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婚礼中的礼仪

 莹窗帘影 2013-11-02

中国自古就被称为礼仪之邦,从周朝时就提倡“礼”文化,礼,更是伴随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中国古代的婚礼作为礼的一种,更是由来已久,结婚从最早的抢婚、群婚、乱婚到现在的一夫一妻制,不仅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也从另一个方面展示出了东方人所独有的含蓄、内敛的礼仪文化。婚礼中的礼仪文化可谓是历史悠久,他不仅汇聚了东方人各种的传统伦理道德,也是中国文化中人文精神的体现。礼仪、婚礼间的文化,可称得是华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一朵奇葩。

成年礼

在中国古代,男子到了20岁要举行冠礼,所谓的冠礼就是给成年男子戴上一顶帽子,或者在头上插一根簪子。最重要的还是要给男子的名字取个字,古代文人一般在二十岁之前是有名无字,给男子取字也是要按照严格的礼制进行,必须要有男子的长辈或者师长来取,字和名之间要有一定的含义。例如四大才子之一的唐寅,他名寅字伯虎人称唐伯虎,古时候兄弟排序是按照“伯、仲、叔、季”的次序,唐寅排行老大故字中带有一个伯,又因为天干地支的寅对应的是虎,所以唐寅就字伯虎。男子在20岁时加冠成礼还是比较年轻的,所以又称弱冠,弱冠之后表示男子就可以出堂入室可以订婚了。女子一般在十六岁要举行及笄之礼,表示女子成年。女子在举行过成年礼后,要改变自己的发式,第一年头上要带一根簪子,第二年要带上两根簪子,第三年就要换成一把小梳子。古代女子用这种含蓄的方式表达自己已经成年,可以谈婚论嫁了。 从古代男女成长的礼仪之中我们可以明显的发现,头发样式的改变是古代人们最注重的。头发,又称血余它不仅是一种中药,还是人的身体中永远不腐烂的部分。头发是人的经血的组合,又被称为肾盛开的花朵,两个人的新婚不仅是情感上的结合,还是经血的结合。所以,我们仍然称呼那些走过风雨的夫妇为结发夫妻,在朋友的新婚上我们会常常祝愿他们白头偕老。

规矩礼

1974年中国考古学家,在湖南长沙马王堆古墓中出土了一大批珍贵文物。其中有震惊世界的金缕玉衣,在出土的其他文物中有一件用绢帛做的衣服特别引人注意。在衣服的上面绘制了一些人物的图案,这些图案也就是后来被称为的“伏羲女娲人首蛇身交尾图”。在这幅图中伏羲和女娲不仅头发装饰的一丝不苟,左边的伏羲手里还拿着一把矩,而右边的女娲手里拿的是一个圆规,他们相视而望下身是交尾的蛇身。在中国历来有一句俗语“无规矩不成方圆”,“规”就是圆规用来画圆的,“矩”也就是类似三角板一样的东西,是木匠专用来画方的,所以没有规和矩就画不出方和圆。 在古代,讲究男有规女有矩,男女在没有结婚之前,一定要洁身自好,君子温润如玉蔚然自成,姑娘三从四德大家闺秀。一个人礼仪修养的程度,将会决定他是否会组成一个美满的家庭,一个姑娘知书达理美名远扬,一定会招来四方求亲者的登门造访。同样如果一个男子琴棋书画,温文尔雅也会有女子投怀送抱。因此可见,男有规女有矩就如同中国古代的钱币一样外圆内方,行的是方圆之道。

婚中礼

如果问你举行婚礼选在一天中的什么时间最好?可能有很多人会说早晨或者中午,其实早晨或中午并非最佳的时机。我们看婚礼的“婚”字,它是由一个“女”加上一个黄昏的“昏”字,表示的是一个女子在黄昏时候成亲。关于婚字的来历源于中国最早的婚姻形式,“抢婚”。父系氏族社会时,男子有了一定的权力,在他们需要配偶的时候,会在黄昏时分抢来一个女子成亲,到后来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抢婚习俗渐渐被取代,但是举行婚礼的时间被保留了下来,因此过去的婚礼一般都在晚上举行。 在古代,男女做人不仅要循规蹈矩,等到说亲之时更要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女子不能私定终身,男子要守身如玉不可沾花惹草。古时候结婚有六礼,分别是“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迎亲”。纳采即为男方请媒人去女方家提亲。问名就是男方请人去询问女子的生辰八字,纳吉是把女字的八字和男子的八字相合看是否相克,纳征就是把聘礼送到女方家,接下来就是确定结婚的时间,即为请期。最后就是迎亲,把新娘娶回家们。这六礼在周代便已存在,任何男女都必须需要经过此礼仪才可成婚,要不就被称为大逆不道,违反祖宗规制,死后是不能进祖坟的。六礼完成后,就要洞房里的喝交杯酒,最后就是春宵一刻值千金的洞房花烛夜。

婚后礼

婚礼后新媳妇要去拜见公婆,古诗“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深情的写出了新娘子在刚过门后,为了讨父母的欢喜而低眉信手画新妆。同时也看出,在当时的社会堂上拜舅姑的礼仪是多么的重要。女子做了媳妇后,就要规规矩矩讲究三从四德。三从是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是妇德、妇言、妇容、妇功,三从四德是儒家文化对于男权社会时期女子的要求,也透漏出在当时的社会礼仪就是纲常,礼就是做人的基本,小到衣食住行,大到婚丧嫁娶都要严格按照礼的法则实行。婚姻是家庭的载体,礼是维持家的支柱,一个家庭只有妻子贤惠,丈夫事业才会兴旺;母亲慈祥,儿子才会孝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