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说老家的年俗(转)

 古贝寻踪 2013-11-20

说说老家的年俗

作者:荒菜

 

说到老家的年俗,还真值得一写,因为我发现最近几年再回到老家,老家的一些原有的风俗在慢慢发生着变化,有的取消了、有的简化了、还有的改了时间了,我就有点惶恐,因为自己现在很少有机会再回老家过一次年了,深感对儿时对年的记忆,很想把当年自己对年的记忆记录下来,也算是对过去生活的回忆,也算是对家乡的热爱吧。

    年,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讲真的是个最为重要的节日了,一年到头都希望能过个欢欢喜喜、富裕的春节,所以春节还没到,家家户户早早地做准备了。亲戚带来一点绿豆、红豆、红薯干、红枣、年糕面子等等都要提前放好预备过年用的;还要早早地准备过年的新衣服,当老人的就要提前盘算着谁谁今年该添新衣服了,那就要把存着的布票提前预留出来,到了年底到供销社去扯几尺布回来,有能力的自己做,没能力的就要找人提前做,防止到了年根底下人家太忙,耽误了穿新衣服啊;家里坛子里腌制的和风干的海货,也要提前预留出来,哪些是自己留着过年用的,哪些是过年串亲戚用的;因为是吃供应粮油,所以平时的日子就要紧张点、累吧点,积攒些白面和食用油等过年时用;就连在大洼里捡拾来的柴火也要把那好烧又没有多少灰的留下来,等着过年蒸馒头用。到了秋季,农村的亲戚们会把自己地里产的萝卜、白菜、胡萝卜、大葱给我们送来,家人都会很精心地保存好,挑选那些品质好一点的提前留出来准备过年用的,如果说亲戚给送点瓜子、花生什么的,就更不用说了,也会放到一个比较背静的地方放起来。但尽管是这样,那些饥饿而又嘴馋的孩子们总能在一次随意寻找东西时找到它的藏匿之处,接下来就会时不时的趁大人不在家,抓上一小把,还要小心地放到贴身的口袋里,再看看地上是不是留下了痕迹,或者在上学的路上,或者就是躲到一个柴火垛的后面等僻静处慢慢地享受了。

       一进腊月,人们就开始筹备年货了,主要是要提前准备过年的新衣服了。到了腊八,按照习俗应该吃腊八粥的,但我们家的条件不好,所以在老家过了十几个年也没有一年吃过腊八粥,吃腊八粥那是到了城里,结了婚有了家庭后才真正享受到的。

       腊月二十三是灶王爷上天的日子,按理应该吃糖瓜的,但也没有吃过。倒是到了冬季总有些换糖、换娃娃的小商贩或推着独轮车或者就是骑个自行车到村子里兜售一些小商品,其中就有人们应该吃的糖瓜,但是终于没有买过,只是同伴们从家里偷出来一块绳头儿或者是一把咸干鱼悄悄地送给小贩,人家就会换给一个糖瓜吃,这个糖瓜就是你一口我一口地尝一下,还没等把嘴边上的糖舔干净,再看那糖瓜儿早就没有了踪影,那时候的孩子实在是没有什么东西可吃啊!这天的晚上一般也就是从放在炕席底下的整挂鞭炮上拆下来一两个,到院子里放了这也就算是过了灶王爷的节日了。

      腊月二十三这天应该是吃团子的,相当于现在的豆包,但无论是其外皮还是内容都有着很大的不同。那团子里面是红薯干的。红薯干要事先放到大锅里煮熟,捞到一个大盆里搅碎,在里面放上些红糖,还有的就是放点糖精,为的就是吃的时候有点甜味啊。有的还可以在里面放点红枣。条件好一些的用绿豆或者红豆做馅,这就是团子的馅了。那皮可就很费脑筋了,因为当时面粉是定量供应的,面粉只占供应粮的百分之二十,省点面粉出来不是很容易的,再说即使有的话,还不到过年呢!一般的家庭就是用玉米面加上点面粉就是皮了。

       过了二十的三,这年味就越来越浓厚了。各家除了要扫房子之外,还要把自己家过年用的东西,都要提前准备出来了,像蒸馒头用的麦秆、箅子、盖帘等等都要进行刷洗,就连用了很长时间的大水缸也要把它放倒,把水缸里面好好地清洗一遍,过年嘛就是图个干净。

     首先是各家各户都忙着发面,要开始蒸馒头了。蒸馒头一方面为了过年吃,还有一个重要的用处就是为了过年上供用。说到蒸馒头还真的应该多说上几句,因为这里还有一个风俗就是蒸花儿。花儿大家可能就不怎么明白了,就是用事先准备好的模子,把揉好的面放进去,能刻出石榴啊、鲤鱼啊、蝙蝠啊等等各种迹象的图案,这也算是我们这里的一种特色食品了。但是不管是蒸馒头还是蒸花儿,对面的要求很高,因为是过年吗,各家各户都在比着看谁家的馒头蒸得质量好——面白而且劲道。

      蒸馒头时要由男人们来帮忙的,因为那面太硬了,没有几把子力气还真的干不了那活呢。因为面是发酵的,所以和面的时候要兑碱,为的是中和里面的酸碱,这可是个技术活了。有经验的几经折腾,撕一块面放到鼻子上一闻就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了。没有经验的就要把一块小面团粘在烧火的棍子上放到灶膛里去烧,看看烧熟的面如果发黄,那就是碱大了,就要把团好的馒头放到热炕头上,上面再盖上点棉被什么的,这样让它慢慢地走碱。当然如果说是烧出来的面有点酸味,或者有点黏,这就说明那面还是缺碱,还要往面里面兑碱。因为面硬了从模子里出来的花儿才能保持原样而不走形,所以各家都把面和得很硬,也正是因为付出了很多的劳动和汗水,每当过年的时候,老家的亲朋好友就会把花儿当成过年的礼物送给我们,我们回到城里则把这些美食也作为礼物送给我的朋友们,朋友们有相熟的每到临近春节就会早早地跟我索要,花儿真的成了一件非常具有地方特色的珍贵礼物了。

在老家可能是信奉道教的的结果吧,说是灶王爷在小年(腊月二十三)就要离开各个家庭,到玉皇大帝那里去述职,也就是把这一家人一年来的生活情况作一汇报,所以这天按着规矩是要吃糖瓜的,意思一是要让灶王爷到了玉皇大帝那里汇报时要多说甜言蜜语;还有就是,想办法让糖瓜粘住了灶王爷的嘴,不要让他在玉帝面前瞎说,因为那灶王爷就供奉在自己家的灶台上,一年下来难免有个浪费什么的,所以吃糖瓜的习俗一直流传到今。送灶王爷上天应该举行一个简单的仪式,把灶王爷的像和两边写着“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一起烧了也就是了,当然焚香是必需的。

      到了年根底下蒸花儿的时候,等那雪白的馒头花儿刚一出锅,就要在馒头花上点上红点,以示吉祥喜庆。

      再往后,也就是到了腊月二十七以后,每天吃的饭也是很有讲究的,但并不像三十晚上的饺子那么一律。总起来讲就是有一天吃年糕,有一天要吃蒸饺,一般多是羊肉馅的,老家毕竟羊肉见得少啊,这顿羊肉蒸饺就显得尤为珍贵了。

老家过年最热闹的是三十这一天。一早就要开始准备早饭,早饭要喝酒,这是一年里最为丰盛的大餐了,当然主菜还是那道大菜。这一天开始到大年初一的早晨,地是不能扫的,据说撒在地上的柴火就是财了,可能是取其谐音吧。所以各家各户也都在地上铺下不少的柴火,一方面取个吉利,另一方面也为过来磕头的人们衣服干净些。

      三十早晨要早早地把家里去世的人们请到家里来,也正因为如此,这一天对孩子们说话就很严格,不许乱说乱动的,就像家里来了客人一样。全家人都要在家谱前磕头的。

      中午就是蒸包子,那时候包子馅主要就是大白菜的。大约上午十点左右,从各家各户就会传出“叮叮当当”的响声,那是每家都在用菜刀剁白菜馅呢。大白菜水分比较多,在剁的时候不时地往上面撒点盐,为的就是杀出白菜里面的水分。白菜馅剁烂了再用一块纱布将馅包好,在斜放着的吃饭桌子上用力把里面的水分挤出来,这样的馅才可以用的,下面的工作就是和馅。那前一天晚上已经切好了的肉终于端出来了,那肉都是大肉块的,为的就是吃起来香啊!看起来黑乎乎的,里面都是酱油,还放了不少的葱、姜、花椒粉、豆油、香油、盐等调料,和馅时只需把挤好的白菜馅倒进盛肉的盆里也就算好了,剩下的就是搅匀也就可以了,如果不是很咸再往里面放点盐,等到咸淡适中时包包子的工作开始了。

      蒸包子和蒸馒头一样都要在大锅上蒸上下两层的,每层的箅子上面还要铺上一层用精选出来的麦秆做的莛子,这样是避免包子的底粘在箅子上的。如果是蒸年糕就要用白菜的叶子做底,目的就是为了揭锅时不粘箅子啊。这时候平时用的秫秸做的锅盖用不上了,因为上面还有一层,那层箅子是放在锅沿上面的,上面就要用一种特制的簰子覆盖,这种簰子也算是专用工具吧,除去过年和婚丧嫁娶的大量蒸馒头外,其他时间就是闲置。这次回家上坟,还真的拍到了一张簰子的照片(见后)。簰子的形状很像一个大草帽子,顶部有一个开口,那是用稻草之类的东西编制成的,实际上就是用稻草编制好的稻草绳子一圈圈盘起来的。蒸馒头的时候,盖在上面的、最高处的出气孔上面扣上一只碗,在簰子的周围都要用麻袋和旧衣服盖上,就是为了保住里面的热气了。

       忙碌的标志恐怕就是那家家户户屋子里的热气了。那时候,尽管是在冬季,但家家户户的门是关不住的,都要大开着门,因为从早到晚都在烧火做饭,炕头热得烫人,没法在炕头上睡了。白天外间屋里总是被热气笼罩着,房顶子上檩条是根本看不到的,要是赶上揭锅的时候,人站起来连人头也是看不到的,就像在仙境一样,大开的房门里往外冒着热气,这可是春节期间的一道独特的风景啊!

       这蒸包子的面不像蒸馒头的面那么硬,这个时侯女人们也是跟着一起干的。到现在我才明白,原来这过年期间只有到了晚上做饭时才是有男人来完成的,白天做饭好像没有什么特殊的讲究了。记得小时候,我们最爱干的活儿就是放鞭。等到一锅包子熟了,大人就会吩咐道,该放鞭了,我们就赶紧跑出去,把事先放好的鞭点燃,就等着那开心的一声爆响了。但那时候家里买不起那么多的鞭炮,多是从整挂的上面拆下来几个,装到衣服口袋里,除去揭锅时放就是找附近的小伙伴们凑在一起寻找放鞭的乐趣去了。

       下午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包饺子了,三十晚上的饺子一般都是素馅的,因为要上供,给神们吃的是要吃素的,但我们家是个例外,年三十晚上的饺子是肉馅的,我也不知道我们家上供的肉饺子,神们是不是真的爱吃。包饺子的时候,要特意包上几个豆腐的、糖的、还有的就把那硬币包到里面,为的是考察一下看谁更有福呢。吃到豆腐的算是有福之人吧;吃到糖馅的算是来年有甜头的;吃到硬币的算是来年有钱赚的。

       接最后一锅时,锅里要留上几个,意思就是锅里有饭吃的。晚饭就很简单了,无非是将中午的包子熥一下,想吃的就拿一个吃一点,但锅里是不能空着的,这锅里的包子就叫做压锅的,呵呵!

