主讲东山,其春已得公所书和平里碑。夏五月二日,约同人寿公,乃谋修祠事。……其冬祠工遂兴,因重塑像,遂得其真。……修三阅月,庚子春祠遂竣工。捐廉为倡者,知潮州府事李士彬、知县裴景福。相与出赀则邑人郑邦任、知府萧鸣琴、举人马如龙、附生郑国钧,而修撰黔阳夏同和游潮与有力焉。始终是役则邑廪生萧永华、萧寿仁也。例得备书。光绪二十六年庚子春二月工部主事台湾丘逢甲记。”
  从引文可知,同为邑廪生之萧寿仁与西园二公子萧永华经纪其事,始终其役,功不可没。大忠祠后废,《大忠祠记》碑于1990年东山建房挖地基时出土。该祠现重建于东山,日前游东山曾入新祠拜谒,匆匆未记寻觅丘碑,不知可曾立于祠内珍护否?
四、于广州创作《粤东葺胜记》
版画和药洲八景图
  (一)创作《粤东葺胜记》版画
  据王坚《中国现代美术史上闪光的一页———三十年代广州现代版画史述略》之一《现代创作版画研究会以前的广州版画》:“光绪年间萧寿仁取材广东名山胜景的版画集《粤东葺胜记》,均富有创意,刀法甚精,为现代著名学者郑振铎先生称为“广州派”木刻作品,代表了广州古代木刻的最好成就。”王文之三《版画创作》:“清光绪后期,萧寿仁画、金保福重刻于广州的《粤东葺胜记》,是具有粤版画风采、绘刻俱精的广东风景木刻画集。”(该文原载于《上海鲁迅研究》第十四期)
  徐琪(1849~1918年),字玉可、号花农。著名学者俞樾(曲园)弟子,清光绪六年(1880年)进士。历任山西乡试副考官、广东学政、兵部侍郎。杭州西湖的俞楼为徐琪集资营造,供俞樾讲学、栖身。著有《玉可直词》、《九芝仙馆行卷》、《留云集》、《粤东葺胜记》等。《粤东葺胜记》有八卷,此书根据奏疏、牌示、诸家撰述、碑记、杂文、楹联等文献,收录广东各地捐资修葺名胜古迹和祠庙的情况。据称俞樾有《花农粤东葺胜记序》,广州重刻本未收。
  近于揭阳孙淑彦先生处借阅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重印《粤东葺胜记》八卷,前有序三篇:其一为光绪二十年岁次甲午嘉平朔日合肥李瀚章序,次为光绪二十八年岁次壬寅秋七月既望门下士沈阳金保福序云:“乃取(徐琪)平日所为公牍,与夫奏疏、碑文、楹联及时贤撰述等篇,并录成书,都为八卷,萧眉仙明经复绘为三十二图,冠于卷首,而名之曰《粤东葺胜记》,合同门诸君之善书者而一一分缮之,非独彰吾师之美,且以彰一时得人之盛也。”三为徐琪自序云:“而门下士金寿荃、子才两明经又以余修葺名胜及表彰往哲诸事,别为一编,合同门诸君之工于八法者,分缮成帙,如翰苑诸精椠,而名之曰《粤东葺胜记》,萧眉仙明经复绘为三十二图,俱梓于粤中。时李勤恪师方督两广,欣然为余制序。”署“光绪癸卯闰端阳仁和徐琪序于京师接叶亭”。
  存世刊本有光绪二十五年北京重刻本及二十九年广州重刻本。卷首一有萧寿仁所画“葺胜三十二景”(篆书),有《宫墙敬仰》、《裕园疏辟》和《文明日盛》等三十二图,每幅图都有隶书题景名,行楷书署“萧寿仁”、“寿仁”或“寿仁写”,最后一幅署名“眉仙写”。于此既可征寿仁之画艺,亦可征寿仁之书法。实为难得!
  (二)绘《药洲八景图》
  据《广州市志》卷十六《药洲九曜石丛刻》:“清·徐琪《题药洲八景图跋》:碑高32厘米、宽45厘米,共18方,画八景八幅,而配以诗八首,加跋尾。款题‘花农夫子大人命画,门下士萧寿仁绘,光绪廿年立’。袁枚弟子徐琪任广东学政时,把原为南汉药洲的庭院,经过修葺,分为‘校经晴日’、‘光霁延晖’、‘环碧新阴’等八景,嘱人绘图,自题诗并跋。”此“药洲八景图”即萧寿仁所绘。据上引文,知该八景图石刻尚存世,诚为幸事!
  眉仙游寓羊城约于光绪廿年前后,丘仓海于二十四年秋游潮阳,二十五年主讲东山书院,至二十六年三月往南洋募款,居于潮阳首尾三年,时潮阳县令为裴景福,中山大学尚藏有其别集《睫闇诗钞》十卷,为岭南金保福书写,民国七年上海商务印书馆石印本,金保福即为徐琪刊印《粤东葺胜记》者;而徐琪入粤诗文集《粤轺集》四卷(光绪二十年刊本)藏于粤图,《徐花农宦粤歌诗》不分卷(光绪二十年刊本)藏于中大;据邓其生先生《潮阳西园———中西合璧的岭南近代园林》文,知眉仙逝于1926年,而光绪末年潮阳知县崔炳炎亦有《濂墨轩文集》不分卷(光绪三十四年广东学务公所印刷处印本)藏于华南农业大学。此数部别集俱未尝晤目,其中或有关于眉仙行迹在,拜读无由,未能更为详考眉仙事实,引以为憾。现略为钩出,尚待有心人再作征考。
  注:作上文后,近读《佃介眉诗文集·宝籀斋集》之《画人志略》,有萧寿仁小传,现移录于此:“潮阳萧寿仁,字眉仙。以画食廪,非师造化,异人所能,不酬也。其上学使徐花农之山水花木数帧,虽刻本,无用墨浓淡之韵,而秀如庐岳千寻,远似蜀江万里,殊未易及。而花木则肆而能醇,熟不病恬,尤得古人气象。精《木经》,萧墀珊之西园,其构者也。能于层楼曲磴奇峰俯仰间,出其无穷之思,化偏小若大千世界。游者有上下左右异径之分,又似复道行空,宁非庐岳千寻、蜀江万里悟耶?”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文章: 舌镜塔

  • 下一篇文章: 潮汕传统民居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