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国如何崛起

 全新自我的开拓 2013-10-30
一、美国对科研的高度重视助推了美国工业的腾飞
美国是一个经济发达的国家,更重要的,美国是一个科技领先的国家。工业革命使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强国,而美国工业革命的完成在很大程度上则是得益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美国在发展科学技术上不因循欧洲的现成技术,而是致力于科学创新。许多重要的现代科技发明都来自美国,包括电、汽车、电视机、互联网等等。在19世纪初到20世纪初的一百年间,美国在各个领域完成了许许多多技术发明。进入20世纪,美国继续保持着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势头。1953到1973年的20年间,在世界总共500种技术革新项目中,265种即半数以上是由美国完成的。1940年以后世界主要的技术革新项目的大部分出自美国人之手。例如,20世纪40年代的黑白电视机、半导体收音机、电子计算机,50年代的磁带录像机、数控机床、电子复印机,60年代的激光、集成电路、太阳能电池、通讯卫星和70年代的微处理机等,都是由美国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首先开发出来的。直到今天,美国仍是世界科学技术最先进的国家。在基础科学的研究中,美国也是名列第一。在全世界最著名的大学中,美国占了大多数。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中的美国人是最多的。在2001年9个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就有5个是美国人或美国籍的科学家,占总数的56%。美国无疑是科研资源最充裕的国家。

    美国科研能力之所以如此强大,除了经济发达人均GDP高以外,与美国的教育科研制度、移民政策,以及政府与企业对科研的重视程度有密切关系。

    首先,从美国的科研教育制度看美国对创新的重视。美国的高等教育主要分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社区大学,主要是普及知识,提高国民素质。第二个层次是公立和私立的本科大学,包括硕士教育,主要是培养技术工人和白领阶层。第三个层次是研究型大学,授予博士学位的大学多为研究型大学,主要目标是知识创新。这些著名大学的主要任务不是普及教育,哈佛大学的办学目标明确指出,哈佛就是要努力去创造知识,启发学生们发现知识的心智,使学生们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他们的教育机会。

    美国教育制度对创新的重视还表现在入学招生制度方面。美国在本科招生中比较重视考试成绩,学校也公布入学标准,也以新生入学前各项考试的高平均分为自豪。但美国研究生的招生则主要强调研究能力。尽管研究生入学要考GRE,但这只是参考标准之一。本科教授的推荐信、本科所在的学校教育质量和学生其他方面的素质占很大比重。这种招生制度看上去有很大的随意性和不公平性,但最重要的目的一方面是不想把学生都引导到对付考试而忽视创新方面去,另一方面是为了避免通过一次考试把优秀但可能偏科的研究和创新人才排除在外。美国每年还化大量的钱招收资助外国的优秀学生进入美国的研究生院,这是任何国家都无法与之相比的,而正是这种开放的有远见的政策,使得美国聚集了大批的科学研究人才。

    美国的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经常受到外界批评,认为美国中小学生不如中国,日本和欧洲的学生水平高。从培养熟练工人的角度看,美国的中小学确实不如这些国家,但从另一方面看,即使美国的中小学也比较重视科学和创新。美国的幼儿园和小学里都有实验室,从小就跟植物动物打交道,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知识。

    美国教育制度对研究和创新的重视还表现在教授的聘用制度上。虽然美国有终身教授制度,但从助教授到终身教授一般都要6-7年的时间。只有经过考验的最优秀的学者才能留在学校,在哈佛、麻省理工大学等一流大学能最终获得终身教授的比例很低。这种制度迫使每个教授都不得不竭尽全力去从事研究和创新。

    第二,美国的移民政策也反映了美国对科技的重视。美国允许亲属移民、投资移民,但还有一个重要政策是允许外国公民通过自己的知识与技术移民美国。这一类移民又分成两类,一类是一般技术移民,最低条件是大学本科毕业,另一类是特殊技术移民,美国对于这一类的移民是最优惠的,没有名额限制。因此,各国的优秀学生愿意到美国留学,除了美国的教育科研水平和大量的奖学金外,学成后可以继续留下来工作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

