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吃粗糧有學問——占到主食1/3吃完多喝水高壓鍋烹調

 老沔城人 2013-11-19

图片
 


 



 

 

【 吃 粗 糧 有 學 問 】
 

——占到主食1/3   吃完多喝水   高壓鍋烹調


吃粗粮有5个学问 - ydq200888 - ydq200888的博客

  粗糧有益健康的觀念已深入人心,然而,並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吃粗糧的精髓所在。下面幾個吃粗糧的學問,大家一定要了解。

  每天吃的量占到主食的 1/3左右。粗糧吃得少,起不到預防慢性病等多種保健作用。但粗糧含有較多的膳食纖維和植酸,長期大量食用,會影響人體對鈣、鐵等礦物質的吸收,還會降低人體免疫力。因此,每天最好能吃 50—100克粗糧。健康成年人每天吃的量占主食總量的1/3比較合適。

  吃完粗糧要多喝水。粗糧中含有較多膳食纖維,需要有充足的水分才能保證胃腸道的正常消化。因此,如果吃的粗糧制品中含水量較少,比如雜豆飯、玉米窩頭等,就要適當多喝水。

  老人、孩子要粗糧細做。老年人、消化系統尚未發育完善的兒童,由於消化吸收功能弱,吃太多粗糧會增加胃腸負擔,還會妨礙其他營養素的吸收和利用。對於這類人群而言,除了可選擇小米、大黃米等易消化的粗糧,並適當減少吃粗糧的量,還可以通過改進烹調方法來提高吸收率,如把粥煮軟爛黏糊、粗糧磨粉等。但需要提醒的是,對於糖尿病患者而言,粥越軟爛黏糊,餐後血糖上升速度也就越快。

  根據自身體質來調整品種。燕麥可溶性膳食纖維含量豐富,適合血脂高和肥胖者;紅豆、薏米利尿去腫,適合水腫體質人群;體質較熱者可多吃綠豆、蕎麥等寒涼滋潤的雜糧;寒性體質者則應選擇高粱、紅小豆、糯米等偏溫熱雜糧;胃腸不好的人可以選擇小米、大黃米和糙米,這類粗糧煮粥吃容易消化。

  用高壓鍋烹調保護營養。紅豆、綠豆和黑米等顏色深的粗糧多含有豐富的抗氧化成分,能幫助人體清除自由基,抵抗衰老。高壓鍋烹調能避免食物接觸過多氧氣,對於保存粗糧中寶貴的抗氧化成分,如多酚類物質是非常有利的。國外研究也證實,蒸煮會讓豆子的抗氧化能力有所下降,然而用高壓鍋來烹調豆子,在相同軟爛程度下,能減少抗氧化物質的損失。

 

 【食療養生】夏末秋初少吃瓜多吃果 
 

  有句俗話,叫做“一夏無病三分虛”,這個“虛”包含脾虛、胃虛和氣虛。人們在夏天普遍會消瘦一些,就是因為脾胃虛弱的緣故。

  其實,按照中醫的理論來講,在四季中還有一個“長夏”。長夏位於夏末秋初,涵蓋了小暑、大暑、立秋、處暑四個節氣。大家可能都有這樣的感覺,每到夏末秋初,無論是衣物還是食物都特別愛發黴,就是因為此時正處長夏時節,而“濕”為長夏的主氣。

  夏末秋初,“瓜”字輩的要少吃

  中醫認為脾的特性是喜燥惡濕,長夏濕氣本來就重,如果這個時候不小心淋雨,或是沒有及時更換被汗水浸透的衣物,就極易使脾臟為濕邪所困,從而出現食欲不振、大便稀溏、肢體困重等癥狀。這個時候你再多吃寒涼食物的話,就會更加加重脾胃的負擔,所以這個時候拉肚子的人也特別多。這個時候我們一定要特別註意飲食,護好腸胃,特別是冰鎮西瓜,這時能不吃就不吃了。

  夏季人們對西瓜情有獨鐘,特別是涼爽可口的冰鎮西瓜,幾乎成為人們消解暑熱的必備品。但可能大家還不知道,其實西瓜還有一個外號,叫“寒瓜”。西瓜性寒解熱,食之冰涼,因此才有了這個稱呼。西瓜本來性寒,若這“寒瓜”再在冰箱裏一放,簡直就是“雪上加霜”,盡管其清熱解暑的效果較好,吃上去很過癮,但多食對脾胃的傷害卻是很大的。有些人西瓜吃多了會拉肚子,甚至出現頭昏乏力、身體困重等現象,就是因為濕邪困脾所致。

  其實不只是西瓜,甜瓜、黃瓜、冬瓜、苦瓜等瓜字輩的食物都屬於寒涼食物。這個時候脾胃本就虛弱,若過食寒涼之物只會“火上澆油”,引起腹瀉也就是在所難免的了。所以過了夏天,西瓜基本上也該退出“歷史舞臺”了。

  秋後暑熱,“豆”字輩要多吃

  不宜吃瓜類,但是夏末秋初暑氣逼人該如何應對呢?

