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聊聊《从封建到王朝》

 心住至善 2013-11-06
 

89,王公激斗(1)

之所以叫王公激斗是因为在楚庄王的人生里,既要和公族的叛乱对抗,又要和晋国的那位赵宣子和其他人进行对抗,所以这么叫。

时局变化是非常快的,就在上一秒对你有利的时候,下一秒就可能对你没有利了,在楚庄王成功的冲天一鸣的同时,北方的形势又变了。

原本已经出现裂痕的晋国终于憋不住君臣大打出手了,与楚国相反的结果是,晋国的赵盾也就是赵宣子杀了晋灵公,重新得到了权利,双方就还得进行战争。

但是对于楚国来说,事情也未必那么顺利,那就是楚国公族之所以支持楚庄王,是因为楚国的危机情况,现在楚国又走上了正轨,那楚国王权和公族之间的矛盾就又出现了。

就在楚庄王北上的时候,公族子越椒开始发难,一开始是想夺取令尹的位置,但是事情一闹大,干脆就冲着楚庄王来了。

于是纠结了楚成王,楚穆王,楚庄王三代的公族终于明刀明枪的与楚庄王打起来了,子越椒连射几箭都没有射中楚庄王,在危机时候楚庄王擂鼓以壮声威,这时候,养由基出马一箭射死了子越椒,而这个养由基就是大名鼎鼎的“百步穿杨”成语所指的人。

结果子越椒一死,叛军自然混乱,公族战败,楚庄王胜出。

虽然公族战败了,楚庄王又一次的夺取了最高的控制权,稳定住了楚国,但是楚国的根基已经发生了转变,也就是说落后的制度开始出现他的弊病。

之所以说是落后的制度,就因为对于楚庄王来说,他既需要公族的支持,又需要警惕公族的膨胀,而事实却是,如果没有公族的支持,那么楚庄王的力量会很小,得到了公族的支持,那么公族就一定会做大,一旦做大就会叛乱。

这便是族权思想的最大弊端,对这个思想来说,永远没有相互真的信任,而只有相互的压制,王权会一直压制公族,但是你要使用公族就肯定会造成公族的膨胀,如果不使用公族,王权却也无法强大。

所以,整个春秋历史,就是在这种相互使用,相互打压的序列中度过的,春秋的历史才会这么的漫长。

而当楚庄王取得了胜利以后,表面上局势偏向了楚庄王,但实质上,公族和王权之间的关系发生了转变,公族从内心中恐惧着楚庄王。

与楚庄王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不信任的,这就为以后埋下了隐患,而此时雄霸晋国一世的赵盾也终于走向了人生的尽头。

可以说,赵盾的兴起也是一个必然,因为当晋国没有扩张空间了以后,就要不断的忙于应付各种战争,这就使得公族快速的膨胀,而公族一膨胀,就预示着公族的叛乱。

双方虽然没有经历大的战争,但是晋楚之战再难避免。

90,王公激斗(2)

晋楚之斗已经无可避免,但是其中有一个话题非常有趣,就是为什么晋楚总是围绕着小国中国进行压制,并且要求对方臣服于自己,而刚刚臣服于自己的小国中国看到另一方大军一到马上就偃旗息鼓,转投另一方。

那么为什么不干脆灭了这些小国和中国呢?

这个问题对于晋楚是一个问题,对于齐秦同样是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是称霸,而不是争霸?

称霸与争霸表面上只差一个字,但实质上,一个是建立一个以自己为盟主的联盟,一个是以消灭其他国家为主,两字之差却分开了两个时代,一个是春秋,一个是战国。

之所以有这样的差距就在于,是实力不够。

对于一开始春秋的状况来说,各国都是相对较小的,因为真正的大诸侯是周天子本人,所以不可能有比周天子还强的诸侯存在。

而随着周天子失去了宗主权,诸侯们就开始伺机而动,这个时候大小国家林立,自然是谁都无法称霸,因为姜齐善治无创,自然首先称霸,一称霸就拉开了彻底火并的序幕。

随着发展,晋楚秦相继崛起,随着大国的崛起,称霸变得更为重要,因为争霸就等于要消灭别人,但对于晋楚秦齐来说,没有人有实力去消灭其他人,所以都以称霸为主。

既然是称霸,就不能只有自己,自然需要一些小国支持,大国之所以不消灭小国,就是因为你可以称霸。别人也可以称霸,所以一旦你以消灭小国为主,那么这些小国就会不断的反对你,那么原本就需要对付其他大国,再失去小国支持,就要以一人之力去面对其他国家。

这种结果是大国不想看到的,所以,他们都对于小国的反复异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当还没有完全消灭其他对手的时候,还需要他们的存在。