    美国的许多科技发明都是由外国移民创造的,包括爱因斯坦,而且这种开放的政策会吸引来各种不同文化历史和教育背景的科学家,多元文化的相互冲撞与合作更能迸发出创新灵感。

    第三,美国企业与政府对科研的重视。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美国用于研究开发(R&D)的经费不仅在数量上第一,在占GDP的比例上也是名列前茅的。用1997年前后的数字相比,日本占第一,2.92%(1996年),美国第二,2.60%;德国第三,2.31%。法国、英国、加拿大分别为2.23%,1.87%和1.60%。20世纪90年代以来,尤其是1997年以后,美国R&D费用占GDP的比重还在上升。1998年达到2.67%,1999年达到2.79%。

    从资金的来源看,1999年R&D研究基金的68.5%(1693亿美元)来自于企业界,26.7%(659亿美元)来自于联邦政府,其余分别来自于州和地方政府、各大学和学院和非盈利机构。在20世纪70年代末以前,R&D的主要部分是由联邦政府支持的。80年代以后,企业界越来越意识到科研的重要性,大大增加了对R&D的投资,成为美国科研经费的主要来源。但是,在基础科学研究中,美国政府仍是主要支持者(52.3%),其次是企业界(31.5%),各高等院校(11.4%)和非盈利机构(4.8%)。从资金用途看,R&D的大部分资金用于应用科技的开发,其中主要用于企业界的应用科研。1999年用于企业界内的应用科技开发的资金共有1756.79亿美元,占总资金的71.1%和应用科研资金的85%。基础科学研究与开发的资金主要用于高等院校。1999年用于高等院校基础科研的资金为188亿美元,占全部基础科学研究基金的46.6%。高等院校总的科研经费为283亿美元,占全部科研开发基金的11.4%。

总之,美国之所以有充裕的科技资源,除了强大的经济实力以外,制度和政策也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二、与传统强国的对比
19世纪晚期以来,曾经辉煌的英国工业被美国和德国超越,英国的工业乃至最后破败。一方面是是由于英国的工业家资本家已经缺乏了开拓进取的精神,美德等国在工业技术上不断创新,而英国却总是因循守旧。虽然老技术带来的利润不高,但在英帝国广大殖民地提供的市场下,依然有利可图,也就没有采用新技术的动力,得过且过。虽然英国在二十世纪初面对美德等国强烈的竞争,总量上依然很大,但在世界经济的份额中不断的减少,难以抵挡美国德国的竞争。

同时英国强大的工人阶级运动也越来越有声势,他们为了争取自己的利益与资本家不断的斗争,导致许多财富与社会权利逐渐让与了工人阶层。因为工人阶层的压力,政府为民众提供了越来越多的福利,这使得政府越来越臃肿,臃肿的政府对社会经济管制也越来越多。这让英国的资本家工业家企业家,更加缺乏激情与资本用来投资和创新。

英国的资本家,似乎主动放弃了他们难以玩转的工业,而转战金融业的高额利润,靠大量海外投资带来的高额回报过活。他们任工业和工人阶级自生自灭,直至撒切尔夫人,给英国的传统工业以最后的致命一击,曾经靠工业革命而辉煌的英国中北部,被玩金融的英国南部超越。加拿大澳大利亚乃至美国,当时都是靠英国的投资大大发展了他们的经济。虽然这造就了金融业第一的英国,但这些投资终究是繁荣了他国不属于英国,等于为他人做嫁衣。

二十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让英国用大量的海外资本换回海外的援助,英国的国力因此大伤元气。而他狭小的国土落后的工业,不可能让英国再来一次工业革命取得翻盘的机会。英国由此再也无法维持他那庞大的殖民帝国,从而分崩离析,这让失去了广大市场的英国工业更难起死回生。
三、美国的成功对我国的启示与借鉴

