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精品教案】七年级历史第5课《灿烂的青铜文明》

 *晚 秋* 2013-11-19

【教案一】第5   灿烂的青铜文明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知道夏商周时期我国奴隶制经济发展的基本史实,包括手工业、农牧业的状况及特点,了解青铜工艺的成就,了解奴隶的悲惨境遇。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图片、文字等资料的综合运用,加强学生的直观感受,深入浅出地介绍青铜制造工艺,从而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指导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阅读、探究、分析,通过合作讨论,得出正确结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从而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人民创造历史的正确人生观。夏、商、西周奴隶的悲惨生活,说明奴隶主统治的残酷性,培养学生应有的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

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2.难点:

对“青铜文明”概念的理解。

【教学方法】

讲解法、图示法、归纳法、问题探究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播放视频《侯马青铜器制造工厂遗址》)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灿烂的青铜文明》一节。现在,请同学们看一下课本上的司母戊鼎的插图。这是1939年在河南安阳侯家庄武官村出土的一件青铜器。因鼎腹壁内有司母戊铭文。据研究,是一代商王为其名戊的母后所做的祭器。这件方鼎高1.33,口长1.10,壁厚0.06,重832.84公斤。器形庄重,花纹瑰丽,是迄今所见商周青铜器中最重最大的一件。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那同学们想一想,商朝为什么能够制造出这么大的青铜器?我们为什么把夏商周时代叫做青铜时代?我们这一课所讲的灿烂的青铜文明又是指什么?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具体内容。

讲授新课:

师:先请同学们阅读第26页“青铜器的高超工艺”下面一段的内容,思考以下几个问题:我国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青铜器的呢?后来又是怎样发展的?商周青铜器的特点有哪些?其代表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各有什么特点?

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1.青铜器

1)、青铜器的发展过程:

师:我国出现青铜器,出现在什么时候?

学生:是在原始社会末期出现

师:到了夏商西周,青铜器的发展呈现什么样的趋势

学生:夏朝的青铜器种类逐渐增多,商朝的青铜器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西周青铜器的品种更加丰富。

师:人类在最初的时候,主要是使用石器进行生产劳动的,考古学家把这个时代称为石器时代。在前面我们学习过石器时代又可分为打制石器和磨制石器。一般我们把打制石器叫做旧石器,磨制石器叫做新石器。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才发明了铜器。铜是人类历史上认识的第一种金属,自然界的铜通常呈赤红色,所以又称红铜。我们的祖先早在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用红铜制造过一些小的工具和饰品,如刀、锥、锯等。后来,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发现,在红铜中加入少量的锡和铅,制造的工具更加锋利和适用。这种铜和锡或铅的合金本来呈金黄色,生锈后则多呈青绿色,所以叫做青铜。

夏时期是中国青铜文化的初始阶段,夏时期,黄河流域率先进入青铜时代,考古发现的青铜制品有刀、锥、锯、鱼钩等小件工具和戈、干、戚等武器,在夏王朝晚期都城二里头遗址的贵族墓葬中还出土了原始酒器和炊器等。这些青铜器和炊器既是奴隶主贵族日常生活中的实用器,又是表示其身份地位、在特殊场合中使用的礼器,其形态多仿同时期的陶器,工艺粗糙,器形单调,缺少花纹,可以看出是在刚起步的阶段,商和周前期青铜文化发展到了高峰,是中国古代青铜文化的繁荣期。

 

2)青铜器的用途

师:青铜器的发展这么快,那它们有什么用途呢?其实刚刚我们也已经提到了一些,现在我们来归纳,它的用途主要有三个,一是用于生产(农具),一是用于生活(酒器,乐器,铜镜,食器)。一是用于祭祀。用于祭祀的青铜器叫礼器。礼器只归贵族专用,是他们身份地位的标志,死后大部分就随葬到墓穴里。司母戊鼎就是在安阳武官村一处墓穴里出土的,而且是作为礼器铸成的。鼎是政权、财富、贵族的代言物,司母戊鼎不仅是我国迄今考古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而且集中体现了商后期青铜文化发展的最高水平,也是世界青铜文化中罕见的珍宝。

 

3)青铜制作的特点: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美、范围广(“三星堆”文化)

师:那商周的青铜器的制作特点有哪些?