       年龄大一点的男人们晚上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道恼”。所谓道恼,就是到村里当年家里有人去世的家庭去进行安抚,说点安慰的话,一方面是怕这家人太伤感,给人家一点宽慰,另一方面也怕这家人太冷清,也算是凑个人场吧!到了这天,主家要在自己家的炕上摆上一张桌子,准备几个菜和几杯薄酒,来了道恼的人,要坐在主家的炕头上,边说着安慰的话,边喝酒,当然那喝酒也就是做做样子而已,谁还有心思喝那酒啊!时间一般不是很长,等到又有人来了,前面的人就会给后来的人们让座,如此往复,总之是家里经常保持着有人,免得主家过于冷清、孤独和伤悲了。多少年来这个习惯好像一直在坚持着,这足以看出老家人们的淳朴和热情了。

      整个晚上全村都是明亮的,每家的大屋子、小房子里,就连厕所也都要亮灯,那些年没有电灯,就是一个煤油灯的小灯头,算是有点亮光了,给节日增添了几分欢乐的气氛。据说亮灯也是有说法的,说是过年了,有家的、没家的,有人请的、没人请的鬼魂们都要到村子里来过年,最起码了是为了讨个香火啊。但这些鬼魂里有些没坟的鬼就要找个地方留下,当然主要还是要找一些黑暗的地方留下来的,这就是亮灯的原因了吧。

网友们对我们老家三十早晨搞得那么隆重有些不理解,不要说是外地的网友,就是我本人也是满脑袋的不理解。记得爷爷在的时候,每年的三十早晨,爷爷总会在我们家过年的,因为母亲去世早,爷爷每年都是要陪着我们一家人过年,这是惯例。爷爷坐在炕上,等饭菜上了桌,就开始讲话了,他总是笑眯眯地,一边端起酒杯,一边用手捋着自己的胡子感慨地说:“哎呀,我怎么就活到今天了啊,看看,我有八个孙子,有八个孙女,我怎么会有这一天啊!”接着就笑得合不拢嘴了,眼睛也笑得眯成了一条线,那花白的胡子也开心地抖动着。接着爷爷就会说:“这可是今年的头一顿饭啊,你们都要多吃啊,吃得多一年就快当。”那时候我还小,但也学了一点知识,对爷爷说三十早晨是新年的第一顿饭,还是不能苟同,就笑着纠正说:“爷爷,您说的不对啊,现在还是腊月三十,还是早饭,午饭晚饭都要吃,明天是大年初一,晚上十二点吃的饺子才是明年的第一顿饭啊。你看看那饺子实际上就是交于子时的意思,那子时就是晚上十一点到第二天的凌晨一点,饺子的名字就是这样来的啊!”爷爷无语,没有什么理由反驳,只能笑着骂我一句:“小兔羔子!”算是个了结。事实上我们老家的这一习惯还真的讲不出什么道理,但是到了晚上是高潮,也就是老家所说的“发纸”的时候。

       时间宽裕的在二十九这天,趁着中午的太阳,把那提前求人写好的春联贴在了门上、门框上。那时候没有黏胶带,买糨糊更是奢侈,多数家庭都是用一个盛饭的勺子,在里面抓上一把面,再放些水在里面,在灶火口上点上一把火,边烧火边用一支筷子把里边的面搅匀,等到水开了,那贴春联的糨子做好了,老家叫“打糨子”。如果说房子比较多,或者说家里还需要张贴一些年画什么的,就要在锅里打糨子。糨子打好了,就把写好的春联展开,逐一地分配到哪个门口,哪张门板上,左右还要分清楚喽,因为来回跑路的就是些孩子,弄不好贴倒了,会让邻居们笑话的。

      贴春联也有技巧的。一般是在贴春联以前,用笤帚先把要张贴的地方清扫干净,因为往年贴的春联经过了一年的风吹日晒,已经褪了颜色,有的被风刮掉了,还有的张着嘴,一刮风就呼呼嗒嗒地响。但往往上面留有很多的土,和残留的纸片,需要用笤帚扫干净,把残留的东西清理干净。贴春联时,要有明白人在旁边看着,一方面是看看高低、正不正,另一方面就是要把春联贴对了位置,因为春联是竖着贴的,按照原来的规矩,上联要贴在门的右边,这样才像读古代线装书一样从右往左边读的。人们往往是把自己家吃饭的桌子放在地上、摆好,用高粱瓤子,蘸着糨子涂抹在春联的背面,然后再拿到张贴的位置去定位,等位置定好了,就用一把笤帚从上往下一刷,春联整整齐齐很熨帖地粘在墙上了。如果说是往窗户上贴,就要搬来凳子,人们踩着凳子、仰着脖子,伸直了胳膊才能勉强够得着那高高的窗户框的。

        贴春联也是有讲究的。人们每逢过年看到的是最具有节日气氛的象征红红火火的红春联,但并不是所有的家庭都可以年年贴红春联的。比方说这家在这一年里有老人去世时,过年时就不贴春联,门上什么也不贴,稍微远一点的近门则要贴蓝色或者是绿色的春联。等到明年了,本家再贴蓝色或者绿色的春联,那远门呢,就可以张贴红对联了。再过了一年,本家也就可以贴红春联了。这一点在农村是很讲究的啊。一般懂行的人从村子里一转就能根据春联的颜色判断这家最近出了什么事情。

        三十的晚上,大人们一般就是用提前准备好的沙土,放到一个大锅里,底下烧火,在沙土里放上生的花生,靠沙土的热量把花生炒熟。瓜子则不需要沙土,直接放到锅里,然后文火慢慢炒熟,这些都是过年家里必备的待客食品。当然这也是个技术活,手艺好的,从外面看,花生颜色没有什么改变,但剥开外面的皮,里面的仁儿可是又脆又香啊。如果说手艺不好的要么不熟,要么炒糊了。还有的火太大,从外面看是熟了,但剥开皮一尝,还是生的味道,所以过年各家在比馒头花的质量外,还有就是看谁家的花生和瓜子香了。

       孩子们就是疯跑,东家走西家串,一方面是为了放鞭,另一个就是寻点好吃的,因为那个时侯,各家各户都会准备一些瓜子、花生、香烟和糖块,有的家庭还能有醉枣解馋呢。孩子们都穿着新衣服,口袋里都装得鼓鼓的,虽说脸冻得通红,手也冻得不是很灵活,但是嘴里是闲不住的,尽管寒冷,但心里是快乐无比的。

       三十下午将近天黑的时候,各家各户都从自己家的院子里抱出些柴火,或集中或分散地在胡同里点着了,再放上几挂鞭,这在我们老家叫“烤明儿”,也有的地方叫烤靶子,在那火势凶猛的时候,一家老小都要出来围绕在火堆旁,伸出了自己的双手和双脚接近那火,意思是烤烤火没有病。记得小时候,故意把身子倒过来,撅起屁股对着那火,嘴里还念念有词道:“烤烤腚,不生病”,也许就是调皮吧!听说有的地方老人们尽管在冬季,还是把自己的棉袄脱下来故意让火烤一烤,那意思就是盼望着来年不再生病、健健康康的。

       天黑以前,各家的大门口都挂出了灯笼,有的是自己制作的红灯笼,外面就是糊了一层红纸,里面放上一支蜡烛。有的就是把船上用的桅灯点着了,在门框上定个钉子,就悬挂在上面。灯火虽然不是很亮,但每家的门口上都悬挂着这么一点亮光,走在原本黑暗的街上,竟然也能感觉到一种喜庆的节日气氛,当年我们的老家,哪有街上那么明亮的时候啊。这样的景观自然也会调动人们的情绪,所以每到三十晚上,孩子们是最为兴奋地人群了,他们欢呼着、雀跃着、奔跑着,尽情享受着这节日的快乐。也许是过年的缘故吧,家里的大人们好像也疏于对孩子的管理了,任孩子们自由地疯去吧!但是总有一些孩子因为过于兴奋,早晨起得又早,一整天的亢奋之后,终于等不到三十晚上的发纸,有的吃着吃着、玩着玩着也就就地睡着了,也不管是不是自己的家了,反正是睏了就睡觉啊!

       晚上的饺子一般在下午天亮时就已经包好了。都排列得整整齐齐的,一圈圈地摆放在盖帘上,上面还要盖上已经打上了铜钱模样的纸盖好,至于为什么要在上面盖上烧纸,就讲不清楚了,大约这些饺子是过年请神时用的圣物吧。

       晚上的时间就是在相互间的串门和谈话中度过的。当时老家好像还没有一台电视机,人们的文化生活极其贫乏,过年了,就是靠人与人之间的交谈、交往来打发时间、获取欢乐的。哪像现在的人们一到晚上,一家人聚在一起看春晚啊,感觉好像人们的精神都被那关了电门就消失得无影无踪的电视给愚弄了、霸占了、剥夺了。

文革时期,每年大年三十的下午,村子里还有两项活动,其一就是给军属挂灯;其二就是召集军烈属到大队部开个茶话会。

       给军属挂灯,那属于家里有当兵的人家的荣耀。每到三十下午,位于村子南边大队部的院子里就响起了有节奏的鼓点声,人们被这声音所召唤,三三两两的从家里出来向大队部走去。按照惯例,村子里也准备一些鞭炮,有人把村子里的大鼓早早地架出来,有人敲鼓,四周围着一圈人,手里有的持钵,有的挥舞着铙,还有一人左手里提着一架锣,右手拿一个敲锣的槌子,那头上就是用布包起来的,因为有分量所以敲起来就显得声音响亮。

        敲鼓可不是人人能敲的。记得村子里三叔是把好手,还有就是我小学五年级的老师振祥伯伯敲得好,那鼓点真的是铿锵有力、催人奋进、节奏明显。记得我们这些孩子一听到大队里的鼓响了,就往大队部跑,但跑着跑着就减慢了脚步,慢慢就会踏着那有力的鼓点,像跑高跷的人们一样很自然地按着鼓的节奏走路了。

敲鼓的人是这个群体的总指挥,他操纵这这个群体的情绪和节奏。他要是把那鼓槌子敲得有力了,旁边的人们手里的钵铙也会跟着敲得起劲;如果说鼓点紧密了,那旁边的人们也就加快了节奏,要跟上那鼓点啊!敲鼓是个力气活,要经常更换的,有时候敲鼓的人来了情绪,就会站在凳子上,把那两条胳膊抡圆了使劲敲,满脸的凝重和严肃,真的像是一个战场上的将军一样的威风。

       人的情绪是需要培养和调动的,那鼓恰恰是调动人们情绪的最好的东西,你看古代就有击鼓进军、鸣锣收兵的讲究,古文里也有“一鼓作气”之说,足以见证鼓对人的情绪的影响之大了,鼓是能够激发人们的情绪、使人精神亢奋的。要不了多长时间,人们的情绪来了,敲鼓的人有种沉醉感,手上的节奏依然,而那脸上的表情可就丰富多了,或微笑、或者眯缝着眼睛、或者脸扭向了一边、或者就是目光盯着远方的一个目标在遐想。旁边持钵和铙的人们慢慢就远离了中间的鼓,把那钵铙舞得像练武术一样的花哨,很吸引人们的眼球,再加上那钵铙的把手处还系有长长的红绸带,就更加显得虎虎有生气,也更加的好看,到后来人们都脱掉了上身的棉衣,有的竟然光着膀子、摇头晃脑、眯着眼睛,完全是一种如醉如痴的状态啊!有的还会捉对厮杀,一对一的比赛着谁的掌声多、谁舞得更加潇洒,可谓大开大合了。周围的围观者不时对他们精彩的表演报以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每到这个时候,人们的情绪达到了高潮,那就是过年的快乐生活的一部分啊,他们在充分地享受着。

       因为是文革期间,人们的阶级斗争的弦绷得很紧,到了给军属挂灯了,也不忘了打击“阶级敌人”。于是那些村子里成分不好的所谓“地富反坏右”们也会早早地站在敲鼓的人们中间,但他们一般是靠的比较远一些,用一种忧郁的眼光看着眼前的情景,因为他们知道,过不了多久,等人到得差不多了,要到军属家挂灯的时候,他们的任务就是几个人把鼓抬起来,在狭窄的胡同里,在凹凸不平的路上给敲鼓的人们抬鼓。

       人越聚越多了,村干部一声令下,这些在远处观望的人们就会很主动地抄起抬鼓的竹竿,抬起鼓来进村了。路上那鼓点是不停的,尽管村里的路不好走,人们一边敲鼓、敲钵铙,一边还要注意脚下的路啊,再说那些“分子们”抬着的鼓是在运动中的,所以走路时鼓点就稀稀落落的了。最苦的就是那些抬鼓的人们了,现在想想真的很不公平,村子里的鼓很大、很重,需要由四个人来抬起来,但尽管如此,从那些人的表情看也是很吃力的。村里的路很窄又很不平,这些人抬着鼓一路磕磕绊绊的,但还不能有任何的怨言,甚至连不满的表情也不能有啊!

       到了军属家门口,村子里拿出几挂鞭炮来点燃,那鼓也摆好了阵势,一场精彩的表演开始了。村干部们把一个用木条钉制的长方体,外面糊有红纸的灯笼挂在军属的家门口,那红纸上还写有“军属光荣”四个字,再给军属留下几支红红的蜡烛,这家的程序要就走完了,人们就又到下面的一位军属家去挂灯。

       放鞭的时候,是孩子们最快乐的时候,他们用双手捂住自己的两只耳朵,侧着脸,用眼的余光观察着地上有没有没响的鞭,跟着放鞭人的身后,有时就躲在放鞭人的身后,看着那鞭炮一个个炸响,等到感觉那应该响的时间未响的鞭炮,就会一窝蜂地冲上去,有的怕弯腰捡拾那未响的鞭炮耽误了时间,干脆就用脚一下子踩在上面,那也叫做捷足先登了。但是往往孩子们会受到那些鞭炮的欺骗,当孩子们互相争抢的时候,那本来不该响的鞭炮却突然发出一声闷响,那鞭炮就会在孩子们的脸前、手上或者就在他们的鞋子底下响了,搞得不好还会受伤,那和鞭炮距离最近、最有希望得到鞭炮的孩子们就会满脸的窘态,在孩子们的嘲笑声中,在那里呆立半天,好像还没有从那声闷响中醒过味来一样。

       孩子们抢到未响的鞭炮有很大的荣耀感,因为他们可以把已经没有了鞭芯的鞭炮从中间掰断,把里面一头的火药点燃,靠这头的火星点燃另一头的火药,孩子们称之为“老头嗤老婆”。还有调皮的孩子,会在那断开的鞭炮正在往外冒着火的时候,突然用脚往上面一跺,立刻脚下就会发出“啪”的一声,那是孩子们最为快乐的时候了,谁让我们当时都很穷,花不起钱买更多的鞭炮玩呢?

