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地缘看中国》(战国中后期齐国与三晋势力扩张)札记(14)

 联合参谋学院 2013-10-30

第五十一章 齐国地缘结构(战国中后期)

 

中原地带之所以地缘形势历来复杂,就是因为足够大,足够平,没有明显的地理分割线,却又居于天下之中,这也影响了河济平原西部的地缘稳定性。

齐燕之间的地缘博弈。没有以乐毅破齐之战来的更生动的了。在这场战役中,齐国差点就被燕国灭亡了。而燕国虽然最终功败垂成,但也由此奠定了自己一流强国的地位,而齐国虽然复国成功,却从此由盛转衰,坐由秦人完成自己一统天下的进程。
  实际上,齐国在春秋战国之时的地缘结构似乎没有大的变化。不象晋国(包括后来的三晋),从山西高原南部开始,统一了整个山西高原,并将河北平原大部纳为己有,三晋中的魏、韩两国甚至成为了中原的主角;而在以后我们也会分析到,秦人除了在他们的传统地带——渭河流域(包括上游、支流的那几个高原)一统江湖外,还成功的向南发展,将汉中、四川盆地据为自己的大后方;至于说楚人,变化也不可谓不明显,最起码他们成功的逼使越人退回了杭州湾以南,成为了江淮的主人(不过楚人的大后方,也失于秦人之手了);即使是燕人,他们也突破了太行山——燕山的阻隔,拓地千里。这样比较下来,齐人的地缘结构变化,似乎算不上新鲜,因为无论是在春秋还是战国,齐人还是在三个方向谋求突破。一是北面的河济平原;二是西南面的泗水中游地区;第三就是被泰沂山脉所合围而成的鲁中山地丘陵地区,在这个方向,鲁国一直是齐国挥之不去的阴影。

 

51.1齐国扩展
  如果从结果上来看齐人数百年的经营还是比较成功的。在河济平原,春秋中期所形成的汉志黄河与济水之间的新河济平原,大部分已经成为齐国稳定的外围地区了。只在泰山西南部了那块三角地区,齐国与魏赵两国还处在胶着状态。基于河济平原的东部,是河北平原进入中原地区跳板,魏、赵两国不愿看到齐国独霸整个河济平原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

而在泰沂山脉腹地,齐国也有突出的进展。在这个方向,齐长城已经不再是齐鲁的地缘分割线了。鲁国的控制区被压缩至蒙山——尼山——泗水上游一线。而泗水中游(微山湖及以南至徐州一线)以及当年吴王夫差所挖的深沟(菏水),成为了齐国进入中原地区的所需跨越的最后障碍。

至于说南线。齐国暂时没的打算真的将控制区延伸至淮河,对于齐人来说,那些江淮的蛮夷是最让人头痛的,从战略意义上来说,这个方向也不及在中原扩张更为诱人。从战略角度来看,齐国如果想从南线进南中原的话,首先要取得的是沂沭河谷的控制权;其次齐人需要将五莲山脉以东,至连云港方向收为己有。在春秋部分我们已经知道了,前者的控制者为那个东夷大国莒国,而后者则是越国的北进基地。——最终齐人还是完成了他的战略构想。只不过莒国是被楚人先灭的(前431年),而后齐人凭借地缘优势又将楚人挤出了沂沭河谷;而越人在陷于内乱后,也放弃了他们的这个突出部,退回到了连云港以南地区。——即使越国不向楚国主动进攻,楚国的东进也是不可避免的。也就是说,最终连云港——徐州一线成为了齐——楚两国的接触区。
  现在我们可以为齐国大至划出控制区的范围了。齐国的核心区,还是在泰沂——五莲山脉以北,济水以西地区。这个主体为山东半岛的核心区,可以使齐国拥有四塞之地的美誉。而在这个核心区的外围,齐国与其他主要诸侯,也基本确立了黄河(汉志河)——大野泽——泗水一线的地缘控制线。站在齐国的角度看,如果无意去淮河流域招惹那些蛮夷的话,河北平原和济水以南的中原地区,就应该是下一步的扩张方向了。

