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阳澄湖与高邮湖的对话

 苏迷 2013-11-04
阳澄湖与高邮湖的对话
  又到了“西风响,蟹脚痒”的季节。
  满池的螃蟹,开始集聚到防逃网下,一个接一个,顺时针绕着圈爬。“这是向往大海,在找出去的口子呢。”王俊说,螃蟹要向大海洄游,这就是成熟的标志。
  王俊在高邮湖养着3000亩池塘的螃蟹。50岁的他,已经在水产业界打拼了30年,光养螃蟹就琢磨了好多年,并创立了自己的品牌。他的最大愿望,就是把高邮湖的螃蟹培育得跟阳澄湖大闸蟹一样优秀,打响“南有阳澄湖,北有高邮湖”这句埋藏心中多年的口号。
  的确,王俊的蟹,抓在手里,个大体健,腿长螯坚,同样具有“青壳、白肚、金爪、黄毛”的品相,与阳澄湖大闸蟹几可媲美。这让我想起了多年前采访全国首届螃蟹文化节,一位全国著名养蟹专家的寄语:全国各地有不少优秀的螃蟹,都应打响自己的品牌,而不是去挤阳澄湖这条船。
  诚然,在很多吃蟹人、养蟹人、卖蟹人心目中,“阳澄湖”大闸蟹这个品牌,就是手机中的“苹果”、运动鞋里的“耐克”,由此带来了假冒阳澄湖大闸蟹成风。相比之下,王俊立志养好高邮湖大闸蟹,打响自己家乡品牌的志向,就显得特别可贵。
  一个物种要成为优秀,离不开先天条件。全国的养蟹人,当然十分羡慕阳澄湖的自然环境。但是,作为一个有志向的养蟹人,同样也应当善于挖掘家乡的资源优势。高邮湖是一个过水型湖泊。所谓过水,就是上游的水流要不断经过这里往下游而去。过水型湖泊的短处,是水位变化大,围网养殖难,但优势却是活水源源不断,据当地农业部门测算,760多平方公里的高邮湖,一个月换水可达4到7次。抓住这个特点,王俊养蟹,也大做活水文章,3000亩蟹塘,从西往东,设闸引水,叫响了高邮湖活水大闸蟹的名头。
  而一个物种要成为优秀,除去天然禀赋,后天的改造同样重要。王俊在饲养高邮湖大闸蟹中,大力种植水草,投放活饵螺蛳,他养出的优质高邮湖大闸蟹,验证了笔者多年前采访全国著名河蟹专家时收获的一个观点:在现代人工育苗、工厂化养殖技术条件下,人工完全可以模拟出优秀的自然环境,繁养出达到自然条件下同样品质的优质大闸蟹。
  高邮湖是激励阳澄湖的一面镜子。在各地优质大闸蟹不断涌现的今天,虽然拥有全国公认的最好养殖环境和最响亮品牌,但苏州的阳澄湖和太湖大闸蟹不仅没有固步自封,而且不断跳出传统思维,续写更新的篇章。应当说,这几年,苏州的“阳澄湖”和“太湖”大闸蟹这两大品牌,无论发展理念,还是生产方式,都出现了令人欣喜的变化。
  养蟹,更多地立足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如今的阳澄湖养蟹人,真切地认识到了“只有水好,才能蟹好”这个朴素而实在的道理,多年前“站在阳澄湖边看不到阳澄湖水”的高密度围网已被拆除,曾经一味追求养殖面积和产量的路子,得到根本扭转,清澈的湖光重焕青春,也让阳澄湖大闸蟹更加诱人。
  养蟹,更多地在做足美食文化上下功夫。吃蟹,固然是品尝美味,但更大的价值在于回味,“若非阳澄湖蟹好,此生何必住苏州”这样的佳句,要比一筐阳澄湖大闸蟹,来得更有味道,这就是文化的力量。深度挖掘文化内涵,正在为太湖、阳澄湖的优秀水产资源增色添辉。
  养蟹,更多地推动传统种养业与更高的产业融合发展。阳澄湖边曾经的养蟹棚,普遍华丽变身为漂亮的旅游度假区,吃大蟹闸成了观光、休闲、度假、运动、养生中的一个环节、一个媒介,单纯向水面索取资源价值的生产方式,已经为一系列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业所取代。
  苏州大闸蟹养殖业的变化,是从“向自然过度索取”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喜转变,折射出科学发展的光华,成为建设美丽中国的代表性缩影。
  作为阳澄湖边的苏州人,笔者衷心祝愿苏州的养蟹业不断走好全新的发展之路,同时也希望全国各地养蟹人都能像高邮湖畔的王俊一样,勤勤恳恳打好自己的品牌,让各地的螃蟹站在公平的舞台上,以最本色的美味,来唱响舌尖上的中国。

  □王晓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