       三十下午还有一件事就是请军烈属到大队部去搞一个茶话会。我们家二哥当兵后,我们家自然也就成了军属,这种待遇我们家也有了,但好像总没有轮到我的机会。听说茶话会搞得很丰盛,有瓜子、有糖,还听说有时还有一些水果呢,那是我们当地最为缺少的、最想吃的东西了,于是就很想有机会参加一下,但我可能在家里的年龄比较小,每到过年的时候,往往轮不到我。父亲参加完了茶话会,就会带回来一张印刷很精美的彩色慰问信,并把它贴在屋子比较显眼的地方,那在当时也是一种荣耀啊!

尽管过年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尤其是孩子们不愿意这一天过早地结束,但老天爷还是按着自己的规律运行着,天慢慢的在稀稀落落的鞭炮声中黑下来了。村子里可谓张灯结彩,各家的大门口都挂出了红灯笼,各家的每一间房子里以及院子里都亮起了灯,原本黑黢黢(老家方言称为“黢黑”)的村子一下子变得明亮了许多。尤其这些灯光附近照耀着红红的春联,使原本喜庆的气氛增加了许多。

      这一天的晚上的明亮,源于灯多,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灯亮。因为平时家里面点的灯是带灯芯的煤油灯,那灯头儿都不敢挑大了,因为那样的话,虽说屋子里明亮了,但是烧煤油多了,浪费啊!再有就是煤油灯头大了,会冒出更多的油烟子,熏得屋子里发黑不说,到了早晨,人们的鼻孔里会因为呼吸了这些油烟子而变得发黑。再说平时一家人到了晚上也就是点上一盏灯的,其他的屋子都是黑灯瞎火的。到了过年,尤其是到了三十晚上可就不同了。人们会从各个犄角旮旯里找出各种各样的灯来点上,有磁的、有玻璃的、有高的、有矮的、有带玻璃罩子的、还有吊在房子上面檩条上的,当然这些好像还不够,其余就是点蜡烛和桅灯,以及用纸扎成的灯笼了,这样一来那村子里还不是亮堂了许多啊!

      如果说家里大人有兴趣的话,还可以给孩子们扎上几个小灯笼。那小灯笼用不了什么好材料,就用秫秸杆把外面的席篾撕下来,里面是很脆、很软的,折成一节一节的,再用撕下来的席篾按照要求连接起来,四周糊上纸,做上底儿,再在上面拴上两棵细铁丝,上面拴上一支小木棍,这个灯笼也就做成了。孩子们跟大人要上几毛钱,到村里的合作社(也就是小卖部)买上一包小洋蜡,晚上点燃了也就可以在村里面转悠、显摆了。

      小洋蜡的固定是个问题,有的就在底部钉上一个小钉子,灯头露在外面,这样只需把洋蜡的底部插在钉子头上就可以了;也有的没有这个小钉子头,底部是个平面,就要先把洋蜡点燃,然后将洋蜡倾斜着,让那灯头烤热的蜡油滴在底部的正中央,然后靠这液体的蜡油将洋蜡粘住。但过年时往往会赶上有风的天气,此时就要格外小心了,风小了就要背过身去,用自己的身体挡着点风,要是风大了那是连门也不敢出的,因为风大能吹灭本来摇曳着的小灯头,弄不好小洋蜡的底部粘得不结实一旦倒了会一下子引燃灯笼,顷刻之间就会化为灰烬的,那可是让人很失望、很懊悔、很不开心的事情啊!

      晚上的饺子一般赶在天黑以前就包完了,一般家里女人少的会得到会包饺子的人们的帮助,经常是一些大姑娘小媳妇走东家串西家的,那就是给人家帮忙包饺子的队伍。

      饺子包完了,过年的准备工作也就暂时告一段落了。晚上人们除去串门闲聊就是打扑克了。我不会打扑克,也看不懂,只是看着他们经常是争得脸红脖子粗的,但没有金钱来往,就是取个乐子而已,输了的人们鼻子上、脸上贴了一些小纸条,看着真的很滑稽,这也算是过节的一种休闲方式和活动项目了。

     也有的家庭,准备工作做的不好,还在锅台上忙碌着,提前没有准备沙土的家庭,看看来不及了,就用老家的大盐粒子放到锅里来炒花生,那炒出来的味道也很好。人们说用盐炒花生是海边人们的独创,其优点很多,一是省工,用不着人们到村子外面寻找沙土了,因为老家多是盐碱地,找块好沙土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有的干脆就趁到农村亲戚家串亲的机会带回来一些准备着。二是干净,因为沙土被烧热了,炒制的过程需要来回不停地搅动,人们的头上、身上、锅台上就会落下不少的沙尘,所以每当用沙土炒花生时,人们总会戴上套袖、头上还会戴上头巾,还有的需要戴上口罩呢!用盐炒则没有这些弊病。三是可以再利用,炒花生用过的沙土用过了也就扔掉了,但是炒花生用的盐还可以再利用啊,可以用来腌鱼、腌虾酱,也可以用来腌咸菜,当然做饭也可以用了。

      人们在等待着晚上最神圣、最热闹的那一刻的到来。到了十点多钟,人们一般也就结束了串门和娱乐活动,各自回自己的家了。睡在别人家的孩子和喝醉了的大人们,此时也会被人家唤醒,这些人懵懵懂懂的,裹紧了自身的棉袄,沿着坎坷不平的小路,深一脚浅一脚地回家了。俗话说“年五更吃饺子没外人”就是这个意思,因为那是乡下人感到最神秘的时刻了。按着规矩,要事先知道财神的方位,晚上吃饺子是不能对着那个方向的,据说如果说对着财神的方向来年就没有财可发了。

       晚上要请神,这么说老家还是信奉道教的,当然也要知道神在哪个方位,一般请神是要请对了方向,弄不好就会烧香引出鬼来,把不好的神请回家的,这可是非常犯忌的啊!这些请神、煮饺子的活也是由男人们尤其是年长的男人来完成的。小时候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就是,到了发纸、请神的那一刻,家人是不可以多嘴多舌的,说了一句半句类似于“少啊”、“不够啊”等一些不吉利的话,轻者会被大人白上一眼,重了可能还会被大人踢上一脚啊。因为那时候自己家的先祖们、神们都到家里来过年了,让他们不开心可是一件很晦气的事,谁愿意在这个时候,一年就是这一个时间让这些尊贵的客人们不开心呢?所以一般大人们在那一时刻到来之前,就提前叮嘱孩子们不要多嘴,还有的就提前把不懂事的孩子安排到炕上,不让他们参与请神的过程,以免像《皇帝的新装》里面的孩子一样,说出真事来,童言无忌嘛。

      十一点多一点,村子里就会有人家开始放鞭了,据说那是当年家里有去逝的,心情不好,因此早早吃了饺子,关门睡觉了。大部分家庭要赶在十二点以前,也就是新旧年交接的那个时间煮饺子、放鞭的。这可是很庄严的时刻啊,大人们会把睡着的孩子们一个个叫醒,孩子们一个个揉着惺忪的眼睛,坐在炕上眯着困乏的眼睛等待着那热腾腾的饺子上桌了。

说到年俗不能不说说放鞭,因为鞭炮和锣鼓是农村过年的动静,也就是方言里说的响器了。现在在城里看到过年人们放的那些鞭炮真的很震惊,就连平时上班时路上见到有结婚的,在酒店门前纵横交错摆放着的长长的鞭炮,就会响起自己在老家时过年对鞭炮的渴望和珍惜。

     过去过年所放的鞭炮,一般是年前到羊二庄年前的集市上去买的。因为每逢年前的几个集市是十分热闹的,赶集的人也很多,因为要过年了,人们都要到集上去采购点过年的东西,顺便也把自己家用不着的东西变卖了,换几个钱,再买点其他短缺的东西。虽说农村基本是自给自足的,但临到过年,还是有不少东西需要添置的。鞭炮也是年前集市上的主角,从安全的角度考虑,往往把鞭炮市场离开其他的市场一段距离,那里聚集了很多的人。有的人是想买鞭炮的,有的就是来看热闹、听响声的,尤其是我们这样的孩子最盼望年前能跟着 大人们赶一次集,不为了吃喝,就为了看热闹、听鞭响啊。卖二踢脚的,则从家里在一块小铁板上面焊上一个铁环,二踢脚从铁环里面插入,底部顶在铁板上,这样放的二踢脚窜得高,而且声音响亮。那些鞭炮商们为了招徕顾客,往往在自己的鞭摊前竖起一棵长长的大杆子,把自己生产的鞭炮一挂一挂地挑在杆子上放个不停。旁边的鞭摊也不示弱,也纷纷拿出自己擀的鞭挂出来燃放,这样一来整个鞭炮市场就成了鞭炮的海洋,硝烟弥漫,爆响声此起彼伏,连成一片。看热闹的人们也是趋之若鹜,听到谁家的鞭炮响就会扭转头来,一会就会移动了脚步,聚拢在放鞭的鞭摊前,这样下来谁家的鞭炮最响也就很清楚了,哪家鞭炮声音脆生、响亮,鞭纸炸得碎的自然生意好。还有难分伯仲的商家就开始打起了价格战,一百头的一挂鞭你卖一块我就卖九毛,你卖九毛我就卖八块五,总之是要把人们吸引过去,把自己的鞭炮卖出去。人们扯着嗓子招呼着着、叫卖着,有的连嗓子都喊哑了也不惜力。整个场地上真是鞭炮齐鸣、人声鼎沸、硝烟弥漫啊!

      扶着大铁驴(一种自己攒的自行车),后面带一个用铁丝编制的花筐,带上棉护手,扶着车把站在外围观察场地里面的动静,狠狠心看谁家的鞭响又便宜,买上几挂,塞到花筐的一角,此时就会心满意足地推着自行车,慢跑几步,右腿一抬上了大铁驴,沿着回家的路,嘴里哼着小曲,心里盘算着过年的事情了。

       当年农村人手里没有多少钱,再说用钱的地方太多了啊。但是总有些钱尽管舍不得花但还是非花不可的,那就是街坊邻居们上门推销亲戚们送过来的鞭炮,老家称之为“打散头”。有了这种销售方式的出现,一下子打乱了人们春节前的消费计划,本来自己赶集买来了过年用的鞭炮了,但邻居们带着亲戚送上门来的鞭炮也不能说不要啊,于是那鞭也就买多了,都是人情面子,不能驳了人家的面子,大家都是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啊!所以有记性的人家,即使是年前赶集也不敢多买了,以防有打散头的出现。

      即使这样也没有一年的鞭炮放得过足了瘾,那些年的鞭主要是“一硝二磺三木炭”制作的黑火药,外面的鞭筒子则主要是用孩子们的书本擀制的“白鞭”、大鞭,价格也不算很便宜,孩子们燃放也不是很安全,所以孩子们就要到小卖部去买一种个头儿很小的“小洋鞭”。小洋鞭个儿很小,编织得也很紧密,外面都包有一层红纸,所以孩子们也称之为“小红鞭”。尽管是个头儿小、价格也相对比较便宜,但是很少有机会能单独放一整挂,而是拆开来,散放到口袋里,一个一个的放,目的就是放的时间长啊!

      买来的鞭为了防潮,一般是放到炕头的炕席底下,那里是热炕头,只有不受潮,放起来声音才响亮。那炕席底下就是孩子们出入、光顾最频繁的地方了。口袋里的鞭放完了,就悄悄溜回到家里,揭开炕席,在那整挂的鞭上慢慢把鞭芯破开,从上面拆下来一个个的单个鞭,放到口袋里,转身一溜烟跑得无影无踪了,外面还有不少孩子在等着放鞭去呢!

       因为鞭比较稀罕,所以这鞭的燃放就很费一些脑筋,因为要把这有限的鞭炮燃放出最大的快乐来。整挂的鞭是舍不得放的,只有零星的放,而且还要几个小伙伴集中到一起放,这样相对来讲就显得多一些。整挂的鞭炮一是过年放,再有就是上坟放和留着过十五放了。过年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了,自然要好好庆祝一下,那是为了祈求来年有个好兆头,有个好运气的。再有就是上坟,上坟是给祖宗的表示,一定要舍得花钱,这样才能请求祖宗们保佑自己的子孙们平安无事、往事如意啊!

       孩子们比较珍惜口袋里的鞭,这种情况下,孩子们的聪明才智和调皮劲都会发挥到极致的。你看,有的把一单个的鞭拿在手里,等那鞭芯“嗤嗤”燃烧的时候,还能沉得住气,等到鞭芯烧到极短的时候,快速往空中一扔,那鞭就在空中炸响,声音很清脆。孩子们在一起就是比胆量、比谁扔得高啊!还有的孩子把鞭插到一个破玻璃瓶子里,点燃了远远地跑开并躲到墙后面,等那响声过后,再欢跳着奔向那玻璃瓶,那瓶子早就被鞭炮炸得只剩下了一点碎玻璃片了。也有的时候,孩子们在一起会有一些恶作剧,看看有的孩子不注意,悄悄地把鞭点燃,扔到这个孩子的脚下,鞭响的一刹间,那孩子肯定会发出一声惊恐的尖叫,连那脸色也都吓得发白了,其他的孩子就会笑得前仰后合的,真是开心极了。有时候,几个孩子夸耀着自己的鞭响,谁也不服就找来一块砖头,把鞭压在下面,点着了看谁的鞭响的时候把那压在上面的砖头抬起得高,那可是最为公平合理的裁判标准了。还有和动物开玩笑的呢,有时故意抓住一只猫,在其尾巴上拴上鞭,点燃了再把猫放了,那可是很刺激、很残酷、也很不人道的游戏了。更有甚者,把鞭插在厕所里的大便上,点燃了就远远地跑,随着一身闷响,粪便被溅得到处都是,往往会招致一些大人的痛骂,孩子当时就是这样的调皮啊!

