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内化式”班级管理

 怡蘭轩 2013-11-06
 
  一、“内化式”班级管理的理论依据

所谓“内化式”班级管理,就是通过辅导员的思想教育工作,将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办学思想等“外在”的东西“内化”为学生自身的需要,“内化”为学生自身发展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使学生产生一种强大的内在驱动力,进而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以实现班级管理目标,简言之,就是“内化观点,外化行为”。

现代教育要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心理学、教育学原理告诉我们,人区别于动物的特点是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即人的行为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只有当人们真正理解和接受了某种思想,人的行为才具有自觉性、持久性、内需性;反之,如果仅靠外在力量的约束,个人的行为就具有强制性、暂时性、表面性。因此,在学生的思想教育中,要重视内因的作用。

二、“内化式”班级管理的具体做法

1.《班级管理条例》充分体现“内化”管理思想

根据学校的办学思想和有关规定,结合现代教育的要求和本班实际,制订班级管理条例,具体如下:

(1)正确认识自我,把握自我,战胜自我,增强责任心和紧迫感,学会做人,三思而行,自觉遵守学生行为准则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

(2)明确目标,树立信心,学会求知,勤奋刻苦,在学习中提高素质、在学习中学会生存。把握好每一次机遇,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3)班级兴衰,我的责任。强大的班级凝聚力和崇高的集体荣誉感对良好班风的形成及学习的进步将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我们的班集体;

(4)班干部要以身作则,大胆管理。同学要密切配合,步调一致,团结就是力量。要有奉献精神和服务意识,共同创建先进班集体;

(5)德育操行评定与本人平时各项表现挂钩,每个人都要对自己和他人负责,用实际行动写好自己的历史,尽量多一些开心,少一点遗憾。

《条例》制订后,先在班委、团支部等班干、团干中进行宣传讲解,在取得共识后再到全班颁布施行,《条例》全文抄写张贴在教室醒目处,让学生阅读并展开讨论,然后利用班会时间由辅导员逐条进行详细讲解,讲清楚每项条文的深刻含义及具体要求,让学生充分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去做,按条例的要求去做会有哪些促进作用,如果不这样做又将产生哪些不良后果等等,以增强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帮助学生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使学生从内心深处明白和接受这种管理条例,并把它作为搞好学习,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人生价值的前提和基础。班会后,又让学生以书面形式谈谈自己学习班级管理条例的体会和意见。随后又在学生中进行一次思想认识交流。接着又分别以“我是谁”、“班级兴衰,我的责任”、“我尽力了吗?芽”等专题在黑板报上进行系列宣传,通过多种渠道的正面教育,使得“内化式”班级管理的思想在学生心中留下深深的烙印,并逐渐转化为学生自觉自愿的行为。

2.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第三条“热爱学生”的要求是:“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地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导,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这些规范充分体现了严格要求学生与尊重信任学生的辩证统一,而进行“内化式”的班级管理尤其需要注意二者的关系,在工作中要坚持和把握适度的原则,注意分寸,掌握火候,否则就会过犹不及。

对学生进行“内化”教育要注意宽严结合、宽严适度,以达到动机与效果的统一。有时教师自己认为是一片好心,片面强调“严师出高徒”,但在学生身上产生的实际效果却是“好心不得好报”,甚至产生相反结果。严格要求必须以了解、尊重学生为前提,因为缺乏了解的“严”是一种盲目的教育。老师应想方设法主动接近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细心体察,全面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内心世界,这样才能使严格要求有的放矢,落到实处。

“内化式”教育管理必须以尊重学生为前提,这也是师生人格平等的内在要求。只有在师生之间相互尊重的基础上,班级管理的措施才能被学生所接受,才可能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否则,缺乏尊重的教育是一种强加的、被动的教育,这样的“严格要求”会让学生觉得自己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容易产生逆反心理,甚至是抗拒心理,造成师生之间所谓的“猫鼠关系”。

对待缺点较多的学生尤其需要关心和尊重。辅导员要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去对待缺点较多的学生,善意地评估他们的行为表现,对每个学生的发展充满信心,善于发掘他们的闪光点,用动态的眼光去看待这些学生。只有对这些学生付出更多的关怀和尊重,给予他们更多的耐心和机会,才有利于促进他们思想认识的转化,这也是“内化式”管理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环节。

3.用集体氛围约束个人行为

“内化式”班级管理要重视内因的作用,但也不能忽视外因的作用。换句话说,就是班集体要努力树立一种健康向上的正气,要形成一种良好的集体氛围,用以约束个别行为习惯较差的学生,争取全面进步。首先,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让每个学生明确“班兴我荣,班衰我耻”,增强集体荣誉感。其次,要花大力气去培养好班干部,发挥领头羊的作用。对班干部的培养既要有长远的规划,又要有近期的安排,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提高班干部的思想素质、工作能力和工作技巧,使之真正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班干部必须以身作则,坚持原则,大胆管理。班干部还要树立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要明确亏与得的关系,因为你不吃亏,我不吃亏,谁也不愿吃亏;你占便宜,我占便宜,谁也占不到便宜;反之,你愿吃亏,我愿吃亏,大家都不吃亏。此外,还要特别强调培养班干部的整体配合能力,班干部之间只有分工的不同,但目标是一致的,只要一声令下,就能一呼百应,令行禁止。再次,对极个别不良现象要及时发现,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把不良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要增强学生的上进心和正义感,追求真善美,摒弃假恶丑。
4.学习和掌握批评的艺术
每个班主任都免不了要批评教育学生,但要注意方法和技巧,否则将会适得其反。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最大的愿望是做一个被人肯定的人。每个人都渴望自己被人欣赏,因此,一个人只有收益大于付出才会付出,只有幸福大于苦难才会接受苦难,只有“行”大于“不行”才会承认“不行”,只有“赞扬”大于批评才会接受“批评”。只有当批评在被批评者看来是在充分肯定自己“行”的基础上的批评时,批评才更容易为被批评者接受,也只有这种被接受的批评才是最有效的。记住:承认学生“行”是非常重要的,不要总是竭力证明自己“行”,学生则“不行”,这样往往达不到批评的效果。
根据上述原理,在运用批评手段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要注意说话的语气和态度。批评学生要做到心平气和,即使有满腔怒火也要强压心底,这既是对学生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更何况说话声音的大小并不与批评教育效果成正比,而稍不注意就会有失教师的风度和修养。二要注意批评的场合,能够单独教育就不在公开场合点名批评学生。这样做将有利于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三是对缺点较多的学生要有长远的教育计划,不要指望在短期内改正所有缺点,可以从一些较容易改正的缺点入手,有步骤分阶段地限期改正,这样有利于取得更好的效果。四是要给学生机会,对学生的过失行为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帮助学生总结经验教训,因为聪明的学生也不是不犯错误,而是不再犯同样的错误。五是要学会在鼓励中批评和在批评中鼓励的批评艺术。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往往会因老师一句鼓励的话而获取奋进的火花,前行的欲念。辅导员老师既要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又不要吝啬鼓励、赞美的话,只要能有“利于行”,又何必总是“忠言逆耳”。
 
总之,管理好一个班级,班主任要付出艰辛的努力,而“内化式”管理方法在调动学生参与班务活动自觉性,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疏解学生怨气,激发学生积极进取的热情等方面均具有明显的优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