 

51.2齐国在河北平原对燕的突破——占据河间
  如果齐国的扩张方向是在河北平原,那么和齐人发生地缘矛盾就是应该是燕赵两国了。由于在战国中期,黄河已经固定经汉志河流入渤海,而滹沱河和漳水这两条横切河北平原的重要河流,也有了属于自己的河道东入大海(漳水也被称之为横水),因此也可以说,燕南长城与漳水(横水)之间的这片区域,成为了华北平原北部地缘博弈的主战场。只不过基于地缘位置的关系,燕、赵、齐三国地缘博弈的区域主要其中在东部罢了。由于这块区域实际上是位于禹贡——汉志河道之间,因此它的地缘标签叫作河间
  对于齐国来说,如果要想在华北平原北部更进一步的话,那么他们首先要占据河间地区。问题如果齐国在占据河间地区之后,再想前进的话就很困难的。在北部,燕国已经据南易水——滹沱河下游构筑了河堤长城,向其他诸侯宣布了自己的核心利益区;而在西部,在胡服骑射的赵武灵王灭掉中山国后,赵国在河间地区的西部的扩张已经达到了顶峰,如果齐人想从这个方向扩张的话,那些半胡化的轻骑兵,决不比那些楚蛮好对付。
  而当齐国稳定住河济平原,向河间地区渗入时,西面的赵国还在与中山国处在胶着状态,暂时还无法对齐国构成威胁。而北面的燕国想攻破易水长城,始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公元前314年,齐国的机会终于来了,当时的燕国的第三十八代国君,燕王居然决定主动将王位禅让给他的丞相。这在以大禹开创以血缘关系传承统治权的时代之后,可以说是空前绝后了。这意味着旧贵族要交出他们的即得利益,整个燕国的组织结构要重新洗一遍。这就造成了双方的对立,以至于战争。
  赵国正是以此为契机,先挑动中山国进攻燕国,然后借中山国战线拉长之机,灭了中山国。而正在谋求北进的齐国也看到了机会,开始直接进攻燕国了。齐国人仅用了50天时间就占领了燕都蓟城。而齐国最终也撤出了燕国,暂时满足于占据河间地区。

51.3宋国的侥存

当齐国暂时冻结他们在北方的行动之后,齐人需要再寻找新的扩张方向。将那些已经基本处于齐国包围之中的鲁国吞并掉。

————楚地缘关系示意图前300年前后

 

鲁国的存在,让齐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与中原地区无法直接接触。也使得齐人在大部分时期,以河济平原为主要扩张方向。不过当齐人将防线渗透至大野泽——泗水一线,并取得了沂沭河谷的控制权后,齐国已经能够从南北两线绕过鲁国,直接向中原渗透了。而在那里,他们将遇到的是另一个二流强国——宋国。

公元前300年前后数十年,是战国历史上的重要阶段,也是合纵连横最为活跃的时期,诸国的疆域也都转向稳定。或者说,大家都在为将要到来的统一战争积极卡位,进行战略扩张。而象中山国、宋国这样的二流强国,也成为大国博弈最后的牺牲品。战国中期时,相比于二流强国,宋国还算不错。西边死对头国,在公元前375年就被韩国灭了;北边卫国早已名存实亡只剩下濮阳祭祀先人。东面的鲁国保住都城曲阜周边传承薪火。而宋国的地缘实力似乎并未见削弱,最起码在战国七雄相继称王之后,宋国也赖不住性子,开始称王(公元前318年)。

