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地缘看中国》(秦楚之争——丹江通道,三楚划分)札记(19)

 联合参谋学院 2013-10-30

第六十七章 秦楚在秦巴谷地的争夺

 

 

67.1汉水流向与安康盆地

汉水将黄河——长江流域连接在一起,从地缘结构上,促使了黄河——长江两大文明的融合,并最终形成了现在的“汉族”。也正因为如此,“华夏族”这个文化概念可以说是黄河文明所造就的,但“汉”文明则是由黄河、长江文明融合而成的。“华夏”——“汉”的转变过程主要就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完成的(汉朝则是最终成型),黄河文明的代表“秦”,与长江文明的代表“楚”之间的博弈,就是这个两大文明博弈、融合的典型案例。

汉水的下游,也就是进入平原之后的那部分,连同长江所形成的江汉地区,成为了楚国的核心地区。而汉水在山地之中的中上游部分所覆盖的区域,可以统称为“汉水谷地”——秦、巴山脉中的“汉中”。

汉水怪异走向造成了后果:一是让汉中盆地与安康盆地的地缘联系性最降低了。无论是最初的褒国,还是后来的苴国,在占据汉中盆地后,如果想沿汉水顺流而下渗透到安康盆地去,还需要多费些周章;二是安康盆地与汉水以南的那些人口密集区,被由汉水分割开了。这让安康盆地与东部汉水谷地的联系,也显得不那么紧密,或者说在地缘上更显孤独。安康盆地没有想当然的成为汉水中游地区的地缘中心。
  

67.2汉水中游山地——庸国

从地理结构上来看,由于武当山所代表的“秦岭”,与神龙架所代表的“大巴山脉”(神农架位于大巴山脉的东端)在最东部相接,整个秦巴谷地的东部,都象是一个世外桃源一样封闭起来了,生成了中华文明的一个重要的文化标签——“庸国”。庸国处在秦、巴、楚三股地缘势力的中间,这种夹心层的位置,也注定他的命运会与这三个国家联系在一起。在当年随周人伐纣的时候,庸国的实力还要强于巴国(位列西土八国之首),楚人灭庸之事,发生在公元前611年,这年正是春秋楚国最强大的君王——楚庄王执政的第三年。这位以“三年不鸣”,一鸣惊人”而青史留名的楚王,正是用“灭庸之战”来开启他的霸业的。  楚国在灭庸之后,在庸人所控制的秦巴谷地中设立了“上庸县”这个行政单位。  楚人所立上庸县的治所,就是庸国国都的所在,具体位置在现在竹山县的西南

竹山一带之所以能够成为上庸之地的地缘中心,是因为它所傍生的那条汉江支流——堵河及一条盐道——“巴庸盐道”。由于这条盐道,连接的是庸、巴两地,因此也被称之为“庸巴盐道”,盐道具体的路径也有多条。不过这些线路随着河流的走向最终都在一个点上汇合了,也就是庸国国都

 

