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地缘看中国》(秦晋与戎狄战合及白狄之中山国)札记(11)

 联合参谋学院 2013-10-30

第四十章 秦霸西戎及魏绛和戎

秦国在经过崤之战之后,虽然在王官之战中战胜晋(在两战之间还打过几次,秦军皆未取胜),但秦国也清楚的认识到在现实的利益面前,晋国也不会放任秦国染指中原的。因此秦国从此也断绝了进入中原争霸的念想,转而将重点放在渭河平原及周边高地的地缘整合上了。
  实际上无论是从秦国的出身,还是当年所受的王命来看,成为“西戎之主”不失为一个现实的想法,而实际也证明这点。按照史书的记载,秦穆公的收获是“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逐霸西戎”。这个成果不仅让秦人感到满意,也让王室非常开心,并派使者表示祝贺。不过无论是王室还是秦人,都十分清楚,秦人所打下来的土地只会归属秦国,王室再想重返渭河平原已是不可能的了。
  秦人究竟取得了哪些土地的控制权?

对于秦人来说,渭河平原肯定是最先要扫平的。而秦穆公从晋国手中取得河西之地后实际全部掌控此。而那些分布在渭河平原上的戎狄小国,不是被秦人直接吞并,就是成为了秦国的附庸。
  王官之战后,秦去征服陇山两侧的戎人。在西周王室尚且坚挺的时候,陇山两侧的戎人就是渭河平原最大的威胁。而出生于陇山以西,能够为王室抵御来自陇右高原的戎人部落,也是秦人的祖先当年秦非子受到王室重用的重要原因。

 

 

40.1秦人四个地标地点

一个就是位于陇右高原南端,现在甘肃天水市西南部的“西犬丘”(又称“西垂”,现行政归属礼县)。在秦非子成为周王朝附庸之前,秦人的祖先就是生活在此。因此这里也可以被称之为秦人第一祖地。

而在秦非子因牧马有功,被赐给附庸的地位后,秦人被获准东迁到陇山西麓的“秦邑”(现为甘肃张家川县所辖)。它的位置正处在“关陇古道”(也称“陇关古道”)的西侧。之所以将秦人部署在此,很明显是为王室拱卫西大门。
  而在王室为来自陇东高原的“犬戎”所侵,不得以东迁之后,秦人被获准正式进入渭河平原。他们在渭河平原的起点,就是在当年为王室养马的“汧渭之会”(汧河,也就是现在的千河,与渭河相交的三角洲地区,相当于现在的宝鸡市一带)。经过百年的征战,秦人得以在渭河平原站稳脚跟,并于公元前677年建立了正式的都城——雍城”(现在的凤翔县南)。如果观察“雍城”的位置,会发现它处于“汧渭之会”的东面,歧山的西面,南望渭河,北依陇东高原。之所以选择这个位置建都有两个原因:一是秦人正式受封的土地是在周人的祖地——“歧山”以西,即使秦人已经有称霸整个渭河平原的心思,但在春秋之初,还是不敢将建都的地点越过歧山的;另一个原因则是,来自陇东高原的戎人部落,始终是渭河平原最大的威协,秦人需要将自己的主要力量,集中在渭河平原的北部,以在陇东高原的戎人入侵之时,第一时间作出反应。雍城在春秋中后期以及战国前期,一直都是秦的政治经济中心,直到秦国有了足够的力量,再一次东扩之时,秦国的都城才开始越过歧山,向东迁移。

最终成为秦国都城的,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咸阳”(在此之前也有过渡的都城,如位于镐京东北部,洛水之西的“栎阳”)。之所以将都城设在渭水之北,而不是渭水之南的镐京,主要是因为周天子虽然“实亡”,但还“名存”。当然,在秦国一统天下之后,骊山脚下还是成为了阿房宫的修建之处。
  

