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一中语文特级教师。授课课题:高中语文《多样化思维写作训练》。这是与会领导最为赏识推崇的一节课。步骤:①激励引领:上课之初,史老师先以“自信从大声说话开始”、“机会是均等的,但也常常是有限的”两句话激励学生,优化其学习品质,提升其学习兴趣。②热身训练:提出了一个问题,即:用多少种方法能把凉水烧开——培养学生多样化的思维。③引出话题:太阳的断想。给学生要求,人人写一句有关“太阳”的言简意赅的文字,但绝不能出现“太阳”二字。5分钟自主创作后让班内40名学生人人展示诵读自己的成果。在叙述过程中,教师让其他学生养成倾听欣赏、动笔记录的好习惯。之后,史老师向全班学生展示了他在课前搜集的“断想”精品:如“日”;“再伟大也有落山的时候”;“从开头到结尾,始终是圆满的”;“无论黑夜多么漫长,也敢于给它划上句号”;“立竿见影”;“月亮之上”;“日晕时美丽的光环,恰是风云变幻的前兆”;“为什么不试着上一回夜班呢?”;“你的八个子女至今围绕你转,不能独立生活”;“夜幕降临的时候,你穿上绚丽的光环婚纱,嫁给了黑暗”。这些多角度超常规、体现了发散思维能力的优美作品,引起了全班同学的阵阵掌声。④佳作猜想:史老师出示了当代作家赵丽宏的散文《生命》(节选)的题目(未出示正文内容),问学生:大家想想赵丽宏本人的思维设计应该是怎样的?让学生讨论分析其可能设计的角度。然后,史老师用多媒体展示了《生命》的前两段,“假如生命是花……;假如生命是草……。”老师又安排学生按照此文体方式写出几个具体文段,并找部分学生展示了自己的成果。最后史老师又把赵丽宏的设计角度全部展示出来,让学生进行对照探究。
本节课的结尾,史老师一是推荐给学生1篇阅读文章:【英】吉卜林的《如果》;二是用所授课班级(高一九班)所有同学的名字写成了一篇《班赋》送给全体同学们(这篇班赋写得很有水平,受到了在座师生的高度赞扬)。
课堂评点:课内水平源于课外积淀,课内指导引申课外生活。创新的是一种思维。课内教师的引导,决定着学生今后的学习思维方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