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班级管理应遵循的四大原则

 智夫勤 2014-10-20

    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管理者,是学生思想灵魂的塑造者,是联系学生与任课教师的纽带,是沟通学校、家庭、社会的桥梁。班主任在教育工作中,合理有效地运用教育管理原则,就能以最小的“力”,创出最佳的“果”。

一、德育首位原则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德育是提高班级整体素质的核心。班主任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不仅限于知识自传授,智力的开发,更应注重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及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塑造。一个班,几十名学生的生理特征、兴趣、爱好、家庭环境各不相同,学生心理存在着各种差异,有各种不同的想法;不同的世界观。针对这。情况,班主任首先要对学生进行系统教育:即诚实教育、法制教育、传统教育,特别是进行爱党、爱国和爱社会主义教育,以此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发学生书寸立为建设祖国,实现“四化”而勤奋学习的远大理想。然后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启发学生探索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帮助学生培养独立生活与人共同生活的能力,学会_求知、做事,督促学生锻炼身体,指导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使学生有追求、有教养、有本领、有情趣,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激励竞争原则

竞争是激发学生内在潜力的重要杠杆。从主观上讲,一个人内在潜力的发挥程度,取决于实现自我价值欲望的强烈程度,这是一种内在驱动力;从客观上看。一个人内在潜力的发挥程度,取决于外部压力转化为内在动力的程度。因此,班主任应该起到“能量转化器”的作用,充分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并运用竞争手段使其形成压力。在此前提下,一要根据(中学生守则)和校纪校规,结合本班实际制订出一整套切实可行的班纪班规。置班级于制度的控制之下,做到有章可循,有规可据,借助规章制度的效力制约学生,使班级管理制度化。二要对学生的纪律、卫生、体育锻炼、学科竞赛、考试成绩和好人好事等方面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学生操行评定班级奖励。“三好生”评比和学生干部的任免挂钩,对学生产生压力和危机感。通过这种激励竞争,必将推动学生之间比、学、赶、帮局面的形成,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三、知人善任原则

学生干部在班主任工作中,发挥着助手和桥梁作用。他们素质的优劣、水平的高低、能另的大小直接影响着班级的的整体形象。一个班要建设成团结、和谐、进取的班竺集体,班主任必须知人善任,注重选拔和培养学生干部,使他们成为班级的中坚力量和带头人。通过他们健康的活动或模范的行为,感染班上每一个学生,使同学们自觉按班纪班规的要求调节自己的思想情绪和行为。因此,班主任在选拔培养学生干部的过程中,一要实行竟选制。先采用自荐和推荐相结合的原则报名,通过竞选演说,再由全班学生民主选举,根据选举结果,结合观察了解的实际情况最后由班主任全面衡量定夺。三要采取“一职多任”。学生干部不搞“终身制”,随时根据学生本人和班里大多数同学的意见进行合理调换。三要激发学生的“主人翁”精神。确立以班主任为主导,班长为龙头、班委会为主体的组织管理体制。相信学生干部的能力,放手证他“们大胆工作,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在班级工作中得到锻炼和培养。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一条重要途径。

四、躬身垂范原则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塑造人的心灵,雕琢人的感情与性格的艺术工作。班主任是学生注意的焦点,心目中的榜样。因此,班主任必须具有严谨的作风,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净化灵魂,完善自我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对学生提出无声的要求。潜移默化地熏陶学生的心灵。首先,班主任要不断提高自身素养,不断学习,锐意进取,吸收新的教育思想和先进教学经验,具备较高的思想和业务水平;要爱岗敬业。对教育有赤诚之心;要豁达、容人、幽默、坦直、民主、平易近人;要诚实、勤奋、公正、廉洁、追求真理;要能深思、慎独、反省、自制,勇于批评和自我批评。其次,要.以滦厚的情感,尊重、热爱、信任和关怀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要善于正确地向学生提出严格要求,并耐心督促检查,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自觉遵规守纪。对待犯错误的学生,要坚持正面教育,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以自己高尚的人格风范和无私的爱去感化他们,点燃他们心中的希望之火,使他们不断进步。     

总之,班级管理是一片充满魅力的广阔天地,班主任只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坚持教育原则,科学运用教育规律,就必将在这一广阔天地中有所作为。(来源:中国校长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