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培养幼儿学习探索精神

 私房书馆 2013-11-24
儿童思维的特点是从直接行动性向具体形象性转化的一个阶段。比如:我曾经问过一些小朋友:玉米有花吗?小朋友们都说没有花。因为他们觉得花就是很漂亮的,一朵一朵的。我对他们 说,再仔细看一下,玉米到底有没有花?有的小朋友举起手说有花,在大铁桶里。当时,我没有听懂,让他再说一遍,他又说,玉米有花,在大铁桶里呢!后业我才想起,原来他说的是爆米花。所以儿童的思维特点与成人是不一样的。 直接行动性指的是二、三岁的孩子。他们是一边做,一边说,一边在思考。他是通过行动来思考问题的。所以,这个阶段的孩子就是直接行动性的。到了四岁以后,五、六岁的时候就是具体形象性。他的思维只能通过原有留在脑子里的一些表象,来思考一些问题的。这是幼儿学习的一个特点。这是第一个特点,就是:从直接行动性向具体形象性转化的一个时期。 第二个特点:幼儿生性好奇、好问。我们说幼儿期是一生中提问最多的时期。孩子整天会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这是为什么?那是为什么?其中"这是什么?那是什么?"这些是比较低一级层次的提问,是"是与不是"的提问。高一点的提问就是"这是为什么?那是为什么?" 我曾经统计过孩子的提问。我在做科研的时候,拿着录音机到幼儿园每个班去,让孩子们提问,对他们说:"你们各种问题都可以提问,问的越多越好,以后老师再慢慢告诉你们。"让每个班提十分钟的问题,把它录下来,再整理出来,来分析它提的都是哪些问题、提的种类是多少、提问的性质是什么? 几个班一对比,就能看出来,提问的数量不一样、孩子的求知欲望不一样、提问的种类、类别不一样、提问的深度不一样,是刨根问底的不断的思考一些问题呢?还是浮浅的问一下。所以,孩子是提问最多的时期。 下面,我们讲一些小朋友提出的问题,看看家长们是不是听过这样的问题吗?是不是会回答这样的问题? 他们提的自然的关于动、植物的问题,他们所提问题共有一千多种,其中自然方面的有31.3%,关于人体的有30%,关于文化的就是语言、童话、宗教、生活等等有35.9%、关于社会的问题有10%、关于环境的一些问题是9.1%,关于自身是3.7%,通过这些可以了解到孩子渴望了解世界,他希望了解周围发生的各种各样的事。 关于动、植物方面问题:蛇没有腿,为什么会跑?大家想一想,哪些是能回答的,哪些是不能回答的。恐龙为什么都死了?乌龟耳朵在哪?香蕉没有种子是怎么种的?这些是关于动、植物的一些例子 。 关于人体:孩子问,为什么男的高,女的矮?为什么有白人和黑人?人的肚子里有什么?我是从哪里来的?(这个问题问的很多) 关于物理现象的:有一个孩子学小提琴,他就问:小提琴只有四根弦,我用手去弹,为什么能弹出这么多曲子?有一个孩子用圆鱼缸养了一些金鱼,他问,为什么从上面看鱼是小的,从旁边看鱼是大的?车子停的时候我们会什么会摔倒?关于天文、地理的:天的上面有什么?地的下面有什么?星星掉下来为什么变成石头?为什么夏天打雷,冬天不打雷? 关于科技的也是问的很多的:主要是身边的,录音机为什么会录下我的声音?鞠萍姐姐为什么能跟我在里面说话,我为什么不能跟她说话?等等,这些问题。所以,他们的问题是各种各样的,这就是他们的好奇、好问。 有时候,他们也有破坏性的行为,在这种行为背后,隐藏的也是好奇心、一种探索精神。比如,有一天,一个家长跑来告状,说:"我的孩子没法办了,我在给他洗衣服时,已经洗出两条毛毛虫了。"这个小孩特别喜欢抓虫子,是很特别的,一般要出去玩,他都不去,他就去跑到一个墙脚去挖虫子。