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洪秀全天王府中十年梦

 五马山麓 2013-11-13

洪秀全天王府中十年梦

飞烟轻似梦 等级:狐天神 送礼物 发消息

楼主

洪秀全天王府中十年梦
 1864年6月1日,洪秀全抱病而死,终年50岁,这位天王在临终时还下诏说,请大家放心,我马上到天堂去,让天父天兄派兵,保卫天京。其时,天京正在遭受湘军猛攻,粮食短缺,兵员减少,城池危在旦夕。

  7月9日,湘军通过地道炸塌城墙进入城内,大破太平军,天京失陷。湘军入城后大肆劫掠,然后纵火焚烧天王府及忠王府,天京城内火光冲天,延烧七昼夜,繁华的天京惨遭劫难。天朝兴师动众、广集人财修建的壮丽宫殿毁于战火,宫殿中的宫女、家具、宝器也被劫掠一空,劫后的宫殿、建筑“十者不存其一”,只留下二堂之前的穿廊、朝房、大殿和一些附属建筑如吹鼓亭、牌坊以及花园等。

  早春的“总统府”里,游客们只能靠着这依稀的建筑以及大量陈列的史料,凭吊我国历史上这次规模最大、持续最久、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农民起义了。

  太平军攻陷南京

  从1864年往前,时光倒退11年,即1853年,炸开城墙进入南京的部队,是势如破竹的太平军,被杀得四散奔逃的是清朝军队,历史的主角戏剧性地掉个过儿。

  那是1853年的清晨,南京城头大雾笼罩,太平军趁机发动攻击。轰隆一声巨响过后,仪凤门被炸开两丈许的缺口,数百太平军突入城内,其中的一支队伍正遇上仓皇逃跑的两江总督陆建瀛,陆总督命归黄泉。太平军的猛烈冲杀吓跑了守卫西门和南门的清兵,下午,太平军由聚宝门右侧矮墙翻入城内,打开三座城门,放太平军蜂拥而入。 20日,在东王杨秀清的指挥下,太平军一鼓作气攻下全城,全歼清军,占领南京,取得了起义以来的最大胜利。

  正当太平军胜利东进的时候,天王洪秀全于3月29日进入南京,与众将领讨论建都事宜。大家认为,南京这个地方为“王气所钟”,“乃帝王之宅”,在此建都具有政治号召力;从经济上看,这里属江南富庶地区,广有米粮,资源丰富,可在物质上得到保证;就军事地理看,南京城墙高厚,地域广阔,北有长江天险,四周群山环抱,地势十分险要,进可南征北战,守可阻止北敌南侵。一番查看之后,他们决定建都南京。建都之后,太平军又踏上了北伐和西征的征程。  

  天王府琼楼玉宇不胜寒 

  太平军进入天京后,就广为宣扬两句话:“正是万国来朝之候,大兴土木之时。”天王府的建设从进城后第二个月就开始了。王府是在原两江总督署的基础上向周围扩建十里,四周有三丈高的黄墙环绕的宫殿群,宫墙外面一道深宽各两丈的御沟,沟上有三孔石桥称五龙桥供行人进出往来。过桥迎面第一道大门为天朝门,门外悬挂着十余丈的黄绸,上有天王御笔手书5尺大的朱字诏令:“大小众臣工,到此止行踪,有诏方准进,否则云中雪(‘云中雪’是太平军形容‘杀头’的隐语)”。

  进了天朝门到第二道门即圣天门,门旁置两面大鼓和两座琉璃瓦的吹鼓亭,每天24小时鼓声不断,琴音袅袅,乐曲悠扬。过圣天门即进入宫殿区,迎面有一座牌坊,东西两排数十间朝房,正面是天王坐朝的金龙殿。在大殿后面,是一条长长的穿堂,又有七八进,到末层第九进是一座三层大楼,顶层四面绕栏,栏内长窗,登楼可以眺望到数十里远。这种重殿叠宇的建设,是按照洪秀全自己设计的九重天庭。王府内还建有东花园、西花园、后林苑,园中水池内有石舫,池畔又建有五层高楼,也可以登高远眺。