       因为鞭少,所以对未响的鞭也会很好的利用。所以每到有放鞭的场合时,旁边的孩子们自然是少不了的,那倒不是为了听响声,主要还是想抢到未响的鞭。抢到的,如获至宝,放到自己的口袋里,回到家,会把鞭纸一层层地慢慢剥开,见到里面的黑火药时,要么就用火柴点燃,只听“轰”的一声,一道极亮的光眩人眼目,但这未免有点浪费,有的就把家里的子弹壳用钢锯在底下锯开一个小口,先把鞭芯插进去,再把火药装到子弹壳里,最上面的封口处要么用纸紧紧地堵住,要么就用湿土塞紧,再用筷子的一头使劲把里面的东西顶结实,这样一个自制的铁皮的鞭炮做好了,这样的子弹壳可以重复使用多次。还有就是前面说过的“老头嗤老婆”这里不再赘言。

       放鞭炮是孩子们盼年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过春节最快乐的一件事,那是童年快乐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孩子们好像没有多少兴趣放鞭炮了,而是喜欢更具吸引力、包装更加精美的新型烟花爆竹了,这也算是时代的进步吧!

“该请神了”,但是这句话在文革期间是绝没有人敢这样说的,因为当时是打倒牛鬼蛇神的,这神也算被打倒的对象啊,再说烧香上贡属于“封资修”,属于“四旧”,都是被反对和打破的,所以那个年代你要是说出“请神”这两个字来,肯定会给你的脖子上挂上一个大牌子,被人押着到大街上去游街的,要是赶上过年,就成了过年的一项重要活动了。

       尽管在大队部的会议上,大家纷纷表态决不搞封资修那一套,但到了自己的家里,还是惧怕了自己的祖宗和鬼神,那就要从地上转入地下,因为延续了几千年的风俗习惯一时半会儿能改变得了吗?于是上贡、请神、烧香也都转入了地下悄悄地进行。平时过年,家家户户都是门户洞开的,而今也都天一黑就早早地关闭了大门,自己过自己的年了,明白人都知道,那是关起门来在家上贡、请神、烧香呢。

       过去的老家,每家的外间屋子里都有一个靠北墙的橱子,所谓“橱子”打开就是放置做饭用的东西,以及柴米油盐之类的地方吧。如果不是文革时期风声太紧,一般上贡就在这个橱子上面,墙上挂上家谱,再挂上写有“天地君亲师”几个大字的一张大红纸,下面就是贡品了,那贡品里主要是点了红点的馒头几大碗,鱼肉各种菜肴和水果点心一类,靠墙还要立上几双筷子,意思是让先人们、神仙们不要下手抓着吃啊。在外面还要摆上几个酒杯,里面斟满了酒。再往外面就是香碗和蜡烛了。蜡烛和香是一直点燃的,据说那香碗里的香是不能断的,意为香火不断。香碗放中间,蜡烛排两边,人们很注意观察燃烧着的香的变化,看看那香所剩无几了,就会提前换上新的。如果说三年内家里有过世的人的话,也要用红纸做一个牌位供奉起来,因为按照规矩,去世三年之后才可以上家谱的。

       原本很正常的把贡品摆在了橱子上,但到了文革期间就不成了,村里专门有检查的,挨家挨户地查看,发现了就要向大队报告,这个年也就没法过了,所以人们在大过年的不愿意找那腻味,早早把大门关了,自己一家人该怎么上贡还怎么上贡,只是难为了请到家里来的先祖和神仙们了,委屈他们不能舒舒服服地享受这些美味和全家人的恭敬,只能躲到橱子里面了。

       因为过年嘛,免不了自己家的近门总要有个走动,每当有人敲门的时候,家里人悄悄走到大门口,轻声问是哪一位,当得知是自己人时才敢开门,那上着贡、点着香的橱子可以开着两扇橱门,能看到里面的贡品和家谱,以及燃烧着的香和蜡烛。如果是村里人就再蹑手蹑脚地溜回屋子里,权当作没有听见啊!但如果说敲门声不止,就赶紧把橱子里的香和蜡烛熄灭,把橱门关紧再去开大门,这样来人后看看橱子上面没有贡品也就离开了,那可是要把一家人吓出一身冷汗的啊!

      即使是到了请神的时间,也不敢放鞭,而是纷纷走出家门,站在自己的家门口,互相攀谈着,实际上那是在等待着有那么一家打响第一枪的,家里的鞭早就挂在院子里了,就等着命令了。因为法不责众,如果有一家有了响动,相信立刻全村就会被鞭炮声所淹没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听不到有人放鞭,就会悻悻地各回个人的家里了,这个年过得真可谓提心吊胆了,这年过得真是没劲啊!

      记得有一年,到了请神的时候,人们还是出来观望,到了接近十二点的时候,村子南边真的有一家开始放鞭了,但不是一挂,而是短短的十几声鞭响,人们被这大胆的行为所激励,立刻跑回到自己的家里,“咔嚓”一声将大门上了门闩,顷刻间村子里就想起了此起彼伏的鞭炮声。但等到鞭炮声一停,人们立刻拿起扫帚,赶紧把地上的鞭纸打扫干净,看看外面没人,端着簸箕里的鞭纸趁着夜色远远地倒掉了,就怕有人追到家里来兴师问罪啊!文革结束以后,这一切就回归正常了,人们可以堂堂正正地去请神了。

      请神是个很庄严的事情,所以一般是由家里的老人带队,前面有人拿着一张吃饭的桌子,提前放到院子外面的一个位置,点上一颗蜡烛。赶上有风的年五更就很不容易了,要想尽一切办法来保护好那蜡烛不熄灭啊!家里开始点火烧水准备煮饺子,但这次煮饺子数量不多,那是专门为请神准备的啊!等到饺子煮熟了,分装到几个小盘子里,家里人把饺子端到提前放到院子外面的饭桌上,装有香灰的香碗也端过来了。老人们手里拿着三炷香,点燃了,冲着神的方向高高举过头顶,然后慢慢插到香碗里,再拿起提前打上了铜钱样子烙印的纸钱,冲着神的方位曲膝跪倒,后面的男人们依次跪倒。老人把纸钱点燃了,就会口里念念有词,大意就是过年了,请诸位神仙到家里来过年之类的话,然后就是非常虔诚地磕头,后面的小孩子们就把提前挂好的鞭点燃,此时请神也就结束了。

       我想老家把请神这一活动称为“发纸”,其解释应该是给诸神分发纸钱的意思吧,呵呵,看来请神不给钱、不给点好处也是不愿意来的。至于在这个时间有那么多的家庭在请神,就不知道这些神们会使出怎样的分身术到各家看看,所以所谓的请神也就是个精神上的满足,感觉好像真的把神给请回家来了一样,至于来没来,只有神知道了。人们站起身来,端着饺子再回到屋子里,接着煮一家人吃的饺子。

       不管是请神还是煮饺子都像三十早晨一样是由男人们来完成的,就连蹲在灶膛里烧火的也是男性。煮饺子也有讲究啊,人们把提前包好的饺子用盖帘端过来,煮饺子的人要按照先外后内的顺序,依此将饺子下锅。但不能把整个盖帘上的饺子都下到锅里去的,要留下中间的几圈饺子,然后再换另一盖帘,但每个盖帘都要留下中间的“饺子芯”,那可是留给出嫁的姑奶奶儿们的(老家对自己本姓的女人,不管大小,一律称之为姑奶奶儿。这里指的就是那些出嫁了的本姓女性。到了正月初二,这些未煮的饺子煮熟了再让油煎了再给她们送过去的)。

       此时整个村子就会被“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所笼罩,人们的情绪也达到了高潮,有条件的家庭在这一时刻,会倾其所有的尽情欢乐,那就是鞭一挂接一挂地放,二踢脚也夹杂在中间,嘣到天上的一响尤其明显,很是让人振奋。那时候人们的胆子真的很大,用手拿着二踢脚,点燃了,背过脸去,用一只手捂住自己的耳朵,只听“嗵”的一声响过,人们的眼睛就立刻转向了空中,单等着那空中的爆响了,这样村子里的响动可谓是立体的了。

       我们家原来条件比较差,鞭也就是放上一两个整挂,但后来我们从沧州赶回去过年,鞭炮自然是要准备充足的,因为我们知道父亲是个极其节俭的人,买鞭是舍不得花钱的。一年下来,父亲干脆连鞭也不买了,静等着我们往家带了。条件好了,院子里的树上、墙头上都挂满了鞭,到发纸的这个时间,我们能放上近半小时呢,弥补了小时候没鞭可放的遗憾,着实过了一把鞭瘾。

      过去每年的此时,最高兴的就是爷爷了,他总是早早地占据了上座,嘴里含着那旱烟袋咀,“吧嗒吧嗒”地笑眯眯地吸着,在他老人家眼里真是看哪哪顺眼,看哪哪高兴啊!他会招呼一家人多吃饺子,他最爱说的也是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这可是年五更的饺子啊,多吃啊,多吃了快当!”也许爷爷自己真的坚信这一点,所以每当这时,他的饭量总是出奇地好,单等着过来拜年的人们问他吃了多少饺子了,几乎每年爷爷的回答总是高声说道:“吃的不少了啊,我吃了一大碗呢!”接着就是一阵爽朗的笑声。

发纸请神那个时刻,是很神秘的,不要说女士们就是男士们在这个场合也是要满腔敬意的,面部表情也是一脸的严肃,大气也不敢出一口,嘴上更是不敢多说一句。看外面黑漆漆的胡同和天空,我们点着的纸钱就很显眼,人们的那份虔诚真的难以表达。我们这些孩子此时就展开了想象的翅膀,想象着那些穿着古装衣服的神们就在我们跪着的地方的正前方的天上笑眯眯地看着我们呢,当我们一回身,那些神们也许就跟在我们身后,也许就在我们身前进了我们的家门。这个时侯,你还敢恣意妄为、胡言乱语吗?尽管吃饺子的时候,我们在外面放鞭,也是有点紧张,时不时地来回张望一下,唯恐和迟到的神们撞个满怀,或者是得罪了这些神们。

        按照惯例,在吃饺子之前长辈是要给晚辈,尤其是孩子们压岁钱的。

        据说过去有一种小妖叫“祟”也就相当于鬼了吧,不是有个成语叫“鬼鬼祟祟”吗?这小妖每到年三十晚上等孩子睡熟了,就用手来摸孩子的头,经它摸过的孩子就会发绕、头疼,因此三十晚上全家就要点起灯来,彻夜不眠,就是为了预防“祟”来作怪,民间叫守岁,也就是守祟的意思了。后来的一个年三十的晚上,一对夫妇带着孩子守祟,拿出了八文铜钱和孩子玩耍,睏急了就把钱用红纸包好,放在了孩子的枕头下面,不知不觉间一家人都睡着了。深夜那祟就来摸孩子头的时候,就见一道亮光从枕头底下窜出,那祟也就吓得逃之夭夭了。第二天夫妇俩把这事跟邻居们说,邻居们说那八枚铜钱就是那八仙了,从此压岁钱也就流传开来了。后来的压岁钱多是取其吉利,过去一般是把一百文铜钱用红纸包起来送给孩子作压岁钱,意为长命百岁的;也有的用一块大洋包好送给孩子的,那是一本万利的意思;后来人们从银行取纸币,喜欢取连号的送给孩子,表达希望孩子连连高升的意思。

       尽管我在老家过了不少的年,竟然连一分钱的压岁钱也没有得到过,都是因为家里穷啊!不是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吗,那时饭都吃不饱,那压岁钱也就没有了指望了。现在到了城里,每到过年总要给孩子一点压岁钱,算是对我儿时没有得到压岁钱的遗憾的一种补偿吧!

       吃饺子之前,压岁钱省略了,但还有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不能省略,那就是给长辈磕头拜年了。首先要冲着家谱磕头,这是先给自己的祖宗和神们磕头的,之后就要给家里最年长的人磕头了。我小的时候,总要先给爷爷磕头,之后就是给父亲磕,后面依次给哥哥嫂子磕的。现在好像有点简化了,都是大哥带着我们一起跪下,口里喊着:“爸爸,我们儿女们给您磕头了”。此时父亲总是笑呵呵地劝止,说上一句:“散了,散(算的意思)了,都是老师傅家的(父亲从小念佛的,这里应该是佛家的话吧)”。但我们知道,父亲是在客气,我们也不会省略,而是诚心诚意地给父亲磕个头,因为一年下来就是磕这一个头啊!母亲去世后,是父亲带着我们度过一个个艰难的日子,虽说家里条件困难一些,但父亲始终没有丧失了信心,过年了给父亲磕个头也算对父亲一年来风里来雨里去,劳碌奔波的一种酬谢和感恩吧!

