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秦文化

 茶香飘万里 2013-10-23

文化来历

  (图)三秦文化

  公元前206年,项羽统率各路诸侯西入关中灭秦。随后,项羽自封西楚霸王,以梁楚九郡地置西楚国自属,分封灭秦有功将领、旧六国贵族及秦降将十八人为诸侯王。其中,他将函谷关以西,秦岭以北的原秦国疆土封给秦降将章邯、司马欣、董翳三人,这段历史记载在司马迁<史记>中。三位诸侯王都是秦降将,故人们称他们为三秦王。与之相应地,这三诸侯国之地称为三秦,沿袭下来,“三秦”也就成为了陕西的代称。

地域范围

  (图)三秦文化

  但是从地域文化的一致性上考虑,以三秦来代表陕西,或以陕西的地域来局限三秦的文化都是不太合适的。明显地,秦岭以南的汉水谷地,自古至今,其地域文化受楚文化影响较深;相反,陇中和宁南黄土丘陵地区倒是与关中、陕北在民俗文化上表现出了较大的一致性。由此可见,三秦文化区的范围仍应以楚汉之际的雍、塞、翟三国疆域为基本的地域范围,按现在的行政区划则包括陕西的中部和北部、甘肃的东部和宁夏的南部。

  这一地区,从自然条件、生产方式、文化传统上都比较相似。“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蓝天黄土的自然环境是怎样孕育了三秦文化呢?

产生条件

  (图)三秦文化

  一地的自然经济环境决定其地域文化的发展。在三秦大地上,具有代表意义的当然是黄土高原。黄土高原的地貌,在地理特点上分为两类,一种是沟谷地貌,另一种是沟间地地貌。沟谷地貌即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沟间地地貌有三种主要类型:塬、梁、峁。

  塬是平坦的黄土高地,四周为沟谷环绕,是高原面上受流水侵蚀最小的一种地貌。面积较大的塬有陇东的董志塬、陕北的洛川塬等。董志塬介于泾河支流蒲河与马莲河之间,长80公里,宽40公里,不仅面积广袤,而且黄土沉积达200米,是黄土高原的厚度中心。塬是黄土高原上较适宜于人类生活的地域。

  (图)三秦文化

  梁是长条形的黄土高地,“两沟夹一梁”是当地人对这种地形的形象说法;峁是孤立的黄土丘。峁和梁通常是互相联结在一起,间杂沟谷,也被称为黄土丘陵。梁峁的地形支离破碎,自然环境不利,往往是相当贫困的地区。

  在黄土高原的南部边缘,是一个断陷盆地——渭河谷地,也即号称“八百里秦川”的关中平原。平原西起宝鸡峡——渭河出山口,东到潼关,长360公里,平原主体是宽平的河谷阶地,有利于农耕,是三秦大地上最丰饶的地区,也是中华农耕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农业发展

  关中的农业是在周人迁岐之后逐渐发展起来的。周人最早居住在泾河中游,由于受到北方游牧部落的侵扰,辗转迁移到岐山下的周原(当时的周原覆盖今日的凤翔、岐山、扶风、武功四县大部与宝鸡、眉县、乾县、永寿四县的小部分,现在早已为流水侵蚀成破碎的、小面积的若干个塬)。周人部落善于经营农业,会使用各种农具,这些从<诗经>等文史考证以及出土文物中可以证明。西周时期,每年早春,在镐京都举行一个春耕仪式,由周天子亲自用青铜铲锄土,表示对农耕的尊崇。这一仪式后来被封建社会时期的若干代王朝所沿袭。

  关中平原虽然土地肥沃,但降水不足。秦汉时期,先后修建了郑国渠、漕渠、龙首渠、六辅渠、白渠等,形成了一个水利灌溉网,逐步稳定了关中的农业发展基础。

  与关中平原不同,黄土高原的自然条件不太适合农业发展,早先分布着大片的天然草场,有利于畜牧业的发展,一向为北方游牧民族生息的地区,即使是在长期纳入中原王朝控制的区域,也不过是发展成半农半牧的地区。这样的状况持续了很长时间,但战乱和屯垦所造成的水土流失逐渐对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地方百姓的生活比中原地区要艰苦许多。

  在北宋以前,三秦地区一直是中原政权与游牧民族反复争夺的地区之一,民风以耿直、尚武著称。北宋以后,关陇地区不再是封建王朝经营的重点,同时也失去了交通中心的地位,使得原本在地域环境上就比较封闭的关陇地区更加封闭,逐渐造就了关陇子民朴实、本分的民风。尤其是黄土高原地区的农民,他们恪守祖规,安于贫穷与落后,生活十分简朴。

