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初中阶段是孩子“学会做人”的关键期

 东方快乐汉 2013-11-07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人的发育成长有很多关键期。1岁以内是听力发展的关键期;2—3岁是口语发展的关键期;4岁是视觉发展的关键期;5岁是抽象思维发展的关键期…… 那么,孩子12—15岁这段时间,是他世界观开始形成的阶段,也可以说是他“学会做人”的关键期。

一、这一阶段孩子面临的成长课题

升入初中以后,孩子进入了人生的少年时代,开始从幼稚向成熟过渡。为了能够成功地适应成人社会对他们提出的要求,他们要学习许多必需的知识和技能。这一个学习过程,也就是少年社会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他们要面临哪些成长课题,从哪些方面成熟起来呢?

一是增强独立意识,谋求从父母及其他成年人那里获得独立。

原因有三。第一,由于青春发育期的到来,他们的身体在外形、内部机能、性等方面都发生了急剧变化。这使得他们开始更多地关心自己,产生了“自己不再是个孩子”的感觉。第二,随着身心的发展,他们应付周围事件的能力增强了,日常生活几乎不再需要父母的帮助。这种自立能力上的变化,增强了他们谋求独立的信心。第三,他们的体格健壮起来,不再像儿童时期那么弱小,社会要求他们独立的压力也骤然增加。于是,他们开始抵抗在儿童时期甘愿执行的那些要求。当大人仍把他们当作“小孩子”加以监护、指导,不重视他们的兴趣、态度和意见时,他们就会抱怨,提出抗议,表现出强烈的自尊心,开始要求别人尊重他们的个性和尊严,在一定程度上能与成人平等,并竭力使成人承认这一点。

在这一过程中,他们有时在感情上会与父母疏远,父母对此常感到很难接受,这使初中生与父母的冲突明显增多。父母对子女的干涉越多,冲突越容易发生,也会越激烈。要减少这种冲突,最重要的是父母要懂得一点少年心理学,能尊重孩子成长发育的客观规律,在孩子升入初中后,顺应孩子谋求独立的成长需求,不仅不去限制孩子独立意识的增长,还能给予正确的引导和鼓励。即使在某些问题上不能鼓励孩子的独立倾向,也要学会尽量避免孩子与自己产生疏远与对立。   

二是增强自我意识,形成积极、良好的自我概念。

这是由于,孩子上了初中以后,身体的变化和成熟使他们开始对自己有了更多的关心;高级思维能力的出现,使他们对自己的评价发生了变化;周围同学独立倾向的增强,和同伴关系的日益突出,又起到了促进作用,使他们的自我概念在随年龄增长,稳定缓慢地发展变化,并渗透到生活的各方面。

如果这时,孩子形成的是积极的自我概念,会有助于他适应初中生活和以后的成人社会。反之,则会导致失败或逃避。因为,少年时代是每个人理想的形成期。具有较高自我概念和自我评价的少年,一般会有较高的理想和追求,也有信心去实现它。而一个对自己持消极看法的少年,一般都是由于感到自己被社会歧视或抛弃,很容易“破罐破摔”,自暴自弃,甚至走向歧途。

父母能让孩子体会到关爱和亲情,会有助于孩子积极、良好自我概念的形成,有助于孩子健康的成长,所以这个时期要多给孩子一些积极的引导、及时的肯定、真诚的鼓励。如果在这个关键时期,父母对孩子疏于关心,或是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甚至会犯下难以挽回的错误。