       吃饺子时,爷爷总是唠叨着那句话:“孩子们多吃啊,谁吃得多谁这一年里快当(健康快乐)!”我们也不知是真是假,往往吃不下多少,因为过年吃的东西都是平时根本吃不到的美食啊,所以自己的肚子天天都是鼓鼓的,再加上深更半夜的,哪里吃得下啊!但爷爷就不同了,他每年总能吃上一大碗,这一碗饺子就是他老人家一年健康快乐的精神支柱啊!

      我们的兴趣不在吃饺子上,而在看看谁能吃到糖馅或者是豆腐馅的饺子上,这在我们老家是个例行的测试。过年嘛,谁不想有个好兆头啊,所以吃到糖馅的或者饺子馅的就会发出一声惊喜,立刻就会引来全家人的赞叹和夸奖,说谁谁谁真有福气,来年肯定有甜头、有好事啊!但无论是哥哥还是姐姐们吃到了这样的福饺子往往要放到爷爷和父亲的碗里,这也算是我们这样的穷苦家庭的孩子们对老人的一份敬意和期盼吧!

       我在家里属于年龄小的,所以每年这顿饺子,总是要坐在父亲身边的炕上的。姐姐们和哥哥们则斜坐在炕沿上,有的就站在地上吃,我就感到了自己在家里岁数小的优越了,但吃饺子往往吃不到有福的饺子。

       在我的家庭里,在吃过年这顿饺子上,我属于没有什么运气的,好像没有一次吃到糖馅或者豆腐馅的饺子,心里很郁闷、很着急,眼睛在饭桌的饺子上逡巡,盼望着自己也能吃到一个象征有福的饺子,于是拿着筷子专门找那些看起来肚子瘪瘪的、个头较小的那种,因为豆腐馅的饺子的馅是豆腐,从外面一看是里外都是白色的那种;而糖馅的,因为是用红糖做馅的所以看起来颜色较深,但无论我怎么找,还是找不到,就很羡慕二姐了。二姐几乎每年过年吃饺子的时候好像都能吃到糖馅的饺子,有时候第一口就能吃到呢!也许是二姐看出了我的心思,就把那糖馅或者是豆腐馅的饺子放到我的碗里,但我心中总是不很服气,当然也就谈不上快乐了。这些年过来了,我也感到那种说法还不是很灵,我没有吃到人们想吃到的饺子,但我照样考上了大学,留在了城里,现在还有一份比较满意的工作,也算事业有成了,如果说那饺子真的很灵验的话,我现在应该在老家做了一名船长或者是一名船员了吧?哈哈!

       吃饺子要抓紧时间,因为很快就会听到外面有人呼呼啦啦地进屋子了,那是自己的本家来给爷爷和父亲来磕头的。我们就会赶紧放下饭碗出去迎接啊,人家看看我们还在吃饭,磕了头起身,掀开门帘,到屋子里问候一下爷爷,问爷爷吃了多少饺子,爷爷会非常开心地告诉人家:“吃了一大碗啊!”于是我们就加快了吃饭的频率,我们要在父亲的带领下给本家的爷爷奶奶们拜年去啊!有时根本等不到我们吃完,父亲一声令下,我们这些孩子就会跟随在父亲的身后,在村子里仄仄不平的土路,在黑夜里到自己家的近门去磕头拜年了,包括嫂子、侄子们全家出动。你会在黑夜里碰到一群群的人在村子里的大街小巷穿行,那都是拜年的队伍啊,而且都是以家庭为单位的。路上遇到了自己本家的队伍,互致过年好,遇到我的叔叔婶婶们就在当街跪倒,那可是真的磕头啊。遇有父亲的长辈,到了人家进了门,父亲在最前面招呼一声:“给某某长辈拜年了!”后面我们这些晚辈就呼拉拉地跪倒一大片,父亲也要跪倒磕头的。比父亲岁数小的,父亲不参加,由大哥带领,也是这个程序了。

       此时的家里就剩爷爷和岁数小的孩子在家,后面陆续来拜年的人们就只有靠爷爷一个人来应酬了。好在爷爷辈分大、岁数大,来的人都是自己的本家,无需下炕,就在炕上招呼一声也就可以了。这样热闹的拜年场面大约要持续要凌晨一点多呢!

老家的年五更是格外的热闹,饺子吃完了,赶紧出去拜年,给长辈们磕头去,要不走晚了,有些个年龄大的长辈,把大门上了门闩,你就失去了拜年的机会了,等到天亮了再拜可就晚了,就显得关系远了一样,人家的子女不是也到你家去拜年了吗?所以这就形成了不对等关系,这在老家是很犯忌讳的,所以就出现了,还没等吃完饺子就赶紧出门拜年的情况。自己的近门本家,都是晚上拜年的,到了初一,主要任务就是上坟,其次还是拜年,那就是稍微远一些的本家了。

       上坟是过年的一项重要任务,尤其我们海边更是看重,你如果赶在过年的时候,沿着我们村子边上的那条海防路一走,你就会感到我们那里对逝去的先人们的重视了。坟地都是选一些风水比较好的地段,过年之前人们推着小推车,拿着铁锨,还有的赶着马车,开着拖拉机到坟地的附近取土培坟。那时候,人们没有怨言,都想自己多干点,也算是对自己先人们的一种孝敬吧。坟地的边缘都要培起一道土岗子,每一座坟上都赔上了新土。坟头按照辈分大小来培土,最前面的那座最高大的坟就是这些人的祖宗了,下面的坟头依次排开,到了北边的一些村子,每个坟头上都插上红旗,很是整齐、壮观,也算我们海边一道非常独特的风景了。

      上坟需要带两样东西,一是纸钱,再就是鞭炮了,上坟这项工作也是由男人们来完成的,女人不得参加,即使是没上学的小男孩也可以去的。纸钱是自己从商店里买来的整开的类似于宣纸的那种暗黄色的纸,回到家叠上几叠,然后用一种特制的铁烙子,压在纸上,用木槌打击烙子,就能在下面的一层层的黄纸上留下烙印。那烙印是过去铜钱的形状,看起来就像是纸上面印有一个个铜线的样子,这就是所谓的纸钱了,老家把这工作叫做“打烧子”。

       那烙子是铁制的,很像人们过年放得二踢脚,圆柱形的,顶部是封口的,便于锤子击打,下端外面是断开的圆形的,中间是个口字型的方块,很像过去花的铜钱的样子。前些年这东西要到集市上买,但到了过年的时候,用的人多了,就东家找西家借,家家户户都要用啊!这工具有个缺点,就是打纸多了,里面会塞得满满的,要把里面的纸弄出来才好再用,后来在监狱工作的二哥让手巧的犯人给做了一个带弹簧的,还是不锈钢的呢!这样打下来的纸直接被推出来了,省的再去抠里面的碎纸,父亲爱如珍宝一直保留着。

       打好了的纸要用剪刀裁开,再把单张的纸卷起来,这样就可以抱着这样的纸钱上坟去了,当然家里面上贡请神也是用这些的。那时候,这叠烧纸的任务是我们孩子们能帮着做的,揭下来一张纸,先从一个角开始叠,而不是整整齐齐的那样,我到现在也不清楚为什么要那样叠。上坟用的买鞭炮的钱,可是一个坟地的子孙们挨家挨户地敛起来的,那时候,各家的生活条件不是很好,钱就更加困难了。钱是不多,每家五块钱,但即使是这样,还是有的家庭拿不出这钱,于是他们家里就给提供几挂鞭算是个交代。虽说是凑了钱,上坟的时候,一般自己都要带一些,那是要在自己的父辈或者是祖父辈也就是自己最亲近的人的坟上放的。

       三十晚上吃了饺子,近门也拜年了,一般也就休息了,到了大年初一的早晨,人们简单吃点饭,有人串联大家开始上坟了。上坟是我们孩子的最爱,因为能放鞭,还能捡到未响的鞭呢,再说孩子们还是喜欢热闹的啊!

        跟在大人们身后,穿着不太合身的新衣服(因为是新衣服,孩子长得又快,所以那时的新衣服一般穿在身上就比较大一些,提前留出了成长的空间了啊),怀里抱着纸钱,拎的筐子、篮子里或者是腋下都是上坟用的鞭。到了坟地,要把自己带的纸钱给坟地里的先人们分一分的,首先要给自己的头一座坟的祖宗放上一些,然后就是撒胡椒面了,但最后还是把那大部分给了自己最亲近的先人了。这时候很能看出一个家族的团结来的,人们抱着各自带来的烧纸,来往穿梭,给每一个坟头后面放一些纸钱。

      放纸钱之前,要先在坟头的后面,画上一个圆圈,中间还要打上一个叉,纸钱就放在这个圈子里,然后先从祖坟上开始点燃,后面依次点燃,跟着就是磕头和放鞭炮了。男人们上坟听不到哭声,但是也能看到这些顶家立业的大男人、硬汉子在呼呼啦啦的火苗前眼睛里的泪光。过年了一家人快快乐乐,但这些先人们就是最让人们怀念的了,这些逝去的人们在每年过年时的表现,像电影一样在人们的脑海里一幕幕地闪过,看到自己的亲人长眠在底下,再加上一年来自己所遭遇到的种种磨难,这个时侯好像也想跟自己的亲人们倾诉一下,但阴阳两隔,能不伤心吗?

       之后就是一阵震耳欲聋的鞭炮声,整个坟地被烟雾笼罩着,也像人们的心情一样阴沉。孩子们也就很快从那悲伤的情绪里走出来了,跟着放鞭的人希望能捡到芯鞭(也就是带点鞭芯没响的鞭,回家就要认真的加工一番,再找到快乐的)。那磕头可是要几乎每个坟头都要磕的,但最终是各自聚拢在自己的亲人身边,一直到那纸燃尽为止。当然,那自己带的鞭主要就是围绕着自己最亲近的人的坟头转悠了。每年回家上坟,大哥总要给爷爷点上一瓶白酒,因为爷爷喜欢喝酒啊!

       上坟是件很隆重的场合,记得爷爷在的时候,就把大家聚在一起,从第一座坟开始讲起,一直到最后,遍数哪个坟头是那位爷的,把那些逝去的先人们介绍给大家,也算给大家上了一堂家庭教育课了。所有的男人都要到坟地的,这一方面是为了祭奠自己的先祖,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一个家庭的家族意识强不强呢!

这两年也许是父亲年龄大了,对上坟有个改革,就是等纸烧完了,鞭炮也放完了时,他把大家召集到一起,按辈分一字排开,集体给先人们磕三个头,我们这些晚辈们就跪在这些长辈的身后,我们的侄子们则跪在我们身后,场面也跟庄严肃穆,也能看到一个家族的人气和团结的。

       这些男人到坟地上上坟,家里的女性们则早早地把乱了几天的家收拾收拾,各处都擦得干干净净的,再换上过年的新衣服,这样村子里的大规模的拜年开始了。那些上坟回来的男人们也会三个一伙五个一帮地加入到了拜年的行列里了。

因为我们在城里生活,再加上前几年父亲也进了城,所以我们不用再回老家陪老人过年了,但是初一要起个大早回家上坟的。一般是凌晨五点起床,经过一个多小时、一百公里的颠簸,回到老家村边,正好老家的人们起床,连家也顾不得回就跟着大家一起进了坟地。早晨热闹的上坟场面结束后,大规模的拜年开始了,这可是全村人的行动啊。可以说一年里只有初一这天的上午,街上的人是最多的,而且人们的精神面貌和衣着打扮都是最好的。村子里的各家各户也是最为干净的了。

      早晨不上坟地在家的妇女们也跟着早早起床,除了煮年三十晚上剩下的饺子芯外,还要把自己的家打扫得干干净净的,在自己家的炕上放上一个茶盘子,里面放有炒好的花生、瓜子、糖块、香烟,就连火柴也要事先准备好,条件好的还有红彤彤的醉枣呢!因为自己要出去拜年,别人也要到自己家来拜年的,这些东西就是招待拜年者的常用食品了。

      一般家里留下老人和孩子们在家看家,同时也接受拜年者的跪拜。把自己准备好的新衣服穿上,一般是近门的几个妯娌结合到一起,或者就是年轻的婆婆带着自己的儿媳妇、侄媳妇们,按照老人们的安排,一帮一伙地在村子里穿行,到应该到的家里去拜年。新娶的媳妇是一定要跟着去的,因为借这个机会到各家看看,也算互相认识一下,将来还要在这个村子里过上一辈子呢!当然该去的家庭是一个也不能落下的,落下就要出问题了,回到家里老人要逐一盘问都去了哪些人家,如果说有遗漏就要赶紧地回访。还有的是在预料之外的人也来拜年了,就要回访。在村子里过日子谁家不愿意把人际关系搞好啊!在这个问题上各家各户都倍着小心,因为一年到头这是个很好的社交和向对方的家庭和家族示好的大好机会,一般是不会轻易错过的。

      再有就是大年初一,是一年的开头,大家都想在这一天有个好心情,期盼着在新的一年里顺顺利利,心情舒畅啊。 也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在我的老家,这一天有些人是很忙的,这些人是一个家族的家族长,或者就是德高望重的老人,要么就是村子里的领导,这些人要趁这一天解决一些邻里之间或者是家族内部之间的纠纷问题。老家有句话说:哪有马勺不碰锅沿的,邻里之间或者是家族的兄弟、妯娌或者是姑嫂、婆媳之间、爷们之间经常会发生一些不愉快,弄得两家关系紧张,以至于互不来往了,这样彼此之间都觉得别扭,大家在一块生活,低头不见抬头见的,有时候都有和好的愿望但缺乏中间的一个桥来沟通,初一这天就是最好的时机了,趁大家过年的好心情,这些说事儿的人们就把双方约到第三家,也就是第三方家里,来从中间说和,老家叫“打和”。

       这在老家可不是个容易干的活,碰到双方都不认头的,就要分头做工作,所以这活儿,没有点口才、没有点过日子的经验、没有点正义感、没有点责任感、没有点威信是干不来的。等工作做得差不多了,双方再见面,这样成功率比较高。也有的家庭虽说跟对方有意见,但风格比较高,过年了大大方方地派孩子们到对方的家里,见个面说几句拜年的话,见到长辈主动磕个头,对方心里的那块坚冰可能须臾间就被融化了,等来人一走,马上就召开家庭会,商量定了,也派自己家的孩子过去拜年,这样也就和解了,所以过年的初一真的是个好日子,能解决好多棘手的问题呢!