  綠  豆

  其實,生活中有些食物即可消暑又可化濕邪,最廣為人知的就是綠豆湯了。那汁液碧綠的綠豆湯不僅可解暑熱之毒,還可化濕,助你的脾胃解圍。

  紅  豆

  其實不只是綠豆湯,綠豆的兄弟“紅豆”(也稱赤豆、赤小豆)也有這樣的功效。李時珍曾稱紅豆為“心之谷”,中醫認為其有健脾利水、清熱除濕、消腫解毒的功效。由於紅豆性善下行,通利水道,所以經常服用還有減肥的功效。對於愛美的女士而言,若是擔心因“貼秋膘”而致身材變形的話,可以配合著多喝些紅豆湯,即有消暑化濕,還可以維持你的曼妙身材,何樂而不為!

  初秋養脾,少吃秋瓜多吃秋果

  瓜類不能吃,那吃什麼好呢?秋瓜不宜多吃,秋果卻是可以吃些的。

  秋  梨

  秋梨就是秋天最提倡吃的水果。秋梨又被稱為“果宗”、“玉乳”,有“百果之宗”的美譽。中醫認為梨性涼味甘,能生津潤燥、清熱化痰的功效,對於燥邪猖獗的秋季來說,是去燥的最佳選擇。

  秋梨吃法不同,功效也不同,民間有“生者清六腑之熱,熟者滋五腑之陰”的說法。如果有咽幹喉痛等上火癥狀,生吃就好。如果想要起到滋陰潤肺、潤喉祛痰的功效,熟吃更佳。可以將梨隔水蒸過,煮湯或者做成粥來吃,這樣也可以將梨的寒性除去,食用起來更加安全。

  大  棗

  另外大棗也是比較適合的佳品。大棗有“木本糧食”的稱呼,因為古人認為它可代食物食用。《本草綱目》認為棗味甘、性溫,能補中益氣、養血生津,對於“脾虛弱、食少便糖、氣血虧虛”等疾病有很好的治療效果。坊間甚至流傳有“一日吃仨棗,紅顏不顯老”的俗言。用紅棗加大米熬成粥,對保肝護肝也有很好的效果。

  但是大棗不宜食用過多,“多食令人寒熱,凡贏瘦者不可食”,每天吃棗不要超過50克為好。

  初秋進補,鴨肉最佳

  對於身體弱的人而言,秋季還是應該吃些肉類補一補的。但進補之前最好先把脾胃調理好。平時可以多喝一些綠豆湯或是薏米粥之類的食品,因為夏秋之際濕邪熱邪較重,這樣可以促進濕熱之邪的排出,有利於脾胃功能的恢復。

  在肉類的選擇上,以鴨肉為最好。因為秋天的鴨子是最肥嫩的,而且還有一定的醫療功效。秋天燥邪嚴重,吃些涼性的鴨肉,對於體內有熱、愛上火的人而言,便可起到祛火除燥的作用。

  自己動手,做鴨肉粥

  將250克鴨肉洗凈,用料酒、鹽煨20分鐘,之後加入適量清水和鹽熬成鴨湯。等鴨湯開鍋後,將上面的浮油撇掉,然後將100克洗凈的粳米放入鴨湯中煮粥,粥熟後再加點新鮮的蔬菜即可食用。這道粥口味較清淡,味道也較好,再加上粳米還有健脾和胃的功效,對於消化能力下降的人來講無疑是秋季進補的最佳選擇。

  初秋養脾,常按足三裏

  除了註意飲食以外,中醫穴位按摩也可以起到強健脾胃的效果,足三裏就是一個不得不提的要穴。有句俗話,叫做“常拍足三裏,勝吃老母雞”。足三裏是胃經的“合穴”,有扶正培元、調理陰陽、健脾和胃的功效。經常按摩此穴不僅能補益脾胃,對於消除疲勞、恢復活力也是有一定效果的。

  找  穴:

    足三裏怎麼找呢?此穴位於外膝眼下四橫指、脛骨邊緣處。找這個穴位時,可以用虎口圍住膝蓋,四指並攏,食指放於脛骨前緣,中指指尖所指的位置就是此穴。

  按  法:

    按壓時以有酸脹感覺為佳,每天按摩二至三次,每次三分鐘,長期堅持,不僅可和脾胃,還有強身健體、延年益壽的效果。家裏有艾條的話,也可以用艾條灸,艾條懸放的高度以產生熱感為佳,灸的時間比按摩的時間要長一些,大約十分鐘左右。每周一至二次即可。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