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志翔的《生命的两万天该留点什么》

 liubaoliang 2013-11-17

《精彩阅读》选:吴志翔的生命的两万天该留点什么

 

背景搜索

    吴志翔,当代写手,著述如《被历史忽略的历史》极具影响。

    本文提及的外国作家中,米兰?昆德拉是捷克小说家,1929生于捷克斯洛伐克布尔诺。1967年,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玩笑》在捷克出版,获得巨大成功。1975年,移居法国,很快便成为法国读者最喜爱的外国作家之一。他的绝大多数作品,如《笑忘录》(1978)、《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1984)、《不朽》(1990)都引起世界文坛的瞩目。他曾多次获得国际文学奖,并多次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弗朗茨?卡夫卡(Franz Kafka 18831924)是奥地利小说家。出生犹太商人家庭,18岁入布拉格大学学习文学和法律,1904年开始写作,主要作品为4部短篇小说集和3部长篇小说。可惜生前大多未发表。孤独三部曲:城堡》《审判》《美国》;这三部未完成的长篇却成了现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品。马塞尔?普鲁斯特(Marcel Proust1871710日~19221118日)是法国意识流作家,全名为瓦伦坦?路易?乔治?欧仁?马塞尔?普鲁斯特(Valentin-Louis-Georges-Eugène-Marcel Proust)。马塞尔?普鲁斯特,法国20世纪伟大的小说家,意识流小说大师。19846月,法国《读书》杂志公布了中法国、西班牙、联邦德国、英国、意大利王国报刊据读者评选欧洲十名“最伟大作家”,所排名次,普鲁斯特名列第六。海德格尔(18891976HeideggerMartin 是德国哲学家。存在主义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1889926日生于巴登邦弗赖堡附近的梅斯基尔希,卒于1976526日。早年在弗赖堡大学研读神学和哲学,1913年获博士学位,曾任马堡大学和弗赖堡大学教授,并一度担任弗赖堡大学校长。海德格尔的哲学思想深受E.胡塞尔现象学的影响,其基本观点主要反映在他所提出的基本本体论学说中。他一反近代从认识论出发研究哲学的传统,从人的存在入手研究哲学。强调应当首先追问人的存在,因为只有人才能领悟到自己的“在”。他在后期从现代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过程中看到人有日渐物化而丧失自身的危险,这使他不再专注于存在的分析,去寻找一种所谓达到“在的澄明”的途径。代表作有《存在与时间》等。

作品赏析

    时钟嘀嗒嘀嗒地走着,我知道那是我的生命在流淌。

    不知从哪一天起,我们开始对自己的年龄敏感起来。20岁以前,总觉得没有进入生活,但今天回过头看,偏偏又觉得那时候的故事最多,记忆最饱和。日历一页页地翻,年龄无声息地长,偶尔翻翻旧照片,会惊异于那双满是稚气的大眼睛曾经属于我!忽然间,我们似乎意识到,许多东西在不经意中已经永远湮没在黑暗中了。在成长的同时,我们也失落了渴盼成长的心情。

    我曾经好多次向朋友们问过同一个问题:“人一般能活多少天,凭你的感觉尽快报个数字出来。”

    10万天!”

    20万天!”

    几乎每个人的声音都响亮而充满自信。然而我却告诉他们,人的生命实际只有两万多天。起初,没有一个人相信我的话,说:“是不是少了一个零?”经过一番计算之后,朋友们深深地叹息了:“怎么?人生如此短暂!”

    天黑下来了,我拧亮台灯。时钟嘀嗒嘀嗒地走着,我知道那是我的生命在流淌。我打开一本书,米兰?昆德拉正在说:“我讨厌听我的心脏的跳动;它是一个无情的提示,提醒我生命的分分秒秒都被点着数。”可是我没法不听,正如我们没法拒绝两万多个日子一个个溜走;我的心脏没法不跳动,正如树叶在秋天里没法不飘落。心脏停止跳动,那便是我们的末日。我平静地想着:我们怎样才能在最后走进坟墓之前没有遗憾?这个问题非常接近那段我们耳熟能详的经典语录:“当我们回首往事的时候……”

    这个时代已经不可能只存在一种声音,也失去了响亮的压倒一切的“黄钟大吕①”。当年奉为圭臬②的东西今天或许被扔进了垃圾箱。人们更懂得珍惜自己的琐细欲望,为物质和肉体急急奔忙。人们抛弃了一个英雄的时代,继而也抛弃了英雄所具有的精华。没有了殉道者般的神圣和信仰,没有了朝圣者般的坚忍与顽强,没有大爱,没有大恨,没有大悲,也没有大喜。

    于是,我想到一个人,半个世纪以前,他在《生命的路》中写道:“自然赋予人们的不调和还很多,然而生命决不因此回头。”这个人就是鲁迅,他追索的是大生命。他“为了肩起黑暗的闸门而拥有一颗黑暗的心”,他“是现代中国最痛苦的灵魂,不管怎样,他都是一个战士”。可以有千万个陶渊明、苏东坡,可以有数不清的林语堂、梁实秋;但是鲁迅,只有一个。

    一种坚挺、鲜亮的人格精神在今天是极其稀罕的。

    几天前,重读小说《北方的河》,我再一次被感动。瞧那个人,他坚定地站着!他有一种足以震慑群生的气度,他的硬朗的质地是对众多聪明人的嘲讽,他的沉默和铁一般的冷峻令机会主义者心惊。那个人,他是来自欧亚大陆高纬度的坚硬的风,他有信仰,“信仰,你这纯钢百炼的处女!”