三是确定性别角色,形成与性别相应的性格行为。

性别角色作为长期文化历史因素的积淀,也会随着历史的变迁而发生一些变化。传统上,大家都认为男性应该是独立的、自信的,要顶天立地、有所作为,在家庭中承担起经济供养的责任;认为女性是被动的、依赖的,要温柔贤惠、当好内助,在家庭中承担好教养子女的义务。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出现了新的情况,即出现了所谓中性化的性别角色。也就是说,一个人同时具有男性传统性别角色特点和女性传统性别角色特点,这样的人既能按传统男性化的方式行动,也能按传统女性化的方式行动。中性化代表了性别角色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研究表明:少年随着年龄的增长,中性化的男性增多,中性化的女性下降。中性化的和典型男性特征的初中学生,在自尊、自我概念、自我评价上都较为积极。父母在孩子性格培养上,一方面要尊重孩子的性别差异,理解性别角色的特征,让男孩子像个男孩子,女孩子像个女孩子;另一方面,要适应社会进度的要求,多一点灵活性,少一点“男尊女卑”封建意识。这对孩子长大成人,走向社会后的独立生活大有好处。

四是适应“性”成熟,理解正常的性生理现象。

少年处在青春发育期,伴随第二性征的出现,他们的性机能也成熟起来,性意识开始觉醒。他们开始意识到“性”的存在,对“性”产生关注和好奇;同时,他们的性驱动力在不断增加,感受到了“性”的兴奋和冲动。他们要良好地适应遗精或月经的出现,就必须掌握有关科学知识,懂得这是每个人发育中的正常生理变化,是自己长大、成熟的标志。否则,会导致心理创伤。为了孩子能健康地成长,家长一定要帮助他们适应这方面的一些急骤变化。

在性成熟的同时,他们还会感到,宣泻自己性兴奋和性紧张的需要越来越强烈。为此,他们必须学会与之有关的、为社会所接受的恰当的行为。否则,不恰当地宣泄可能会使他们走上犯罪道路。父母一定要关心孩子这种生理需求,给予正确的指导。不少少年男女是通过手淫来宣泄的,虽然这不会对生理、心理造成危害,但并不是好办法,最好让他们通过体育运动等积极的方式来达到目的。

从少年本身来看,他们也表现出需要接受性教育的愿望。目前,很多学校已将性教育纳入了课程,很受学生欢迎。调查表明,在学习性知识时有机会接触有科学知识的教师,会有助于少年发展成熟的性观念,他们还觉得在教室讨论性问题,没有与父母讨论时那么窘迫。家长在做这方面工作时,要顾及到孩子的这种心理,讲究时间、场合、方式、方法。

五是学习适应成人社会,为进一步走向社会做好准备。

为了成为一个正常的成人,良好地适应成人社会,少年必须学习许多各种各样的为成人社会所接受的、为适应成人社会所必需的行为。

第一,要学习成人的行为规则,以提高适应生活环境的能力。适者生存,这是最基本、最简单的人生哲理。随着少年的逐渐长大,外界对他们的要求会发生变化。他们在逐渐走向独立,走向社会,必须抛弃儿童时期旧的行为表现——撤娇、任性、简单、幼稚,说话脱口而出、不知深浅,做事缺少思考、不顾后果,等等;学习新的社会行为——尊重别人和别人的劳动,说话、做事时不能只考虑自己的需求,还必须考虑是否为环境、条件所允许,考虑周围人的意见和感受。只有这样,他们才能较容易为新环境所接纳,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愿望。实践证明:经过复杂社会情景锻炼的少年,获得过较多的生活经验的少年,比较容易应付新的情境。所以,家长还要教会孩子经受挫折和考验,赋予孩子较强的生活适应力。

第二,要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学会以此约束自己的行为。人生在世,都会有自己的价值观。一个人所持的价值观,可能与社会的要求相同,也可能不同。作为一个成年人,会有能力保持自己的价值观,并在按这一观念约束生活时不感到有很大的冲突。少年则不然,由于他们还有很强的“自我中心性”而无法做到这一点。这就需要家长,一方面要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另一方面又要帮助他们克服“自我中心性”,在以自己的价值观念约束自己行为时,并不感到与他人、与周围环境有很大的冲突。

第三,要确定未来的理想,从实际出发初步选定未来的职业。这对一个人一生的发展很重要,因为事实上很多人的理想都是在这个时期确定的。为了做出恰当的选择,少年需要考虑到自己的智力能力、兴趣甚至性别和社会经济地位。在孩子内心做出这样重大选择的时刻,家长既不能以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又不能完全不管;必须给予密切关注和适时、恰当的指导;万不可认因为自己的干涉,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也不可认为孩子还小忽略了关注和指导,让孩子因为幼稚做错了选择,以至将来后悔不及。