40.2秦人征战诸戎狄——陇右高原(狄戎、绵诸绒)
  尽管渭河的上游和中下游由于陇山的切割,而被分属为两个不同的地理单元(渭河平原和陇右高原),并且很难通过渭河河谷互通联系。但秦人在越过“关陇古道”之后,对于陇右高原的征战,还是围绕着渭河流域在进行的除了在渭河南北扫荡戎人部落以外,秦人的势力范围向西直至渭河的发源地。在陇右高原被秦人征服的最大“国家”,是活动于天水市附近的“绵诸戎”。诚如我们在今后的历史中所看到的那样,位置渭水河畔的天水,由于地势较平缓,一直是陇右高原的核心地区。也是历代争夺陇右地区的必争之地。至于秦人在陇右高原征战的最后一个牺牲品,则是活动于渭河源头附近的“狄戎”(现甘肃临洮县一带)。
  

40.3秦人征战诸戎狄——陇东高原(义渠戎、乌氏戎)

在完成对陇右高原整合的同时,位于陇山东侧的“陇东高原”更应当成为秦人的重点。因为这一地区的陇人,在泾水的源头拥有独立进出陇山的通道(泾水有两个源头,也有两条通道),也更容易对渭河平原造成地缘压力。当年的“犬戎”,就是一个地跨陇山东西的戎人部落,当他们顺着泾水攻至渭河平原时,西周王室也随之被迫东迁了。
  (因为地理结构的关系,秦人对于渭河平原上的戎人,比较容易彻底征服。但对于高地戎人,却很难彻底征服的。事实上,秦人在春秋之时的“称霸西戎”,并非指的是完全征服了所有的戎人,在战场上取得胜利之后,高地上的戎人“国家”大都在承认秦国宗主地位后,得到保留。至于那些高地上的戎人“国家”被秦国彻底征服,并划为郡县,基本要到了战国中后期了。这其中就包括陇右的“绵诸戎”,以及陇东高原最大的戎人国家——义渠戎”。)

其中“义渠”这支活动于泾水中上游的戎人部落之所以出名,是因为秦人为了彻底消灭它,而使用了“美人计”——秦王的母亲。
   “宣太后”在她的幼子“秦昭王”于公元前306年继位后,因“王”年纪尚小,而垂帘听政。故需要拢络外部力量,以支撑自己的权位。宣太后拉拢的对象,是逐渐壮大,已经成为秦国北方主要威胁的“义渠戎”。那位义渠王也因此掉入温柔乡,长居秦国,甚至与宣太后生有二子。公元前272年,在秦昭襄王,坐稳王位后,义渠王终于为宣太后所杀,义渠国及整个陇东高原也成为了秦国的直属地。
  在陇山(六盘山脉)的腹地,泾河的源头附近,还盘据着一支被称作“乌氏”的戎族。这支戎族在义渠国被灭之前,已经被秦人所征服,聚居之地被设置为“乌氏县”(现甘肃省固原市泾源县一带)。乌氏戎其实和当年的秦人很相似。之所以这样说,一是因为他们的聚居地,扼守着翻越陇山的另一条通道;二是那一地区也是水草丰美之地,非常适合养马。在秦人收其地后,有一个叫作“倮”的乌氏族人,在那里大量饲养牲畜,并由此获得了秦始皇的青睐,获封爵位。

 

40.4秦人征战诸戎狄——河西之地(大荔戎)
  秦人对于河西之地的争夺,实际上是在和河东的晋国在进行地缘博弈。不过在秦人称霸西戎的过程中,在洛河将与渭河相交之处,有一支戎人却在秦晋相争中顽强的生存下来了。在洛、渭、河(黄河)三水之间,找到一个“大荔县”。而这个大荔县的得名是来自于一支叫作“大荔”的戎人。在秦穆公俘获晋惠公的“韩原之战”后,依附于晋国的大荔戎其实就已经被秦人一并收服了。秦晋韩原之战后“结盟”的“王城”,就是大荔戎所筑,位置就在今大荔县的东南。
  象高地戎人一样,大荔戎在整个春秋时期,并未被秦人直接吞并。所不同的是,如果说高地戎人之所以能够保持自己的独立性,是因为地理结构较复杂,完全吞并的成本太高,那么大荔戎的存在,则是因为他的地缘位置了。身处两个大国之间,也可以在平衡之中求生存。然而终在春秋战国相交之时,被秦人完全吞并(公元前461年)。他们所筑的那些城邑也成为了秦晋博弈的战场。