       父亲是市人大代表,又是村里的治保主任和红白理事会的头头,还是个家族长,在他们这个年龄里还是识文断字的,在村民的心目中威信很高,所以每到年前,就开始纠集一拨人筹划着大年初一该调解哪些家庭的纠纷了。也有的主动找上门来,要求父亲给予调解的,所以每到年前年后的,父亲就显得格外的忙,东家跑西家串,解决了一家又一家,真的也难为他老人家了。

       这些年回家上坟是不敢穿新裤子的,因为我们老家见了长辈要磕头,还是实实在在的磕,要双膝跪到地上,也不管地上是不是干净,所以过年初一这天自己的膝盖上总是沾了不少的泥土,再说赶上雪天和潮湿的天气,那就更加狼狈了。再有就是回老家要多穿衣服,因为老家是沿海,气温比内陆总要低上几度,再加上老家的条件有限,仅仅是炕头热得烫人,屋子里就像冰窖一样,但过年拜年又多是在村子里不停地走动,所以回家时总要把自己最厚的衣服穿在身上,这样就免得挨冻了。

       初一上午,村子里就是一个大型的交际场所,男女分开,男人们和男人们一起,女人们和女人们一起,在村子里穿行。遇到不是近门的互相一抱拳,口里说着:“拜年了,发财啊”等等拜年的话,寒暄几句也就各奔东西了。但如果遇到自己的长辈就会呼啦跪下一大片,那场面还真的让长辈们感受到了做长辈的尊严了。我们家在村子里辈分比较低,所以总是要跪下来磕头的,到最后双腿跪下去,再起来就需要有人搀扶着才能站起来,但尽管是这样,还是怕长辈们挑了理,所以硬着头皮也要跪下的,好在这样的情况一年只有一次,再说同一个长辈跪一次、磕一次头也就可以了,所以总是努力坚持着。

       过年是辛苦的,尽管是由于兴奋,并不觉得很累,但到了中午吃饭,坐在热炕头上的时候,那睏意就来了,勉强吃完饭,倒头便睡,一般就是晚饭见了。大人们也不例外,几天来的精神的亢奋后,倦意来了,所以一般到了初一下午街上就见不到什么人了,大家都在休息呢!也就预示着这个春节基本就算过去了。

       虽说大年初一是春节,但在我们老家一般就是年三十这天是最热闹的,很有些讲究,到了初一人们就不再忙碌了。到了初一下午,人们就在家里煎饺子,检查自行车,准备明天也就是初二给出嫁的姑奶奶们带的东西了,因为明天街上看不到什么人了,但是村子外面的路上就会形成来来往往串亲的人流。

老家还有一个最为独特的年俗,那就是年三十这天到已经上了坞的船上去贴对联和放鞭炮。

     每年的冬季,靠海岸的海水会结冰,供渔船进出的河道里也会结满了厚厚的冰,所以渔民一般是在结冰以前就把自己的渔船拉到了岸上,老家叫“上坞”。那时候的渔船,都是木船,以风作动力,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帆船,但帆船经过了春夏秋三季的使用,船板之间的缝隙就容易出现漏水现象,这在海里作业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所以每年到了冬季来临之前,人们把船拉到岸上开始了修船。

     经过了年前漫长冬季的修船,到了春节以前一般船也就修好了并且上了一层桐油。经过整修的帆船面貌一新,俨然是一条新船了。春节来临之际,人们忙完了修船的活,开始过年的准备了,一方面是要用自己家的海货带到农村去换点粮食回来,再有就是推起小车到西边的大洼里拾点柴火,再有就是走走亲戚,赶到年根底下再赶个集市买点日用品,年前最后一次光顾呆在河边的渔船就是春节前的腊月二十九了。

     这天要写好了春联,带着糨子,还要带上几挂鞭,把船头船尾都贴上吉祥的红春联,期盼着来年平平安安,有个好收成。春联也很有特色,没有农村的五谷丰登之类的话,而是极具渔民生活特点的“船头压浪”、“船后鱼起”了,这船头压浪就是祈求海上劳作的人们平安,那船后鱼起就是希望能打到更多的鱼虾啊!

      还有就是要在自己的船上挂起一面面的小红旗,这个习俗很特别,也很流行。因为当时的渔民可是要看老天爷的眼色的,在海里劳作最怕的就是风了。俗话说海上是:无风浪三丈,有风浪千丈。大风是海上渔民们的最大威胁。当年经常因为遇到大风造成船翻人亡的现象,所以风是渔民最关注的,就是现在你要是到海边的渔村看看,不需要进村,远远地就会看到村子里红旗招展,那是家家户户都要在自己家的院子里竖起一根高高的旗杆,上面飘扬着一面红旗,那就是对风的一种敬畏关注了吧,人们坐在炕头上就能看出风的方向,判断出风的大小了,这可是出海打渔所必备的一种技能啊!所以过年的时候,人们也习惯于在修好的船上挂一些彩旗。

      船坞有专用的坞台,上岸的船密密麻麻地排列在一起,到了过年的时候,整个坞台就是旗帜的海洋,风吹得红旗猎猎作响,很有生气,人们在自己的船下面点燃几挂鞭,“乒乒乓乓”地响上一阵子,人们的心里踏实了,觉得有了一种安全感,会心满意足地,怀着对来年的一种期盼回家过年了。

      再回来说说拜年吧,拜年这两年也有了一些变化,因为电话的普及,人们想说句话只需打个电话就可以了,所以现在海边的渔民也算是与时俱进了,深更半夜的不再往外跑着拜年了,而是在电话里互相拜年了,不是非常近的关系,就等着天亮以后再说了。父亲自从来到城里过年,每年的三十晚上电话是不断的,都是老家的伯伯叔叔们打来的,这样一来也很有一种在老家过年的感觉了,听着电话里一家人的欢声笑语,听着里面作响的鞭炮声,人们用话筒一个个换着跟父亲讲话,给父亲拜年,老人的脸上也是绽开了笑容的,看得出他是幸福的。

      初一晚上没有什么过年的程序要走了,剩下的就是看自己的想法了。有的当年盖了新房或者是新娶了媳妇,家里人高兴啊,就借这机会赶在初一晚上请一些老人们到家里喝上几杯,这当然没有我们这些孩子的份了。但我们也不寂寞,年轻的伯伯们好像也轮不到他们请客,于是就简单弄上几个菜,单请我们这些孩子们喝酒,当然不是老人们喝的白酒,而是小香槟和啤酒,这也是我们的一种荣誉,大家非常珍惜这样的机会,因为我们这样的孩子哪有被人请的机会啊!于是就拼命地表现,但由于不胜酒力经常是喝香槟也有喝醉了的,有的就睡在人家,连家也回不了的,那可就给今后的一生留下了笑柄了。其他的孩子们就是凑在一起,在一盏煤油灯下打扑克,那在当时就是他们的乐趣了,因为要不是过年,孩子们在家里是呆不住的。除去上学,有草的季节每人一副挑子、一把镰刀到地里去打草。冬季就要到西边的大洼里拉着一个大铁耙去耧柴火的,哪有闲下来呆着玩的时间啊!

      初二的早晨,几乎各家各户都在准备出门串亲戚了。这活儿是我们最愿意干的了,因为骑个自行车,带着点东西到了亲戚家,哪家都有过年的好吃的啊!小时候的记忆里,就是嘴馋,好像平时根本没有什么机会吃点好东西,过年了有机会到亲戚家解解馋是非常向往的。

      准备工作是要做的,那时候主要就是筐子了。内容主要有两项,一项是年三十晚上剩下的饺子芯,要煮熟了,还要用油煎一下,这样的饺子一般是给出嫁的姑奶奶们准备的,还有一项就是过年蒸的馒头花了,那馒头花一定要挑选最漂亮、最白的而且点了红点的。近门的婶子大娘知道有人出门去串亲戚,尤其是去年刚出嫁的姑娘,那是肯定要去的,因此也用浅子端来了几个馒头花和饺子,作为婶子大娘们对出嫁的侄女们的一种念想。这些东西需要放到一个竹编的筐子里,上面还要用搌布盖好,用针线密密地缝起来,根据所走亲戚的多少安排几个筐子,总之是一家一个筐子。

    把这些筐子用绳子摽在自行车上,戴好了棉帽子、棉手套就出发了。路上都是串亲的来来往往的人们,如果运气好一出村子就能碰到同路人,这样路上就不会寂寞,一路上说说笑笑,半个多小时也就到了。

      筐子里的饺子,是过年时特意给姑奶奶们留的,那是说明娘家对他们的挂念,虽说人出嫁了,但家里过年的饺子还是有她一份的,这份亲情就很让那些姑奶奶们感动,也是对这份亲情维护的一种有效措施吧。如果需要走几家亲戚,那就要在路过的亲戚家作短暂停留,寒暄几句,尽管是亲戚也准备了丰盛的宴席,但最终往往是喝上几口冒着热气的开水,也就推起自行车接着赶路了。当然筐子里的东西要拆开缝着的搌布,倒出里面的东西,但筐子是不能空着的,在你喝茶是时候,那筐子早就被人拿到另一间房子里去了,当你临走时,一个好像从未开封过的筐子又摽在了自行车上了,但里面的内容可不是你带来的那些东西了,而是换了一套亲戚家的美食了。

       中午吃饭一定要找一家亲戚最近或者是去年刚出嫁的姑奶奶儿家,那可是新亲,要格外重视,这第一次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家里吃饭就是一种重视的表现了。这些对我们这些孩子来讲是梦寐以求的,因为这是招待贵宾的宴席啊,一定十分丰盛,但同时也是我们很不自然、不敢放肆的,因为人家要待你为上宾,各种客气和礼仪真的让你受宠若惊、云里雾里的,唯恐出点差错,被人家笑话,也给自己的姑奶奶们丢人的。

新亲的第一年,需要多去几个人,这样显得娘家重视,也算是给自己出嫁的姑奶奶儿们长点儿吧。于是去年新出嫁的姑娘,过年以后的大年初二可是要好好谋划一下的,要找娘家有点身份、有点学问的人去拜年的,这也是姑奶奶儿的脸面啊。主家要认真准备的,通常过年舍不得吃的好东西,要留在新媳妇娘家来人的那天才拿出来摆到桌上的,这也是对新亲的一种尊重了。

      尽管娘家来的人岁数不是很大或者说辈分不是很高,但待遇都是很高的。吃饭时无论如何要让到土炕的最里边,那可是尊贵的客人坐的位置啊。我们这些孩子也能得到这样的优待,尽管觉得不好意思,但那天却是贵客啊!

      像我们这经常在外面工作的人,会被早早地定下来做这么个角色,当被人家连推带搡地推到炕上才发现,自己的双腿蜷不住,坐在那里很别扭、很难受。于是主家就会给你拿一个小板凳子上来,让你坐在小板凳上,尽管显得有点另类,但主家还是能够理解的。下面坐着的几位,有的上了岁数的人,那是来陪客人的,尽管是应该被我们尊重的年龄,但在我们面前还是显得很谦恭、很和气、很礼貌,因为人家也是被主家邀请来的村子里的名士啊。

       接待无小事,人家对我们很客气,可以说是有求必应。但最主要的还是那顿丰盛的美餐了。不管我们去的人年龄大小一律被让到上座,下面就是请来陪客的村里的有点头脸的人物了。当然一个村子里初二这天这样的场合不会很少,但能否请到最知名的人来陪客,这可要看这家人的为人和社会地位,这些年就看这家人的经济地位了。请到这些人的人家,脸上很有面子,请不到的人家也能说出一大串理由来说明自己家过得还不错。

      吃饭是最讲究的,因为在温饱勉强解决的当时,谁家的饭菜好、烟酒档次高再加上陪客人的身份显赫,那就是给亲戚最好的表白。

      那时候冬季的青菜还不是很常见,有些家庭就要到黄骅甚至到沧州来买菜,准备这顿待客的美味佳肴。做饭时也是想办法请到附近厨艺最好的厨师来掌勺的,谁家也想借这机会显示一下自己家庭的地位,给亲戚留下个好印象,同时也是为了给刚进门的儿媳妇一种安慰和荣耀,这些来串亲的孩子回到家是要一五一十地跟自己的大人乃至一个家族汇报的,如此说来谁家也不敢怠慢啊!

