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验有时就是包袱

 东方快乐汉 2013-11-05

今天,在重庆大渡口区听小学语文课,又一次听到了《猫》(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自然地想起了一周前在安徽省太和县的承诺:我要用两千字来记你这节课,这是我一年来听到的最好的课。执教者叫谢晓晨,教龄15个月,工作单位天津普育学校。

评课时,我用“后生可畏”来表达听课者的共同感觉,并自嘲“经验有时就是包袱,甚至是累赘”。陪我听课的太和县教研员用了“完美无缺”“无法再好”“值得每一位语文教师学习”等话语来高度评论。太和县赵庙小学的师生直呼:“太过瘾了!享受的课堂!谢老师真厉害!”

这堂课好在哪里呢?好在学生全部被调动起来了,舍不得下课。好在教学设计,完全顺应了学生的感知需要,是真正的以学定教,顺学而教,教服务于学。

老师的小组评价更是一大亮点。她采用每组6人制,分成AABBCC(学困生)三个层次,A生回答问题加0.2分,B生回答问题加0.3分,C生回答问题加0.5分;小组的一次全员展示,恰好加2分。

因为是外地的教师送课,在半个多小时的预热过程中,每个小组都展示了自己的小组文化,并表演了节目(主要是唱歌),有一个组想讲笑话,又无人出头,遂请求外援,这样“外援”就有了为本组额外加分的机会。学生看到,让C同学回答问题能多加分,有机会时,自然积极鼓励、帮助学困生回答问题。一项小小的差异化评分,有效化解了优生过多展示的问题。学困生展示时暴露出来的问题,又成了极好的课堂教学资源,供学优生点评、补充、质疑、解惑。小组合作学习有模有样,实效性强。

有了小组学习的形式为基础,教学内容的设计又富有讨论价值与合作需要,于是,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读的读,写的写,忙得热火朝天,不亦乐乎。先是各个小组人人过关,主要是字词识记和读顺全文,其次是造句训练,掌握几组关联词语的运用。

在组内过关后,要选拔一人外出学访,即每个组抽一名同学到其他组接受考验,不被考倒者,即为小组赢得了荣誉;能用本课学习范围内的知识把来访者考倒,也是一种胜利。在这场攻守较量中,双方都在竭尽全力,智慧的火花、学习的热情,都被激活。课堂群情激昂,学习成了游戏闯关。

大展示时,师读“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学生就按“长短、粗细、多腔”学猫叫,奇腔怪调,此起彼伏,学生煞是开心。

有一个小组这样展示:5名同学分句读课文(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一根鸡毛,一个线团,都是它的好玩具,耍个没完没了。一玩起来,它不知要摔多少跟头,但是跌倒了马上起来,再跑再跌。它的头撞在门上、桌腿上,撞疼了也不哭。它们的胆子越来越大,逐渐开辟新的游戏场所。它到院子里来了,院中的花草可遭了殃。它在花盆里摔跤,抱着花枝打秋千,所到之处,枝折花落。你见了,绝不会责怪它),最调皮的“小不点”学着猫的样子,在地上翻滚、撞头、折腾……表演完,一副很有成就感的样子。

造句时,也有好玩的地方。一个C同学连续说:“任凭妈妈如何叫唤,我也不回家。”他分不清“呼唤”与“叫唤”的用法。这时,谢老师没有直接纠正,而是把寻求帮助的目光投向了其他同学。一个男孩聪明地说:“妈妈喊人不能用‘叫唤’,猪才叫唤呢!人应该用‘呼唤’。”

这节课的亮点还有好多,而不足,任凭我如何挑剔,也找不出来一条。

听完这节课,我对外出送课,大涨信心,甚至都想找机会,自己去操练一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