67.3秦楚安康(楚西城)争夺

当秦人占据了汉中盆地和四川盆地后,也就意味着他们和楚人的正面交锋不可避免了。虽说秦人占据四川盆地的军事目的很明确,就是想依靠长江上游的上水优势,直接攻击楚人在江汉平原的核心区。但象巴蜀这样的体量和历史,秦人即使能够在一年之内完全军事征服,也还需要花上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消化掉四川盆地。也正因为此,秦人在入主蜀地后,也没有立即终结蜀王的统治,而是将他先降为“侯”,以稳定蜀地的局势。当然,这种做法只是过渡时期的权宜之计,这位由“蜀王”降格而成的“蜀侯”,最终还是以谋反的罪名被解决掉了。
  除了长江以外,秦国还获得了汉水的地缘优势,这使得秦人有机会,沿汉水向楚人施加压力。如果汉水象渭秦人所熟悉的渭水那样,两岸的平原地区一直贯穿到下游地区,那么秦人在南征巴蜀时,很可能需要先与楚人对角,才有机会南下。问题是汉水并没有从秦巴峡谷的中间线穿过,而是在东出汉中盆地后,穿插于大巴山脉和秦岭之中。这事实上将整个秦巴谷地,切割成了三大块一块就是西面地理条件最好的汉中盆地;另一块则是位于中间,地处汉水之北的“安康盆地”;而最后一块,则是那些由汉水南支(流)所滋养的东“秦巴谷地”,也就是楚国的“上庸”之地。
  由于秦巴谷地的这种特殊结构,使得无论是楚人自下往上渗透,还是秦人自上往下攻击,都难以毕其功于一役。而这其中,位居中位的“安康盆地”则起了缓冲作用。在秦人占据汉中盆地之前,楚国在汉水一线,向西所扩张的极限就是在“安康盆地”。由于安康盆地的位置,相当于楚国的最西端了。因此楚国在此所设立的据点也被称之为“西城”(就是现在的安康市),而为了控制这个盆地,并进一步向上游地区渗透,楚人在又此设立了“汉中郡”。而在秦人占据汉中盆地后,进一步向汉水流域渗透,在公元前312年,也就是灭蜀之战后的第四年,秦国人得到了安康盆地,并将之并入了自己的汉中郡。而楚国的“西城”,也就变身为秦国的“西城县”了。

 

 

第六十八章 秦楚博弈焦点——丹江通道与商於之地

68.1秦攻楚之前的形势

秦楚之间的传统沟通路线,我们在吴楚“柏举之战”中已经有过交待。由于这条路线有部分是沿丹水(丹江)而行的,因此可称之为“丹江通道”。而古人对这条重要战略通道的叫法也有很多种,如“商於道”、“商山道”、“蓝田道”、“武关道”等,这些不同的名称所指向的都是同一路线,即东南方向穿越秦岭,连接关中平原与南阳盆地的战略通道。
  说到秦楚对“丹江通道”的争夺,就要牵出一位战国名人来了,这位名人就是用“连横”之策,破解六国“合纵”之盟的张仪。当秦国从魏国手中收复河西之地后,秦军并没有停止前进的步伐,而是继续东进,方面渡河进入山西高原,攻击魏国的河东之地;另一方面则透过崤函通道,在中原之地攻城掠地。秦国的强大攻势,促使山(崤山)东诸国需要联起手来,以共同应对秦人的东进。在划分阵营后,战争也就不可避免的爆发了,这就是公元前318年,诸国联手的第一次“合纵攻秦”之战。而秦国迎战联军的地点则是在函谷关,在此之前秦国刚刚从魏国手中夺取了陕地的控制权,并在函谷筑关已自守。
  秦国在函谷关大战中的胜利后,一种意见的代表就是张仪,其基本观点就是挟函谷关大胜之威,直取洛阳盆地,然后入主中原;后一种观点则是司马错的,先灭巴蜀,再图楚国。应该说,后来秦国的战略是综合了这两种意见,即在灭掉巴蜀对楚国取得地缘优势后,转过头去继续透过崤函通道向中原渗透。
 

68.2秦国“商於之地”( “商丹盆地”)

在秦攻楚之前,秦施展外交手段的同时,也抛出了一个重要的地缘版块“商於之地”作为筹码。

“商於之地”与商鞅和张仪有关。商鞅有功于秦国,被封在“商”地,而这个“商”地,就是“商於之地”。而张则用这块地来忽悠楚国。张仪对当时的楚王“楚怀王”承诺,如果楚国与齐国断交,就割让“商於之地”给楚国。后来的结果是,楚、齐断交之后,张仪并没有如约交出六百里“商於之地”,而是改口称承诺的只是方圆六里的土地。秦楚两国由此围绕“商於之地”,引发了一系列的战争,并直接导致了楚国的衰弱。

 