      茶是必须的,在炕上摆好了饭桌,最先上来的是花生瓜子糖,之后就是几个小干果,像果脯、核桃仁、栗子、点心之类,等撤下去以后接着就是四个果盘,像香蕉、桔子、苹果有的就用罐头代替,这在老家叫“四干四鲜”。这些仅仅是走个过场、摆摆样子而已。等这些撤走后,下面就开始正式的菜肴了。此时的外间屋里就会有不少的街坊邻居来帮忙,但人们都压低了说话的声音,这也算是一种礼貌了,只能听到外屋人们小声的交谈声、人们的脚步声还有那大锅里刺刺拉拉的油炸东西或者就是炝锅的声音,接着就是一股股香气飘到屋子里,让人感到了饥饿,预感到那一盘盘美味即将上桌了。

      先是凉菜,就连端菜也不再是人们平时用手端着一盘菜,而是改用一个端菜的托盘,盘子一进门里面就放着好几盘菜,这样的盘子在老家叫“掏盘”。这种掏盘平时居家过日子是不用的,只有在婚丧嫁娶等大事的时候才拿出来用。在有事的时候,主家会提前到有掏盘的家里去借用的,用完了洗刷干净再给人家送回去。用掏盘某种程度上说明了主家对这桌宴席的重视了。

      接着就是喝酒,喝酒要用小酒杯的,每人斟上一杯,由主陪来说话,先是相互介绍一下,主要是介绍客人和新人的关系,当然也要做自我介绍,这很重要,因为陪酒的人要捡着辈分高、年龄大的来照顾啊。然后就是喝酒,开场白一般是由主陪来发起的,当然都是拜年的话了,大体上就是:过年了,亲戚来了,没有什么好招待的,准备了几杯薄酒,招待大家,请大家不要客气,吃好喝好之类。我们也要做出客人的样子,尽管是有酒量也要客客气气地举杯表示一下,然后慢慢将未喝完的酒杯放在桌上,单等着主陪发出吃菜的口令了。

      拿起筷子来也不要直奔目标,而是非常优雅地象征性地夹一点菜放在嘴里,然后再把筷子放下,之后就是慢慢地咀嚼,动作不要大了啊,免得让人家笑话,更不要张着嘴大嚼,那样的吃相不雅观,因为我们可是代表一个家庭乃至一个家族来的啊,这可是个形象问题啊!再加上临来时,家里的大人掐着耳朵嘱咐要稳重一点,这可是去当客人啊,不要让人家笑话咱们没出息啊等等,呵呵!

       冒着热气的热菜也端上来了,一般是我们这个地方传统的老席菜,以荤菜为主,主要是猪肉、鸡肉、羊肉、牛肉之类。当然尽管是农村的亲戚也要准备海边的海鲜和只有城里才有的蔬菜了,这可是大事啊!虽说上来的菜都是自己很喜欢吃的,但不敢造次,眼睛用余光瞄着身边的长辈或者是长兄,看到他拿起筷子才敢拿,他放下了筷子自己也不敢再举着筷子。看到一盘好吃的菜所剩无几了,就不敢再去夹,这可是来时家里人嘱咐的,给人家吃光了,人家会很难为情的,这就是当客人的不自由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互相之间慢慢变得熟稔了,那刚开始时的拘谨就好多了,气氛也融洽了许多,再加上喝了酒借着酒劲,话慢慢多了,吃菜的频率也高了,那酒也不是开始时候的浅斟慢饮,而是现出了原形,现出了在大海边长大的人们的豪放和实在了。

       应该说我们海边属于边疆,地广人稀,祖祖辈辈跟大海打交道,人见得少,为人热情实在,喝酒也是敢喝而且颇有些酒量,一般来讲就像内陆人喝酒怵头草原上的牧民一样,内陆人对海边人的酒量也是不敢轻易领教的。在海边有亲戚来,主人让客人喝酒时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亲戚随便我先干了啊!”酒喝到这个份上,人们再也扳不住了,于是一个高潮就要到来了。结果我们往往是反客为主,主动张罗着跟陪客的人们喝起来了,最后菜是吃不了多少了,柜上的酒瓶子开了一瓶又一瓶。这样的情景主人看了很开心,这是他们所希望看到的,但那些陪客的就有点顶不住了,于是想出了很多办法来逃避,譬如说借故上厕所,出去躲一会;或者就是到外面找来几个晚辈轮番给我们敬酒;还有的眼看不行了,以家里有事为由逃之乎也了,一般获胜的是我们,因为开始我们是客人要扳着点,为了打破僵局,陪客要主动多喝,但后来我们一旦发力,再加上海边人的胆量和酒量,一般人是抵挡不住的。那饭桌上的菜已经码上几层了,但就是没有人吃了,人们的注意力都在酒上面了。

      当酒足饭饱,人们情绪亢奋、喝得昏天黑而且形势不可收拾的时候,还是要由主家新娶的媳妇,也就是我们的姑奶奶儿出来打圆场,这一般也是规律了。姑奶奶儿一出面那面子是要给的,因为自己人要在人家生活了,战他个人仰马翻也算是给对方一个警示:不要小瞧、虐待我们家的人啊!她后面可有我们这些能征善战的坚强后盾呢!姑奶奶儿一般是说:“少喝点吧,酒有的是,但喝多了大过年的就不吉利了,再说你们还要回家,还有那么远的路呢,喝好了咱们就准备饭了,喝不足就怪我,好在以后有的是机会,你们想喝酒就来看我,我还管你们酒喝,今天就到这吧!”后面的话就是近乎哀求了。我们也不坚持,我们的代表就会冲着那些醉眼朦胧、摇摇晃晃的陪客们发言道:“姑奶奶儿来了,我们要给面子,但是我们家的人到你家了,可要善待啊,不然我们没别的本事,就来找你们喝酒,下次再来了,你们再说不喝可不行,姑奶奶儿再出面也不管用,到那时不躺下个三个几个的不算完啊!”这话说出来可谓掷地有声了,这听起来很热情,但这无疑是在给对方的家庭以威慑啊!

       简单吃过饭就要回家了,饭主要还是过年蒸的馒头花了。院子里的自行车上早就摽好了一个个的筐子,临走时,姑奶奶儿要把这些东西哪一个是谁谁谁的交代清楚,这些客人就在一大群人的簇拥下,出了院子、出了胡同,再从送客的人们手里接过了自己的自行车,招手致意,上了自行车,在农村凹凸不平的小路上往回走了。当你走出很远时回过头来看到村边的人们还站在哪里为你送行呢。

      回来的路上,人们就像总结一样的,把喝酒的过程回顾一下,说到某某人时往往带来一片笑声。人们一个个红头涨脸的,在微醉的状态下,一路欢歌笑语,沐浴着冬日的暖阳回家了。

上文提到大年初二要去给出嫁的姑奶奶儿拜年的,同理,自己家新娶的媳妇的娘家也要来人的啊,所以应对这桌酒席就成了大事,需要早作准备、早作安排的。

实际上在过年以前,该采买的、该准备的早就准备好了,因为按照惯例,过了春节一般的商店和门市是先不开门的,人家也要过节的,所以需要提前准备,谁家也不愿意在这桌酒席上露了怯啊。主家把最好的菜、最漂亮的馒头花都提前预留出来了,过年是自己的一家人,没有客人怎么也能对付得过去。

初二这天,新媳妇的娘家是要来人看望的,早早地准备了接待的人员,有说话的、有迎亲的,有做饭做菜的、有端盘子的、还有站在村子边上望风然后通风报信的,当然这活儿一般由孩子们来完成,近门的婶子大娘也会前来忙前忙后的。村边望风的孩子们一旦看到有穿着光鲜的客人骑着自行车往自己的家门口来了,就要快步跑回家,然后上气不接下气地一进院子就呼喊道:“来了,来、来、来了!”立刻就会有大人出面站在大门口向胡同里来客的方向张望,当得到确认后立马转身进屋跟管事的人汇报,此时人们赶紧停下了自己手中的活儿,该洗手的洗手、该换衣服的换衣服,看看屋子里、院子里有什么东西摆放不合适的也边走边吩咐人们赶紧整理一下。一群人出得门来,各个笑容满面的,专管接待的走在最前面,等见了面,人们一拥而上,年轻一些的从来客的手中接过了自行车,年长一些的就走在后面跟客人嘘寒问暖的,中间还要相互介绍一下。年长的走在客人的侧面,客人走在中间,其他人走在最后,这就是欢迎的规矩,以示对客人的尊重。

客人进屋时有人站在门口迎候,脸盆里已经倒好了热气腾腾的洗手水,有人站在脸盆前用手示意客人先洗手,在客人洗手的同时,那崭新的毛巾就已经有人站在客人身边恭候着了,只要客人的手一离开脸盆,毛巾马上递过去,等客人擦完了手,伺候的人又在接着毛巾了。进里屋有人给撩着门帘,屋内有人早就拿着烟卷等着呢,只要你接过了香烟,“哧”的一声,火柴点燃了,放在炕上的饭桌上已经把提前洗好的茶杯摆放整齐,对客人的招待可谓无微不至了。

先是一个大大的茶盘,里面放着花生瓜子糖还有香烟,那是每家每户春节期间必备的招待客人的东西,但茶水就是特殊的一种待遇了。应该说在我们老家喝茶的人不是很多,也许是在船上生活的原因吧,没有沏茶这一说,因为船在大海里是处于一种颠簸状态的,即使有茶可能那杯子也会被海浪摇得东倒西歪的,再说在船上劳动的人们是忙碌的,但喝茶是需要慢慢品的,这好像不太适合海上作业的渔民,他们都是忙得大汗淋漓、口干舌燥的时候,下到船舱里,舀一瓢凉水“咕咚咕咚”地喝下去,又赶紧爬出船舱投入工作中了,那瓢凉水不但解渴而且去暑气喝着痛快啊。

但过年了,尤其是来了这么重要的客人,那茶是必须要有的啊。但海边的人们没有内陆或者城里人喝茶那么讲究,什么紫砂壶啊,西湖龙井之类的,更没有休闲时的茶道,夏天就是一个大的瓷茶壶,里面可以装一暖壶开水呢,人们渴了就从茶壶里倒出茶水来喝,但到了冬季,烧开的热水很快就会凉的,所以沏茶就在暖壶里了。

人们在烧柴火的大锅里烧开一锅热水,用舀子淘到一个个暖壶里,暖壶里提前放好了茶叶,这样在招待客人的屋子里的柜上就会一字摆开好几个装好茶水的暖壶供来客饮用,但现在看来这种沏茶的方法真的不可取,可在当时已经是对客人的一种很高的待遇了,因为平时渔民是很少喝茶的。

生活在海边的人们,常年和大海打交道,所以养成了豪放、热情、好客的性格,尤其对自己家的来客更是倍加重视,所以海边的人们谁家来了客人,那可是要把自己家的家底拿出来招待客人的。当然帮忙的人也很多,所以到海边做客,如果没有点酒量,那是一件很尴尬和为难的事情,因为海边的人们很少见到生人,见到了客人就要倾其所有地招待,唯恐客人不尽兴、不开心,因为这样的机会毕竟不是很常见啊!

