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次眼界大开的学习之旅

 亭溪秋实 2013-11-18
“如何上才是一节好的历史与社会课?”“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体现新课标的要求?”……带着在教学中出现的众多困惑和不解,我随武汉赴浙江学习考察团一行38人踏上了东去的火车。
 
到浙江后,我们先后在杭州市采荷实验学校、嘉兴市秀洲区王江泾镇中学、绍兴市第一中学初中部、宁波市北仑区芦渎中学听了八位优秀教师的精采讲课,此后又同这些老师和当地教研员及领导进行了多场座谈讨论和交流。与这些先行者的交流使我疑惑顿解、眼界大开,深感不虚此行。
 
下面就在学习考察期间所见、所听、所想谈谈自已的收获和感受。
 
一、好的《历史与社会》老师首先是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忠实实践者。
 
  新课改提倡体验、探究、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这在所听的八节课上都有各具特色、不同形式的体现。
 
  如采荷学校的王晓红老师在上《与山为邻》一课中,自制了天山春夏秋冬·自然景观模型,让学生去动手、去探究不同季节应在何处放牧。黄佳老师在《在生活中感受工业文明》一课中,以小组为单位要求学生探究讨论并写出工业文明使生活变化的感受。王江泾镇中学的姚佩佩老师利用地图要学生利用问题情景探究。王琴英老师在讲《干旱的宝地》时,引叙专家对坎儿井保护的不同观点以及坎儿井的现状,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来看待坎儿井保护问题。绍兴一中的王洁老师在讲《草原风情》一课时,先要学生闭上眼睛听音乐《天堂》来想象、描绘草原,感受草原,后又以模拟导游的方式,让学生带着自身的体验与感受去参加小组讨论和探究。沈楠老师同样讲《草原风情》,却另辟蹊径,采用游戏、表演方式来让学生去体验探究内蒙古草原风情。宁波北仑区芦渎中学的孙静久老师在讲《文明中心──城市》时,利用生活的北仑来让学生感受、探究城市的特征。东海实验学校的张勤南老师在讲《草原人家》时,特别注重引导学生探究我国蒙古族人的衣食住行与草原的联系,从而得出人们要因地制宜来安排自已的生产和生活。张老师还用一定的时间显示了世界其他地区的草原风情,使学生对草原风情有了更深的体验与感受。
 
  二、研究课标、参透课标是上好一节《历史与社会》课的前提。
 
  《历史与社会》教材是根据课标编写的,在教学中只要一切以课标为准绳,我们就可能创造性地利用教材,精心构思,形成各具特色的教学。浙江几位老师的课都体现了对课标的良好把握。如采荷学校王老师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再创造,自制了天山自然景观模型。王江泾镇中学的姚老师要学生用三种不同颜色来描绘波斯湾过去、现在、未来。再如绍兴一中的沈楠老师和学生一起表演献哈达、敬酒等。这些老师都创造性地利用教材教,而不是简单地教教材。
 
  浙江几位老师都非常注重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他们都采用了多媒体的形式,收集了大量的图片、资料、影像资源,丰富了教学内容。如在讲《草原人家》时,几位老师都采用了腾格尔的MTV《天堂》片断,很好地表现了草原那种天高地阔、风吹草低现牛羊的意境。再如采荷学校的黄佳老师在讲《在生活中感受工业文明》一课时,选用了一段百岁老人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谈生活变化的影像,一下子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工业文明给人们生活带来的百年变化。这种非常到位的对教学资源的补充,是黄佳老师对课程标准深入钻研的结果。
 
  依据课标,开发具有时代气息、乡土特色的课程资源,既拉近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距离,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在几位浙江教师的课中经常可以见到。如采荷学校的黄佳老师在课中提到神舟飞船、太空蔬菜等,再如芦渎中学的孙静久老师讲《文明中心──城市》时,很好地联系到宁波北仑区的城市建设,最后播放的女排世锦赛的宣传歌曲《让我们与世界共成长》影像,透过反映宁波的优美画面、动人的歌声,很容易激起学生对家乡的热爱。连我这样一个过客,也深受感染,喜爱上了宁波。
 
  三、始终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一节好课的重要体现。
 
  浙江几位老师的课非常好的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上,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成为知识的构建者,而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对象。
 
  这种对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视,首先体现在老师想方设法地点燃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便能让学生自愿、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勤于探究。有的老师在刚开始讲课时就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如王江泾镇中学的姚老师在导入新课时采用了多哈亚运会的开幕式,宏大的场面,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眼球。再如绍兴一中的沈楠老师用《射雕英雄传》片断导入也很容易使学生进入学习的兴奋状态。有的老师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创造兴奋点,避免学生的学习疲劳,如宁波东海实验学校的张勤南老师在课堂上跳起了蒙古舞,既让学生了解了蒙古人的风俗,又使学生身心愉悦;采荷学校的黄佳老师用自己幽默、生动的语言,使课堂欢声不断。
 