二、初中生自我意识发展的几个特点

从初中时期开始,少年日益能够自觉认识和评价自己的个性品质、自己的内心体验或内部世界,从而能更独立地支配和调节自己的活动和行为。这是少年自我意识发展的新阶段。其特点是:

(一)他们开始对人的内部世界、内心品质产生兴趣,有了了解别人和自己个性特点、了解自身体验和自我评价的心理要求。

一般说来,小学儿童也能够认识自己,评价自己,但是他们所认识和评价的对象,主要是外部事物,很少指向人的内心世界。他们看文艺读物时,注意的只是故事情节。而到了初中阶段,他们开始对人的精神世界和个性品质发生兴趣。也正是从这时起,他们开始“想到自己”,懂得了自我认识或自我反省;开始从心理角度来看待自我——把自我看作是思想和行动的操纵者;已经认识到自己在相似情境中可能表现出不同的行为,只是还解释不了这是为什么。

(二)他们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日益学会用自觉的态度来对待人与人的关系,并力求对周围的人和自己的个性品质做出正确的评价。

少年评价别人和自己个性品质的能力,不是年龄一到立即就能有的,需要在正确教育影响下,经过一定的过程才能发展起来。他们一般是首先学会评价别人的个性品质,以后才逐步学会评价自己的个性品质。少年期以前的儿童心理发展,决定性的条件是社会和教育向儿童提出的要求;而现在除了社会和教育的要求以外,少年对自己本身的要求,少年认识和评价自己的个性品质,开始在他们的心理发展上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他们认识和评价自己品质的能力,是从评价别人开始的,是在评价别人的过程中,逐步学会以别人为“镜子”来评价自己的。因此,他们学会正确认识和评价别人,是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的前提和基础。在这一过程中,别人对他们所作的评价起着重要的作用。最初,他对自己的评价,在很大程度都是重复别人(同学、父母、教师等)的评价。之后,随着生活经验和智力水平的发展,他们对自己品质的评价就比较客观了,也越来越能符合教师、父母和同学对的评价了。这时,少年自我意识的发展就达到了一个新水平。

少年对别人或对自己品质的评价能力的发展,是一个缓慢的、渐进的连续增长的过程。最初,他们只是评定一个人的个别行动或活动,并不善于全面地评价一个人的个性品质。因此,一个具有很多优点的人,可以由于一次小的过失,失去少年的信任;相反,一个有很多缺点的人,可以由于一次小的成功,获得少年的信任。他们对待自己也是如此,可以由于一次小的过失愧悔不迭;也可以由于一次小的成功得意忘形。少年最初评价的对象,大多限于与学习有关的各个方面,如勤奋学习、按时完成作业等,以后才逐步学会比较全面地分析一个人的全部个性品质,并分出主要的或稳定的品质、次要的或偶然的品质。

(三)和青年或成年人相比较,他们评价别人和自己品质的能力还不高,做出的评价常常既不全面也不稳定。

他们对他人的评价或自我的评价常常是不客观的,而且往往评价别人时比较清楚,评价自己时比较模糊。评价常常是不全面的,比如评价别人,有时只看到一点缺点,就抹煞了全部优点;有时只看到一点优点,就忘掉了主要缺点。评价还常常是不稳定的,比如评价自己,有时过分夸大自己的能力,以至觉得自己很了不起;有时又过分低估自己,显得非常消沉。这些特点给对他们的教育带来了不少困难,家长必须机智地对待他们,对他们的评价恰如其分,既要尊重他们,不能把他们当作“小孩”看待,又要耐心、委婉地向他们提出要求,给以必要的批评和监督,从而逐步引导他们学会主动地进行自我批评和自我教育。  

