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地缘看中国》之历史篇第二目:《春秋》第三十五回??秦霸西戎

 didito 2012-12-03

《春秋》第三十五回   秦霸西戎

 

其实对于中原诸侯来说,秦人那不算高贵的出身,让他们不愿意将之看作是华夏体系一员。如果不是竭力与晋国这个根正苗红的大国交好,其他大国主导的会盟,甚至不会通知秦国。因此秦国在经过崤之战之后,虽然在王官之战中找回了面子(在两战之间还打过几次,秦军皆未取胜),但秦国也清楚的认识到,就算再嫁几个女儿去再续秦晋之好,在现实的利益面前,晋国也不会放任秦国染指中原的。因此秦国从此也断绝了进入中原争霸的念想,转而将重点放在渭河平原及周边高地的地缘整合上了。
  实际上无论是从秦国的出身,还是当年所受的王命来看,暂时老老实实做个“西戎之主”不失为一个现实的想法。虽然秦人的东征之路异常艰难,但当他们将精力放在对付那些“戎狄”身上时,成果却是异常丰富。

按照史书的记载,秦穆公的收获是“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逐霸西戎”。这个成果不仅让秦人感到满意,也让王室非常开心,并派使者表示祝贺。不过无论是王室还是秦人,都十分清楚,秦人所打下来的土地只会归属秦国,王室再想重返渭河平原已是不可能的了。
  “开地千里”这个概念比较虚,我们需要仔细解读一下,秦人究竟取得了哪些土地的控制权。对于秦人来说,渭河平原肯定是最先要扫平的。这项工作实际上一直在进行中,秦穆公所要做的无非是让秦国真正成为渭河平原的主人。这一点,在从晋国手中取得河西之地后已经做到了。那些分布在渭河平原上的戎狄小国,不是被秦人直接吞并,就是成为了秦国的附庸。
  现在秦人的重点反而是西进,去征服陇山两侧的戎人。在西周王室尚且坚挺的时候,陇山两侧的戎人就是渭河平原最大的威胁。而出生于陇山以西,能够为王室抵御来自陇右高原的戎人部落,也是秦人的祖先当年秦非子受到王室重用的重要原因。
  现在秦人已经成为了渭河平原的新主人,这些曾经威胁周人的戎人部落,也成为了秦人的威胁。因此在秦人放弃争霸中原的想法后,他们首先想到的就是重新回到原点,去完全他们当年未尽的事业。

附:秦霸西戎地缘示意图《地缘看中国》之历史篇第二目:《春秋》第三十五回 <wbr> <wbr>秦霸西戎

在秦人数百年的壮大过程中,有四个地点是具有地标性质的。一个就是位于陇右高原南端,现在甘肃天水市西南部的“西犬丘”(又称“西垂”,现行政归属礼县)。在秦非子成为周王朝附庸之前,秦人的祖先就是生活在此。因此这里也可以被称之为秦人第一祖地。而在秦非子因牧马有功,被赐给附庸的地位后,秦人被获准东迁到陇山西麓的“秦邑”(现为甘肃张家川县所辖)。在解读秦非子一节中,我们对于“秦邑”已经有过了解了,它的位置正处在“关陇古道”(也称“陇关古道”)的西侧。之所以将秦人部署在此,很明显是为王室拱卫西大门。
  而在王室为来自陇东高原的“犬戎”所侵,不得以东迁之后,秦人被获准正式进入渭河平原。他们在渭河平原的起点,就是在当年为王室养马的“
渭之会”(河,也就是现在的千河,与渭河相交的三角洲地区,相当于现在的宝鸡市一带)。经过百年的征战,秦人得以在渭河平原站稳脚跟,并于公元前677年建立了正式的都城——“雍城”(现在的凤翔县南)。
  如果观察“雍城”的位置,会发现它处于“
渭之会”的东面,歧山的西面,南望渭河,北依陇东高原。之所以选择这个位置建都有两个原因:一是秦人正式受封的土地是在周人的祖地——“歧山”以西,即使秦人已经有称霸整个渭河平原的心思,但在春秋之初,还是不敢将建都的地点越过歧山的;另一个原因则是,来自陇东高原的戎人部落,始终是渭河平原最大的威协,秦人需要将自己的主要力量,集中在渭河平原的北部,以在陇东高原的戎人入侵之时,第一时间作出反应。

雍城在春秋中后期以及战国前期,一直都是秦的政治经济中心,直到秦国有了足够的力量,再一次东扩之时,秦国的都城才开始越过歧山,向东迁移。最终成为秦国都城的,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咸阳”(在此之前也有过渡的都城,如位于镐京东北部,洛水之西的“栎阳”)。之前我们也分析了,之所以将都城设在渭水之北,而不是渭水之南的镐京,主要是因为周天子虽然“实亡”,但还“名存”。当然,在秦国一统天下之后,骊山脚下还是成为了阿房宫的修建之处。
  关于秦国迁都咸阳的故事,还是要等战国时期分析。现在还是看看秦人是如何扫荡渭河平原周边的戎人吧。

