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庭筠,名字是个好名字。听起来就像一个温文尔雅的翩翩公子。但是听起来是好名字的,不一定是个大帅哥哦。当时人们都叫他“温钟馗”,可见这个人是多么的磕碜。 网上流传了一句话叫做“我很丑,但是很温柔。”小温同学不仅温柔,而且词还写的好。他是花间词派的祖师爷。而且小温同学还有个长处,不仅脑袋瓜灵活,而且写作文非常牛逼,写的快的惊人。据说温祖师爷八次插手就可以写一篇文章,因此温庭筠有个外号叫做温八叉。 瞧,刚夸完温祖师爷,现在又要贬他。为什么呢?你说小温童鞋长得磕碜磕碜点,无所谓。他文章写的好,而且写的快。在古代那种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那种社会。考个功名,当个小官肯定是不成问题的。但是,他科举考试的时候吧,不仅帮自己考试,而且还帮助别人回答科举试题。连考官都发现不了是小温同学是怎么做到的。一来二去,小温同学作弊做上了瘾,帮这些同为考生的回答卷子,可谓做到了”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小温同学的这些行为让主考官非常的不爽,深恶痛绝。于是,考官大人做出了一个决定'你让我不爽,我就让你落榜。” 据说,有一次科举考试。实在是考试的非常难,好多考生都答不上来。话说小温同学叫“温八叉”的外号可不是盖的。小温同学三下五除二就把文章解决了。看着许多考生还在咬手的咬手,咬笔的咬笔,脱光衣服想拿块豆腐撞死的想撞死。看着这种悲惨的情况,于是小温同学有发挥“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精神,就在考官眼皮下,利用自己作弊的绝活帮考生作弊。 据民间记载,一位考生想了形容美女是形容花好还是树好。突然,耳朵传来当然是花好。小温同学就是这个考场,也是他帮忙提醒这位考生的。难道这是小温同学利用了”隔山传音”这种江湖失传的武林绝学。还有一次,一位考试答完题,刚准备交考试卷子。这个时候桌子上面的笔突然动了起来,自己答题起来。难道小温同学有法术不成。 在《旧唐书》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宣宗大中九年,这一年的科举考试,当时做主考官的是沈询。早就听说过小温同学乐于助人的故事,于是把小温同学单独安排在一个房间考试。几个主考官同时盯着他,小温同学依旧很快答完考试。小温同学交完卷子,沈询笑眯眯的眯着眼睛,把考卷放在袖子里,心想“他也不过如此,天下没有考生能逃过我的眼睛。'万万没想到,小温同学在纵目睽睽之下,已经帮助好几位考生回答完问题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