       产学研合作是指企业、大学、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是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依托各自优势资源,实现各种要素最佳组合,培养创新人才,多出创新成果,促进产业发展的社会经济活动。产学研合作对于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加速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受到世界各国广泛重视。党的十七大已明确把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作为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举措。美国在产学研合作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功经验,总结其成功做法,分析其成功原因,对于推动我国产学研合作积极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一、美国产学研合作的主要模式 

  作为产学研合作发源地的美国,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过多种不同的模式。其中,最具代表性并产生了广泛影响的主要有科技工业园区模式、企业孵化器模式、专利许可和技术转让模式、高技术企业发展模式、工业一大学合作研究中心及工程研究中心模式。  

  1.科技工业园区模式

  “硅谷”、“Route 128”、“科研三角园”已成为世界高科技的代名词。回顾“硅谷”、“Route 128”、“科研三角园”的发展历史,他们无一不是与产学研的成功合作密切相关。波士顿的“Route 128”依托哈佛、麻省理工等大学的科技成果和科技人才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独领风骚,成为美国科技和工业创新的中心。北卡罗那州的“科研三角园”依靠杜克大学、北卡罗那州立大学、北卡罗那大学Chapel Hill分校的科技资源,使其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科研型工业园区。位于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南部的硅谷,地处圣克拉拉县境内。经过50年的发展,硅谷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微电子工业中心。硅谷的崛起与斯坦福研究园的兴建是密不可分的。斯坦福研究园的建立得益于特曼教授的倡议。他说服校方将校园中尚未开发的土地租给工业公司,以便在为大学增加经费收入的同时,将科研力量雄厚的大学和高新技术企业联合起来,发挥各自的优势,促使最新科技成果产业化。以斯坦福研究园为依托发展起来的硅谷,作为第一个科技工业园区,它为美国乃至整个世界科技工业园区的发展树立了典范。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到70年代初,沿波士顿128号公路两侧新建了上千家研究和开发机构,汇聚成著名的波士顿128号公路科学工业园区。麻省理工学院(MIT)作为128号公路创造发明的摇篮,它通过产学研合作,对128号公路高技术园区的建设起到了发明创造的摇篮作用。北卡三角研究园吸引了一批像IBM、爱立信、杜邦这样的大公司和美国环境与健康研究所等国家级的研究所,“三角研究园”同时带动了整个附近地区的经济发展。其成功的因素,用三角园区基金会总顾问的话来概括,即“以大学的研究力量为依托,以政府的支持为坚强后盾,剩下就是坚持不懈的努力了”。我们从中不难发现,这个地理上具体的三角形只是个简单的外在因素,在“三角研究园区“发展和成功的背后,还有一个抽象的三角关系,那就是“大学—企业—政府”之间相互关联、互动互补的三边关系。  

  2.企业孵化器模式

  企业孵化器是一种为新产品和小企业诞生与成长提供帮助的产学研合作的组织模式。它孵化的对象是具有商业化前景的高新技术成果,孵化出来的是新产品和小企业。美国NBIA(National Business Incubation Association)对“企业孵化器”的定义是:在向新企业提供便宜而富有灵活性的场地的同时,通过提供各种支持性服务,为管理、技术、融资援助牵线搭桥,提供与其他专家和企业家的交流机会等,从而达到促进企业成长和发展的目的。   

      3.专利许可和技术转让模式

  大学和研究机构作为技术拥有者,可通过向企业发放专利许可和进行技术转让来实现产学研合作。专利是美国政府用来保障科技成果发明人权利的一种制度,也是鼓励企业家对科研进行投资的一种手段。美国专利的种类可分为3大类:发明专利、工业品外观设计专利和植物专利。发明专利的有效期为17年,外观设计专利的有效期为14年,而植物专利是一种特殊的专利,植物专利的有效期为17年。  

  4.高技术企业发展模式

  高技术企业常常是从大学和研究机构中剥离出来的。国外的实践表明,剥离是知识从实验室向市场流动的又一个重要渠道。因此,高技术企业的多少是衡量知识流动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产学研合作的一种发展模式。   