海边的人们有酒胆也有酒量,所以招待起客人来那叫做死气白赖地敬酒,再加上参与敬酒的人多,一般是招架不住的。最终的结果就是能晃晃悠悠地出门就很不简单了,但往往是客人一走,这些陪客的也就倒头便睡或者找个合适的地点呕吐去了。

海边自有海边饮食的特点,菜肴主要就是海里生产的鱼虾,其他就是肉类了。但那些年冷冻技术还不是很普及,所以多以腌制和风干的鱼虾为主,雪雪米(也称小虾米)是夏天在锅里煮熟了晾干的,到时侯这道菜是不能少的。先将雪雪米用热水泡一下,然后切一点葱丝往里面一拌,再点上几滴香油,就是一盘很实惠的美味了。还有海蜇,海蜇那些年以蜇皮为贵,所以旺季的时候就早早地用明矾和盐矾到了坛子里了,这时候,拿出来先用凉水浸泡,然后将其切成细丝,再放点碱面,经过揉搓去其涩感,再用白菜心切丝在箅子上面蒸一下,老家叫豁菜。把这种豁菜和蜇皮伴在一起,作料呢主要是蒜泥、醋、香油,有爱吃辣的还可以放点辣椒在里面,口感是脆的,味道是又酸又辣,这在我们海边可是上等菜了,很受客人的欢迎。这些年蜇皮没有蛰头值钱了,因为蜇头和蜇皮比起来口感更脆。

还有就是炒鸡蛋和咸鸭蛋了。炒鸡蛋可是无论农村还是海边都深受欢迎的了,那时候海边生活条件比较艰苦,不是有这么一句顺口溜道:“棒子面当细粮,鸡屁股当银行”吗,说的就是鸡蛋是人们日常零用钱的主要来源,来了客人舍得炒鸡蛋足以看出对客人的重视了。海边有鱼,所以家家户户都养鸭子,鸭蛋也上了招待客人的饭桌了。鸭蛋一般是在春秋之际到村子外面的盐碱滩上,手拿笤帚和簸箕扫来碱嘎巴,这是一种含盐量极高的土,用这种盐土和成糊状,将鸭蛋一个个包裹起来,等来了客人将外面的泥皮剥掉蒸熟用刀切开就可以摆到盘子里上桌了。其他就是糟梭鱼和干鱼干虾之类,再加上一些肉类这就是一桌很丰盛的酒席了。

这些年人们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即使是冰天雪地的冬天,人们的冰箱里、冷库里照样能吃到很新鲜的鱼虾了。市场的放开,在村子里冬季也能买到新鲜的蔬菜,人们的饭桌丰富了许多,当然烟酒的档次也随着提高了。

吃饭的过程和上文中提到的大同小异,但应该提到的就是,海边人招待客人,最终醉倒的往往是客人,因为海边人们的性格豪放,真的让你拿不出任何理由拒绝对方的盛情,但应该说海边人绝无恶意想灌醉对方,而是热情所致啊。尽管是醉了,还说不出人家招待的有哪方面不周到,到了酒醒的时候,还要连连感慨海边人的实在,之后往往就能成为最好的亲戚和朋友了。到现在当地也有这个说法,说是越往东边的人们越实在、越可交啊!当然海边的人们就是最靠东面的居民了。

农民一到春节就是过节、休息了,这是个很好的开展亲戚交际的时间,所以这些日子,就是相互宴请,亲戚之间相互来往,所以过了春节以后的一段时间大家都在忙着串亲戚。有种请客也是必须的,那就是本家有新娶的媳妇,过了年就要张罗着请新媳妇到家里来吃顿饭,也算本家对娶媳妇的家庭的一种友好的表示,也是一个家族团结的象征啊。但这样的请客要早早地安排,因为想请新媳妇的人家很多,就要早早地到人家去挂号,由主家来根据本家的远近和请客的先后安排请客的顺序,一旦确定了,就开始为这顿饭而忙碌起来。

        海边人比较封建,陪同新媳妇吃饭的没有男性,要把自己家族中近门家未出阁的姑娘们都要邀请上的。到时候,在外屋忙着做饭的是男人们包括上了岁数的男人们,还有的年轻的小伙子们往屋子里端饭、端菜,但是不能上桌吃饭。到了请客的那天,要早早派出自己的儿媳妇或者是姑娘到新媳妇家里去邀请,然后陪着新媳妇到自己的家里来。在这之前要派出人去,到各家各户去喊那些年轻的姑娘们的。新媳妇到了,女孩子们唧唧喳喳地闹个不停,但主家此时就要核对人数,看看还缺少了哪位,这也是不容马虎的,因为一旦遗漏,未被请到的女孩子不高兴,大人们也会不满意的,觉得好像看不起人一样的,所以没到的还要再派人去请,等人齐了,酒席开始了。

       尽管主宾是新媳妇,但新媳妇却上不了正坐,因为那些穿着大红大绿的小姑娘们的身份好像要比新娶的媳妇地位还要高一些,因为在老家,按照习俗,他们可是姑奶奶儿啊,既然是新过门的媳妇也要遵循老家的规矩,把那姑奶奶儿们让到上座上去的,这就是对未出嫁的女孩子们的一种尊重了。新媳妇们也就是斜挎在炕沿上,跟这些大小不一的女孩子们在一起吃个饭,但吃饭效果往往不是很好,因为都是些女孩子嘛,场面倒是很热闹,像一群快乐的小鸟一样地叽叽喳喳、七嘴八舌的,再说年龄差距又大,场面很难控制,也只能是信马由缰、各行其是了。时间一般都不是很长,等菜上来一个,大家一窝蜂似的哄抢一空,每人拿着筷子单等着下一个菜端上来。好在新媳妇进了门,也就是自己家的人了,也不会在乎和怪罪,图的个快乐和大家一起认识一下而已。

        这样的请客,好像也不是在乎谁家的饭菜质量的高低,最主要的想体现一下自己家庭的真诚好客,还有就是借此机会跟其他的家庭建立良好的关系,所以说在请客的时候,不管女孩子是成年了还是刚刚上小学,都不要轻言放弃,因为人是需要被人尊重的,人家可以不来但是不可以不请的。在这个问题上出现了疏漏、得罪了人,这样的错误是十分低级的。

       年一过,只要一个家族里有新娶的媳妇,这个家族的女孩子们就有了天天被人请的优厚待遇,吃了东家吃西家,那时候真的能显示出作为一个姑奶奶儿的尊贵了。

       对未过门的媳妇,一般是年前由男孩子带着厚礼到未来的丈人家里去看看,也叫送年礼,春节过后,一般就是在自己家忙活自己的事情了。但是有一种情况是特殊的,那就是一旦自己的村子里在春节以后请了一台子唱戏的,那就要把未过门的媳妇请过来,理由就是请过来听戏的。这时候,要专门安排一位嫂子或者是一位小姑子,全程陪同,从吃饭、看戏到睡觉,那也是很讲究的,不容有任何疏忽,毕竟还未过门,那关系和感情也就显得比较脆弱,所以招待要周到、热情,不要让这媳妇因为招待出了问题而影响了下面的迎娶。

       在我们老家还是比较封建的,譬如说请新媳妇吃饭,男人不能掺乎,完全由女人来陪伴一样,即使是请没过门的媳妇过来听戏也很少见到有男女双方出双入对的情况,一般也是选派了专门的女性来奉陪的,不然会让人家说三道四、指指戳戳的。

      还有一种年俗值得一说,就是虽说没过门,但是因为双方属相的或者是因为下一年是闰年的原因,有的虽然说没过门,但是下来的一年有的说是没有春啊或者是说来年跟两个人的属相不利等等原因不适合结婚的情况,但是年龄又不到法定结婚年龄时,就要在过年前把没过门的媳妇接过来跟未来的婆家一起过年,也算是提前结了婚的意思,但是不办手续也不办酒席,只是一个象征性的结婚,并无实质性的东西。年一过女方还要回到自己家里正常生活,等到够了结婚的年龄或者是看好的结婚的日子再真正举行婚礼。

       因为迷信,也有本来不想结婚,但家里老人有病而且病危的,也需要提前结婚来冲喜的。按照老家的说法,就是人有了病就是晦气缠身了,如果结婚,晦气被喜气一冲,可能病人就会枯木逢春、转危为安的。所以一般也选在年前结婚的,一方面为了冲冲晦气,另一方面也算是给病重的病人一个精神上的安慰。爷爷奶奶病重的在离开人世前也算娶到了孙子媳妇了;父母病重的也算娶到了儿媳妇,也就是可是告慰这些病人,可以心满意足地含笑于九泉之下了。

       在老家一般也多选在春节前后办喜事,这有几方面的原因:一是到了冬季,渔船不能再出海了,男人们有时间在家里操办这种大事;另一方面就是冬季,到处冰天雪地的,准备的食品之类便于保存,只需在房根底下用一个筐往上面一扣,上面再压上点砖啊石头之类的,防止被那嘴馋的猫吃了也就可以了;再有就是为了节省,因为过年需要置办一些东西,花不少的钱,但要是和办喜事放在一起来办,可以省下不少的钱呢,综合以上因素,过年期间办喜事的人家很多,这也算是老家年俗的一部分了吧!

接下来就是正月初五,这初五也叫破五,在民间很有些说道。关于破五有各种说法,有的说是过年期间的规矩到了初五这天就都该破除了,也就是回到了正常的生活了;也有的说是送穷的意思,说的是姜子牙封神的时候,把背叛了自己的妻子封为穷神,到了初五这天,要满屋子放鞭炮的,意思就是驱赶穷神,希望来年有个富裕的日子过;还有的说是初五这天是财神的生日,初五这天焚香放鞭炮目的就是为了迎接这五路财神到家啊,也是祈求过富足的日子的一种想法吧。

在我的老家,好像没有这些说法,也很少有人知道这些,但海边的人们也有自己的说法,一般是要起早包饺子,意为捏小人嘴,再有就是破五这天没有什么特殊情况是不出门的。

       记忆中的捏小人嘴,实际上就是吃顿饺子,但这次包饺子却赋予了新的内涵,那就是指望着借包饺子的动作,把那些跟自己关系不好的人的嘴给捏住,希望自己在新的一年里免除小人嘴带来的各种烦恼,也就是图个耳根清净,心情好啊!

说起来中国人虽说社会责任感不是很强,但是“气人有笑人无”的心态还是很普遍地存在的。谁家日子过得好,就恨不得人家后院起火;看到有谁跳得高了,跑得快了,就恨不得人家的腿出了毛病。但是一旦这家日子过得很寒酸,又开始笑话人家好吃懒做。要是传播小道消息那可是要比中央电视台的广告传的还要快,不是有人说过这样的话吗,说是,你要是想把消息传的快一些,你就要在把消息告诉对方时最后加上一句:你可千万不要跟别人说啊!那消息可就快了,要不了多长时间就会传得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了,实践证明这一招确实屡试不爽。我们在反映农村的影视作品中也经常会出现几个人在背后议论人,在人家背后指指戳戳的镜头。东家长西家短,蜚短流长,搬弄多少是非,惹出多少口舌,给人平添了多少烦恼啊!这些好像都是好事之人、小人所为,所以过年了用这种形式想办法堵住小人的嘴就显得尤为重要。

      应该说打交道最难的就是跟人打交道了,因为自己的无心、无意做出些事情,说出些话往往就会被人看到了听到了,于是就会先通过人们的眼睛和耳朵得到了信息,然后再通过人们的嘴传播出去,要不了多长时间,就会给你搞得沸沸扬扬满城风雨了。这些年人们的见识多了,好像不再像原来那样少见多怪的了。记得八十年代初的时候,一些个小青年喜欢留长头发、穿喇叭裤、还戴个蛤蟆镜,手里再拎上一个“哇啦哇啦”响的大录音机,里面播放的所谓的“靡靡之音”,走在街上会引来人们的鄙视和议论,把人家说成是二流子,但现在人们好像心理承受能力强了很多,也就见怪不怪了。但在当时的农村居家过日子就很在乎人们的议论,尤其害怕被一些小人算计和议论。孩子大了,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啊,这桩婚姻能不能成,很大程度上就是到村子里的亲戚家里去扫听这家的为人,说上几句不甜不酸的风凉话,这桩婚事大多会泡汤的,这婚事要是告吹了,在老家可是一件很丢人的事情啊!所以人们把破五包饺子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来完成,那就是专门来捏小人嘴了。

      记得那年也是个破五,早晨一睁眼,看到父亲在昏暗的煤油灯下守着一盆白菜馅,盘腿坐在那里在包饺子,姐姐负责擀皮,神情很专注。我看到父亲包得饺子很小,就疑惑地问:“怎么今天的饺子这么小啊?”父亲笑着抬起头来对我说:“今天是破五,包饺子是捏小人嘴,饺子当然就该小一点了。”记得当时父亲让我的哥哥姐姐们每人要包几个饺子,意思是把对自己不利的小人的嘴紧紧地捏住,不让其乱说啊。听说小人不好,小人嘴说出来的话也肯定不是什么好话了,于是我也赶紧坐起来用力狠狠地把那饺子皮挤紧,我的这一举动倒是惹得一家子笑出了起来,他们说,像你这么小的孩子哪来的小人啊,没有小人也就没有小人嘴说你了。尽管如此,我还是对小人有了一种深深地痛恨,到现在我总是习惯于用毛笔练习孔子有关君子和小人对比的类似“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和“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等言论,以示对君子的尊重和对小人的蔑视了。

      但是冷静下来一想,觉得这毕竟是一厢情愿的事情,因为小人在哪里呢?谁也不知道,不过是自己想争取一个好的、宽松的生存环境而已,所以对我来讲也不是很在意。尽管破五也要吃饺子,但没有小时候的那种激动了,因为从个人来讲首先要做到自身正,然后那嘴长在人家的脸上我们也没有能力也没有权利去堵住人家的嘴的,至于捏人家的嘴那就更加过分也不可能了。

       初五还有一个规矩就是不出门,但是在外面工作的人们一般也不是很讲究,该出门时还是要出门的。但在农村老家有的家里有老人的就很在乎,一般不让孩子们出门的。在外工作的人们回城一般都选在初六或者是初八回去的。初六图的个六六大顺,初八呢也就是图个四平八稳,求得平安的意思,临行前在院子里放上一挂鞭炮,图的也是个吉利。上船的人们在动船以前或者第一次出海时都要多放几挂鞭炮,同样也是为了图个吉利的。

       不知道这年俗是不是该把正月十五放在里面,如果说可以的话,还可以接着写的,但是在我的老家有个说法,那就是:十五大的年,这样一来是不是这年俗也该结束了啊?不过在我的心目中,这十五是和年联系在一起的,整个的年从正月初八开始一直到农历的二月二龙抬头结束,这才是一个年的完整过程啊。(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