学生:生产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美。

师:请同学们各举一个例子。课本上哪件青铜器的制作可以表现出生产规模大?哪里可以体现出青铜器的种类繁多?哪件青铜器表现出工艺精美?

学生:铸造司母戊鼎需要二三百人同时操作,这就可见青铜器铸造业的规模有多大了。除了礼器司母戊鼎,还有酒器四羊方尊,可烧炭火的青铜器,有青铜器编钟,青铜面具等等,品种繁多。四羊方尊的工艺就十分精美。(课本第27页:商朝铜器工艺精湛,细致,有的浮雕于器物表面,有的缠绕于器身。)

师:还是除了上面的三个特点,青铜器制造业还有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分布地区非常广泛。大家学过夏商西周的历史,知道这几个王朝都是在黄河流域一带。与商周同期,我国西南地区的成都平原,也盛行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三星堆”文化。成都平原是在长江流域一带。从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说明我国的青铜器生产具有分布地区广泛的特点。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三星堆的这种青铜文化是非常独特的,其中最令人惊叹不已和感兴趣的是大型立人雕像、面具、头像和神树。大型立人像(课本插图)形体高大,浓眉大眼,直鼻阔口,方颅大耳,头戴花冠,身著左衽长袍,袍上饰有龙纹等图案。一种意见,认为这尊立人像是正在持物致祭的群巫之长,另一种意见认为是早期蜀国的一代蜀王。三星堆有很多值得我们中国人骄傲的世界之最,比如三星堆是(1)世界上一次性出土最多的青铜人头像,面具。达50多件。(2)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青铜大立人像。被称为铜像之王。(3)世界上最早、树株最高的青铜神树。(4)世界上最大的青铜纵目人像。(5世界上最早的金杖。这么多的世界之最,理所当然得要引起中外人士的瞩目。

 

2、陶瓷业和玉器制造业的繁荣

师:手工业中,除了青铜器制造业,夏商西周我国的陶瓷业和玉器制造业也很发达。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请同学名在课本上把这句话划出来。商朝时期,我国就有烧制原始青瓷的瓷窖了。夏商西周时期,玉器制造业也很兴盛,玉器雕刻工艺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这说明夏、商、西周手工业并不是青铜器制作业“一枝独秀”,而是得到了全面发展。


教师过渡:而手工业得以发展和繁荣,则是建立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只有农业生产发展了,粮食问题解决了,人们才能抽出精力来开发,从事其他行业,也只有吃饭问题解决了,才能有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这就是农业生产的发展是手工业发达的基础的原因。那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夏、商、西周时以农业为主的社会,农牧业已相当发达。请同学们看课本27页黑体字倒数第二自然段。回答问题:农作物的品种有什么?农业已经掌握了哪些技术?农业使用什么样的工具进行生产?

 

二、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

1.    农业:品种、技术、工具

2.畜牧业:品种、方式

3.商业:

学生:从农作物品种来看,后代称为“五谷”的农作物都已经有了。从生产技术来看,选种、施肥和治虫害的技术也有了初步掌握。从生产工具来看,西周已经用一定数量的青铜农具进行生产。

师:回答得很好。这是农业方面的发展。在畜牧业发明,今天家畜家禽的主要品种,商朝时都已经有了,还建有牲畜圈栏。商王室和贵族还有专门的牧场。在商业方面,商朝的都城繁荣,交通发达,沿途设有旅店。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形成了我国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明。

师:既然在夏、商、西周时期的手工业、农业、畜牧业和商业都很发达,为什么要以青铜文明作为当时文明的象征呢?大家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