以宋国这种四战之地的位置,为什么反而在郑、卫、鲁、宋四个中部二流强国中混得最好,特别是与最先被灭掉的郑国相比,宋郑两国的地缘位置是比较类似的,一东一西,占据了中原地带的两端,而灭国时间却相差了90年(宋国是在前286年为齐国所灭)。实际上因为郑的的位置,正处在中原的西部,无论是秦人还是晋人,如果想进入中原争霸,都会将目标首先对准它。另一方面,如果从南阳盆地出方城夏道向中原渗透的楚人,也是郑国的主要对手。也就是说,郑国的位置处在几方博弈的焦点,承受的压力也最大,以至于当晋国分裂为三个同等实力的强国时,率先被东进的三晋所灭。而处在中原东端的宋国,所承受的压力就要小得多了,无论是渭河平原的秦人,还是山西高原的晋人(包括后来的三晋),或者说江汉平原的楚人,核心区都离宋国较远。齐国的核心区算是离宋国比较近的了,不过齐宋之间要想发生直接的地缘博弈,得先想办法跨过鲁、莒两国。因此与诸大国的核心区相隔较远,没有处在地缘博弈的焦点上,为宋国的生存赢得了时间。

宋国在中兴之后的核心控制区了。诚如大家所知道的那样,宋国的中心是在它的国都睢阳,也就是现在的商丘市西南(睢阳区)。当宋国向北扩张时,我们很容易为它与其它诸侯找到一条地缘分割线,那就是济水,以及当年吴王夫差所挖,用以沟通济、泗两水的深沟(菏水)。在春秋时期,宋国的北部,济水的南岸是被另一个诸侯小国曹国所控制的。在晋楚城濮之战中,曹国也曾经和其南北的”“两国一样,成为晋楚争霸的棋子。
  宋国灭曹是在公元前487年,那时正是地处东南的吴国最威风的时期。三年以后(前484年),吴王夫差就正式挺进中原,开挖深沟,与晋国争霸于济水之侧的黄池。虽说吴国和之后的越国,都放弃了在中原的努力,但深沟或说菏水的存在,却直接提升了济——菏相交地区的地缘价值。而在这个纵横交错的交通枢纽地区,宋人在曹国故地所建立的城邑,则一定程度上成为了中央之国的地缘中心。这种枢纽地位,并非一定要在战争时期才能得到体现。正如长城上那些构筑在交通要道上的关隘一样,商业价值才是它的根本价值所在。

虽说宋国的地缘位置是典型的四战之地,宋人所能够指望的也就是河流了。从北部来看济水——菏水自然是可以为宋国划定一条明显的分割线。在西部当年宋襄公的成名之作泓水之战中的泓水,是宋人所设定的主要防线。无论是哪个诸侯,如果从西面渡过了泓——涡防线,宋人就只能在睢水之侧与之作最后抵抗了。至于说宋国东侧的防线,则更为明显了,作为山东丘陵与中原地区的分割线——泗水,是宋人向东扩张的极限。(在春秋及战国前期,整个泗水流域(包括沂、沭、睢这些支流)存在着许多小国。而这些小国,则是二流强国鲁、宋的争夺对象。他们一起在战国初期甚至曾经通过会盟,组成过一个泗上十二诸侯的地缘政治集团。当然,这种政治集团更适合作为地缘标签,其实是没有多大政治作用的。最终的命运都是被那些大国所吞并。就泗水国家的组成而言,大部分都在泗水以东,比如我们在春秋部分已经分析过的鲁、莒、费,还有一些名气不大的,邾、薛、滕、郯等国。)
  正是由于淮河支流的南北走向,使得中原地区,乃至中原西侧的洛阳盆地,东侧的山东丘陵地区,都是楚人的渗透方向。楚人与中原诸国之间甚至很难有明显的地缘分割线。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楚国以一国之力,能够占据一半以上淮、济之间的平原地带
   徐州带,当时叫作彭城。由于彭城一带,正好处在山东丘陵与淮河平原的交汇处,又有些山地可以依托,因此在秦汉以后,成为了淮河流域东部的地缘中心。在宋国还没有被齐国吞并之前,彭城地区是为宋国所控制的。而在这条连接泗、睢两水的丘陵带南端,宋人则依山傍水建立了另一个要塞——“符离塞。依托这条丘陵带与睢水建立的防线,宋国得以在南线抵挡住了楚的的渗透。