  天王府的第一期工程,半年即建成,可惜被突起的大火烧毁了一部分,于次年正月又开始了第二期工程。两期工程所用的砖石木料都是从明故宫、庙宇、民房拆取搬来的,建筑工人主要是征用没有随军的妇女、老人,工匠则是奉天王的诏命从安徽、湖北招募来的,且都是无偿劳动。

  直到天京重新被清军夺回去,天王府的建设工程也没有完工,太平天国的奢侈行径为后来的兵败埋下了隐患,留下了“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的感叹。

  天朝诸王争奢赛富 

  在大兴土木的同时,天京诸王豪贵也上下争奢赛富,竞相大搞华丽排场。如舆马定制,从基层管辖25人的“两司马”乘4人抬黑轿开始,层层加大。东王杨秀清每次出行要乘48人抬的大黄轿,夏日轿下设玻璃注水养金鱼的水轿,每次出行时前后仪仗数里,像赛会般。而天王洪秀全从不出宫门,宫内有美女牵的金车,宫外常备64人抬龙凤黄舆。为了适应豪华的铺张,宫内专设典天舆一千人、典天马一百人,还有典天锣、典天乐……等等。奢侈至极。

  太平军从武汉到南京,缴获战利品及没收天京工商业财物,驱赶居民男女分居后接收居民家中钱财不计其数,为了管理使用这些金银财宝,天朝设立专管铸印和制造金银器皿的典金官;专管雕琢玉器的典玉局;专管制造冠帽的典角帽;专管制造靴鞋的典金靴等。如为天王制造24只金碗,金筷子,“筋长近尺,浴盆亦以金。”连净桶夜壶都以金造。

  天朝各官在穿戴装饰上更是追求华丽奢侈之风,互相争奇斗艳,奢侈已极,一冠袍可抵中人之产。而天王洪秀全的金钮扣和八斤重的金冠,更是无价之宝。除了供天王如此挥霍之外,还有参加争吃争穿争排场的朝里朝外文武各级官员31万多人,其中大部分都是王亲国戚和洪秀全起事时的功勋兄弟,此时都是些冗员闲差,坐享荣华,很快就把库中掠夺来的金山银海挖空吸干了。


  洪秀全与军师负责制

  在太平天国展区,记者注意到,这里的历史资料比较丰富,这些资料,很多是由清军俘获后送到北京,才得以流传下来。这其中,各种文件、诏书、制度等更显丰富。

  原来,洪秀全进入天京后便避居深宫,很少出户,也很少见臣下,每日撰写各种文告、诏书,着意讲求官规礼仪,语多不切实际的“天话”、“梦话”,一切朝政都由东王杨秀清把持,实行所谓的“军师负责制”。军师负责制是“天王为挂名国家之首,军师为政府首脑,天王临朝而不理政,国家权力由军师行使”的政治体制。

  太平天国的正式文告、檄文,都用左辅正军师杨秀清、右弼正军师萧朝贵的名义发布,他们在文中自称“本军师”,代表国家诏告天下,而不用天王的名义颁布;太平天国处理国家政务都是杨秀清的“诰谕”行之,而没有中国历史上皇帝的“上谕”。当时萧朝贵早已去世,许多文告虽由杨、萧两人署名,而实际上是杨秀清一人议决。

  杨秀清的东殿设置六部尚书,每部12人,共72人,分掌一切国务。每天从东殿发出的诰谕川流不息,据史料记载,有时多达300多件,使清朝官员都感到惊奇。

  天王虽不过问政事,但他毕竟是一国之君,许多大政方针还得有他“御批”方能执行。特别是天京事变后,洪秀全把军师之权揽到自己手中,宣布“主是朕做,军师亦是朕做”。不过,他虽然独揽大权,却没有杨秀清的才能,任人唯亲、压制功臣,致使国势江河日下,直到洪仁 由香港回到天京,洪秀全才把军师位置让给他,不过洪仁 未能独揽大权,因为洪秀全动辄干扰朝政、一意孤行,最后大纲紊乱,人心离散,太平天国最终走向失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