      5.工业—大学合作研究中心及工程研究中心模式

      高等院校是美国从事科学研究的主要基地,特别是研究型大学。在这些大学里,科研设备先进,人才济济,既承担培养高级人才的责任,又受政府或企业的委托承担重要的科研任务。大学的科研机构除院系的研究实验室和独立研究单位外,在产学研合作方面起作用的主要是企业—大学合作研究中心及政府在大学内设立的工程研究中心。

  美国的工业—大学合作研究中心虽附属于大学,但与企业界有着紧密的联系,往往根据企业的要求开展课题研究。合作中心主要有三种组织形式:一是单一的有限的伙伴关系,即一个大学与几个企业联合形成的中心,这种形式目前占55%~60%;二是多个学校与多个企业进行的合作形式,这种形式目前占20%~30%;三是分布式的计划书式的方式,即IUCRC广泛与企业和大学以签定合同的方式进行合作。这种形式目前约占10%。不过,从美国最近的情形看,现在正在不断扩大第二种形式的比例,其目的是为了增加大学和工业的交互作用,进一步强化大学和工业的密切联系。  

  二、美国产学研合作的成功经验   

  奥利维尔·如恩斯在《为什么20世纪是美国世纪》一书中写到:“第一项任务就是要理清大企业、政府以及日益壮大的高教领域如何于19世纪末期和20世纪初期建立起伙伴关系,从而共同创造和管理一个新美国的。在这种由公司企业、研究型大学和科研机构、政府机构以及各种基金会共同组成的崭新的科研体系下,知识的创造者、推进者和应用者三方有史以来第一次可以进行充分的交流,共同发展出一系列认知策略……这一科研体系是‘美国世纪’的先决条件,因为正是知识的重新组合,而不仅仅是资本积累的力量,赋予美国在创造国内繁荣的同时在全球扩大影响的资力。”美国产学研合作之所以取得显著成效,有其成功经验与基本规律。  

  1.高校、科研院所雄厚的科研实力是产学研合作成功的基础

  毫无疑问,高校、科研院所已成为美国产学研合作模式中的主角,他们是科技创新的源头,每年产生数以千计的技术专利,创造了大量的高科技企业。如斯坦福大学科技成果非常多,仅2003年该校就申请了300多项专利。由斯坦福大学的成果转化所诞生的世界知名企业有惠普、yahoo、google、SunMicrosystems、Silicon Graphics、Netseape、Cisco System等;麻省理工大学在这方面也相当突出,每年有大约150家与麻省理工大学有关的新公司成立,其中至少有10%的新公司是直接由该校的成果转化产生的;其他大学如华盛顿大学、乔治亚技术学院、威斯康星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在技术转移方面也迈出了坚实步伐,对当地经济的发展和多元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2.政府的政策和科研资金为产学研合作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一是政策支持。为了解决科技成果的应用问题,美国国会于1980年通过了Bayh-Dole法案。Bayh-Dole法案全称为“1980专利和商标修正法案”,其主要内容是,允许美国联邦政府资助的科研项目及联邦政府合同下的科研项目,其所产生的知识产权归高校、非赢利组织及中小企业所有,而高校、非赢利组织及中小企业承担了确保这些科技成果进行商业化的义务。如果某科技成果在一定时期内未能有效地进行商业化,其产权将归政府所有。产权转让所得归非赢利组织及中小企业所有,非赢利组织必须与发明人按一定比例分享所得。

      二是科研经费资助。绝大多数产学研合作比较成功的高校都从美国联邦政府那里获得了大量研究经费。政府资金,特别是从美国国防部和国家健康协会获得的资金占高校科研经费的大部分。国家科学基金也通过其项目给予了大量经费支持。同时,美国政府要求11个联邦政府部门参加中小企业创新研究(SBIR)项目,5个部门参与中小企业技术转移(STIR)项目,参与方式为每年从其财政预算中拨出一定比例的经费用于支持上述两个项目。2007年该项经费为20亿美元。

