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赵靖:无臂青春

 农家乐爱爱小屋 2013-11-18
前言:偶然的机缘,我随几位朋友来到了赵靖先生简单而整洁的小屋。在赵靖先生与其他几位朋友轻松愉快的交谈中,他爽朗的笑声,豁达的胸怀,话语中透露出的自强不息的精神深深感染了我。在参观了他的工作室,尤其是了解到2005年后有数篇相关文章报道了他自强不息,身残志坚,做出一番不平凡的事业的故事。可是,由于当时条件限制,这些文章都没有电子版,我当时就非常想把别人报道他的事迹的文章利用空闲时间陆续发布到定远论坛,让更多的网友了解他的故事,他的坚强,他的毅力,他的平常心。在征得赵靖先生同意后,我把有关报道他的报纸内容一字不差,原文照录。按时间顺序陆续发布。

赵靖:无臂青春

(原文刊发于《安徽青年报》2005年1月28日)

1月22日,赵靖书画培训中心颁奖大会在定远县城举行,该中心2004年度在省级以上大赛中获奖的105位学生从县领导手中接过证书和奖品。

一个贫困县县城的民间书画培训中心,一年竟有105人获省级以上大将;一个自发组织的颁奖大会,县五大班子领导都齐刷刷地出席,赵靖书画培训中心的主人赵靖哪里来的这么大实力与面子?

因公致残痛失双臂

1986年,17岁的赵靖被定远县南门石膏矿招作了农民工,由于踏实肯干,爱钻研,不到两年,赵靖就当上了作业班班长。

1988年10月18日,工人在点炮后发现有一炮没响。矿井里有哑炮是不能开工作业的。“我是班长,我理应去排哑炮。”面对同事的阻拦,赵靖走进了矿井,在杂石堆中一点点寻找。就在走近那枚哑炮时,上帝和赵靖开了个玩笑,“砰”的一声,哑炮爆炸了。

赵靖醒来后发现自己躺在省立医院的病床上时,时间已过去了20天。双眼视力降至0.4,0.2,两只胳膊都打着石膏绷带。他突然想起了自己手上还带着订婚戒指,忙问在病床边的母亲:“我的戒指可在了?”母亲早已心肺俱裂,禁不住失声痛哭:“孩子,你的戒指不在了,双臂也不在了……”

五雷轰顶。赵靖像做了一场恶梦,无论如何不相信这是真的。恶梦醒来并不见五彩的天空,相反,失去双臂,面目全非,视力下降,体无完肤。赵靖一次次伤心欲绝:老天啊,你为什么对我如此不公啊?

尽管如此,赵靖为了安慰母亲,反倒强打精神给母亲讲了“塞翁失马”的故事。可心里依然是空空的,失去双臂,失去视力,我能干什么呢?至少还能干一件事——经过赵靖的反复努力,终于说服女朋友与自己分了手。

随着身体的恢复,赵靖可以独自在医院散步了。一天,有位病人问在散步的赵靖“眼科在哪儿”,“眼科在三楼。”赵靖给他详细讲解了路线。“谢谢啊。”“谢谢?是啊,虽然我没有了手,但我并非一无是处啊。”赵靖兴奋起来。

出院了,赵靖到矿上希望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你就在家休息吧。”矿领导出于一片爱心,对赵靖说道。

赵靖又何尝不知道这句话的潜台词,自己现在是残疾人,属被照顾的对象,可才20岁啊,难道就这样了却一生?

自强不息苦练口书

由于身体素质不错,赵靖想学跑步和游泳,希望成为一名残疾人运动员,将来站在国际领奖台上,但是视力不好,这一方案被否决了。

一个偶然的机会,赵靖得知黄山书画院书法函授班在招生,就毫不犹豫报了名,他要自强,做一个有用的人,不能成为社会的负担。

没有手,就用脚写吧。脚趾夹着毛笔练习写字,但不听使唤,笔也很难夹住,更可恶的是因为视力最高只有0.4,练了一段时间就会头晕目眩。

除了脚,还有哪个地方能握住笔呢?嘴,对,嘴含笔练字,眼睛与纸的距离大大缩短,能看的比较清楚,而且头比脚灵活。

笔含在口中,唾液就顺着笔杆一个劲往下流,经常弄湿纸张。赵靖每次练习都要在桌旁放一只痰盂,口水流出来,吐完再练,日复一日,引起了口腔发炎,呼吸不畅,引发了胃病。练的时间长了,颈脖就很酸,有时一练就到天亮,脖子酸痛难忍睡不了觉,赵靖硬是挺过来了。