商於之地,其核心区是在“丹江通道”的上半段。这段为秦国所控制的战略通道,称得上是真正的“丹江通道”,因为丹水从它的中间穿过,所冲积而成的河谷,也被称作“商丹盆地”从目前的行政架构来看,盆地主要是由西端的“商洛市”和东端的“丹凤县”所辖,而卫鞅所受封的“商邑”也正是在现在的“丹凤县”,这也是秦国在这条方向上的最后一个城邑。
  在商邑的东南面,丹江通道的最窄处,为了防御楚国,秦人在此构筑了一道关卡叫作“武关”,由于关卡边上的山体叫作“少习山”,因此在春秋之时,这道关卡也被叫作“少习关”。对于秦国来说,武关就是它的西南门户,和丹江通道上防御楚国的最前线。由于在“关中四塞”中,丹江通道在关中平原的出入口,离秦都“咸阳”是最近的,因此武关和“商”地对于秦国来说,有着重要的缓冲作用。秦国在通道的入口处,丹水源头之西的山谷之中还有一道关卡,叫作“峣关”,作为秦人在秦岭之中的最后一道防线。而“峣关”所在地,在行政上则归于“蓝田”所辖(现在的蓝田县)。而蓝田一方面是秦人进入丹河通道之前的最后一个战略基地;另一方面在敌人攻占整条丹江通道后,蓝田也是秦人在关中平原上的每道防线,失去的这个战略要点的话,咸阳基本就只能依托渭水展开抵抗了。正是因为商於之地以西,秦国还有一道防线,所以楚国才轻信了张仪的承诺。否则拿自己核心区的安全,出来交换的话,是无法让楚人相信秦国诚意的。
  

68.3楚国“丹淅之会”(“西峡盆地”)

如果说秦国控制“丹江通道”的战略基地是商邑的话,那么楚国所对应的城邑就是析邑了。析邑的位置也就在现在的河南省西峡县边上,这一带位于丹江通道的出口,地势已经逐渐开阔起来了。与商邑对应“商丹盆地”一样,析邑也对应了一个盆地——“西峡盆地”,除了相对开阔的土地,能够有一定自给能力外,有一条由北向南,纵向切割通道的河流——淅水,是析邑能够承担关卡任务的重要原因。比之武关河,发源于伏牛山脉西北方向的淅水,在先秦的名气和作用要大的多。  

淅水与丹水交汇之处的“丹淅之会”。楚人最早受到周王室册封为“子爵”国时,就是以此为地缘中心,并立都“丹阳”。不过后来的事情我们也知道了,感觉受到侮辱的楚人,开始沿着丹水、汉江南迁,先是附于汉江通道西侧的“荆山”,进而在与庸、巴等族的博弈中,夺取了江汉平原作为根基。为了应对楚国的威胁,周人沿汉水东北侧,布置了汉阳诸姬,以及“申”这样的亲信戎人部落。这一时期的楚国,大体上是以汉水为线,与汉阳诸姬展开对抗。而从地理格局上来看,南阳盆地、随枣走廊,都是周人的势力范围。不过战国时期整个汉阳诸姬都已经成为了历史名词。整个南阳盆地——江汉平原,都已经成为了楚国的核心区。
  

68.4秦楚丹阳战斗

在丹阳之战中取胜的秦军,并没有占据丹阳,而是撤回了武关以西。因为这种绕过对方边境重镇,进入对方腹地的攻击方法,很难将战术胜利转化为实际的领土。在另一条战线——秦巴谷地上,秦军倒是取得了新的进展。以汉中盆地为基地的秦军,向东顺势拿下了楚国的汉中郡——安康盆地,并将楚国的西部重镇“西城”,转变为秦国的“西城县”,归入秦国的汉中郡。这种即有良好防御性,又能与自己本土接壤的独立地理单元,秦人在得到后当然没有放弃的理由了。
  从结果来看,在丹、汉两线作战的楚国,不仅让秦军斩首八万,还丢失了汉中之地(安康盆地)。但从整体的地缘结构和实力来看,楚国并没有受到致命打击,楚国依然还是战国数一数二的大国。无论是出于复仇,还是让秦国不敢再轻易攻击自己的目的,楚国都需要再次用战争的手段来证明自己的实力(从哪跌倒,就从哪爬起)。于是在丹阳之战结束后的第二年,秦楚之间规模更大的“蓝田之战”暴发了。