 

40.5秦人征战诸戎狄——陕北高原(白狄、临衍戎)

当秦穆公成为西戎之主时,陕北高原是秦人需要应对的另一个地理单元。它是属于洛水的中上游流域。因此无论是戎人的聚落区,还是秦人的征战路线,也都是沿着洛水及其支流而前行的。当然,如果这些戎人足够强大,他们也会沿着洛水侵扰渭河平原。
  在春秋之时,占据陕北高原的主要边缘民族并未被命名为“戎”,而是被称之为“白狄”。让白狄族发挥重要历史作用的时期是在战国时期,只不过那时他们的舞台并非是在陕北高原,而是越过了整个山西高原,进入了太行山与河北平原相交之处到了那个时候,这些狄人获得了和战国七雄几乎同等的政治地位,而他们所成立的国家非常有名,被叫作“中山国”

事实上,在整个春秋战国时期,陕北高原和河西之地一样,都成为了秦晋博弈的主战场。而秦人通过自己的努力,也将自己的势力范围沿申至洛水之源。在那里,他们所征服的最后一支戎人叫作“临衍戎”。位置大概在现在的陕西省盐池县一带。如果从地理结构的角度看,那里正好处于鄂尔多斯高原与陕北高原的过渡区。而鄂尔多斯高原与它北部的黄河两岸平原(河套平原),共同组成了著名的“河套”之地。在华夏族将陇东、陕北两大高原(或者说整个泾水、洛水流域)融合之后,河套之地将成为边缘民族与华夏族地缘博弈的新战场

 

40.6附论陕甘宁

在明朝时,陕、甘、宁三省是一体的,都归陕西布政司管。后来大致是在清康熙年间分为陕、甘两省的。至于宁夏,最早在是1928年,由马家军自己独立出来的省份。建国以后以其为基础,设定了宁夏回族自治区。宁夏建省时的方案有好几个。最大的把青海、甘肃中的回族聚居区都包进去了。后来采取的方案算是比较小的,由于陇东高原之前就是甘肃省的,因此除了少部分划入宁夏以外(比如固原),大部还是留在了甘肃。为了不至于让陇东高原成为飞地,在六盘山一代,留了一条通道,以让陇东连接甘肃的其他部分,这也使得甘肃现在的行政区划有些怪异。
  如果从地缘的角度分析。甘肃及其所属的地理单元,在中央之国的地缘定位,一直是带有非常强烈的军事色彩的。现在的甘肃省所包括的陇东、陇西(陇右)、河西走廊三个主要地理单元,在中国历史上所起的作用就是将隔绝、沟通西域以及蒙古高原的边缘民族。宁夏的主要地理单元“西套平原”(也称“银川平原”),在大部分的历史时期,也是属于这个军事地缘集团的一部分。宋朝之所以积弱,除了丢失华北平原的北部以外,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西套平原成为了党项人的根据地,使得宋朝无法其中精力对抗来自北方的地缘威胁。
  鉴于以上原因,清初在陕甘分省时,才会将河西走廊、陇东、陇西、西套几个地理单元,划归新成立的甘肃省。当然,陇东地区划归甘肃,除了它监控鄂尔多斯高原(河套)的蒙古人战略作用以外,亦可让陕、甘两省的地缘关系,不至于因陇山的分割,而渐行渐远。要知道,甘陕之间的关系,是唇齿相依的关系。没有了渭河平原这个大后方提供后勤保障,甘肃无法发挥它的军事作用。而如果没有了甘肃的护卫,渭河平原无法抵抗来自西、北部的地缘威胁。

 

 