实践经验证明:在正确的教育影响下,少年能够真正了解自己,自觉地学习并为集体工作;在不正确的教育影响下,少年就会过高或过低地估计自己,从而引起各种不良的行为倾向,如自大或自卑,破坏集体,以“恶作剧为荣”等等。当然,在同一年龄段,少年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水平并不完全相同。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对自己提出较高要求,已养成自我批评习惯的只是少数;自我批评精神正在发展中,但还不稳定,对自己的缺点缺乏改正决心,有言行脱节的现象的要占多数;自我批评精神很差的是极少数。家长能否在这方面给予孩子正确引导,对孩子个性水平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

三、初中生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发展

初中阶段是每个人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形成的时期,是开始以道德信念和理想来指导自己行为的时期。初中生道德信念和理想是在社会生活条件下,特别是在教育条件下,在教师、少年先锋队以及家庭的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一)道德信念的形成是他们道德意识发展的主要特点之一。

小学低年级儿童还没有道德信念,他们的行为主要是受外部条件制约;中高年级的儿童,只是初步有了道德信念,他们虽然有了坚持某些道德行为的愿望,但是自觉性还很差,而且不坚定。只有进入少年时代的初中生,才能在道德行为上具有原则性和自觉性。这是个性发展的客观规律。

为了使孩子形成正确的道德信念,必须使他们掌握正确的道德知识、道德概念。因为,道德信念是以一定的道德知识和道德概念为基础的。初中生对于道德概念的理解水平在不断提高。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对于“对己”“对人”“对社会”三种概念已经基本能够正确理解,只是还不够深刻,对于道德知识的理解多数还停留在现象上。到了初三上学期,他们就能初步揭示实质,上升到从基本要求上加以认识。因此,家长要配合学校教育,采取必要的措施,帮助孩子正确掌握道德概念,随时注意纠正他们理解得不对的地方。

为了使孩子形成正确的道德信念,仅仅有道德知识、道德概念的灌输还不够,还必须使他们形成对现实生活的正确态度,并有按照这种态度去行动的愿望和决心。例如,不但要让他能正确理解“友谊”的概念,并且要能在行动中正确地对待自己的同学,而不要一面大谈真正的友谊,一面在考试的时候却“帮助”同学抄袭。而这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平时的道德实践,学校的传统、集体的舆论、教师的范例、家长的引导等,都起着重要作用。

(二)道德理想的形成是初中生道德意识发展的另一个重要特点。

初中生的道德理想和他们道德信念密切相关,都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在道德行为上的具体表现。小学儿童只有一些比较模糊的、对未来生活的想象,只有到了初中阶段,道德理想才会真正形成和发展起来。但他们往往还不善于正确做出选择。例如,把粗鲁当作勇敢,却不管这些品质在什么情况下才有价值;以武侠小说中的某些人物作为理想,模仿却常常带有表面性,只注重行动习惯和言谈方式。只有到少年后期以至青年初期,他们才能以理想人物的主要品质作为标准,来评价别人和自己的行为。他们的理想还带有很大的不稳定性,很容易发生变化。例如,当他看《水浒传》的时候,他很向往武松;而当他看完全国乒乓球比赛以后,他又想当乒乓球选手了。随着他们渐渐长大,他们的理想才会逐渐趋于稳定,才会变得更有内容,更有社会意义。

由于理想在初中生的道德意识发展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家长要注意帮助他们选择正确的理想范例,正确认识理想人物主要的宝贵品质,告诉他们应当如何以理想范例为榜样来进行自我修养。例如,有的孩子竟然把班里一个最不守纪律的学生当作理想人物,认为他是英雄。家长就应当明确予以否定,对孩子讲明不守纪律对集体和个人的危害,帮助孩子分清是非。家长还要注意帮助孩子把远大理想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把对理想人物高贵品质的学习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中去。