源自山东丘陵的沂、沭两水也在这一带与泗水合流。如果楚人希望进入沂沭河谷,甚至进入山东半岛腹地的话,这个三水合流处则是一个不则不扣的战略要点。而这个战略重地,在春秋之时是由一个叫的泗上小国所占。在最初的时候,由于地理位置的关系,邳国选择了依附于楚国。而在齐国从楚人手中夺取莒地之后,取得国控制权,将成为齐国能否控制整个沂沭流域的关键,也成为齐国能否与楚国达成新的地缘平衡的标志。而齐国在下邳所封建的大臣,正是邹忌。邹忌所伺的这位齐王叫作齐威王,他即位时,距离田氏代齐已经30年了(前356——386)。在公元前334年后,齐国开始向齐国的传统扩张方向,河济平原扩张,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功。除了邹忌以外,齐威王还重用了两位名人,一个叫作田忌,一个叫作孙膑。

 

第五十二章 齐赵魏韩地缘关系分析——西河济平原争夺

52.1齐魏对河济平原的争夺

  其实魏国并不仅仅是齐国的劲敌,可以说战国前期,魏国挟晋国之余威,东征西讨,已经成为了战国诸侯中的最强者,几乎打遍了所有对手。即使是后来一统天下的秦人,也在魏国面前吃尽了苦头。因此齐国如果想在华北平原有所作为的话,首先就必须与魏国PK

说到河济平原,就不得不提到卫、邢两国。当年齐恒公这所以能够称霸,一个很重要的举措就是将被戎狄挤出河北平原的卫、邢两国安排到了河济平原。其中邢国的位置就是在河济的东部(现在山东聊城一带)。而卫国而是在西部(河南滑县一带)。如果说齐国自己的控制区是在泰山以东的东河济平原,那么将卫、邢两国按排在此,目的就是为齐国缓冲来自河北平原的地缘压力。如今势力变换,选择的结果是符合双方的地缘位置的,位处东部的卫国选择了倒向晋国;而与齐国相连的邢国,则留在了齐国的联盟中。在作出这种选择之后,卫、邢两国之间进行了一场战争,按照现时流行的说法,这其实应当算是一场大国之间的代理人战争。战争的后果是邢国为卫国所灭(635年),或者更该被认为是晋国取得了胜利。3年以后,同样有意北上争霸楚国也开始向西河济平原渗透了,处在博弈中心的卫国又转而倒向了实力看似更强的楚国。以至于晋楚两国在卫国的土地上展开了一场决战,这场战役就是我们在春秋部分析过的晋文公称霸之战——“城濮之战
  卫国灭邢之后,邢地自然是归卫人所有;而在晋国清理门户,称霸中原后,卫国独占整个西河济平原的梦想自然很快就破灭了。不过在战国时期,齐国的控制线已经推进到大野泽西侧,接近济、菏相交的菏泽了。换名话说就是当日的邢国故地,现在成了齐国的直接控制区了。

 

为了确保齐国在河济平原的优势地位,齐国在那个河、济两水距离最近的区域,也就是东、西河济平原的结合部设立了一个军事重镇——高唐邑。而在鲁国龟缩至尼、蒙一线后,泰沂山脉的腹地,齐国也设立了一个同样级别的军事重镇——平陆邑。这两个军事重镇的存在,稳定了齐国在西河济平原突出部的战略安全
  