师:同学们在学习本课时,应注意的一个问题是:青铜文明与青铜器、青铜铸造业不是一个概念。要想搞清这三者的关系,必须先对“青铜时代”作一简单介绍:青铜时代就是人类使用青铜制作生产工具、武器及生活用具的物质文化发展阶段。它介于铜石并用时代和铁器时代之间。而在这个时代人们所创造的物质文化,便被称作“青铜文明”。相对于我们前面学过的北京人、山顶洞人时期用的生产工具——打制石器和河姆渡人、半坡人时期用的生产工具——磨制石器,夏、商、西周已经在生产工具方面,从石器时代,跨入到青铜时代。并且,当时的青铜器已经渗透到农业、手工业、畜牧业及商业之中,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教师过渡:灿烂的青铜文明相比,奴隶们却过着悲惨的生活。大家看课本上的插图“商朝戴枷的奴隶俑”。我们一起来学习本课第三个内容:奴隶的悲惨生活。


三、奴隶的悲惨生活

师:这是在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陶俑。男俑的双手被枷在背后,女佣的双手则枷在胸前。这两个陶俑的出土说明了商代奴隶处境的悲惨。白天,奴隶们在奴隶主的监督下,从事艰苦的劳动;夜晚,为了防止奴隶们逃跑,奴隶主又给他们戴上枷铐。他们完全没有人身自由,奴隶主可以随时随心随意地虐待他们。还可以把他们随意转让或者买卖。在西周的一件青铜器上,就记载着一个奴隶主向另一个奴隶主买五名奴隶,标价是一匹马加一束丝。说明奴隶的地位是多么地下。商朝奴隶主对奴隶剥削压迫的另一个表现是:奴隶主每次祭祀祖先,都要屠杀大量奴隶作祭品,称为“人祭”“人牲”。奴隶主死了,还要把奴隶杀死或活埋,称为“人殉”。河南安阳侯家庄的商王大墓,墓的里里外外,人殉及追祭时的人祭,总共约三百人。

师:那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讨论一下:商代文化实在是一个灿烂的文明这句话有没有道理?

学生:讨论。

师:这是从不同角度对商代历史的认识。(1)奴隶制固然非常残酷,但这是随着生产力发展,私有制出现的必然。在奴隶社会中,奴隶主占有大量奴隶,就可以组织大规模的生产,进行简单协作和分工,提高生产效率;奴隶社会内可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组织大规模的生产过程,推动生产力发展;由于大批奴隶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提供大量剩余产品,使另一部分人可以摆脱体力劳动,专门从事脑力劳动。总的来说,商代文明较全面地体现了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在诸多方面的进步,因此,可称得上是灿烂的文明。(2)这当然又是建立在广大奴隶极其悲惨的命运基础上的“文明”。

 

教师总结:手工业、农牧业、商业的繁荣形成了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明,而灿烂的青铜文明是由奴隶创造的。他们分布在手工业、农牧业、商业等各个行业进行劳动,同时青铜文明的灿烂又是以奴隶生活的悲惨作为代价的。所以作为现代人,我们在可怜同情奴隶的同时,对他们更多的应该是尊重。因为没有他们就没有灿烂的青铜文明。

 

【板书设计】

 

文本框: 灿 烂 的 青 铜 文 明

奴隶的悲惨生活

 
 

 

 

 

 

 

 

 

 【教案二】5课:《灿烂的青铜文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比较全面的掌握夏、商、西周时期以青铜器铸造业为代表的奴隶制经济发展的基本史实,包括手工业、农业、畜牧业发展的状况;了解奴隶制下奴隶的悲惨生活。

    2.通过学习和思考本课所叙述的夏、商、西周我国经济发展的状况,提炼“青铜文明”的本质特征及概念,培养归纳、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

    3.通过了解奴隶的悲惨生活,认识到夏、商、西周奴隶制文明的高度发达是建立在对奴隶的残酷剥削的基础上,从而培养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来揭示奴隶制文明本质及全面认识历史发展过程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多媒体演示:通过多媒体平台展示众多的青铜器,使学生对青铜器有切身的体验与感知;并在这一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出青铜器制作的特点,加深学生对夏、商、西周青铜器“工艺高超”的理解。

