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渴

 事不宜急缓则圆 2013-11-02
原文地址:作者: 老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伤寒渴者.何以明之.

渴者里有热也.


伤寒之邪.自表传至里.则必有名证.随其邪浅深而见焉.

虽曰一日在皮.二日在肤.三日在肌.四日在胸.五日在腹.六日入胃.

其传经者.又有证形焉.

太阳主气.而先受邪.当一二日发.头项痛而腰脊强者是矣.

太阳传阳明.则二三日发.身热目疼.鼻干不得卧也.

阳明传少阳.则三四日发.胸胁痛而耳聋.

此三阳皆受病.为邪在表.而犹未作热.故不言渴.


至四五日.少阳传太阴经.邪气渐入里.寒邪渐成热.

当是时也.津液耗少.故腹满而嗌干.

至五六日.太阴传少阴.是里热又渐深也.

当此之时.则津液为热所搏.渐耗而干.故口燥舌干而渴.

及至六七日.则少阴之邪.传于厥阴.厥阴之为病.消渴.为里热已极矣.

所谓消渴者.饮水多而小便少者是矣.谓其热能消水也

所以伤寒病至六七日.而渴欲饮水.为欲愈之候.以其传经尽故也.

是以厥阴病云.渴欲饮水.少少与之.愈者是也.


邪气初传入里.热气散漫.未收敛成热.熏蒸焦膈.搏耗津液.遂成渴也.

病患虽渴.欲得饮水.又不可多与之.若饮水过多.热少不能消.故复为停饮诸疾.

经曰.凡得时气病至五六日.而渴欲饮水.饮不能多.勿多与也.何者.

以腹中热尚少.不能消之.使更与人作病也.

若大渴欲饮水.犹当根据证与之.与之常令不足.勿极意也.言能饮一斗与五升.

又曰渴欲饮水.少少与之.但以法救之.

渴者宜五苓散.至于大渴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皆欲润其燥而生津液也.

凡得病反能饮水.此为欲愈之病.

其不晓病者.但闻病饮水自瘥.小渴者乃强与饮之.因成大祸.不可复救.


然则悸、动也.支、结也.喘咳噎哕.干呕肿满.下利小便不利.数者皆是饮水过伤.而诊病之工.当须识此.勿令误也.

 

《伤寒明理论》 > 卷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