嘴咬着笔练字,刚开始笔很不听使唤,很难掌握平衡,只有用力咬住笔杆,没练几天,笔杆就咬坏了,为了节省点钱,就在笔杆上套上铁套,铁套不久也被咬坏了,再换一杆。这么多年来,赵靖已记不清究竟咬断了多少支笔杆,多少个铁套,也咬坏了自己一嘴的牙齿。

有一年,赵靖为了练书法,八个月都没出过大门,现在想想,他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许多书法界的听到赵靖的事迹后深为感动,经常鼓励并给予免费指导。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继在黄山书画院校庆10周年师生作品展中获二等奖,一发不可收拾。他的作品先后获得第二届“地名杯”全国青少年书画大赛金奖,首届中越书画联谊展金奖,首届全国残疾人书法,绘画,摄影大赛铜奖,第三届全省残疾人书画大赛一等奖,第二届“和平杯”,“建设杯”和洗笔泉全国书画大赛三等奖,应邀参加全国性书画展30余次,其名字被载入《中国当代青年书法家艺术鉴赏》,《中国现代艺术家作品润格》等辞典。他被吸收为安徽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并被中国大众书画社聘为书画鉴赏家。

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一定有一个贤惠的女人。赵靖的成功与妻子张莲是分不开的。张莲冲破家庭重重阻力毅然与赵靖结合,十年如一日照顾他的饮食起居,陪他外出学习研讨,默默无闻,无怨无悔,与丈夫一起开辟了一块新天地。

无私奉献哺育桃李

“独乐乐,与人共乐,孰乐?”为了回报社会的关爱,1998年,赵靖成立了赵靖书画培训中心,决心利用节假日,双休日为广大青少年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学习书画,提高水平,逐步把他们培养成德艺双馨的书画人才。

针对学生的培训班很多,选择的机会也就更多,赵靖书画培训中心怎么才能做到鹤立鸡群呢?他利用自己在老年大学,文化馆授课的便利,从中选取了一些有资质的小孩到自己的培训中心学习,自己出房租,免费授课,先做个试点,教学生在春节期间为城乡群众义务写春联。学以致用,学生看到了学习的价值,积极性更高,义务写春联在社会上起到了一定的宣传效果。慢慢的,赵靖书画培训中心开始火起来了。

冬天,他必须裸露出那残余的胳膊为学生矫正握笔的姿势,手把手地教在他那成了“胳膊把手”地教,一个班100多人,他一个个地教,一个个地矫正,侥幸留下来的那一截胳膊上冻疮是一个接一个的生,一不小心就龟裂,鲜血直流。

夏天,在没有空调的大教室里,大汗淋漓,流到眼睛里热辣辣的,但他却无法用手去擦。

七年来,赵靖为定远培养了1000多名青少年书画人才,其中200多人在全国性大赛中获奖,30人被《青少年书画大典》收编。2004年,由安徽省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全省青少年书发展中,滁州市共入选148人,其中赵靖书画培训中心就占了109人。培训中心也因此被授予“中华书画教育成就奖”,“全国素质教育成果奖”。

赵靖的名气越来越大了。有一天,某残疾人艺术团找到他,只要他随团演出,团里不管赢利与否均给他15万年薪。一家风景名胜区请他去设台写字,除掉每天很少的提成,其余的钱都归赵靖。面对这样的优越条件,赵靖放弃了,他舍不得那些孩子。

“我们把孩子送到这,首先是选择了赵靖,其次才是书法,我们希望孩子能学习赵靖的精神,走正途。”一位家长在颁奖大会上说。当天共有300多人参加了会议,许多家长自发买了鞭炮,水果,鲜花向赵靖表示感谢。

正是由于这一系列的成就,赵靖先后被滁州市文化艺术界联合会,残疾人联合会,团市委授予“卓越贡献者”,“自强模范”和“十大杰出青年”,“十佳文明青年”等称号并被定远县委,县政府记三等功一次。

七年来,赵靖书画培训中心先后搬了六次家,因为没钱支付昂贵的场地租金,每位学生每学期50元的“学费”是杯水车薪,连买笔墨纸砚都不够用。但是赵靖没有放弃,他用自己口书的造诣和对学生的无私奉献告诉了人们:什么是口书的境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