  保守、落后成为明、清以来三秦文化的主流,但与封闭、保守相对的是,这一地区保存了许多久远历史上的和根植于黄土高原上的独特风俗,反而在现今愈加显得难能可贵。

生活方式

  (图)三秦文化

  黄土高原地区,长期处于半农半牧,经济发展缓慢,手工业比较落后。所以,陕北、陇中地区人民的生活一向艰苦,反映在衣物、被褥上以粗布、毛毡为主,非常简朴。除了简朴的着装习惯外,还有衣饰尚白的特点。譬如说,乡村婚俗里,新娘的头上要加一块白手帕作装饰,这一习俗由来已久。在陕北,男人们用白色的毛巾在头上扎成英雄结的式样,也反映了衣饰尚白的特点。一般来讲,尚白是游牧民族的习俗。游牧民族以牧羊为业,习惯于羊群的颜色,因而很自然地偏爱白色或淡色。这一点在蒙古族等游牧民族中比较突出,而关陇地区虽然是农业或半农半牧地区,却深受游牧文化的影响,甚至可以说在他们的血脉里占据更多是游牧民族的成分,一些习俗深深地扎根于日常生活之中。尚白习俗的保留,即是一种表现。如陕北农民称他们扎的头巾是“白羊肚毛巾”,也透露出些许微妙的渊源关系。

  关陇地区人民不仅衣着简朴,食物相对也比较简单。日常饭菜多以杂粮为主,蔬菜种类少,而以咸菜辣椒来佐食。但是关中和陕北、陇东的饮食相互间也存在着明显差异。关中是小麦产区,食物中小麦的比重较大,陕北、陇东则以玉米、谷子、黍类等为主食。

  关陇人民喜面食,常见的有油泼辣子面和浆水面,流行的风味小吃是酿皮子,最有特色的要算是西安的“羊肉泡馍”。但从总体上看,关陇地区的饮食无论是制作还是原料都偏单调,这与当地物产的不丰富有很大关系。

  一进入三秦地区的陕北和陇东,黄土高坡上标志性的民居即出现了——窑洞。一方面黄土具有很强的直立性,另一方面黄土高原地区缺乏高大的乔木,盖瓦屋也存在实际的困难,因而窑居是非常合适的选择。窑洞有三间为一个院落的,也有五间和七间的,冬暖夏凉,农民乐于修凿。但关陇地区也不是到处都有窑洞,向南海拔降低的地区就不再有窑洞出现了,因为在降水量偏多的南部,窑洞不够坚固,而且黄土层的厚度也不足。

  在塬上无黄土坡面可依时,人们居住的是地坑庄式窑洞。在平地上挖一个大坑,然后在坑壁上修窑,将坑底平整后,就成了院落,院中砌一个水池,以储雨水。这样的庄户,远望不见人烟,走近时,鸡鸣犬吠,白叟黄童,别有天地。

  在高差较大的沟崖上,窑洞依山势修三、四层,晚上灯火齐明,像城镇里的楼房一样。

  在高原南缘到渭河谷地的过渡地带,由于地势偏低,雨水稍多,窑洞就不太适合了,主要盖瓦屋。瓦屋有普通的式样,也有在房子的一边起屋脊,另一边顺势延展,成为厦。这种厦就是关中八大怪之一的“房子一边盖”。其来历多半是从黄土高原迁移下来的人们不再能修窑,于是,利用坡面的作为房屋的一堵墙,另一边建成斜坡式的房屋,沿袭下来,一边盖的“厦”演变成当地的一种民居。

民风特点

  (图)三秦文化

  三秦民风淳朴、高亢,地方的戏剧和民歌也表现出这种民风特点,流行于关陇地区的戏剧,最有地方特色的有秦腔、郿鄠、皮影戏(皮影戏的发源地在陕西)等;民歌以陕北的信天游和陇东的花儿最有代表性。陕北黄土高原上,山连着山,沟接着沟,农夫们赶着牲口走在沟壑里、山梁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见景生情,信口编唱信天游,高亢而悠长的曲调与黄土高坡上劳作的背景显得非常自然和谐。

  说起关陇地区的戏曲歌舞,自然少不了各种鼓的舞蹈,尤其是豪迈粗犷的安塞腰鼓。腰鼓的起源,一说是最早驻守长城的戍边将士,身配腰鼓以激励斗志,流传到民间逐渐演变为庆丰收、兆吉祥的腰鼓舞;另有人认为,古时的牧羊人将树根挖成筒状,绷上羊羔皮制成鼓以自娱自乐。总之,腰鼓一经出现,即受欢迎,逐渐发展成一种地方的民间艺术。

  陇东黄土高原,每年春节,人们将旧的窗花撕去,将新的窗花贴在窗上、门上、窑洞的各个角落,给陋室平添喜庆的气氛。从事剪纸的一般是妇女,她们自小跟老辈人学剪窗花,代代相传。

  陇东偏僻多山,因而保存了一些古朴的民间手艺,剪纸最有代表性,陇东草贴也是一种。草贴是用旷野里信手拈来的草杆、花叶及花籽粘在彩纸上而做出的,既可在平日里供孩子们玩耍,又可在逢年过节时装饰窑洞。

  关陇地区以小麦为主食,常以蒸馍作为节庆食品自用或馈赠亲友,久而久之,也就产生了面花制作手艺。面花在关陇地区普遍流行,关中以合阳面花为代表,陇东则以庆阳面花最为有名。

  三秦地区,或称关陇地区,其区域内的民间文化生态具有很强的一致性,与外部周边地区有较大的差异。这种地域文化的形成与这一地区的自然经济环境、人文背景及历史上的行政区划都有很大的关系,因而在这样一片广袤的土地上产生出具有一致性的三秦文化,并不是偶然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