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5:清代科举考试中的作弊趣闻

 随园天一馆 2013-11-02
        清代科举考试中的作弊趣闻

“隐姓埋名”

古代的科举考试为了彰显公平公正,普遍采用糊名法。所谓“糊名法”, 指的就是把考生的名字遮盖起来,让评判卷纸的考官看不到考生的名字,从而避免托人情走关系的事情。糊名法创立于武则天即位初年,但当时并没有普遍使用。糊名在宋代常称为“弥封”,就是把试卷卷首的考生姓名、籍贯等都封住或者裁去,以防评卷官徇私作弊。992年(宋太宗淳化三年),将作监丞莆田陈靖上疏,建议在科举考试中使用糊名办法,得到宋太宗的采纳。1008年(真宗大中祥符元年),糊名法在省试中开始实行。采用糊名法以后宋真宗高兴地对宰臣王旦等说:“今岁举人颇以糊名考校为惧,然有艺者皆喜于尽公。”从此糊名法在科举考试中普遍使用。

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古今皆然。为了对付糊名法,作弊的考生就发明了“关节”。所谓的“关节”,就是在试卷内容里做记号。做记号的手段多种多样,只要能在考生和考官之间达成默契而又不容易被人发现即可。

在清代的科举考试中,用“关节”来作弊的考生非常多,即使是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也有胆大的考生在试卷里做暗号。

在乾隆皇帝主持的一次朝考上,有人就用“隐姓埋名”的办法来作暗号。

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已丑科殿试之后进行朝考,读卷大臣将准备录取的卷子进呈皇帝。乾隆帝打开弥封,一边看士子姓名,一边看卷文,结果发现了问题:第一名严本,卷子中有“人心本浑然也,而要必严办于动静之殊”两句,严本的姓名显然藏于文中。第二名王世维,卷中有“维皇降衷”之句。第三名鲍之钟,文中用“包含上下”之句,包是鲍字的一半,又同音。第五名程沅,试卷内说“成之者性也”,成与程音相同。看到这些,乾隆帝感到:“其字迹可疑,且不止一卷,岂得尽谓偶然适合?似此隐藏字样,非关节而何?若谓此非关节,亦不解复有何等字样为关节者。”乾隆帝认为,“如此拟取,不足以昭公道而服人心。”他谕令军机大臣会同原来派出的阅卷官,将所有朝考卷文重新评阅,被乾隆帝点名的那四份卷子这回排在了末尾,几位读卷大臣则“交部议处”。

  不开窍的张謇

  光绪十八年(1892年)壬辰科会试,状元出身的光绪帝老师翁同龢出任正总裁。参加此次会试的有后来成为中国近代史上著名实业家、教育家的张謇。张謇自幼聪颖好学,刚16岁就考上了秀才,可是在光绪十五年(1889年)参加礼闱大试时,却榜上无名。这次会试前,张謇与好友刘可毅一起去拜访江苏老乡翁同龢 。作为考官的翁同龢一直很赏识张謇的才气,也很为他上次礼闱落榜而遗憾。见面之后,先是一阵寒暄,接着翁同龢便反复叮嘱说:“今日时势,宜统筹全局。”张謇只以为翁同龢是在议论时局,没有想到这是一种暗示,而旁边的刘可毅却默记在心上了。第一场考试,刘可毅就将“统筹全局”四字嵌入八股文稿的破题之中,翁同龢看到这份卷子时,以为必是张謇的,没有细阅全卷,就在上面批道:“为国家得人庆。”定为这场的第一名。等到拆封才发现该卷不是张謇的,而是刘可毅的。翁同龢对刘可毅不甚了解,所以十分沮丧。经过打听才知道刘可毅也是江南名士,心里才稍安些,自我安慰道:“差强人意”。第二场考试,翁同龢发现一份卷子中有“策马三韩,雪花如掌”之语,因为张謇曾随清军去过高丽,翁同龢遂认定此卷必是张謇的,取为第一。待拆开封号一看,还是刘可毅。张謇会试又没通过。在考官翁同龢这里,真可以说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荫。

    在科场关节作弊中,也有不少弄巧成拙、张冠李戴的事。

清代翰詹大考,试卷不用誉抄,于是以关节作弊者,其手法也就可简单些。道光时,某届翰林院、詹事府词臣会考,主事者是朝中重臣许乃溥,一位熟识的老翰林求他阅卷时多加照应,尽量取在三等之上。许乃溥当面答应,让这位老翰林在写完卷子后微洒几滴墨水,作为暗号。当时曾国藩正任职翰林检讨,他答完卷子,在插戴笔套时,墨水被挤出几滴,不慎沾在卷子上。许乃溥阅卷时,遂把曾国藩的卷子误认为是老翰林的,取在二等。最后,经道光帝御览,曾国藩列为二等第一名,升擢为侍讲学士。那位虽点墨水未被推荐的老翰林,则因名列末等被降级使用。

据晚清文人钟毓龙回忆,湖南士子李幼梅曾向他讲了这样一桩十分懊丧的事:某年,李幼梅考试举人,开考前他特请一位“至好”代订关节,当时社会以吸食水烟为时尚,所订关节便为“水烟袋” 三字,那位好友“令其于诗中必用之。”不料,这事让李幼梅的岳母知道了,岳母共有三婿,她想让三位女婿一同中第,也好光耀门庭,便把李幼梅的关节偷偷告诉了另外两位也在准备应试的女婿。李幼梅入场后,即把“水烟袋”三字写入诗文的开头:“烟水苍茫里,人才夹袋中。”闱中主考受托录取有“水烟袋”字样的卷子,可是接连发现三本卷子都有这一关节,主考犹豫了一下,决定取其中的两个,没想到被遗落下的恰是李幼梅。

另外也有一些倒霉蛋,作弊时候不小心被发现而受到处罚。鲁迅的祖父周福清就是这样一个倒霉蛋。

鲁迅的祖父周福清是同治十年 (1871年)辛末科三甲第15名进士。光绪十九年(1893年)三月,身为内阁中书的周福清,因母亲去世,丁忧回乡。这年八月浙江乡试,主考官通政使司参议殷如璋,恰是与周福清一同登科的进士。当周福清得知浙省主考是殷如璋后,便想“为子求通关节”,同时为几位亲友子弟请托,以图在亲友那里得到“酬谢之资”。七月二十七日,主考殷如璋乘船自京抵达苏州。早已在此等候的周福清,为避人耳目,派家仆陶阿顺登船送上密信一封,信内请殷如璋关照其子周用吉等6位考生,暗订关节均用“宸忠”“茂育”四字,另在一张纸上写着“洋银一万元”,是许诺事成酬谢的价钱。由于家仆陶阿顺的莽撞,周福清递送关节之事在考官船上当众败露。殷如璋立刻翻脸不认人,把陶阿顺连人带信送到苏州府审讯,信内提到的几位举子“一并扣考”,不得参加考试。至于周福清,先是逃到上海躲避,后来听说朝廷已下令将他革职,正四处查拿,便回到浙江会稽投案自首,被押赴杭州审讯,最终坐了八年的大牢,周家也从此衰败下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