(三)要教育他们把道德意识变成道德行为和道德习惯。

在初中时期,不但要形成少年正确的道德意识,而且要教育他们把道德意识变成道德行为和道德习惯。研究表明,道德判断与行为之间有明显的对应关系。道德推理水平较低的少年,其表现出的欺骗行为比道德推理水平较高的少年多。然而,少年道德判断与道德行为之间的这种对应关系,还受到判断对象的调节。少年在针对他人进行判断时,所表现出的道德水平比针对自我时要高,不过这种差异会随道德水平的提高而减少。少年言行一致性的水平随年龄升高而提高,到初三之后,言行才能趋于一致,动机和效果也开始初步统一起来。

少年有时表现出的言行脱节,是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的。比如,由于说比做容易,少年即使有时有了正确的动机,行为也往往跟不上;或者由于模仿的倾向,少年可能会做出与其具有的道德认识不同的不良行为;等等。所以,针对这些特点,家长要区别不同情况进行教育,采取不同的有效措施,加强少年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的统一性、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使他们的个性品质得到完美发展。

(四)世界观的萌芽应当看作少年道德意识发展上的一个新的事实。

从初中时代起,孩子不仅对人的内心世界、人的个性品质发生兴趣,而且对世界观问题开始有了兴趣。这表现在他们真正关心一些有关世界形成的问题了,例如,世界是怎样产生的?地球上的生命是哪里来的?人类是怎样发生和发展的?人类社会是怎样发展变化的? 别的星球上是否有人? 有没有鬼神存在? 等等。但这时,他们对世界观问题的兴趣,只能说是世界观的萌芽,还远远说不上对现实世界有了认识,观点体系也还没有形成,也还不能掌握一些抽象的哲学概念。

为了让学生到青年时期,能形成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在初中的各科教学和教育工作中,安排了很多有关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内容。家长要重视孩子对这些内容的学习,一方面帮助他们掌握好有关生物和人类起源的知识、有关社会发展史的知识,另一方面揭穿那些封建迷信思想、社会政治和历史上的反动观点。例如,梦和预言是少年所不大理解而又关心的问题,这就要向他们说清科学预言和迷信预言的区别。

四、这个阶段影响孩子成长的内外因素

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因在于事物的矛盾性,其中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那么,在初中阶段影响孩子成长的内外因素有哪些呢?

(一)从内因来看,发展孩子的社会认知能力是关键。

社会认知是指个人如何看待他人(包括这些人的内部心理状态),以及如何看待与他人有关的自我。专家认为儿童社会认知的发展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少年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处于第四阶段。这时,他们已能协调自己和他人的观点,理解社会关系的互惠性质,能够采取中立的客观的立场看待社会交互作用,同时考虑到自己和别人的看法。

少年社会认知的发展是以他的认知能力的发展为基础的,与他的社会行为有明显相关。少年的社会知识越多,他们就越能较轻松地应付社会情境,更好地评价他们的行为能给自己和别人带来什么样的后果,更好地运用计策来解决社会冲突。那些能有效应付社会情境挑战的少年,帮助别人、参与社会、与父母和同伴友好相处的意向也就会更为强烈。

现在有些家长,在孩子上了初中以后,怕担任学校或班干部后,工作忙影响学习,不让孩子参加竞选,有的已经选上了还让孩子辞掉。有的家长甚至认为孩子参加学校举行的各种课外活动,也是白白浪费学习时间。其实这些都是错误的。孩子在后担任学校或班干部的过程中,在参加学校举办的各种课外活动中,能学到多少课本中学不到的东西。这对他们认知能力的提高,以后他们长大后参加工作的好处,都不是三言两句就能概括的。我的体会是:作父母的,千万不要不懂教育却胡乱干涉孩子在校的学习生活。我们应当比其他任何人都更重视孩子全面素质的提高,更重视孩子各种能力的培养,鼓励孩子甚至帮助孩子寻找这种学习和锻炼机会。