    2.分组讨论:通过分组,使组与组之间在学习方面展开竞争;通过讨论,引导学生在与他人合作交流学习中探究知识,获得知识。

    3.角色扮演:指导学生搜集资料,编写历史小剧本。通过表演,加深学生对奴隶悲惨生活的认识。在教师引导下,学生透过奴隶的悲惨生活这种历史现象观察出奴隶的悲惨命运和“灿烂的青铜文明”有着密切的联系,进而得出“灿烂的青铜文明”主要是由广大的奴隶所创造出来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夏、商、西周时期奴隶制下青铜文明辉煌灿烂,全面发展;而且一脉相承,源远流长。

2.感悟到我国历史文化的悠久,从而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3.通过合作学习,角色扮演等形式,学会互相帮助,在活动中获得知识,培养团结合作精神。

教材重点难点的处理方法

1.重点: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2.2.难点:青铜文明的概念、表现;奴隶的悲惨生活与青铜文明的关系。

教学方法

分组导学,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观看视频,看视频时注意视频中告诉我们文物的名字是什么?什么时期铸造的?它有什么特点?司母戊鼎体现商朝时期青铜文明的最高水平,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6----灿烂的青铜文明

出示学习目标(同学齐读)

1、青铜器出现的时间,繁荣时期?

2、著名的青铜器有哪两个?

3、这些青铜器的主要的用途是什么?同时期    

   还有什么文化?

     4、“五谷丰登”的五谷什么时候齐备的?那时候,陶瓷业、玉器制造业,农业,畜牧业,有什么发展呢?

5、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明主要表现在

   什么繁荣上?

6.  奴隶过着怎样的悲惨生活?

学习过程

1.             同学们据学习目标导航和预习目标内容,小组内先互相提问(组长负责   5分钟)

2.小组换着提问(挑战对方)

3.分组导学

根据课文内容,将学生分成两个大组,每四人一小组。第一大组阅读“青铜器的高超工艺”这一目的内容;第二大组阅读“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一目内容。请同学们边看书边思考屏幕上给出的问题。

(多媒体展示

第一大组问题

1  夏、商、西周有哪些手工业?

2  青铜器制造业发展演变的过程?

3  青铜器制作有何特点?

第二大组问题

1  夏、商、西周农业发展的表现?

2  畜牧业发展的表现?

教师过渡:现在我们看第一大组的同学如何解答第一大组问题。

教师提问:青铜器制造业的特点?

         特点之一:生产规模大

     (多媒体展示)四羊方尊图片

         特点之二:工艺精美

 (多媒体展示)

青铜农具:铜铲(商)、铜 (西周)

青铜兵器:玉援铜内戈(商)、铜剑(西周)

青铜用具:铜爵(商)、铜镜(商)

    特点之三:品种繁多,应用普遍

(多媒体展示)三星堆的文物、青铜面具、大型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并简介图片

   教师提问:三星堆文化分布于何处?

   学生回答:我国西南地区的成都平原。

   教师引导:这说明我国青铜制造业不仅仅分布在商周统治中心地区。在西南等边远地区青铜制造业照样盛行。这说明当时青铜制造业还有何特点?分布怎样?

        特点之四:分布广泛。

教师过渡:夏、商、西周的手工业,除了青铜铸造业之外,当时的陶瓷业和玉器制造业也很兴盛发达。(教师简单提一下陶和瓷的区别,稍作讲解陶瓷业和玉器制造业)

 

 

 

 

 

 

 

 

 

 

 

 

 

 

 

 

 

 

 

 

 

 

 

 

 

 

 

 

 

 

 

 

 

教师引导:那么农业和畜牧业发展表现如何呢?请第二组同学概括一下。

农业发展表现:

1.商、西周时“五谷齐备”

2.技术改进:选种、施肥、治虫害

3  生产工具改进:西周开始使用青铜农具

畜牧业发展表现:

1  品种繁多:马、狗、牛猪等

2  牲畜圈养

3  牧场放养(规模大)

判断题:青铜文明就是青铜器工艺高超。

 

 

 

 

 

 

 

 

 

教师引导:上节课我布置同学们搜集了有关奴隶社会及奴隶悲惨生活的资料。现在我请一些同学来演绎奴隶的悲惨生活。

(多媒体展示同学们编的小剧本)

