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野掇拾:用药也会引起发热

 昵称535749 2013-11-10
  发热是疾病的一种症状,不论感染、癌症、内分泌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以及神经系统疾病,都可能出现发热症状。区别发热源于何种疾病并不容易,更令人困惑的是用药也可能引起发热,区别因病引起的发热还是因用药引起的发热更为困难。但如果不加以区别盲目继续用药,很可能引起严重后果。
    药物热发生的机制 
    因用药引起的发热称为药物热,多伴随用药出现。引起药物热的药物以抗菌药最为多见,其次为降压药、麻醉药、镇静药、抗甲状腺药以及抗癌药等等。
    1.过敏反应药物引起的过敏反应表现十分复杂,可出现荨麻疹、血清病、药源性肾病以及皮肤发红等,但也可仅仅出现发热。发热的原因与药物作为半抗原刺激免疫系统,形成免疫复合物,然后活化补体,从而刺激白细胞,释放内源性发热物质,引起发热;也可能药物直接作用于淋巴细胞使之释放发热物质进而引起发热。
    2.药物本身作用如抗真菌药二性霉素B,系一种外因性发热物质,进入体内可直接引起发热,人人如此。
    3.通过药理作用引起发热通过药物药理作用后引起发热。如应用抗癌药癌细胞被破坏后,癌细胞释放出内源性发热物质。
    4.通过体温调节作用引起的发热肾上腺素、可卡因等可刺激交感神经,促进机体产热;阿托品、抗组胺药、三环抗抑郁药等可抑制发汗功能,影响散热而引起发热;甲状腺激素可促进基础代谢,也能引起发热。
    什么情况下要怀疑药物热
    虽然发热,但患者精神状态良好,经检查无任何异常发现;没有明显不能控制的感染性疾病;原有疾病已经改善,但发热仍然持续,反复发作,并在使用某种药物后(多在用药1~2周)出现发热,没有固定热型,体温最高可达38℃~40℃;停药后(24~48小时以内)体温即可下降等情况,都要考虑药物热。
    引起药物热的常用药物
    1.化学疗法药主要有青霉素、先锋霉素、二性霉素B和奎宁等;有时引起药物热的主要有雷米封、利福平、万古霉素和链霉素等;很少发生药物热的主要有红霉素、四环素和氯霉素等。
    2.循环系统用药经常发生的主要有普鲁卡因酰胺、奎尼丁;有时发生的主要有肼苯达嗪、硝苯地平等。
    3.中枢神经系统用药经常发生的主要有巴比妥、甲基多巴和苯妥英等。
    4.抗肿瘤药经常发生的主要有门冬酰胺酶、嘌呤霉素和干扰素。
    5.消化系统用药经常发生的主要有硫酸阿托品;有时发生的主要有西米替丁和胃复安等。
    药物热处理原则
    怀疑药物热时,首先停止继续用药。如无皮疹,停药后72小时内体温恢复正常时即可诊断为药物热,不宜再使用同种药物。但有些药物必须继续使用又没有可以代替的药物时,应请从事传染病和变态反应的专家认真研究后确定是否可以继续使用,即使可以使用,也要注意变态反应和肝肾功能变化,以防意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