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铸就政治工作的“网络利剑”

 sccd 2013-11-20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政治工作已经成为推进部队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的重要部分。如何利用网络高速、全域、虚拟等特性拓展政治工作新领域,避免政治工作陷入“有网无连、有络无语”的境地,是当前依据网络开展政治工作面临的一个新挑战。

  网络为政治工作带来全新课题。目前,各个领域都在依托军队网络系统开展工作,依据网络开展政治工作也成为政治工作创新的重要举措。比如:利用网络信息传播的快速性和广泛性,及时向官兵宣传党、国家和军队的最新政策和有关精神;组织“网络教学”,让受教育者从被动接收转变为主动参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利用网络平台的交互性特点,对重大热点问题开展“短、小、活、实”的教育讨论活动,增强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的快速反应能力。

  网络使政治工作面临诸多挑战。首先,一些人思想观念还存在误区,仅把政治工作网络化停留在购置一套网络设备、设立一个网页、发布一些信息上,导致网络政治工作“网络高速车少”现象依旧存在。二是部分人员知识结构失衡。少数政工干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领域的相关知识比较匮乏;吸取新知识、掌握新技术的能力比较薄弱;面对政治工作网络化的浪潮,能力素质不相适应的问题较为严峻。三是网络技术方案相对滞后。网络技术方案决定着网络政治工作建设的成败。有些单位没有对网络技术方案进行充分论证就匆忙上马建设,结果投入了大量资金却采用了相对落后的技术方案,“建成即被淘汰”的窘境还一定程度地存在。

  创新网络政治工作体系迫在眉睫。在诸多挑战下,搞好军队网络政治工作建设,需要新观念、新手段、新思路。应加强战略基础层研究,把国内、军内分散的软、硬件研发与生产技术部门进行科学整合,自主创新、追赶前沿。应加强战略研究层面创新,尽快建立政治工作学与计算机网络等工程技术领域的交叉学科,加强人才智力储备和科学理论研究。还应该加强战略实践层探索,打破“网际”界限阻隔,把政工网打造成为高速、便捷、海量、交互的信息服务实体,切实改变官兵“见地方网亢奋、望军内网兴叹”的状况,让广大官兵能够敞开心扉讲实话,放心大胆提建议,提高网络政治工作吸引力、感染力。

  在网络信息社会变革的大背景下,积极探究军队网络政治工作新体系战略,是关乎我军科学发展的重大问题。因此,应从战略高度清醒认识和谋划构建网络政治工作新体系的重大意义。

(来源:解放军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