场景一

学生角色表演

旁白(由教师完成):奴隶一天的劳动开始了。

奴隶主:(不停吆喝)快起来!快起来!(打开奴隶枷锁)把地里的肥给我施了,才能吃饭。(随着“啪”一声鞭响,奴隶主一鞭子打在走在后面的奴隶身上)叫你快点,你不听!(呵斥)

奴隶:(嘴里嚷道)太累了。(伸腰想休息一会儿)

奴隶主:快给我干活,想偷懒。(劈头盖脸一鞭子打下去)

奴隶:(眼睛被打中,捂着眼睛叫疼)

奴隶主:(骂骂咧咧)不打死你才怪呢!

旁白:天黑了,奴隶被一一带上枷锁,关了起来。

    场景二

          商人:快来买,快来买。这里有五个奴隶,三个大的,二个小的。大的可以干重活,小的可以干零活。女的可以生小奴隶。快来看呀,快来买。

奴隶主:(牵一匹马来,马上背着一束丝)这些奴隶值多少?

商人:不贵,两匹马。

奴隶主:太贵了,一匹马+一束丝,不行拉倒。

商人:好,爽快,成交。

旁白:奴隶主回到了家中。

奴隶主:明天就要祭祀祖先了。我看把其中三个奴隶杀死了,正好用来做贡品。

旁白:第二天祭祀开始。(奴隶主一一把其中三个奴隶杀死)

旁白:一个月以后,奴隶主死去。

奴隶主儿子吩咐手下:把剩下的两个奴隶活埋作陪葬品。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奴隶的悲惨生活的表现:

a)         进行繁重的劳动

b)        失去人生自由,倍受折磨

c)        随意转让和买卖

d)        进行人牲和人殉

教师过渡:在农业、手工业和畜牧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奴隶,奴隶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    请同学们讨论一下,是谁主要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明?奴隶的悲惨生活与高度发达的青铜文明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教师总结:夏、商、西周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都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形成了我国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明。但这些发展和成就,都离不开奴隶们的辛勤劳动。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明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奴隶们创造的。

4.小结本课重点

5.带成语知多少?(生制卡片读出来)

6.畅谈收获(找一生主持)

7.达标检测(用奥运福娃藏问题出现,找一生当小老师)

8.探索之旅;寻访古蜀文明

9.布置第七课作业(在学案上)

10举出汉语中有关“鼎”的成语,并解释含义。
一言九鼎:一句话“抵”得上九鼎重。比喻说话力最大,能起很大的作用。
鼎足之势:比喻三方面的局面。
人声鼎沸:形容群声吵吵嚷嚷,就像煮开了锅。
大名鼎鼎:盛大的样子,形容名气很大。
三足鼎立:比喻三方分立,互相抗衡。
革故鼎新:旧指朝廷变革或改朝换代,现泛指除去旧的,建立新的

提示和建议

通过观看视频,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从课间松散状态进入到学习状态

 

齐读学习目标:使学生知道本课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有哪些?明确目标。

 

 

 

 

 

 

先让同学们根据学案把本课的基础知识了解一下,组长负责提问

小组换组提问,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

教师启发学生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教师引导好学生并及时表扬表现好的同学。

 

 

   教师分组时,可使第一大组人数稍多一些。问题可逐一快速跳入,以便引起同学们注意。

   教师应强调当第一大组同学回答问题时,第二大组同学边看书,边思考第一大组问题。同理,当第二大组同学解答第二大组问题时,第一大组同学要思考解答第二大组问题。

    学生看书5分钟,每一小组讨论2分钟。

学生纷纷举手,第一大组12两小题很快答出。教师对表现好的小组不失时机进行表扬。

教师在学生回答好2小题时,及时引导学生得出青铜文明一脉相承,具有延续性的特点。

学生从前面司母戊鼎的介绍很容易得出特点一。学生讲解说明四羊方尊图片,教师稍作引导,不难归纳出特点二。教师分层次展示图片并让学生看课文中的西周烧炭火的青铜器,引导学生得出特点之三。呈现图片要求速度适中。图片呈现后及时关闭窗口。学生在引导下很容易得出特点之四。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概括。屏幕一一打出农业和畜牧业发展的表现。