40.7晋国与戎狄的对抗——“晋悼公和魏绛”的“和戎”政策

之前我们谈到,在秦穆、晋文双公之后,秦晋两国不能说相安无事,但也算基本确立了自己的发展方向。秦国暂时安心向西发展,将重点放在渭河平原以用西、北高地的整合之上;而晋国则将更多的精力投向华北平原了。不过虽然有王室的授权,让晋国去收复河北平原的卫国旧地,但晋人要想达到这个目标,还需要先将山西高原上的那些戎狄先搞定才行。
 对付这些边缘民族,古今中外,无外乎两种方案。“胡萝卜加大棒”——“羁縻”政策。所谓的“羁”,就是用军事政治手段强硬施压;所谓“縻”,则是用经济和物质的利益加以笼络。
  晋人之所以会遇到比秦人更多的麻烦,在于山西高原的地理结构。整个山西高原大致是由太行、吕梁两大山脉,以由两山包夹而成的一系列盆地所组成的。除了晋国所占据的临汾——运城两盆地以外,向东还有“长治盆地”(上党盆地);向北还有太原、忻定、大同盆地。这些盆地从体量上来看,与临汾或运城盆地是处在同一级别之上的。也就是说,即使晋人通过整合好临汾——运城两大盆地,以及河西、河南(崤函通道一线),甚至在河内(河北平原)取得突破,成为了山西高原乃至整个中央之国首屈一指的诸侯。但要想通过军事手段,彻底征服盘据在另外四个盆地之中的戎狄,仍然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与之相比,渭河平原的体量,以及周边高地中并无能与之匹敌的大型盆地,让秦人在称霸西方时所要面临的地缘形势,要更为简单。
  开启整合之路的晋国君主是“晋悼公”,在他继位之时,距他的先祖晋文公称霸之时已经过去了50多年。为晋悼公找到正确方法的人叫作“魏绛”——“魏绛和戎”。  

从地缘的角度看,晋国在春秋战国之交分裂为“三晋”(赵、魏、韩),正是因为他那相对独立的,珍珠琏般的盆地结构所造成的。这些相互之间即有联系,又具有很强的独立性的盆地,本身就具备了滋生独立政治体的地理基础。再加上倾整个山西高原之力,在华北平原所扩张的地理单元。晋国比其他大国更具有分裂的潜质。不过在绝大部分春秋之时,晋国还是以一个整体的形象,出现在中央之国的政治舞台上的。所谓的“晋国六卿”之间的博弈,更多的体现在争夺整个晋国的控制权之上。(“晋国六卿”指的是控制晋国的六大世家,经过长时间的博弈,最后剩下了赵、魏、韩三家)。因此魏绛提出“和戎”之策时,还是为晋国的整体扩张作考虑的。

之所以选择和解,只是希望寻找一种低成本的渗透方法罢了,并非是不得以而为之。那些戎狄所承受的压力要远大于晋国。因此,晋国提出的“和戎”政策之后效果是非常明显,而且迅速的。晋国周边的边缘民族迅速承认了晋国的宗主地位,并且在晋国征战中原的过程中,为之所用。而晋国在这次民族和解中所获得的好处,还远不止于此。因为在后世类似的民族和解案例中,农耕民族除了获得暂时的安宁以外,很难真正的向边缘地区渗透,双方的地缘格局,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这主要是当农耕民族统一长城以南的地区之后,蒙古高原、东北平原、西域、青藏高原这几块帝国时代主要的边缘地区,并不适合进行大规模的农业生产(古典时期)。而在春秋时代,晋人所要面临的地缘形势,对他们则要有利的多。因为晋国周边那些戎狄所占据的地区,有几个适合大规模农业生产的地理单元,并且几个地理单元与临汾——运城盆地存在着紧密的地理联系。这几个盆地包括山西高原,或者说山西省范围内的“太原”、“沂州”、“大同”、“上党”几个盆地。当晋国与生活在这几个盆地之中的戎狄实现和解,并形成亲如一家的关系之后,晋国也可以无障碍的向这些潜在的农业区移民

晋人通过“和戎”政策,不仅征服并融合了为患于他的边缘民族,扩张了自己的土地,并且让他们为己所用,成为了晋国称霸中原的生力军。不过也并非所有的戎狄都在这场地缘博弈中成为牺牲品,最起码有一支戎狄部落成功的利用的“和戎”政策,并为自己打出了一片新的天地。这支戎狄部落一开始被华夏族称之为“白狄”,而他们正式出现在中央之国的舞台上,是以“中山国”的面目示人的。