      三是提供贷款、贷款担保及风险资金。美国联邦政府1953年设立了中小企业管理局(SBA),向中小企业直接提供贷款,或对中小企业的银行贷款提供担保。1991~2000年,SBA帮助近435 000家中小企业获得超过946万美元的贷款。1958年,政府设立了隶属SBA的中小企业投资公司(sBIC),对私营的和风险投资公司进行管理并帮助提供资金。1958~2000年,SBA对中小企业的风险资本项目已投入了300多亿美元。

  四是政府的其他服务。除提供贷款、贷款担保及风险资金等硬件支持外,美国政府还对中小企业提供各种软件服务。如SBA与高校等教育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为中小企业提供咨询和服务;同时建立了中小企业培训网,免费进行网上教育和培训,或直接进行电子咨询,或获得其他形式的技术支持。  

  3.高校的办学理念在产学研成功合作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传统观念上,高校的主要任务是基础研究、培养学生,评价高校优劣的主要指标为论文的质量和数量及毕业学生的就业率。高校的科研成果与市场的技术需求难以对接。斯坦福大学的创始人及其聘请的第一位校长首先就明确了该校的建校宗旨,即与工业紧密结合,从而使其科技成果更加偏向于实用,培养出一大批创新型人才,孵化出一大批高科技企业。斯坦福大学之所以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由一个二流大学跃升为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明确地提出了要把大学办成研究与科技开发中心的发展目标,并采取有效的、得力的措施推进这一办学思路,从而与硅谷一起成长发展和著称于世。  

      4.前期资金的介入是促使高校创办企业的重要因素

  从美国的情况来看,前期资金的提供主要有三种途径:一是政府科研经费的支持。如前面所讲的SBIR及STTR项目经费的支持。其支持方式分两个阶段:小试和中试。小试阶段的支持额度最高为10万美元,中试阶段的支持额度最高为75万美元。二是企业资金的支持。美国的一些大企业为了保持其技术上的领先优势,常常对高校的科研开发活动予以支持。如AT&T公司,每年拿出数百万美元,由专门的部门负责,对美国一些著名高校的知名教授给予经费支持,由其进行自主研究。三是风险资金的支持。由于政府部门对产业化阶段的科技项目不提供无偿的资金资助,而产业化所需资金量又非常大,因此风险资金对高校的成果转化及创办企业极为重要。几乎每个公司的发展壮大都与风险投资密切相关。如1968年Intel公司成立时获得了500万美元的资金支持,googlo公司获得了2500万美元的风险资金支持。风险投资公司的参与不仅带来了资金,也为企业提供了战略制定、管理、财务、法律甚至公共关系等一系列指导和帮助。  

      5.孵化器的建立有力地促进了产学研成功合作

  孵化器为科技成果的转化提供了有形的场所,其优质的服务为初创企业提供了极大便利,帮助他们解决了在孵化过程中所遇到的许多问题和困难,有力地促进了产学研成功合作。在美国,许多产学研合作比较成功的大学都拥有孵化器或科技园。  

      6.互联网的发展也是关键因素之一

  互联网的重要作用体现在科研工作者有机会通过网络与潜在的投资者、合作者、服务提供者及其他科研工作者联系和接触。美国各高校也鼓励科研工作者与风险资本、法律公司及企业进行互动,并为他们提供便利。  

  三、美国产学研合作的成功经验对推进湖南省产学研合作的启示及建议  

  湖南省提出要坚持以企业为主体、政府引导、市场导向,坚持大科技、大产业、大开放、大协作,充分发挥市场优化配置创新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加强产业资本、知识资本和金融资本有机结合,引导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推动多层次、全方位、可持续的产学研结合,提升湖南省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产学研合作是建立符合湖南特色的技术自主创新体系的根本途径,“产业、政府、大学都是三螺旋的重要成员:产业作为进行生产的场所;政府作为契约关系的来源,并确保稳定的相互作用与交换;大学则作为新知识新技术的来源,是知识经济的生产力要素。当这三个机构范围‘都起其他机构范围的作用’,同时保留着自己独特身份时,每个机构的功能都被放大了。美国产学研合作的成功直接推动了美国经济持续发展,并孕育了一轮又一轮新的发展能量,其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湖南省要结合本省科技资源、人才资源、企业资源的实际情况,鼓励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结合,比如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共同建设创新平台,合作创办产业实体,以项目为纽带开展技术合作,建立和完善省部(院、校)合作机制。  