如果要细数秦人到底征服了多少个戎人国家(部落),是很难有一个准确的数字。因为这类边缘民族分布的相当广泛,不仅在渭河平原周边的高原上有,在渭河平原上也有很多。并且这些所谓的“戎”国,对于现代人来说,名称过于怪异。事实上古人自己也搞不大清楚,同一个部落,被不同的人冠以不同的名称也是常有的事情。不过如果我们仅仅观察一些比较著名的戎人部落,还是能够找到秦人征战的规律的。
  秦人在越过“关陇古道”之后,对于陇右高原的征战,还是围绕着渭河流域在进行的。尽管渭河的上游和中下游由于陇山的切割,而被分属为两个不同的地理单元(渭河平原和陇右高原),并且很难通过渭河河谷互通联系。但秦人在越过“关陇古道”之后,对于陇右高原的征战,还是围绕着渭河流域在进行的。除了在渭河南北扫荡戎人部落以外,秦人的势力范围向西直至渭河的发源地。在陇右高原被秦人征服的最大“国家”,是活动于天水市附近的“绵诸戎”。诚如我们在今后的历史中所看到的那样,位置渭水河畔的天水,由于地势较平缓,一直是陇右高原的核心地区。也是历代争夺陇右地区的必争之地(三国部分会写的较细)。至于秦人在陇右高原征战的最后一个牺牲品,则是活动于渭河源头附近的“狄戎”(现甘肃临洮县一带)。
  在完成对陇右高原整合的同时,位于陇山东侧的“陇东高原”更应当成为秦人的重点。因为这一地区的陇人,在泾水的源头拥有独立进出陇山的通道(泾水有两个源头,也有两条通道),也更容易对渭河平原造成地缘压力。当年的“犬戎”,就是一个地跨陇山东西的戎人部落,当他们顺着泾水攻至渭河平原时,西周王室也随之被迫东迁了。
  因为地理结构的关系,秦人对于渭河平原上的戎人,比较容易彻底征服。但对于高地戎人,却很难彻底征服的。事实上,秦人在春秋之时的“称霸西戎”,并非指的是完全征服了所有的戎人,在战场上取得胜利之后,高地上的戎人“国家”大都在承认秦国宗主地位后,得到保留。
  至于那些高地上的戎人“国家”被秦国彻底征服,并划为郡县,基本要到了战国中后期了。这其中就包括陇右的“绵诸戎”,以及陇东高原最大的戎人国家——“义渠戎”。如果对秦国历史比较熟悉的朋友,应当对“义渠”之名有所了解。这支活动于泾水中上游的戎人部落之所以出名,是因为秦人为了彻底消灭它,而使用了“美人计”。不过与传统的美人计不同的是,这次出马的是秦王的母亲,也就是王太后。
  这位王太后史称“宣太后”,在她的幼子“秦昭王”于公元前306年继位后,因“王”年纪尚小,而垂帘听政。与后世大部分摄政的太后一样,年纪尚轻的宣太后,需要拢络外部力量,以支撑自己的权位。但与大部分拉拢朝臣的太后有所不同的是,宣太后拉拢的对象,是逐渐壮大,已经成为秦国北方主要威胁的“义渠戎”。那位义渠王也因此掉入温柔乡,长居秦国,甚至与宣太后生有二子。
  象所有的美人计一样,这个故事最终还是需要有一个牺牲品的。公元前272年,在秦昭王(又称秦昭襄王,长平之战就是他在位时打的)坐稳王位,秦国也成为山东六国需要合力才能对付的巨无霸之后,义渠王终于为宣太后所杀,义渠国及整个陇东高原也成为了秦国的直属地。
  义渠国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平原地区能够为一个国家提供多大的战争潜力,但要想彻底征服高地上的边缘民族,仍然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事实上,这两者之间的地缘博弈,贯穿了整个中央之国的历史,在今后的历史当中,还会不断有不同的边缘民族,以不同的名称出现在这个历史舞台上的。