52.2三晋在河济之间的势力

魏国基本控制了卫国当年在河济平原的领土。至于说那个没落贵族——卫国,他们就只剩下最后定都的濮阳了。不管怎么说,卫国在先秦的名声还算不错,被称之为君子之国。除了与后世同有此好的汉哀帝共同创造了分桃断袖”的卫灵公;以及他那曾经勾引孔圣人的夫人——南子,还有商秧,武有吴起;政治家则有那位商人出身的吕不韦)。基于卫国在战国中期以后,只剩下濮阳城了,且处在魏国的包围之中(估计帮助魏国走向富强的吴起起了很大作用)我们在地缘政治舞台上基本可以无视它了。

赵国无论是在山西高原,还是华北平原,都是主力向北发展的。因此当赵国将地缘扩张的重心移向华北平原后,大陆泽以北的中山国才是赵国主力攻击的方向。而当赵国也向东面自然渗透时,与赵国在华北平原的核心区所平行的东河济平原,将会是赵人的渗透方向。不过这一地区,齐国人自春秋之时就已经开始经营了。他们甚至已经早已越过汉志河,向那几条黄河故道之间的河间地区渗透了。而东河济平原之于赵国,又不象西河济平原之于魏国那样重要(魏国需要它连接自己在河北平原以及中原的土地)。因此赵国基本的定位,就是将齐人赶回东河济平原,以让汉志黄河成为齐赵之间的地缘分割线。——不过赵国对东河济平原的兴趣不大,并不代表赵人对西河济平原没有一点兴趣。毕竟入主中原是每一个诸侯的梦想。魏赵两国在河北平原的地缘分割线,大致还是沿着漳水刚出太行山时的走向(东西),一直到黄河,或者说是与赵南长城基本处在同一水平线上。不过赵国的南进战略也基本至此为止了,一直到赵国为秦国所灭,中原对于赵人来说都是一个遥不可及的地方。

韩国,基于他们在中原的西侧,以及河北平原的南部都有领土,而且是韩国最为重要的核心区,韩国在济水北岸,河济相交处有一个立足点(恒雍邑,现在河南省原阳县北)。
  虽然赵、韩两国分别在两端,渗透入了西河济平原。但齐魏两国才是西河平原竞争的主力。

 

52.3 BC334年齐魏徐州相王,战国中期的表征

公元前350年前后,都意味着进入了战国中期。公元前356年,第四代田氏之齐的君主继位了。而在这位齐国之君继位之后所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改变了战国的地缘政治格局,也使得战国时代进入了第二阶段。这一系列的事件中,最具有标志性的事件是徐州相王(前334年),如果从领导者的角度来看,主角则是在徐州相王中加冕的齐宣王魏惠王,因此也可以说是这两个在位时间分别为36年和40年的君主,共同将战国时代引领进了第二阶段。

战国前期或说第一阶段的特点,就是魏国东征西讨,独领风骚。之所以会有这种情况发生,一是因为魏国继承了晋国的核心遗产;二是因为分裂后的三晋虽然之间也是摩擦不断,但尚处在分家后的蜜月期,原则上还是能够达成战略同盟。不过到了公元前350年前后,中央之国的地缘形势形势发生变化了。在此之前魏国虽然凭借晋国留下来的丰厚遗产,以及强势的战术(可以参看魏武卒的词条),在西线重新占据了秦国的河西之地;在东线又切入了中原腹地,并且在大梁(今开封市)设立了新都;甚至还曾经北伐中山,并取得成功。但这种两面甚至四面为敌的战略,终不能支撑太久。与此同时,西线的秦国和东线的齐国,都开始发挥自己的边缘优势,准备从两线挑战魏国的霸主地位了。
  这一时期有战有很多,其中很多又是互相关联的。不过最重要的,也是最关键的有两场: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而这两场战役的主角都是齐、魏,配角则是三晋中的另外两个成员:韩、赵。

 

 

第五十三章 齐魏争雄

 

