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药浮小麦的介绍

 李大白家的小宝 2013-11-01
  浮小麦味甘,性凉,属补益药范畴。浮小麦是常用的止汗药。“汗为心之液”,本品入心经,甘凉止汗。治阳虚自扦,可配生黄芪,麻黄根、牡蛎等同用。治阴虚盗汗,可配柏子仁,麦冬、五味于、白芍等同用。
  浮小麦也可用于久病、大病之后,因津液精血消耗太多而致阴虚,出现心烦盗汗,下午潮热,身体消瘦,舌嫩红而干,脉细数等症。常配合沙参,麦冬、五味子、白芍、生地、地骨皮,元参,秦艽,鳖甲等同用。
  浮小麦是把小麦放入水中淘之,取其干瘪体轻或枯瘦带皮而浮在水面上者入药,是临床常用之品。至于小麦(不浮在水面上者),也有时入药,其性味甘平,能养心除烦。可用于脏躁病的悲伤、喜哭,忧郁等(现代认为是癔病的一种表现),如《金匮》甘麦大枣汤(甘草,小麦、大枣)。也可随症配用一些舒肝,解郁,养心,安神之晶,例如香附,白芍、柴胡,远志,茯神,珍珠母,龙齿等。小麦与浮小麦不同。麦苗性味辛寒,有除烦热,退黄疸的作用。
  麻黄根固腠理而止汗。浮小麦去心经虚热而止汗。小麦养心除烦,无止汗作用。
  用量一般为三钱至一两。小麦用量相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