其实说到低地民族与高地民族的博弈,并不仅仅在中国才有。事实上在世界的各个角落,都在上演着这一幕。在西方我们也能找到一个典型案例,那就是看似亲如一家,实者水火不容的英格兰和苏格兰。英格兰人能够成为世界的主人,但在苏格兰人退守大不列颠岛的北部高地后,却始终无法彻底融合这些最后的“凯尔特人”。
  欧洲的事,将来会有专贴详加解读,现在让我们回到陇东高原吧。义渠戎是陇东高原最大的戎族,但并不是唯一的戎人部落。在陇山(六盘山脉)的腹地,泾河的源头附近,还盘据着一支被称作“乌氏”的戎族。这支戎族在义渠国被灭之前,已经被秦人所征服,聚居之地被设置为“乌氏县”(现甘肃省固原市泾源县一带)。
  乌氏戎其实和当年的秦人很相似。之所以这样说,一是因为他们的聚居地,扼守着翻越陇山的另一条通道;二是那一地区也是水草丰美之地,非常适合养马。在秦人收其地后,有一个叫作“倮”的乌氏族人,在那里大量饲养牲畜,并由此获得了秦始皇的青睐,获封爵位。当然,乌氏倮并没有秦非子那样的机遇,因此他(她)在史记中只能凭财富位列《货殖列传》了。
  之所以在这里提到乌氏,一是因为乌氏戎所在地是一个重要的战略要地,在以后的解读中还会涉及到(特别是丝绸之路)。二是因为在大家所熟知的《寻秦记》中,乌氏牧场的背景即是来源于乌氏戎(而且应该就是“乌氏倮”的故事)。所以如果有朋友有志于文学创作,也应当就此理解一点,真正的大家,一定是要有些历史、人文方面的功底的。

现在已经比较清楚秦人在渭河上游的陇右高原,以及泾河上游的陇东高原是如果扩张自己的势力的。而除却这两个地理单元,还有两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需要秦人大费周章。一个是河西之地;一个是陕北高原。
  秦人对于河西之地的争夺,经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已经比较清楚了,这实际上是在和河东的晋国在进行地缘博弈。不过在秦人称霸西戎的过程中,在洛河将与渭河相交之处,有一支戎人却在秦晋相争中顽强的生存下来了。如果我们观察地图,会在洛、渭、河(黄河)三水之间,找到一个“大荔县”。而这个大荔县的得名是来自于一支叫作“大荔”的戎人。在秦穆公俘获晋惠公的“韩原之战”后,依附于晋国的大荔戎其实就已经被秦人一并收服了。秦晋韩原之战后“结盟”的“王城”,就是大荔戎所筑,位置就在今大荔县的东南。
  象高地戎人一样,大荔戎在整个春秋时期,并未被秦人直接吞并。所不同的是,如果说高地戎人之所以能够保持自己的独立性,是因为地理结构较复杂,完全吞并的成本太高,那么大荔戎的存在,则是因为他的地缘位置了。身处两个大国之间,很多时候是不幸的(比如波兰);但如果有足够的技巧,也可以在平衡之中求生存。在我们解读东南亚的时候,相信那个深喑平衡之术的泰国,已经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只是相比于稳定的地理结构,单纯的依靠地缘位置玩平衡并不那么保险。因此大荔戎最终也先于那些高地戎人,在春秋战国相交之时,被秦人完全吞并(公元前461年)。他们所筑的那些城邑也成为了秦晋博弈的战场。

当秦穆公成为西戎之主时,陕北高原是秦人需要应对的另一个地理单元。这片高地的特点是,它是属于洛水的中上游流域。因此无论是戎人的聚落区,还是秦人的征战路线,也都是沿着洛水及其支流而前行的。当然,如果这些戎人足够强大,他们也会沿着洛水侵扰渭河平原。
  在春秋之时,占据陕北高原的主要边缘民族并未被命名为“戎”,而是被称之为“白狄”。其实我们倒不必去深究戎狄之间的区别,古人在为之命名时,也并不十分了解这些边缘民族之间的异同点。真正让白狄族发挥重要历史作用的时期是在战国时期,只不过那时他们的舞台并非是在陕北高原,而是越过了整个山西高原,进入了太行山与河北平原相交之处。到了那个时候,这些狄人获得了和战国七雄几乎同等的政治地位,而他们所成立的国家非常有名,被叫作“中山国”。
  关于白狄为什么会迁移到河北平原,在后面解读晋人的对戎政策中会有答案。事实上,在整个春秋战国时期,陕北高原和河西之地一样,都成为了秦晋博弈的主战场。而秦人通过自己的努力,也将自己的势力范围沿申至洛水之源。在那里,他们所征服的最后一支戎人叫作“临衍戎”。位置大概在现在的陕西省盐池县一带。如果从地理结构的角度看,那里正好处于鄂尔多斯高原与陕北高原的过渡区。而鄂尔多斯高原与它北部的黄河两岸平原(河套平原),共同组成了著名的“河套”之地。在华夏族将陇东、陕北两大高原(或者说整个泾水、洛水流域)融合之后,河套之地将成为边缘民族与华夏族地缘博弈的新战场。

 《地缘看中国》之历史篇第二目:《春秋》第三十五回 <wbr> <wbr>秦霸西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