 

68.5秦楚蓝田战斗

在丹阳之战刚刚结束,秦人还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时,楚国就集结了全国的大部分军队(号称“倾国之兵”),沿丹江通道向秦国发起了反攻。楚国的这次倾力出击,使得秦国的武关和商邑迅速被攻破了。在秦国控制下的那部分“丹江通道”,也就是商於之地陷于楚军之后,整个渭河平原就将展现在了楚人面前。而现在,秦人还能够依靠地形建立起两道防线。一是在秦岭北麓与平原之间过渡的丘陵地区,阻击楚军;如果阻击失败的话,那么就只能依托渭河,阻止楚国攻击咸阳了。当日选择当都城建在渭水之北时,秦人应该没有考虑到攻击会从南而至(只是暂时还要顾及一下周王室的面子),没想到最终却让他们在面对楚人攻击时,有了一定的缓冲之地。
  对于秦人来说,他们当然不会放弃渭水之南的这块风水宝地。要知道,当年周人选择将都城镐京建在此处,后世的汉、唐帝国又做出了同样的选择,可不会都看走了眼。从地形上看,这块王者之地,北依渭水,南靠终南山(秦岭中段),而在它的东侧还有一个突出部骊山。这样一个依山伴水的“箕”型宝地,如果让楚人得了去,那么将又会是一个“河西之地”。因此秦国决定,在楚军西出秦岭,穿出商於之地后,就展开决战。秦楚决战的地点叫作“蓝田”,这个名气直到现在也没有变过。

 

当然,楚国这次举倾国之兵,也并非在土地上无所图。按照楚人的想法,即使不能打到咸阳,给予秦国以重创,也可以将张仪所许下的“商於之地”控制在手中。这样的话,加上三峡的“巫郡”,秦巴谷地的“上庸”,楚国在自己的后方,就有了充足的缓冲之地。而从防御的角度看,楚国的这种想法也并非不切实际。在丹江通道的西北部,商丹盆地与蓝田之间,还有一个关口——峣关,在后来的楚汉相争中,峣关曾经成为了著名的战场。而现在,如果楚国要退一步的话,亦可以峣关为隘,以商丹盆地为支撑。将丹江中上游地区控制在自己手中。

而由于韩、魏两国决定站在秦国这一边,乘着楚国大部分的兵力在蓝田与秦军决定,魏、韩两国联军突破了楚国的“方城”,长驱直入南阳盆地,直至夺取了通往江汉平原的“汉江通道”入口“邓”邑(相当于现在的襄阳)。在后方形势岌岌可危的情况下,楚军所能做的只能是后撤,将韩、两国赶出南阳盆地。而楚国梦寐以求的“商於之地”又重新回到了秦国手中。

为了防止楚国重新与其他山东诸侯联合(特别是齐国),让自己也陷入两线作战的境地,秦国决定将“汉中之地”交给楚国。当然这个汉中之地,只是在丹阳之战时,从楚国手中夺取的楚“汉中”,也就是安康盆地。而楚人在秦国以归还“汉中”之地示好之后,甚至提出可以不要这块土地,而只要那位忽悠了他们的张仪入楚。

 

关于这次秦国“割地求和”的真正原因了。因为在公元前311年,指挥丹阳、蓝田之战的秦惠文王死了。太子荡顺利即位,史称“秦武王”。

 

第六十九章大战之后的平衡——秦楚地缘关系解读

69.1攻取韩国宜阳

秦武王继位后,摆在秦国面前的仍然是两个选择,要么在河、济流域挤压“三晋”的生存空间;要么在江、汉方向,继续攻击楚国。既然攻击楚国的计划被暂时搁置了。那么倒霉的就该是三晋了。而这次秦国的战术目标,并不是继续深入河东之地,将魏国逐渐挤压出山西高原,而是透过崤函通道,攻击韩国。
  如果秦人沿崤函通道向东的话,首先进入他们视线的就是韩国旧都“宜阳”城。攻取宜阳城,对秦国有两个好处,一是可以将崤函通道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二是可以有机会“问鼎”于王室。