如果看到蚂蚁搬家,他能蹲那看半天。 还有一次,幼儿园的鱼缸里养了很多金鱼,第二天早上,金鱼全部死掉了,老师们就猜,准是某某某干的,最后一了解还真是那个孩子干的。因为我们这个班是实验班,老师的观念有些转变,就没有直接去批评这个孩子,如果按平常就会认为这个孩子非常淘气,老师就会去批评他,这次,老师就先了解一下。了解的结果是:因为个班前几天有人得了肝炎,得了肝炎老师要消毒,要往地上撒来苏水,这时,他就问老师,这是在干什么,撒这些干什么?老师说,我撒的是药,撒了以后,你们就不得病了。所以,他想着不 得病,趁着老师不注意,把一瓶的来苏水全都倒在了鱼缸里,把鱼全都毒死了。他是好心,结果把鱼给害死了。 我们经常带着孩子去捉虫子。有一次,抓到一个青蛙是一只眼的。到了冬天,青蛙就开始冬眠。当时,我们拿一个大盆,大盆里放了沙子,青蛙就养在那里,把大盆放到阳台上,青蛙就开始冬眠,往沙子里钻。把大盆拿到屋里来,它就不冬眠,不往里钻。这样,孩子们都知道并不是冬天青蛙一定要冬眠,而是冷了,它才冬眠呢!到屋里就不冬眠,搬出去就冬眠。青蛙冬眠的时候并不是挖个洞钻进去,而是坐在沙土上,用两只后腿蹬沙土,然后身子一点一点进去,最后,剩下一个脑袋再用两只前腿一糊就把自己埋在里面了。 我们也是第一次看见青蛙冬眠,孩子们就觉得特别好玩。青蛙钻进去了,他们就把它挖出来,钻进去了就又挖出来。看到这种情况我应该去阻止,因为这样会把青蛙累死的,但我没有去阻止,这说明孩子的探索精神。所以,有时我们不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的,就往往不会理解孩子。这是孩子的第二个特点。 第三个特点:孩子是在活动中学习的。很多心理学研究的结果都证明了这一点。我们教给孩子学什么东西,这并不是他真正的知识。 从我自己的实践里,我也有过很多教训。因为我是从小喜欢数、理、化的人,是很偶然的机会进入了幼教界。所以, 我当初很希望在我培养的孩子身上下些工夫,能够让他们多出些科学家、工程师;多一些大学生、留学生。所以我拼命在孩子身上下工夫,尤其是文革之后,七八年全国科学大会以后,我给孩子什么都讲:生光电磁、平衡、磨擦、热胀冷缩、卫星上天等等,而且想了很多办法、准备了很多教具、编了很多儿歌来给孩子进行这方面的教训。当时我认为自我感觉良好,我认为 我讲的东西孩子能学会、能记住、也能说出来。很多人来看课,都认为很好:这班孩子真聪明。 七九年我开始搞科研。科研以后就不能凭自我感觉良好,而是要靠事实来说话了。所以,那时我所有的活动都要录音,晚上要用几倍的时间来把这些录音整理出来,进行分析,这些活动哪些我提了多少个问题、每个孩子回答了几次、哪些孩子没有回答。孩子为什么回答?为什么样没回答?我应该怎么做?经过这些统计和分析,我发现很多问题是让孩子重复说我的话,而事实这些不是孩子真正的东西。通过几件事情对我教训很大。 有一次,我给孩子讲"风"是怎么形成的?我做了象桌子一样大的模型,里面做了一个小房子,房子上面插了一根香香点着以后,就往上冒烟。旁边又做了一棵树,用纸做了柳条都垂下来了;这面是玻璃,玻璃上面贴了一个太阳,玻璃后面藏了一个蜡烛;在盒子上面挖了一个洞,然后就给孩子演示。把蜡烛点燃了以后说:太阳火辣辣的晒着,把大地都晒热了,空气上升,其他地方的空气都流过来,这样就形成了风,垂着的柳条也都飘起来了,等等。这样,孩子们很注意,很开心,好象是变戏法似的。然后孩子们也会说了热空气上升等等,有的孩子会说空气流动形成了风。 这样是不是就成了他们自己的知识了呢?等过了十几天,我们就开始测查孩子,因为幼儿园是不能考试,就把孩子一个一个叫过来问:"风是怎么形成的"?结果大多数孩子还是说风是天上刮的。