  1.从长计议,建立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实践基地

      高等学校积极主动融入区域创新体系,要从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做全面而系统的考虑,避免孤立地考虑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或者企业自主技术创新。将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战略与区域发展战略协调起来。高等学校要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和地区经济发展规划系统设计科技成果转化发展规划,培育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优势和特色。通过科学研究、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培养之间的系统集成、相互支撑,提高高等学校的整体实力和竞争优势。

      一是加强衔接,明确专门部门、专门人员负责。建立经常联系的机制。目前,很多部门与高校、科研院所都有联系,开展了与高校之间的合作,对加强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在我省转化发挥了一定作用。但由于是分散的联系,没有从整体上来了解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资源,因此难以从全省的角度来合理利用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资源,同时分散了我省利用其资源的能力,从而有可能导致一些好的科技成果由于支持力度不够难以迅速发挥其产业化潜力。所以,应明确专门部门、专门人员负责,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衔接,建立经常联系的机制。

      二是制定相关政策,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相当多的企业还对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寄希望于依靠外延扩大或依靠政府的关系网、保护网获得垄断地位和超额利润等非正常经营手段上的思想还很严重,对“学”、“研”单位的科学技术持怀疑态度,缺乏从长远的观点考虑如何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因此,政府应从税收、土地使用、资金、奖励等方面制订相关的优惠政策。一方面引导高校、科研院所围绕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展开研究;另一方面鼓励企业着眼长远,利用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来促进自身的发展。

      三是建立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实验场地。目前我省拥有一批高新科技园区,一批产学研合作项目已在园区转化,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由于园区土地价格较高等原因,很多高校科技成果只能望而却步。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专门为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进行转化的实验场地,促进产学研合作的进一步发展。一方面,可以在现有的高新开发区划出一片土地,建立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的实验场地,以较低价格租赁给高校、科研院所使用。通过集中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在同一区域转化,可以形成相互竞争、相互促进的良好的创业环境。另一方面,鼓励高校自办孵化器。高校自办企业孵化器有几重好处:一是可以转化本校技术水平高、市场前景好的项目。由于企业孵化器具备咨询服务等功能,再加上由校方举办,这有助于高校的成果发明人克服畏惧心理,勇敢地走向创业之路。二是由于高校特有的科技资源优势,高校自办企业孵化器更有利于技术的完善和企业的成功孵化,当孵化企业遇到技术问题时,学校可以组织技术力量予以攻关。三是可以培养和留住人才。

  四是大力发展大学科技园区,以大学科技园为载体,鼓励和支持以创新为主导、高速度发展和以知识为基础的公司的启动、孵化和发展;提供环境以使更大的公司以及国际公司能够与特定知识创造中心发展紧密、互利的联系;实现大学—政府一产业之间的协同运作。大学结合具体情况,适时设立准公司式的研究群体、联络办公室、技术转移办公室、孵化器等专门机构。高等学校要实施“种子”战略,扶持基于大学科学研究的高技术新公司的孵化与成熟,通过高技术公司的衍生活动(spin-off)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实现本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  

      2.加快投融资服务体系建设,特别是要鼓励和支持风险投资机构和贷款担保机构的发展

      政府要正确引导风险投资发展的政策环境,采取有效措施,纠正风险投资领域的“市场失灵”,以增加风险投资的供给。针对风险资金投资主要属于权益资本或准权益资本的现实,政府要制定鼓励措施和保护措施,为风险投资机构和风险企业提供政府补助,以分担风险投资机构的投资风险,实现对民间投资的导向作用。具体而言:

      一是银行应创新信贷方式。由于初创期的高新技术企业没有多少固定资产作抵押,同时存在高风险,所以很难从银行得到融资。我们可以借鉴上海的做法,采取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即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向金融机构融资时,将知识产权质押给政府指定机构,并由该指定机构为企业提供担保,政府将向指定机构提供专项资金作为担保保证金,从而使中小企业可以从银行获得资金支持。

      二是发挥政府的政策引导作用。一方面应鼓励和支持风险投资机构的发展。除政府投入资金成立风险投资公司外,应鼓励商业银行会同大中型企业和集团,以及科研院所、大专院校,联合成立股份制风险投资公司,使之成为风险资本市场的主要资本形式。同时应不断拓宽融资渠道,多层次、多元化地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尤其是要注意吸收民间资金参与风险投资,并借鉴美国做法。允许部分养老金、保险金及其他长期资金运作于风险投资业。另一方面,政府应成立担保公司,为企业提供举债担保。政府承担贷款金额85%的风险,并收取一定比例的担保费用。

  三是设立专门机构和产学研合作专项资金。国内有些地方已设立专门部门来负责产学研合作,如广东省与教育部合作设立了产学研办公室。从2006年起,广东省财政设立“产学研省部合作专项资金”,并根据进展情况逐年增加。2006年投入1亿元,2007年投入2亿元,2008年计划投入3亿元以上。汕头、江门、云浮、韶关、河源等地政府,专门成立了市一级的产学研办公室,部分地市已经划出专项经费支持产学研合作。教育部各高校纷纷参与,如中南大学、湖南大学等都参与了其合作项目。  

      3.加快产学研合作中介服务体系建设

      湖南科技资源较为丰富,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多,与此同时,企业在寻找技术成果时却无处着手。成果供需双方缺乏有效沟通的渠道。因此,应加快建立产学研合作中介服务体系,努力构筑大学—产业—政府三方在创新过程中密切合作、相互作用、同时每一方都保持自己的独立身份的运行机制,推进区域从地理的、文化的、产业的区域向一个创新实体转变。要利用大学以及其他知识机构,把大学、产业、政府集成为一个驱动区域创新的三方合作体,建立创新机构、创新资源、中介服务系统、管理系统等四个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的区域创新系统。具体而言:

  一是创业服务体系建设。创业服务体系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为核心,以提供创业条件和优化创业环境为重点,以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及企业家为目标,向广大科技人员及企业提供风险投资、项目融资、管理咨询、法律与财务咨询、市场策划与营销及人才等的全面服务,其重要载体为创业服务中心和孵化器。目前长沙市的创业服务中心和孵化器虽初具规模,但其服务功能并不完善,一般只能提供工商、税务等方面的服务,还很难提供管理咨询、法律与财务咨询、市场策划与营销及人才等方面的服务。因此,市政府在加快孵化器建设的同时,应加强相关人才队伍的建设。
     

      二是加强技术市场体系建设。技术市场是重要的生产要素市场。加强技术市场体系建设是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技术市场可以采取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相结合的方式。有形的技术市场是指建立技术交易场所,使各项专利技术挂牌交易,同时汇集法律、会计、专利、咨询、人才服务等专业服务机构。通过固定的场所和专业的中介机构的服务,使成果供需双方的交易渠道更加通畅,减少双方由于对交易程序或法律等问题的陌生而引起的交易障碍。无形技术市场是指通过建立网络服务平台,及时收集和整理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和企业的技术需求,及时发布,使供需双方通过网络就可以寻找到对接的机会。

  三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建设。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是加快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平台。应把该中心建设成能为广大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提供双向技术信息交流与沟通,促进产学研有效结合,具有技术中介、技术代理、技术评估、企业诊断、企业策划、资金融通等多功能服务的科技中介服务示范基地,并探索有效的经营与运作模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