以韩国的实力,宜阳之战(前308年)的结果可想而知。当年韩国选择将宜阳定为都城,并非没有想过秦人的威胁。但那时候“崤函通道”通道的枢纽“陕”地,还在魏国的控制之下(甚至河西者是魏国的),宜阳城的韩国贵族们并不用担心自己的安全。而现在,韩国这个曾经的都城,已经处于对秦作战的第一线了。占宜阳城之后,洛阳盆地也就不设防的摆在秦人面前了。

 

69.2周bc367年的二次分裂与秦国出动的暂停

曾经的天下共主已经只剩下个虚名和为数不多的土地了,但即使是落魄如此,王室在洛阳盆地的那点土地居然也闹起了分裂(前367年),分裂的结果就是在洛阳盆地中出现了两个以周为名的公国。一个以旧都洛邑为中心,被称为“西周”;另一个则在洛阳盆地的东北角,靠近虎牢的“巩”邑(位于现在的郑州巩义市),被称之为“东周”。而那位徒有虚名的“周天子”,则仍旧生存在洛邑中,由西周国公“庇护”。
  秦武王到了王城之后举鼎气绝身死。秦武王之死,放在历史中是属于突发事件,对于秦国的影响就是,秦国又需要再花几年时间来做内部调整了在这段日子里,秦国不再是战国地缘舞台的主角。

 

69.3楚国灭越

少了秦国的参与,诸侯们又开始相互攻伐了。楚国灭掉了他的老对手——越国,并由此一统长江中下游地区及淮河两岸。楚国吞并越国是在公元前306年,也就是那个力大无比的秦武王归天的第二年。

从地缘格局上来看,越国和齐、楚两国存在结构性的地缘矛盾,这点在当年的吴王时代就已经验证过了。因此越国选择的联合对象是三晋中的老大——魏国。而已经将中原作为扩张重点的魏国(国都都迁过来了),在东线所面临的最大敌人就是齐、楚两国,有越国在他们后面捣乱,正是求之不得的事情。魏、越两国达成战略联盟,倒是和当年的晋、吴两国遥相呼应颇为相似。

从楚国的角度来看,从秦国手中夺取汉中盆地和四川盆地,与向下游地区扩张。后者是合乎实际的补偿方案。


  对于越国是否亡于楚国,一直有不同的声音。因为楚国在占据了江东平原之后,并没有越过钱江继续攻击回到祖地的越人。楚人之所以没这样做的理由,和当年的吴国一样,因为没有足够的把握将和越人展开山地战。真那样做的话,楚国势必要牵扯大量的精力在东南方向,我和他们的初衷显然是不符的。从这个角度看,你也可以认为越国没有亡。不过从地缘政治的角度看,我们的确也可以认为越国已经亡了,因为放弃钱江以北土地的越国,实际上已经退出了中央之国的政治舞台,回复而成了一个边缘民族。而从地缘结构上来看,越国原来的内部分裂,也已经公开化了。当年的外越之地,分裂出了瓯越国,而南面的闽江流域,又分裂出了闽越国。这些所谓的王国,更为热衷的是内部斗争,对于夺回“失地”并不感兴趣。相反,为了在彼此的争斗中占据上风,他们都认可以楚国的宗主地位。在这种情况下,楚国当然也就用不着对越人斩尽杀绝了。

 

69.4三楚(南阳盆地和淮河上游归属问题)

 