  对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视,还表现在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性上。浙江老师的几节课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都进行得很好,非常注意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如绍兴一中老师的课从形式到内容有利于学生的合作学习,课堂桌椅的分组摆放使学生更便于讨论交流,整堂课气氛活跃,师生关系民主融洽。
 
  另外,浙江几位老师还十分注意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获得全面发展,为此他们进行了认真的教学构思。如绍兴一中的王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先设计了智力大冲浪,让学生对内蒙古的位置、地形、气候进行抢答,后又设计了内蒙古一日游计划,分组准备讨论,每个学生写出答案,分组上去讲解或展示。这种设计既有利于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又有利于学生的广泛参入。
 
  四、一节好课,应该是设计精致、有特色的课。
 
  浙江老师在教学设计上的追求完美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语言表达干净利落,内容过渡自然贴切,教学环节紧凑巧妙,在组织讨论时,过程清晰明了。如他们在设计合作讨论问题时,首先根据学生实际,设计好问题,然后提供材料,丰富学生的讨论内容,再在学生中找到领头羊,让学生找到合作伙伴,最后还要对学生的活动进行评价,评出小组最优秀的发言人。在设计合作讨论时,他们非常注意处理好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之间的关系,他们认为只有在自主思考的基础上合作,合作探究才有价值。在学生积极发言时,老师还要善于引导,不能让学生漫无目的,偏离方向。思维发散了,还要收回来;学生讲了,老师要及时总结归纳。
 
  有特色的课,应有自己的设计亮点。浙江几位老师在教学中都有其出彩之处。如采荷学校的王晓红老师让学生用词语描述天山人与自然的关系;王江泾镇中学的姚老师让学生用三种不同颜色来描绘波斯湾过去、现在、未来;再如绍兴的沈老师的蒙古礼仪表演、宁波张老师的舞蹈表演等。
 
  五、一节好课还应该有实效性,通过一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有一定的收获。
 
  在与浙江老师的交流中,我们达成了共识:在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也要落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要注意同高中文综的衔接。对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应该让学生学完后对各区域的位置、自然社会情况有一定的了解,不能上完课后,没有多少印象。
 
  虽然教无定法,但好的教学模式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在这次交流中,浙江老师提供了一个比较适合第四单元的教学模式,即:第一步创造新情景导入新课;第二步了解弄清该区域地理环境特征;第三步了解当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第四步提出问题对策;第五步联系地方实际。
 
  六、在同浙江老师的交流中,他们还提供了许多教学教研方面的宝贵经验。
 
  杭州江干区教研员提出建立学生教师的评价体系。目前他们正着手建立学业评价、教师专业评价、教研组建设评价的一套评价体系,他们的主张是用评价促进发展。嘉兴秀洲区的做法是教研工作要有主题方向,连续三年每年都有一个研究主题。
 
  对于学校内的教研工作,绍兴一中的作法是加强集体备课,实行资源共享。集体备课,实行主备课制,每个章节分到各个教师手中,由该教师主备课,每星期三次。几年下来,编成一套教案,以后上课适当改进即可。一课多上,进行研讨,要写出书面评议。每学期有两三次的主题教研,研究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也要书面写出论文,老师座谈讨论。
 
  宁波芦渎中学的做法是教研组是主阵地,加强互相学习、进修学习,组织读书沙龙,交流读书心得,提升自身理论水平;经常学科内互相听课,各学科间也相互听课;请进来走出去,加强交流。
 
  七、浙江一些学校的办学思想和教育理念,也使我受益非浅。
 
  一走进杭州江干区采荷学校,迎面而来的是“让每个学生都有效学习”几个大字。校园不大,但干净整洁,充满人文气息。在绍兴一中,一路学生问好声不断,充分显示出该校礼仪教育理念“在校做好学生,在家当好孩子,在社会是好公民”的成功。绍兴一中根据学生实际差异,实行了分类教学,把学生分为A、B、C类。考试试卷也分类,如A类120分,C类80分,一样折合为100分,呈现给学生家长。此举体现绍兴一中学校领导重视每个学生发展,因材施教的教育教学观。
 
  带着因疑问解决而愉悦的心情,我们返回了武汉,返回到各自的工作岗位。回顾一个星期的学习过程,我内心充满了暖意,感谢这趟浙江之行使我收获如此之丰。我将努力把学习成果落实到工作中去,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有所提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