53.1桂陵之战

桂陵之战发生在齐威王继位后的第三年(前353年),即围魏救赵齐国为了救援被魏国围困的赵国,而实施的一场伏击战。桂陵之战12年后发生的马陵之战之所以成为经典,很大程度是因为这里面存在的戏剧性因素,两个由同一个师傅鬼谷子带出来的徒弟:庞绢和孙膑,将魏齐两国的地缘博弈,演绎而成了一场兄弟恩仇录。

不过两场战役的起因都不是因为两国发生了直接的地缘碰撞。而是因为魏国与赵、韩两个兄弟之国翻脸了。而这两次三晋的内部矛盾都是由魏国挑起的,分别是魏国在前354年围困邯郸(赵都)、前342年进攻新郑(韩都)。
  当赵国受到魏国攻击时,他们还没有沿漳水一线修筑长城。因此实力占优的魏军很快包围了邯郸城,在赵人受围一年之后,决定寻找外援齐国——既然齐军选择了进攻魏国,那么双方的地缘接触区——西河济平原自然就成为了战争爆发的焦点。而齐军所攻击的地点,则是一个叫作平陵的魏国城邑。

齐国所选择的救赵方式是攻击平陵,假如最终攻击得手的话,那么菏水以西的乘丘将成为一块完全与魏国无地理联系的飞地,那么这块魏国从楚国手中所接收的突出部,自然也就没有理由不归于齐国了。在齐军貌似隔靴搔痒的进攻平陵之后,魏军主力并没有回救,而是一鼓作气攻下了邯郸城。而赵国的公室则被迫北迁到邢地(今邢台),将其作为战时的陪都(命名为信都)。关于齐魏之间的这场桂陵之战争议不断。一致的内容是,魏国派军围困了赵都邯郸,然后齐国派遣了一支部队,偷袭魏都大梁,而后在桂陵伏击了轻兵回援的魏军,并大获全胜。这也就是所谓的围魏救赵

 

53.2齐国桂陵之战盟友宋卫

其中齐军所选择伏击地点桂陵(现河南省长垣市西北)就是在河济平原之上,问题的关键在于齐军是如何到达桂陵,并在对方不知晓的情况下设立伏圈的;另一个问题是佯攻大梁城的齐军,是如何快速穿插至大梁城下的。而两个问题的解决,这主要是卫国和宋国的协助
  在最初的时候,卫国才是西河济平原的控制者。到了战国后期,卫国甚至只剩下都城濮阳了。而作为中原地区的东部大国,宋国与任何想在中原有所作为的诸侯,都有可能发生关系。最早的时候,东进的郑国可以说是它最大的敌人。而当那些边缘大国稳定住自己核心区的结构后,便纷纷到中原来试水。如果说晋人的主要开拓方向,还在河北、河济两平原,齐国由于泗东诸国(包括鲁、莒等国)的存在,暂时还无法真正在中原立足的话。已经基本控制了淮河南北的楚人,则是中原国家最大的敌人了。在春秋后期,楚人已经在郑、宋两国之间撕开了一个口子,甚至已经渗透入了河济平原。而之后所发生的事,我们前面已经说过了,三晋又将楚人赶了出来,楚人向中原及河济平原拓展的突出部,基本为魏国所占据了。既然魏国人插了进来,宋国西线的敌人,也就由楚变魏了。在魏国定都大梁后,他们也开始也一如楚人那样的,越过了宋人所希望建立的泓水——涡水防线,进逼宋人的核心区——睢水流域。这就让齐、宋两国走到了一起

最终魏军回援的主力在桂陵让齐军全歼(孙膑的说法是抓住了庞绢),随后被迫退出了邯郸城,与赵国签订漳水之盟。
  桂陵之战的胜利,对于华北平原的地缘格局有着重大影响

一则是避免了魏国继续做大;

二则保全了赵国,继续在北线牵制魏国;