教师在学生判断的基础上及时总结 :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明不仅仅表现在青铜制造业的兴盛上,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共同形成了这一时期灿烂的青铜文明。

 

 

 

时间控制为8分钟,控制好场面。为表演顺利完成,打出同学们编的台词、场景说明,以便学生表演时参照。。

 

 

 

 

学生背上贴一“马”字,纸条撕成带状为“丝”。学生表演时加入表情和动作。

 

 

 

 

教师及时点评同学们的表演。

 

 

教师引导同学描述奴隶的悲惨生活。

 

 

 

 

学生讨论3分钟。

教师在学生讨论回答后及时总结。

 

 

 

 

 

 

   教师总结时,用多媒体演示出本课的主要内容。

 

 

 

 

 

 

 

 

通过找带“鼎”的成语,使学生把历史和语文联系起来,增加了知识面

找生主持,畅谈收获和达标检测找生当老师,锻炼了学生能力,丰富了知识,激发了兴趣。


【学案】 5  灿烂的青铜文明

【学习目标】

1.知道夏商周时期我国奴隶制经济发展的基本史实,包括手工业、农牧业的状况及特点,了解青铜工艺的成就,了解奴隶的悲惨境遇。

2.通过图片、文字等资料的综合运用,加强学生的直观感受,深入浅出地介绍青铜制造工艺,从而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

3.认识灿烂的青铜文明是建立在奴隶主对奴隶的残酷剥削和压迫的基础上的,是奴隶创造了灿烂的奴隶制文明。

【学习重点】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学习难点】对青铜文明的认识和理解

【学习过程】

【课前小练】

任务一:阅读教材第2627页——“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1.            末期,我国已出现青铜器,著名的青铜器有巨大的_________和造型奇特的_________等。

⒉ 与商周同期,我国西南地区的_________也盛行一种独特的、举世闻名的______文化。那里出土的_________、大型青铜_________、青铜_________等。

     夏、商、西周的陶瓷业也很发达,我国是世界上                       的国家。

任务二:阅读教材第27页——“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

     夏、商、西周是以          为主的社会,____也相当发达,后代称为粟、麦___、___和___的“五谷”,商周时已经备齐。

     _____、_______、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形成了我国夏、商、西周灿烂的_______。

任务三:阅读教材第28页——“奴隶的悲惨生活”

     夏、商、西周时期,奴隶命运十分悲惨,奴隶主还可以把他们_______和______,奴隶主死了,还要把奴隶杀死或活埋,做______。

 

【合作探究】

1、猜想一下当时奴隶们怎样制造青铜器?

 

 

2、夏、商、周时期,我国的农业、手工业、畜牧业都很发达,为什么以“青铜”作为当时文明的象征呢?

 

 

    3、某鼎铭文记载:“五个奴隶等于一匹马加一束丝”。这说明了什么?

 

 

【拓展延伸】

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是中原地区青铜文化的代表;“三星堆”文化是我国西南地区的代表。这两种文化有所不同,为什么?

 

【达标测试】

1.著名的商朝司母戊鼎可以证明我国商周时期(    

A.奴隶制的高度发展       B.农耕文明出现原始    

C.奴隶的命运十分悲惨     D.青铜工艺水平高超   

2、秀美的成都平原孕育了古老的文明,创造了独特的“三星堆”青铜文化。下列文物属于这一文化的是(    

   

A             B              C              D

3.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是(    

A.中国       B.古印度      C.古埃及      D.古巴比伦

4.在夏、商、周奴隶制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部门是(    

A.农业       B.手工业      C.商业      D.畜牧业

5、我国青铜文明的灿烂时期是(   

A.原始社会       B.夏朝      C.商朝      D.西周

6.夏、商、周时期灿烂的青铜文明包括(    

①农业  ②手工业   ③畜牧业   ④商业

A.       B.②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7、识图题

 

(1)请写出它们的名称

(2)请你说出图A在我国历史上有何地位?

(3)请你说出图C出土于哪里?

