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鲁国为什么是被楚灭掉的,而不是被齐灭掉的?鲁泗在周代的演化

 西一里2l6sluho 2022-05-06 发布于上海

鲁国,位于泰山山脉及泗水一带,在战国时期与周边诸侯国被统称为“泗上十二诸侯”。

鲁国的命运,实际是和泗上十二诸侯是息息相关的。

或许,我们有必要先讨论以下两个问题:

一是战国时期的“泗上十二诸侯”这一地缘结构是如何形成的?

二是“泗上十二诸侯”这一地缘结构为何能存在2个世纪左右?

至于齐国为何不灭鲁泗列国,楚国又为何灭掉了鲁泗列国,只是这一地缘结构下的两种表象——在探讨完上述地缘结构的问题以后,答案也就显而易见了。

·

西周时期的封国部署

在武王伐纣以后,周廷以王室宗亲监视商王畿,即“三监”,另以军事重臣接收原属商王朝的北方领土和东方领土,即匽、齐,由此控制商朝全境。

至周成王一朝,商王武庚策动三监叛乱,被周廷镇压。其后,周廷对东方进行了重新的部署,卫监在商王畿被设立,另外也有一批新的封国被部署在了北方、西方、南方。

最终,形成了以下地缘结构:

周王室坐镇关中平原及洛阳盆地、中原平原中西部,即宗周、成周;

西虢国镇守宗周的西大门,即陈仓、大散关一带;

晋国镇守汾河谷地的东北口,由于汾河谷地与关中平原的特点使然,使得晋国有“甸服”的成分;

荣监或镇守的宗周的南部地区,不过此说存疑;

焦国镇守宗周的东大门,即函谷关口一带——与之近在咫尺的陕邑具体所属不详;

东虢国镇守洛阳盆地的门户,即荥阳、虎牢关一带;

卫监镇守着原商王畿在黄河北部的地区;

曹、鲁、宋、齐、陈等国镇守成周以东的广阔地区,彼此相互支援也相互牵制;

北燕孤零零地镇守在原宣武区一带——如你所知,这个现如今全北京最地道的地界(单臂大回环)在当时并不是什么太地道的地界。

至于周廷在南中国的部署不详,比如随国的具体分封的时间节点不可考,不排除分封的时间节点相对较晚。

下图为西周前期的大致形势:

文章图片1

结合地区可以直观地看到:

西周的分封呈“东重西轻”,造成这一地缘特点的原因大抵有三:

一为周王室所亲镇的成周、宗周均位于西中国及中部地区,因此并不需要过多设置诸侯或诸监进行补充;

二是单靠诸监控制原商王畿并不大现实,需要在东部、南部、北部设置一系列封国对其进行包夹;

三是以徐国为代表的东南诸方实力较为强大,且极不恭顺,因此需要设置更多的封国进行守备。

以上时期虽然距离战国时期颇为遥远,但其实正是“泗上十二诸侯”这一极其特殊的地缘产物的根源。

·

西周王朝的崩溃与中原列国地缘结构的形成

在西周末期,“周天王”与周携王长达20年的双王对峙彻底摧毁了周室的根本。

在平王偏安于雒邑以后,西中国地区巨大的权力真空促成了秦国在关中平原的坐大、晋国在汾河谷地的坐大、郑国在中原中部地区的坐大。

在春秋前期的兼并狂潮之后,西中国地区大致呈西秦、北晋、东郑、南楚的地缘结构,周室及所依仗的南/北虢(东迁后的西虢国)被夹在四方之间。

至春秋中前期,西虢国被晋国消灭,周边的一些封国也被清扫,再加上周室在黄河以北遗留的领地被晋国兼并,西中国地区大抵被列强瓜分殆尽。

下图为晋国在三门峡一带、晋南阳一带坐大后的大致形势:

文章图片2

从图中可以直观地看到:

宗周、成周已基本被秦、郑、晋三方获取,以西虢国为代表的西中原诸侯国也被消灭殆尽——自此,西中国的争夺也就变成了秦、晋两国的直接竞争和晋、楚两国对郑国控制权的争夺。

而在东中国,还有着一大片以郑、宋、卫、鲁、曹、陈、莒为代表的诸侯国——其中,鲁、卫、陈等中型诸侯国,以及郑、宋等相对接近强国的中大型诸侯国。

而这一片位于中原中东部地区的列国群正是“泗上十二诸侯”的中期版本——或者说“泗上十二诸侯”是中原列国群的“后期缩水版本”。

至于齐国为何没能消灭上述诸侯,答案也就显而易见了。

·

泗上十二诸侯的最终形成和凋亡

在春秋中期,晋、楚、吴、齐对“争霸”行为本质上就是对上述诸国控制权的争夺。

这一态势一直发展到春秋后期出现巨变——在晋八卿的火并之下,晋廷持续从八卿变为六卿,再变为四卿,最后变为三卿——晋国对中原列国的控制虽在表象上勉强维持,但已无力进一步辐射到南中国和西中国。

也就在晋国霸权松动的同时,南中国、西中国均发生着剧烈的洗牌。

在南中国,吴楚柏举之战虽然促成了吴人一时的辉煌,但也让吴廷深深意识到了自身的体量实际无法对楚国造成实质性威胁。

在此之后,吴国将战略重点锁定在了鲁国及泗上列国,其诉求自然与收复富庶地区以扩充自身体量的意思。

然而,吴人的急功近利却为迅速恢复过来的楚人提供了机会——楚廷大力扶持越国以在后方夹击吴国,在利用越人消灭吴国以后,楚人又对越国进行挤压——彼时,越国虽“霸主”之名,但已经被楚人挤压到了沿海一带。