但是对于没有称霸的人来说,他对于小国就处于一种蚕食的状态,虽然大国表面上需要这些小国,但是时机一到就会不断的选择最弱的国家,并蚕食掉。

所以,不管是小国还是大国,实际上都明白一点,那就是天下的国家越来越少,小国相继被灭,而在几个关键位置的小国,还在苦苦支撑。

而楚庄王和赵盾就是不断的围绕着这些小国做文章,当晋国到来的时候,楚国会退让,这时候小国会投靠晋国,等晋国一退,楚国就又来了。

这时候小国就又要投靠楚国,在这种反复颠倒之中,小国被折腾的非常惨,而就在赵盾人生逐渐走向顶点的时候。

赵盾死了,赵盾一死,其权利就要分散,这时候他的继任者郤缺从实际上看比赵盾还要强硬,那就是郤缺想要真的与楚国进行交战。

双方第一次大战就此开始。

91,王公激斗(3)

楚庄王没有能够抓住赵盾刚死时候的时机北上,因为这时候楚国周围的小国不断发生叛乱,而等到楚庄王收拾好内部以后,晋国的内部也已经稳定下来。

郤缺改变了策略以后,寄希望于与楚国爆发真正的大战,这是赵盾时代没有的,对于郤缺来说,他并没有赵盾那样深厚的资本,所以他想以扩张来稳住自己的地位。

此时的晋国正处于一个奇妙的拐点,因为赵盾在晋国的威望极高,所以他一死,到底郤缺能不能压得住其他人的反扑就成了关键,那么郤缺与其在内部与其他分个高下,不如与楚国交兵,一旦胜利,那么郤缺自然坐稳位置。

但是对于楚庄王来说,问题就要复杂的多了,楚庄王最大的问题就是他与公族之间的关系其实处于一种非常微妙的关系。

经过了公族的叛乱,楚庄王对于公族有了忌惮,这样一来公族对于楚庄王也有了忌惮,虽然现在楚庄王收拾完了内部,看起来君臣团结。

但实质上,楚国的内部是相互忌惮的。

而楚庄王并没有什么好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在带着这个问题的情况下与晋国交战了,其结果也自然是楚国兵败。

虽然楚国兵败,但是这一次战争自然不能决定未来所有人的命运,那么就需要再战一场,郑国国君这时候左右为难,就私下想与楚国议和,被其他人知道了以后又对郑进行了一次讨伐,结果楚庄王心有不甘再次攻打郑国,可是又遭遇了失败。

楚庄王又不甘心,第三次发动了对郑的战争,这次郑国又改变国策,谁来了就臣服于谁,这一次的晋楚战争结束。

但是总的来说,楚国还是在这一次的战争中败给了晋国,这对于楚国内部的关系调整创造了机会,对于楚国来说公族于王权的关系,一直以来是左右楚国强弱的关键。

如果楚国公族和王权关系融洽,那么楚国强大,如果相互猜忌,那么胜负难测,如果交恶,那么楚国衰落,这正是因为楚国制度造成的现象。

而随着楚国的失败,公族又意识到了危机的存在,所有又开始选择依附于王权,所以有些时候,胜利反而会造成失败,失败反而会为胜利造成转机。

就在晋楚之战进入再战的关键时刻,楚国得到了一位人才,这个人就是孙叔敖,而晋国失去了一位人才就是郤缺

楚国和晋国分别得到了和失去了一个人,但是就是因为这两个人的出现和失去,导致晋楚之间的关系再次颠倒。

可以看到春秋之间的胜败总在一线之间,在一方胜利之后,另一方就会走向胜利,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

楚庄王终于要迎来人生最辉煌的时刻。

92,王公激斗(4)

由于迎来了孙叔敖这位贤臣,楚国国力处于上升状态,但是形成对比的就是晋国的中流砥柱郤缺去世了,新的一轮大战将会诞生。

经过了准备,楚庄王终于要与晋国进行最关键的一次决战了,而他的目标是郑国,这次出乎郑国人预料的是,楚国到来并不是要求对方服从于自己,是真的要打击郑国。

郑国无奈与楚国展开激战,结果是郑国失败,向楚国求和,楚国同意和谈,后撤30里继续驻扎,对于此时的楚庄王来说,已经下了决心要和晋国开战,所以想要打败晋国就首先要扫清障碍,所以才真的围攻郑国。

