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背景介绍: 兴趣、习惯、情感为主要目标; 听、说、读、写、画、唱、演、游为主要活动; 听、说为训练的主要形式。 英语课堂教学应坚持做到: 1. 2. 3. 4. 5. 6. 7. 8. 9. 10.开发学习资源,拓展学习时空。(板报、墙报的充分利用) 【现象一】 教师普遍重视导入,方法多样,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反思】 导入是否目标明确?是否贴近学生生活?是否有必要?导入情景是否完整? 【思考】 导入的作用:激活旧知(相关背景知识),引发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因此,导入不可喧宾夺主,耗时不宜过长,导入所选话题和内容应尽可能贴近学生生活,并与新课相关。 【现象二】 教师努力设计活动让学生学习语言、操练语言,课堂活动丰富多彩,形式新颖、活泼。 【反思】 活动的目的性、活动效果如何?活动是否只重形式不重内涵?活动的基本步骤是否完整? 【思考】 活动要有层次性,先易后难,水到渠成。组织课堂活动的基本步骤:课堂前准备;课堂中导入、示范、进入;课后反思(反馈)。 【现象三】 师生互动、交流频繁,课堂气氛活跃。 【反思】 是否在进行真正的交流?是真问题还是明知故问?教师真的在倾听学生的发言吗? 【思考】 不要仅停留在课文中的句型,可以拓展,进一步进行真实的对话交流。既要有备而来,又要无备而战,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真正的交流需要: 1. 2. 3. 4. 5. 6. 7. 【现象四】 教师善于使用游戏教学,课堂气氛活跃 【反思】 游戏的目的是什么?纯粹的游戏还是语言游戏?可操作性如何? 【原则】 游戏应以学生为本,找到学生的真实兴趣,注重实效性和操作性。 【现象五】 重视对词汇、句型的教学,忽视对课文的整体呈现。 【反思】 普遍存在两种方法进行课文部分的教学: 1. 2. 【思考】 课文部分教师不教,学生明白多少?已有知识储备多少?定位教学重点、设计教学环节。 10 questions可以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而非不劳而获。 Try to retell the text.高年级可以要求学生根据clue线索来进行复述课文,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组织表达,可有效提高学生的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