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人对不同年龄的称谓

 哇哇哇_ 2023-06-16 发布于浙江

古时,人们交流时,不会直接说自己多少岁。而是会用年龄称谓来代替,这些在诗词中也常有体现。

比如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这里的黄发指老人,古时,黄发是长寿的象征。垂髫,垂下来的头发,用来指小孩子。髫,小孩垂下的短发。

从“赤子”到“豆蔻”,从“而立”到“知天命”,每一个都那么美!

不满周岁——襁褓;

2~3岁——孩提;

女孩7岁——髫年;

男孩8岁——龆年;

幼年泛称——总角;

10岁以下——黄口,即乃稚气未脱的少儿代称也;

13~15岁——舞勺之年;

15~20岁——舞象之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13岁(女)——豆蔻年华,

15岁(女)——及笄之年;

15岁(男)——志学之年

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二八年华;

20岁(女)——桃李年华;

24岁(女)花信年华;

至出嫁—— 梅之年,标梅之年;

至30岁(女)——半老徐娘;

20岁(男)——弱冠;

30岁(男)——而立之年;

壮年时期——春秋鼎盛;

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还历之年;

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从心之年、悬车之年;

80~90岁——耄耋之年;

90岁鲐背之年;

100岁——期颐,又可称为“人瑞”。

【幼年】

初度:是指生日之时。出自《离骚》:皇揽揆余初度兮,肇赐余以嘉名。也称生日为“初度”,出自《元史》:朕初度之日群臣毋贺。

汤饼之期:指婴儿出生三日。旧俗小儿出生三日,设筵招待亲友谓之“汤饼筵”,也作“汤饼宴”、“汤饼会”。

赤子:指初生的婴儿,原来婴儿刚生下来的时候是赤色的,故称“赤子”。

襁褓:泛指1岁以下幼童,现在以此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襁襙指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

孩提:指初知发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儿,指2—3岁的儿童。

始龀(shǐ chèn):男孩8岁,女孩7岁。根据生理状况,男孩8岁、女孩7岁换牙,脱去乳齿,长出恒牙,这时叫“龀”,“龆年”或“髫年”。

总角: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

黄口:10岁以下。

幼学:10岁。《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

外傅之年:儿童10岁。

【少年】

金钗之年:女孩12岁。

豆蔻:指女子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女时代为“豆蔻年华”。

舞勺之年:少年13至15岁。《礼记》记载:勺,一种乐舞,古未成童者习之。舞勺指未成童者学习勺舞。

及笄(jí jī):指女子15岁。是簪子,及笄,就是到了可以插簪子的年龄了,《仪礼·土昏礼》:“女子许嫁,笄而醴之,称字。”《礼记·内则》:“女子许嫁,……十有五年而笄。”则又指出嫁的年龄。

女子的及笄之礼,与婚礼较为接近,其时以十五岁始,最迟也不过二十岁。因为上古时代以十五岁为女子适婚年龄,二十岁为成婚最迟的期限,而笄礼则行于许嫁之时。

女子的及笄礼并不像男子的弱冠礼那样隆重,主要与我国社会重男轻女有关。但也有一定礼仪程序,并不能随随便便的成人,也算是一个见证。北宋的司马光《书仪》和朱熹的《家礼》对女子的及笄礼都有相关的记载。

但女子的成人礼一般在世家大族里才会有,像司马光这样的家庭,普通家庭很少有,贫困家庭更不用说了。《宋史》有专门公主的笈礼记载。

古代女子必须经过笈礼才能让男子迎娶。没有举行过笈礼的女孩子,是不能嫁人的。不过并不是15岁就要举行笈礼的,二十岁也可以。

受笄,即在行笄礼时改变幼年的发式。举行笄礼刚开始时,女孩儿先是散发(披发),由家族中年长的女性(一般是女孩儿的母亲),将头发绾成一个髻,然后用一块黑布将发髻包住,随即以簪插定发髻,以示成年及身有所属。

再来说说古人笄礼的人员筹备情况。《朱子家礼·笄礼》:“笄礼由母亲担任主人。笄礼前三日戒宾,前一日宿宾,宾选择亲姻妇女中贤而有礼者担任。”这里注意一点,宾客一般都是女宾,且为贤而有礼者。古代女子未出嫁之前是不许见生人的,尤其是陌生的成年男性。

举行及笄礼,并不是简单插根簪子就完事的,最重要的一个程序,或者说对女孩儿今后人生的变化是“称字”。《仪礼·士婚礼》:“女子许嫁,笄而礼之,称字。” 《礼记·曲礼》:“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

称字,也叫字笄者,就是给受笄的女孩儿取“字”。古人的名和字并不是一回事,刚出生的时候,就取了名,一直到成年,男冠礼,女笄礼,才会取字。字,也叫做表字,由父母或者族中长辈取表字表示其德行或者寄托一种美好的祝福。表字最大的实用之处在于,一般家中长辈称呼后辈名,以示亲昵;而平辈的人或者小辈这要称呼其表字。也即朋友熟人见面则称字,称呼长辈的时候不能称名,形成了所谓的“名讳”。在《三国演义》里面,我们经常看到称呼孟德、玄德、云长等等,却不叫操、备、羽,就是这个平辈间称呼表字的例子。

我们看到的古代男子的表字比较多,其实女子也有。著名的王昭君,名嫱,昭君是她的字。东晋才女谢道韫,字令姜。晚唐女诗人鱼玄机,字蕙兰。清代女词人贺双卿,字秋碧。

那么再回到称字的礼仪本身。一般主宾为笄者取字,口中念祝辞曰:“礼仪既备,令月吉日,昭告尔字。爰字孔嘉,髦士攸宜。宜之于假,永受保之,曰××甫。”这个最后的××,就是为笄者取的字。那么《上阳赋》的祝辞呢?写的倒是古味十足:“吉月令辰,乃申尔服。敬尔威仪,淑慎尔德。眉寿万年,永受胡福。令月吉日,始加元服。弃尔幼志,介尔景福。”可是终篇了,也没看到字啊?王儇,儇应该是名(剧中还有阿妩这个小名儿),那么及笄礼之后的王儇,字又是什么呢?。

志学之年:15岁。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青年】

成童:15或15稍上的年岁。

舞象之年:少年15至20岁。

破瓜、碧玉年华:旧时文人拆“瓜”字为二八以纪年,谓十六。

弱冠: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所以主以“弱冠”代称20岁,弱是年少,冠是戴成年人的帽子,还要举行大礼。

为什么古代二十岁才举行弱冠礼,据有些资料记载,古代二十多岁的男子体格尚未发育完全,还不强壮,唐朝《孔颖达》记载:“二十成人,初加冠,体犹未壮,故曰弱也。”这是“弱”的来由。

《说文》中这样解释:“冠,弁冕之总名也”,是指戴上成人的帽子,而弱冠的“冠”是指“行冠礼”。

还是《孝经》说法到位:“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也就是古人从小就开始蓄发,男孩子到二十岁的时候,就要束起头发,然后戴上帽子,表示自己成人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