三是提升了齐国的战略地位,让齐国有信心直接参与在原争霸了。

当然,魏国的这次失败,并没有伤及它的地缘结构,也还没有从本质上削弱魏国的实力。而齐国在一击成功后,也还没有实力在桂陵一带建立自己的据点。双方还需要有一场新的战争,来让双方达成新的地缘平衡,这场更具标志性的战役就是马陵之战

 

53.3马陵之战

马陵之战是在桂陵之战之后十二年爆发的(前342年),事情的起因和桂陵之战如出一辙,就是魏国又发动侵略战争了,只不过这次的对象换成了韩国。魏国在北线一统河北平原的企图失败后,魏国人开始图谋中原西端的地了。之所以称这一区域为郑地,是因为这一区域本来是由东迁后的新国所控制,只不过后来被东进韩国占,郑国也随之灭亡了。在韩国灭了郑国之后,它的都城也就迁到那个当年郑氏三公千挑万选而筑就的新城了。
  此次齐国救援从表面上看和桂陵之战并无二致,依旧是围魏救赵(现在应该叫围魏救韩了)。为齐军出谋划策的还是孙膑,所采用的诱敌战术就是著名的减社,也就是随着撤退的过程,不断的减少军社的数量,以让魏军误以为齐军兵败如山倒,因此最终魏军还是掉入了齐军的伏击圈全军覆没,这也就是著名的马陵之战

 

53.4桂陵、马陵之战对于战国的整体地缘结构影响——BC334徐州齐魏相王

战国的第一阶段,算是魏国独大,或是魏国独立对抗东、西诸国的时期。而到了第二阶段,魏国在东西两侧的地缘压力之下,已经无力称霸了。这其中具有转折性的战役,就包括齐魏之间的这两场战役。除了这两场战役以外,魏国在西线同秦国的战争中,也开始战略性后撤。如果从大历史的角度来看,魏国在这一时期,同时在东、西两线遭遇失败,并非偶然。因为从中央之国的整体地缘结构来看,魏国是典型的四战之地。  

在魏国感觉到已经无力称霸时,他首先想到的是和自己争霸中原最大的敌人——齐国达成联盟。因此魏国的承认齐国具有的地位。——双方的第一代大王分别是齐宣王魏惠王双方达成此意向的地点就在泗水东岸的下邳,也就是当时的所谓徐州

徐州相王是发生在公元前334年,我们也可以认为这个时间点是战国第二阶段的开始。从表面看来,齐国象是有从魏国手中接过霸主地位的迹象。但这个时期,各主要诸侯都已经通过兼并周边的小国增强了实力,齐国很难形成独霸的局面。因此在徐州相王后不久,魏国又与赵、、韩、中山、燕四国搞了个五国相王(宋国也跟进了),一场混战重新开始了。
  尽管在五国相王之后,战国的格局开始真正形成,中央之国的地缘结构进入了一个平衡阶段,但齐国在两败魏国后所取得的优势地位,还是很明显的。

 

对于这一点,最先表示不满的就是楚国了。要知道,之前除了正统的周王以外,也就是以楚国为首的长江三国(楚、吴、越)敢于称王。而现在齐、魏两国的称王,所来的的并不仅仅是政治上的改变,而是有可能的扩张野心。因此楚国率先向齐国发难,攻入了徐州,而这一次他们选择的盟友是赵国。只是楚人需要他们牵制魏国(魏齐刚达成同盟),而赵国也希望借机向魏国施压,证明自己的实力。其实楚国的这次攻齐之战,只是战国中期各种乱战中的一场。就战国中期的地缘关系而言,合纵连横是一大特色。所谓合纵,本意指的是华北平原诸国由北至南结盟;而连横则是渭河平原到山东半岛之间的联盟。

战国中期的另一个特点就是,除了宋、中山两个王国实力较弱以外,其他大国虽然实力有所差异,但都算处在同一数量级中,所谓合纵连横的目的,就是防止有哪一方的实力,突然得到增强,并且这种增强足以打破已经形成的地缘平衡。