在将越人赶回钱江之南后,楚国终于统一了整个长江中下游地区。而就此,作为一个重要的地缘概念“三楚”也浮出了水面。所谓的三楚,指的是:西楚、南楚以及东楚。西楚算是楚国的基本面。包括楚国的长江以北的大部分地区,直到泗水流域,大至相当于现在的湖北省以及安徽省的中北部。而南楚,而包括长江以南的长江中游地区,按现有的行政区划就是湖南、江西两省。从扩张顺序来看,楚国是先据西楚之地,然后向南楚地区渗透。而东楚地区,实际上就是楚国新征服的“吴越之地”。由于楚国征服这一区域的时间过晚,并且从地缘结构上看,江东及淮河下游地区,更具有独立性。因此在后来的文化概念中,发源于本土的“吴”文化还是成为了这一地区,特别是江东地区的文化标签。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江苏省的西北部——徐州地区(当时叫彭城),在历史上并不属于东楚地区。因为这个重要的战略要点,一直是宋、楚、齐等国中原争霸的焦点。吴、越两国对徐州地区的控制时间也很短。后来,楚国也是在齐国灭宋,并被燕国攻击之后,顺势得到了彭城的。也正因为此,后来带领江东子弟反秦的项羽,在据彭城之后才会自称“西楚霸王”而不是“东楚霸王”。

 

在划定三楚这个地缘概念时,有两个版块的问题需要特别交待一下,一个是南阳盆地,另一个则是淮河上游地区。从现有的行政区划来看,南阳盆地和淮河上游的大部分地区,被划入了河南省,也就是被认定为中原文化的覆盖区。而在先秦时期,这两个区域都长期是属于西楚版块的。之所以会有这种情况,是有地缘和历史原因的。从地缘上来看,无论是谁入主中原后,对于江汉平原的地缘潜力都不得不正视。因此在进行行政划分时,都不愿意江汉平原有机会,和南阳盆地以及淮河上游地区合为一体。将这两个区域直接控制在中原政权手中,就可以控制江汉平原进入中原的两大出口:方城夏道和信阳通道。而从历史的角度看,最先这样做的就是周人。当年周人为了防止日益强大的楚人向中原渗透,曾经在汉水以北(实际上是东北),以及淮河上游地区部署了一系列的嫡系诸侯(主要是姬姓诸侯,也包括姜姓等于亲信诸侯)。这些诸侯主要包括南阳盆地的申国,随枣走廊的随国,淮河上游的息国,方城夏道东侧的蔡、沈等国。这些为了防御楚人而设立的诸侯国,也都可以统一在“汉阳诸姬”这个地缘集团中。也正因为此,现在河南省的南部,甚至已经到了淮河以南,直至将整个桐柏山脉外侧封死(当年淮河以南的“蒋国”,是周公的一个儿子)。
  至于说南阳盆地,其实最早也不能全算是周人的控制区。因为最开始楚人所据的丹阳,甚至还在汉水以北的“丹淅之会”,虽然后来楚人迁至汉水之南。但南阳盆地的西南部(现在的襄阳)也仍然是在楚人的控制中。而周人则在汉水之阳,沿着随枣走廊一直渗透到江汉平原的东部,也就是云梦泽的北部。所以,周、楚之间最开始的地缘分割,并不能算是以大洪山为分割点的,各据南阳盆地、江汉平原的形式。而是以汉水这条对角线,斜向分割的。只不过在后来,楚人将汉阳诸姬的势力完全挤出了南阳盆地和江汉平原,完全控制了这一地区。相比于地缘政治上的劣势(毕竟中原是中央之国的中心),楚文化在地缘结构上还是有一定优势的,毕竟南阳盆地也是属于汉水下游水系所覆盖的区域。因此我们会看到,现在豫、鄂两省实际上各凭优势,在南阳盆地都获得了一定份额。只不过河南占据了主要区域,而湖北之所以能够分得南阳盆地的西南角,主要是出于防御的需要。因为无论是谁,在占据江汉平原后,如果不能进一步北控方城夏道,将南阳盆地纳入势力范围的话,那么他最起码也要将防线北移到汉江通道和随枣走廊的北部,才能充分保证江汉平原的地缘安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