参考答案: 1-6  DCAAC  D

7、(1)A司母戊鼎、B四羊方尊、C青铜立人像;(2)司母戊鼎是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3)成都平原

 【课时训练】5  灿烂的青铜文明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1.举世罕见的青铜器司母戊鼎制造于(   

A.大汶口文化中晚期     B.夏朝   C.商朝     D.西周

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原始社会末期,我国已经出现了青铜器

B.夏、商、西周的青铜文明专门指的是青铜铸造业的发达

C.农业、手工业、畜牧业和商业的繁荣共同形成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明

D.举世闻名的“三星堆”文化是位于我国西南的成都平原上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

3.西周的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是(   

A.农业     B.玉器加工业  C.青铜器制造业        D.制瓷业

4.造型奇特、工艺高超的青铜器精品,是商朝的(   

A.象尊             B.四羊方尊          C.司母戊鼎          D.犀尊

5、除青铜铸造外,夏商周手工业发展兴盛的另外两个部门是( 

①陶瓷业②玉器制造业③冶铁业④制漆业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

6、下列关于夏商周社会经济发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农牧业已经相当发达B.除青铜铸造外,陶瓷业也很发达

C.玉器雕刻工艺达到很高的水平D.已经出现铁农具并广泛使用

7识图题

1)右图青铜器的名称和制造朝代各是什么?

2)它在青铜铸造史上有什么地位?

8、材料分析题

材料《诗经》里记载,奴隶在严寒的冬天,冒着寒风去为奴隶主打猎,献上狐皮和大野猪。春耕开始了,奴隶开始耕种,妇女采桑养蚕,织成美丽的绸缎,送给主人制成衣服。收割完毕后,奴隶们还要给主人修理房屋。一年四季,他们没有清闲的日子,自己却是衣衫破烂。

1)结合教材回答,在奴隶的辛勤劳动下,商周时期农业生产技术有了哪些方面的进步?

2)材料反映了奴隶怎样的处境?

3)在手工业方面,奴隶还要从事哪些劳动?(两例即可)

4)从材料所反映的情况,你能得出什么历史结论?

9、论从史出

材料在河南安阳发掘出十一个商朝王陵,王陵里埋着很多陪葬的人,武官村大墓 里陪葬的人有300多,还有大量牲畜。

材料在安阳,发现了191座祭祀坑,人骨一千多具,其中绝大多数是15岁到35岁的青壮年男女。他们死得很惨,有的被肢解,有的被腰斩……

材料

西周奴隶买卖示意图

根据材料回答:

1)材料1和材料2分别反映商朝实行什么制度?

2)殉难者的身份是什么?

3)这三则材料反映了什么?

 

参考答案: 1-6 CBABA D

7、(1)司母戊鼎、商朝。 (2)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8、答案:(1)知道选种、施肥和治虫害(2)奴隶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命运悲惨(3)纺织、青铜制造、制陶、玉器雕刻等(4)夏、商、西周时期奴隶制经济的发展是建立在奴隶辛勤劳动的基础上(对奴隶残酷剥削的基础上)

9、(1)“人祭”和“人殉”制度。2)奴隶。(3)奴隶制的残酷。

 

MI?x \O?V"?!"mp\msohtml1\01\clip_image007.jpg" o:href="http://t2.baidu.com/it/u=2931557422,2469153529&fm=0&gp=-16.jpg"/>

A             B              C              D

3.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是(    

A.中国       B.古印度      C.古埃及      D.古巴比伦

4.在夏、商、周奴隶制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部门是(    

A.农业       B.手工业      C.商业      D.畜牧业

5、我国青铜文明的灿烂时期是(   

A.原始社会       B.夏朝      C.商朝      D.西周

6.夏、商、周时期灿烂的青铜文明包括(    

①农业  ②手工业   ③畜牧业   ④商业

A.       B.②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7、识图题

 

(1)请写出它们的名称

(2)请你说出图A在我国历史上有何地位?

(3)请你说出图C出土于哪里?

参考答案: 1-6  DCAAC  D

7、(1)A司母戊鼎、B四羊方尊、C青铜立人像;(2)司母戊鼎是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3)成都平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