 

在第二阶段开始时,各诸侯国之间的实力还是比较接近的,包括象中山、宋这样的五千乘半强国也能够有机会与一流强国一争高下。不过,在各国争相称王之后,诸侯们的之间的差距也开始显现出来了。

这其中,居于天下之中的国,相比之前自然是衰弱了。而魏国在东西两线的主要敌人——齐、秦两国则终于发挥它们四塞之地的优势,开始有希望甩开其他诸强,联手进入超级大国的行列了
  

53.5魏国衰落,秦齐取得战略纵深后的强大(秦之蜀地,与齐灭宋)

当年秦国受封在渭河平原立国时起,晋人就是他们东进的最大敌人,秦晋两国之间的地缘关系一直是围绕着河西、河东两地。谁一旦越过黄河,将这两个地理单元据为己有,谁就掌握了二者之间的主动权。而现在,秦人则不仅将魏国赶出了河西之地,更是将魏国挤出了河东。虽然在魏国退出河东之前,秦人曾经多次攻入河东(包括春秋之时),但由于双方的实力对比,基本在取得战争胜利后就退了出来。也就是说,以渭河平原PK临汾——运城盆地,并无优势可言。相反,无论是晋国也好,魏国也罢,由于拥有在华北平原的纵深,却往往能够稳定的占据河西之地。因此秦人要想在与山西高原的地缘博弈中,扭转战局,就必须也找到自己的战略纵深。而在后面,我们会分析到,秦人的这个战略纵深,就是秦岭——大巴山脉以南的地,或者说就是四川盆地的核心地区。
  

齐国也希望扩张出新的战略纵深。齐国的的扩张方向——华北平原,并不存在太大的地理障碍。他们的麻烦,恰恰是秦人所不太需要考虑的地缘政治

齐国曾北上攻燕,后不得不撤出,没有改变齐国的地缘结构。

西边鲁人已经被压缩到尼、蒙两山之侧的狭小地带,已经很难有高回报了。

沿泗水南下,与楚人在淮河流域争雄,则没有多大意义,因为对于化外之地,如果要花力气去渗透的话,还不如在天下之中的中原做同样的投入。

最终齐国选择东边——公元前286年灭掉了宋国。
  

问题是秦人当初占了地(前316年),可以作为自己的战略后方;而齐人占了地,却等于将自己的前线推进到了一个四战之地
  事实上,虽然战国之时,诸侯们之间的兼并行为十分频繁,但那大多是一些城邦小国,并不会对战国的地缘格局造成大的影响。而在战国中后期,中山、宋等称过的二流强国,相继被兼并,对地缘格局的影响就很大了。与齐国吞并宋国相比,赵国对于中山国的吞并,也有很重要的地缘影响力。这一方面使得赵国的实力,得以跃升为三晋之首,也让赵国成为了战国后期,抵抗秦国东进的主力。

不过这两次兼并行为的地缘影响力还是有区别的。

一是因为实力的变化不同。赵国在吞并了中山国,也只是让他的实力由中下,升到中上,并没有机会成为出头鸟。而齐国本身的地缘实力就很靠前,如果再消化了宋国这片膏腴之地,那齐国就可以独霸中原了。

另一个差别就是:宋国与中山国的地缘位置不同。中山国位处华北平原北部,与其主要发生地缘关系的就是赵、燕两国。也就是说,如果燕国没有意见,其他诸侯在中山国基本没有地缘利益。而赵灭中山的地缘背景也是因中山国乘机进攻燕国,因此对于燕国来说,赵灭中山其实算是帮了一个大忙,与中山国相比,位处四方诸侯都想染指的中原腹地宋国,地缘位置就要敏感的多了。不仅魏、楚两国,与其有直接的地缘关系,甚至其他诸侯,也不愿意齐国独自作大。现在齐国打破了这种地缘平衡,自然也就成了众矢之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