春秋战国交界时期至战国前期,楚廷利用晋卿火并和齐国疲软在中原列国大肆用兵,一度攻取了杞国、莒国等泗上东北部诸侯国,还攻取了郑国东部的大梁、榆关等重镇,还对中原最大的诸侯国宋国进行过军事威胁,最终在墨子的调停下勉强停止了征伐——但宋廷免不了会向楚人表示屈服的态度。可以说,晋国在春秋中期以来的传统势力范围基本被楚人打破。

不过,楚人在北中国的横行无忌也终于引起了晋卿的警惕。在此之后,晋廷以魏子为首率领韩、赵两卿联合对楚出兵,先后在今河南省东南部和西南部击败了楚人,并最终在魏武侯一朝彻底将楚人赶出了原郑地。

三晋联合的强势不可避免地引起了陈人的警惕,齐国也加入了反晋的阵营——如此一来,中原列国就夹在了晋、齐、楚三国之前,齐、楚之间虽未有紧密联合但整体上都在共同对抗晋人。

而在西中国地区,晋卿的火并终于给秦人带来了巨大的拓展空间。在秦厉共公一朝,秦廷向东、北、南三个方向出击,还一度攻取了大荔所在的晋河西地区。秦厉共公逝世以后,秦廷虽然陷入了秦伯与庶长集团的长期内斗,实力有所下滑,河西也被晋人重新夺回,但依旧在陕邑一带对晋(魏)南部地区进行进攻。

应该正是受到这一因素的影响,韩、赵两卿约在秦厉共公一朝均陆续产生出了离开晋地以向南、向北、向东发展的策略——这或许正是魏氏能够相对较为顺利地接收晋地的重要原因之一——奈何韩、赵两卿无论如何也不可能预料到秦廷会在秦厉共公一朝后会陷入持续动荡,由此造成了魏家在西中国的坐大。

待西中国完成洗牌以后,郑国的存在就显得愈发微妙,更兼楚人夺取了郑国东部的广阔土地,残余在新郑一带的郑国也就难逃被韩卿吞并的命运。

至此,西中国地区的中小型势力已被瓜分完毕——仅剩下一个天子之国在洛阳盆地苟延残喘——西中国的兼并也就全面转为了大国之间的刺刀见红。

下图为郑国被消灭后的大致局势:

文章图片3

从图中可以直观地看到:

在郑国被消灭以后,从前的中原列国也就转换为了我们熟知的“泗上十二诸侯”。

但同时也要指出:

所谓的“泗上十二诸侯”只是一个泛泛的统称,切不可将其中的各个诸侯国真视为一类。

其中:

宋国的体量相对较大,也由于魏、楚两大强国的对峙,自身受到的压力相对较小,更多时候要考虑的是如何站队的问题;

卫国的体量虽然不大,但距离赵都邯郸较近,是魏廷胁迫赵人的重要棋子之一,也是赵人反胁迫的突破口之一,同时还是陈人在西部防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及对外作战时的重要交通枢纽,因此经常早扫三方征伐,最终在战国中期被削到了仅剩濮阳一带;

鲁国的体量也不大,不过由于有相对强大的宋国作保护,尚且还能自保,甚至在某些特殊形势下还能对齐国造成威胁。

由于卫国的“挡枪”,宋、鲁在长期起来保留下了相对理想的体量,尚不至于像郑国一样被瓜分。

当然,除了东中国大国的牵制以外,泗上列国之所以能够存在也存在另一个因素:

西中国兼并的连锁反应。

在西中国,秦国想要发展不可避免地要对强大的魏国进行兼并——这种战争的成本当然是相当高的,这就促使秦廷必须要通过联合魏国引诱晋人向富庶的东方不断进行拓展,最终使魏廷对西中国领土态度上的松动——由此出现了秦惠文王一朝秦廷对魏国东方战争的资助和对河西、上郡、焦城、南曲沃等地的成功占领。

不过,秦人在西方的大肆扩张也引起了晋人的警惕,于是魏廷利用自身广阔的外交纵横对抗秦国,胁迫秦廷重臣对魏国的重视。

至秦昭襄王一朝时,随着秦廷内部之中亲魏一派的失势,秦廷的方案转向了直接下场与魏国在外交战上进行较量,此时宋国的战略地位就此凸显。

于是,在宋康王一朝,宋廷利用秦、赵、宋联盟获得了巨大的政治空间,甚至一度侵占了楚国的淮北一带——但也引发了晋人的反感——与此同时,燕廷正则计划消灭齐国,随之就出现了燕、魏两国的重臣运作引诱齐国攻宋事宜和五国攻齐事宜,最终促成了齐闵王一朝末期宋国的覆灭和齐国的崩盘。

在最强大的宋国覆灭以后,卫、鲁两国的命运最多也只能挨到下一场强国大混战了——也就是长平-邯郸之战后的秦、韩、赵、魏、楚五国火并,魏、楚联军在秦人从东中国退出后正式瓜分了陶、卫、鲁等地区。

从中可见,泗上列国在战国时期的衰竭几乎是一种历史的必然,不过宋国的暴死存在有一定的偶然因素,而齐国又是宋国暴死的另一大牺牲品,所以泗上的最终瓜分也必然是由魏、楚完成的。

(全文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