 

 

第四十一章 中山国的建立——白狄的东迁路线 

中山国居于燕、赵、魏、齐之中,地缘位置非常重要,如果不先交待清楚,另几个国家的地缘格局就很难理解了。

白狄迁移路线图

 

关于中山国的族源,有“鲜虞”、“白狄”之说。更为统一的说法是,这两个族名实则为一。我们可以这个族群演变列出的可能顺序是“白狄”部落——鲜虞部落联盟——中山国(包括其同族附庸国)

白狄部落的活动区域原来是在陕北高原。至于他们为什么横跨整个山西高原,迁移至河北平原,则都是拜秦、晋二国所赐。
  在秦晋“崤之战”之后,秦国开始主要精力放在对渭河平原及西、北部高地进行整合的工作上。而生活在陕北高原上的白狄也开始承受来自渭河平原的压力。如果白狄仍然待在陕北高原的话,其下场和义渠、绵诸这些戎人羁縻-吞并的模式无不同。不过从地缘位置来看,白狄们要比他的邻居们要多个选择,即他们有机会越过黄河,东进山西高原。
  从陕北高原进入山西高原,正是晋惠公开始实施的“和戎”政策,因此白狄部落决定东迁,在山西高原之中寻找到新的土地。白狄部落东迁的时间大约在公元前550年,这时离“和戎”策的提出相距大约20年。

白狄们选择的渡河之处在历史上很有名,最为人所熟知的标签是“孟门”。孟门的位置正好在晋陕大峡谷的中点之上,是河西陕北高原与河东吕梁山脉之间,最为重要的连接点。也是河西高地上的边缘民族,与河东戎狄们进行交流的必经之地。
  孟门在后来的历史中长期发挥的重要作用,如果你对中国革命史感兴趣的话。你会发现,同样选择以陕北高原为根据地的红色政权,在东进之时,所选择的通道和2000多年前的白狄们并没有什么不同。这个枢纽一直到今天还在发挥的重要的作用,现在的307国道也正是从这一带跨越黄河的,只不过1969年建筑黄河大桥的时候,选在位置偏南的柳林镇上了,因此1971所归划建立的县级单位也就叫作柳林县了(历史上则是孟门辖柳林)。其实在漫长的历史当中,渡口的具体位置并不一定总是固定在一个点的,在一段水流平缓的河面上,渡河的地点会有小范围的波动的。在明清乃至民国时代,孟门北部的“碛口”成为的新的水陆码头,并成为了晋陕大峡谷的新地标。
  孟门一带的战略意义并不止于是连接陕北高原的交通要塞,更在它上游的那些地区(比如河套、西套地区),如果希望与山西高原北部乃至华北平原中部进行沟通的话,在它们沿黄河行进至此时,就可以登陆,并穿越吕梁山脉进入太原盆地了。

白狄们渡过黄河之后,径直向东走就可以到达太原盆地了。如果说临汾——运城盆地之所以成为晋国的核心地区,是因为它们都与黄河相邻(黄河不仅成为连接这两个盆地的杻带,更让它们与河西地区紧密的联系在一起),那么太原盆地与临汾盆地的关系则是靠汾水来维系的。汾河下游的晋人,很自然的会优先考虑,沿着汾河上溯至太原盆地。也就是说太原盆地处在晋人向北渗透的第一线,假如白狄也一定临汾水而居的话,那么他们最大的可能就是在汾水上游的那些山地中寻找机会了。
  最终迁移中的白狄并没有抱死在汾水这,东北方向有一个与太原盆地紧密相连,却又不属于汾水流域的新盆地——忻定盆地。  

滹沱河与汾河的分水岭,或者说忻定盆地与太原盆地的切割线,是一条东西向的小山脉——系舟山。系舟山实际上是南北向的太行山脉的一条小支脉,再往北走的话,会看到两条非常著名的山脉:恒山和五台山。  