这时候晋国的内部出现了问题,由于赵盾和郤缺两代经营,使得晋国表面上内部安稳,实际上公旁关系相互错综复杂,现在郤缺死了,正是权利真空的时候。

面对楚国的讨伐,晋国出现了两种态度,一种是忍耐,一种是开战,表面上是对于战争的态度出现了分歧,实际上是对于谁才是晋国的下一个权臣产生了争夺。

对于晋楚两国来说,这场大战关系到的是楚国和晋国的命运,因为一直以来,虽然晋楚摩擦不断,但是双方真正的决战却少之又少,都是相互观望,相互算计而已。

到了真打的时候,其实双方都在犯难,这时候晋国的主战派已经不听其他人意见直接渡河决定参与战争了,这就迫使晋国必须与楚国交战。

面对晋国的不和与分歧,楚国内部实际上也有分歧,那就是毕竟战争总有变化,尤其是这种决战,一旦开战后果难测,并且现在晋国占据上风,能否彻底击败晋军将成为最大难题。

这时候考验楚庄王的时候到了,楚庄王使出了试探之策,那就是一方面要继续决战,另一方面却排出人去与晋国议和,晋国一看议和到来,主和派自然是欢喜不断,但是主战派要求继续开战。

双方的不和已经走向了公开化。

然而决战确是分外搞笑的。

那就是晋国主战派希望打破僵局,主动挑起战争,派出去人挑衅楚军,楚军果然上钩要与晋国的挑衅军队开打,这时候晋国又担心挑衅部队出现闪失,就派出部队接应,到这个时候,楚国一看增援出来就认为总攻开始了,便倾巢而出。

楚晋决战就此开始,而就在这关键的时刻,晋国的内部还在争论要打还是要和,可是已经完了,楚军已经开始了决战,晋军仓皇迎战造成了被动。

在这个决定生死的时刻,晋军主帅荀林父突然决定撤军,在这种犬牙交错的关键时刻,决定撤军将彻底的瓦解晋军的全部士气。

果然,撤军鼓声一响,晋军大乱,晋军彻底失败,楚庄王的这次胜利扭转晋强楚弱的局面,为楚庄王问鼎中原奠定了基础。

 
 
 

但是,附在鼎身上的意义,确使得这些大鼎附有了认定正统的功效,谁拥有了九鼎就等同于拥有了天下的宗主权,这是九鼎的意义。

对于其他中原诸侯来说,自然是以称霸为目标,即便是偏居西域的秦国都是中原势力的延伸,没有人敢于公开的问鼎,就因为他们之中并没有谁有这个能力。

楚国就没有这方面的顾虑,对楚国来说,本来就不是中原势力,所以早就想与周朝平起平坐,现在终于击败了中原的代表晋国,那么问鼎就自然有了资本。

于是楚庄王挑衅式的问:“鼎有多重。”

这个问题表面上很简单,但实质上却非常复杂,如果周王特使真的回答了这个问题,那么九鼎就从此失去了价值,因为九鼎是精神和身份的不二象征,所以,一旦鼎归于寻常,那么周天子就再也没有任何可以存在的价值了。

所以,特使回答:“鼎的轻重要看君王的道德!今日周天未改,还不能问轻重。”

这是一个非常精妙的回答,也能看出使者王孙满的智慧,王孙满巧妙的把重量引向了道德,从一个实际的标准,变成了一个无形的标准。并且威胁到,今天的周国运势还没有灭亡,还不能问鼎。

从事实上看,前半句话确实是非常精妙,后半句话也确实是实情,也就是说楚庄王虽然胜利了,但是以楚庄王的势力,还没有能力吞并晋秦齐三国,所以贸然问鼎,只能是打乱他的胜利。

可以说,楚庄王问鼎一方面是对于宗主权的窥探,一方面也可以看出楚庄王在胜利后有些忘乎所以了,不过最终楚庄王还是清醒了过来,没有真的把鼎带走。

第二件事情就是会盟。

这件事情其实原本比第一件事情还要大,影响还要深远,那就是对于楚国来说,他自己并不把自己当作中原势力的代表。

那么为什么楚国还要进行称霸,而不是争霸呢?

就当时情况来说,楚国新胜,可以继续展开灭国大战,那么为什么楚庄王转变了态度,开始称霸中原呢?

称霸中原等于楚庄王放弃了自己异国的身份,加入到了中原势力之中,这件事情就本身来说要远比问鼎来的重要的多。

 

 

 

93,问鼎中原

楚庄王击败了晋军,就等于叩开了通往中原的大门,楚军再无敌手,于是做出了两件非常重要的事情,第一件就是非常有名的“问鼎”。第二件就是会盟。

问鼎中原就是从楚庄王“问鼎”开始的,对于当时的周朝提出了挑战,其实鼎本身就是一个个人造的,没有任何神奇的地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