    还有海子,质朴而清亮的海子。这位诗人没有活满1万天,但他永远保持了纯洁。他“站在太阳痛苦的光芒上”,复活了。

    “诗意是人的栖居必备的基本能力。”海德格尔下了这样的断语。这诗意,动物不会有,它是我们人类的粮食。

    夜深了,时钟依然嘀嗒嘀嗒地走着,我听到自己的心脏跳动的声音。我合上眼睛,看到了这样一幅幅图景:鲁迅在夜里一边咳嗽,一边写文章,灯光昏黄,“爱夜的人于是领受了夜所给予的光明”;弗朗茨?卡夫卡彻夜写完自传体小说《判决》,完成了与自己灵魂的对话,“我的心脏周围隐隐作痛”;马赛尔?普鲁斯特从35岁到死,生活在暗室中,门窗紧闭,房间里点着蜡烛,《追忆似水年华》成为他惟一的安慰;张承志做着“静夜功课”,午夜时分,他点燃一支烟,纪念夜与黎明相连的瞬间……

    这群孤独的人,这群饱满的灵魂!

    我们怀着美感想他们,并不意味着我们的青春必须苦难重重。我不希望青春被某一种方式囚禁,它应该是绚烂的,完全开放的;我不希望在20多年的岁月里永远背着沉重的十字架,有人背它只是为了别人可以不背它。

    我想说的只是:哪怕我们的世界变得越来越狭小,越来越平庸,也别让我们精神的花朵在春天枯萎;哪怕我们四面楚歌,也别忘记保持自己尊贵骄傲的呼吸。

(选自《中国当代散文精华》,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注释

①黄钟大吕:黄钟,我国古代音韵十二律中六种阳律的第一律。大吕,六种阴律的第四律。形容音乐或言辞庄严、正大、高妙、和谐。

②圭臬:指圭表,比喻标准,准则和法度;可以据此作出决定或判断的根据。

基础训练

1.文中说鲁迅追索的是“大生命”,请具体说说“大生命”的涵义。

2.根据这篇文章,《生命的路》的作者正确的是(     

A.弗朗茨?卡夫卡                  B.鲁迅

C.张承志                          D.海子

3.下面对这篇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A.文章写“我”告诉人们,人的生命实际只有两万多天,其目的是说明时光易逝,生命短暂,要珍惜美好的年华,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

B.作者由当前人的生存状态回溯过去,点明鲁迅、海子、卡夫卡等人拥有精神感召的力量,思路开阔。

C.文章主要运用了反复、比喻、引用、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

D.作者对“人们抛弃了一个英雄的时代,继而也抛弃了英雄所具有的精华”,进行了无情的鞭挞和批判。

E.文章“形散而神聚”,不说教,无指责,却让人无法轻松,并在读后能够进行深刻的思考。

4.结合全文,试分析“我不希望青春被某一种方式囚禁,它应该是绚烂的,完全开放的”的深刻含义。

5.文章几次写到时钟“嘀嗒嘀嗒地走着”?这是种什么修辞手法?

素质培养

6.根据文意,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在最后走进坟墓之前,没有遗憾?

7. 文章多次写到时钟“嘀嗒嘀嗒地走着”,其作用是什么?

能力提升

8. 作者列举鲁迅、海子、卡夫卡等人拥有精神感召的力量,其意图是什么?请给文中省略处再举一个类似的例子。

参考答案

1. 有着殉道者的神圣和信仰,有着朝圣者的坚忍和顽强,有着大爱与大恨,有着大悲与大喜。

2. B

3. BEA项“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错;C项“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错;D项没有进行无情的鞭挞和批判。)

4. 我不希望青春只是追求物欲,它应该追求饱满的精神。

5. 三次。反复。

6. 保持自己尊贵和独立的人格,使自己的精神丰富。

7. 文章三次写到时钟“嘀嗒嘀嗒地走着”,内容上说明时间在流逝,生命在流淌,要珍惜青春;结构上前后照应。

8.1)人的生命短暂,要珍惜美好的年华,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精神财富;在抛弃了一个英雄的时代,继而也抛弃了英雄所具有的精华的人们为物质和肉体急急奔忙,呼唤坚挺、鲜亮的人格。

2)这是一个类似开放性的题目,要突出对构建人类精神家园的执着,力求神似。

示例一:为了能“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司马迁苦苦思索,“肠一日而九回”,在“隐忍苟活,幽于粪土”和“死于节”中作出了生死抉择,光照千秋的《史记》是他活着的惟一。

示例二:在病榻前,百年文豪巴金老人仍然笔耕不辍,以非凡的毅力和勇气讲着真话,《随想录》成了他 “爱真理,忠实地生活”的代名词,也许这才是巴老留给后人最为宝贵的财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