有的时候我们觉得太行山脉象是一棵大树,除了主干以外,总是不时的向旁边伸展出一些旁支。恒山、五台山、系舟山甚至中条山,都是这棵大树的一部分。不过这棵大树比较偏心,基本只是向山西高原开枝散叶,而对于东面的华北平原,则只是零散的过渡些丘陵罢了。

当白狄迁移至忻定盆地时,如果他们还不能在忻定盆地找到新的土地的话,那么摆在他们面前的还有两条路:一是继续向北跨越恒山山脉,进入大同盆地;二是向东跨越太行山脉,进入华北平原。由于恒山山脉直接连通了山西高原东西两侧的吕梁——太行山脉,因此进入大同盆地的道路,并不比跨越太行山脉的道路要通畅。
  就华北平原和大同盆地的潜力来说,前者显然要高于后者。在白狄到来之前,山西高原之上的戎狄们就已经不断的跨越太行山脉,向华北平原渗透了。在一百多前前,他们甚至攻灭了周人在华北平原南部所部署的两个重要据点——卫国和邢国,逼迫他们在河济平原中重新立国。从那时时华北平原的大部就成为了边缘民族开拓新领地的乐土。这其中所蕴含的巨大空间,让白狄也将目标锁定在华北平原之上。
    无论是生存,还是迁移,河流往往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忻定盆地的主要河流“滹沱河”,正是发源于恒山——五台山脉之间,然后向西从五台山与系周山之间穿越太行山脉,流入华北平原,并最终注入河水(古黄河)。如果按照常理分析,白狄以及之前的戎狄由忻定盆地进入华北平原的最佳路径,应当是顺滹沱河的水流方向东行,直接进入现在的石家庄地区(滹沱河也被石家庄人民视作母亲河)。只是白狄并没有选择这条看似正常的路线,而是选择了逆流而上,进入了恒山——五台山脉之间,然后在那里稍作停留。

现在对于白狄来说,可以选择的道路是上溯至滹沱河的源头,然后在恒山山脉与五台山脉中间寻找道路进入华北平原。相对而言,恒山山脉与五台山脉之间的距离还是较宽的,只是在滹沱河的源头东侧,有一道山梁,将恒山山脉与五台山脉连接起来了。而这道山梁并非是忻定盆地的终点,在过了它之后,盆地仍然向东沿伸了一小段,方才遇到太行山的主脉。
  即使我们不是军事家,也应当能够判断出,山梁之上可供选择的道路并不会太宽,而依托这条山谷地形的道路,是可以构筑一道城关,并成为由华北平原进入忻定平原的最后一道屏障的。在白狄东迁之时,这里应当还没有筑关。不过在后世,这里的确成为了一个军事要塞——“平型关”。  

平型关以东的那一小块盆地,是越过太行山分水岭之前,最后一块可以依托的,具有自给能力的土地了。因此在伟大的“赵武灵王”死后,他也将自己的陵墓建筑于此,以便让他的灵魂能够兼顾赵国在太行山两侧的国土。而这片土地在后世也被命名为“灵丘”(西汉时置灵丘县,现在也叫灵丘县)。至于这个盆地的地理名称,当然也就是“灵丘盆地”了。
  白狄在东出太行山之后,选择了向南发展。当然,向北也是一种选择,不过在那里他们将会遇到燕人的阻击。而白狄在南进之后,最终又回到了滹沱河流域,他们的政治中心,最终也建立在滹沱河下游。如果按照现有的行政区划来看,那个视滹沱河为母亲河的石家庄地区,正是白狄活动的中心。只不过那时候,他们已经被华夏族称之为“鲜虞”了。而鲜虞部落联盟中最为强悍的一支,按照华夏族的组织方式,建立了“中山国”,并活跃在中央之国的政治舞台上。
  由于鲜虞部族最初是从忻定平原迁移至华北平原的,因此他们最初也自然的控制了这条东出太行山的通道。更为重要的是,向南扩张的中山国,在越过滹沱河下游之后,又控制了一条新的太行山通道。这两条通道的东端,即为现在的保定地区和石家庄地区,或者说中山国所控制的主要区域即为现在的保定——石家庄地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