(二)从外因来看,父母仍是影响少年成长的主要因素。   

少年的社会化过程是受到来自父母、同伴以及学校诸多因素影响的,但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仍然是父母。这是因为少年一般仍需要与父母生活在一起,与父母接触的时间最长,受父母言行影响的机会最多,又与父母有着骨血相联的亲密关系,所以父母对他们的影响要超过其他各个方面。父母对少年社会化的影响是通过他们对子女的教养方式起作用的。父母给予子女无微不至的关爱,能帮助他们发展与他人积极的恰当的关系,增强他们的自信和自尊。而经常对孩子表示拒绝和敌意的父母,则会影响他们的智力和学习,导致他们不善于与他人相处,甚至发生心身疾病或走向犯罪。

父母的教养方式与少年社会化之间的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少年对父母的教养方式的看法。研究表明:较为积极的自我概念与少年认为其父母比较接受他们,很少使用心理控制有关。少年感到被接受、有人需要以及感到一定程度的独立,对于其自我价值感和积极的自我概念的发展都有促进作用。父母对于少年社会化的影响,主要在价值观念和独立观念方面,这当中可能蕴含着冲突。如果父母和少年之间在价值观和理想上有相同的地方,那么这种冲突就较为平缓,双方可以发展成一种相对和谐的父子、母子关系。否则,就可能产生“代沟”。教养方式是否正确要看教养效果,而效果不是父母一厢情愿的事情,要看孩子的感受。所以,在孩子上了初中以后,父子、母子之间的思想和感情交流很重要。其实,只要当父母的有点耐心,能尊重孩子的看法和想法,孩子们的心里话是不难问出来的。只要父母对他教育、帮助时态度和方法对头,他们也是乐于接受的。

(三)同伴关系有了质的变化和更为重要的作用。

与小学阶段相比,到了初中阶段,孩子之间的同伴关系有了质的变化,有了更为重要的作用。因为,他们需要与亲密的朋友分享失望和喜悦的感受,从那儿得到对困难的理解和更多的自信,这是他们应付这一时期感情波动的客观需要。可是,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初中生中有品质好的孩子,也已经有了品质不良的孩子。如果交友不当,过密的同伴关系也可能导致不利的影响。而且,一旦朋友背叛,打击会相当大,会让他们的内心造成一种消极感受,导致自我价值感的下降。同伴在少年社会化过程中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但是与父母的影响相比,这种影响多是表面化的,范围要小得多,时间也短得多。它主要集中在追星和音乐、服装等方面的赶时髦上,而父母的影响却是在价值观念、道德标准、行为方式上,而且起着决定的作用。并且,同伴关系的形成,一般都是由于有相似的背景和价值观。所以,大多数情况下,同伴的价值观与父母的是一致的。在这种情况下,同伴关系事实上是强化了父母传授的基本价值观。但当双方对于价值观念、理想道德的看法完全不同时,少年必须选择其中的一种时,同伴关系一般都会产生不良影响。所以,父母对孩子的同伴关系要十分关注,并要注意以正确的方法(父母自己就是孩子最好的、最可信赖的朋友),来指导孩子正确交友。

(四)学校对孩子命运的决定作用越来越大。

一方面,这是由于学校的基本职能决定的。学校的基本职能是教育,是向孩子传授知识和技能。这些知识和技能是每个人将来成为经济上独立的社会成员所必需的。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对孩子的学习影响极大,也就决定着他们继续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和未来从事的职业。同时,学校又使文化信仰、价值观念和民族传统得以延续。通过学校树立的榜样和进行的训练,少年了解了各种角色期望,并承担了这些角色。

另一方面,学校又是一种社会活动场所,学生每天在校的时间又相当长,学校发生的各种事件、活动,也都会对他们产生影响。学校里同学间的亲密接触,为少年结交朋友、建立亲密友谊,提供了机会,而同伴关系又对他们的社会化有着重要影响。学校老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会作为成人中离他们最近的榜样,在向他们传授自己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学校的经历还会影响少年对自我能力的评价,经常成功的学生会把新奇问题看作一种挑战,在这种挑战中他们会受到鼓励;而经常失败的学生会认为自己无能,失去尝试的动机。所以,这个阶段家长要更加重视孩子学校的选择和与学校的配合。

文章来源:科学培育孩子http://blog.sina.com.cn/kexuejiaoyuhaizi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