我就觉得白费工夫了,费了那么大的劲,做教具等等。孩子们的回答各式各样,有的说风是从洞里刮的,因为当时我所做的教具就是让风从洞里刮出的,所以有的孩子会这么说。还有的孩子很会联想,他说风是从天上的洞里刮出来的,因为,他看到我的教具风是从洞里刮出的,他就联想到天上也有一个大洞,就说风是从天上的洞里刮出来的。 后来我还是不服输的,我就给四个班都做了这种实验,再比较、再来测查。有一个赵老师,她比我还不认输,她说我拼命要交,一定要让他们学会。所以,她下了很大的工功夫,上课也交,下课也交,不断的给孩子讲。最后测查的统计分析:四个班能说定义最高的那个班,就是赵老师的那个班是77.6%,能把空气流动形成风说出来的;对空气 流动能解释的最高的班也是赵老师的班48%,能达到这么高是很不错的,但真正不能回答的和错误的还是占绝大多数;总的来说不能回答与错误的占68%。 后来我觉得这个试验还是不能说明问题,我就又推广到全国八个城市,让他们做这个实验。最后的结果是:回答的什么都有,五花八门。这说明什么呢?我就是想说明孩子如果重述成人教给他的东西,就不是他真正的知识,会重述不等于理解。我们对孩子的一个美好愿望要跟孩子的实际相结合,我们教师一些创新的态度要和科学的精神相结合。这就说明孩子必须通过他实际的操作、实际的去接触。儿童的学习是和成人不同的,成人是怎么学习的呢?中学生可能通过演算推理来证明一个新的公式。小学生就不能这样交,小学生的学习是通过语言的讲解来理解一个新的概念。幼儿怎么来学习呢?幼儿不能只通过语言的讲解来学习,必须从直接接触、充分感知,眼鼻口等各个感官去充分感知、积累经验开始。所以孩子的学习方式是在活动中开始,是和成人、高中生、小学生是不同的;而且孩子学习掌握的概念是和成人是不同的。 幼儿阶段掌握的概念是日常生活概念和具体事物概念。不追求精确的科学的概念和定义,也有很多人来批评,有人说:你们说公鸡有大尾巴不科学、菊花不是一朵花,而是每一个花瓣就是一朵花、有人说蜻蜒有两只大眼睛不科学,而是由千万只眼睛组成的副眼。儿童阶段是否要掌握这些呢?我们说儿童阶段没有必要掌握这些,儿童掌握的是日常生活概念和具体事物概念。是不十分精确、不十分科学但不是错误的。这是不同层次的概念,这是儿童学习的一个特点。 从这些看,我们到底要交孩子什么?孩子 到底应该学习什么?如何教会孩子学习和探索? 第一个小问题:学习什么有益于终生?在这个问题之前,我先问家长一个问题,男孩和女孩哪个聪明?有人说是男孩,也有人说女孩?有很多人都相信男孩比女孩聪明?情况到底是怎样呢? ] 我在搞科研时,每学期、每年都要测查孩子。测查以后,我把测查的分数分成两组,男孩子一组、女孩子一组进行对比。结果是:男孩女孩总分没有差异,在幼儿阶段就没有差异。只是说女孩在各别项目比男孩高,男孩在各别项目比女孩高。比如说女孩子在语言方面比男孩高;在创造性问题上男孩子比女孩子高。 后来我想:到底什么影响孩子的发展呢?有人说淘气的孩子聪明。针对这个问题我就又做了一个比较。我就把淘气的孩子分成一组,聪明的分成一组,这两组孩子进行对比。结果仍然没有差异,孩子们的总分基本一样,还是个别项目有差异。所以我就又想,这两个都没有差异,到底是什么影响孩子的发展?后来我把孩子又重新分组,按学习方法分成两组。一组是:探究型的学习方式;一组是:记忆型的学习方式。哪些叫探究型的呢?就是把那些经常爱提问的孩子,有时候上课不一定很专心,但只要他感兴趣的就特别专心,能够专注一个小时以上。还有的孩子上课不怎么专心,但一遇到挑战型的问题就抢着回答。我就把这类型的孩子叫做探究型的。另一类就叫记忆型:上课特别注意听讲,老师教的、讲过的都能记住。我就把这两类的孩子进行对比。对比的结果经过统计、分析差异极显著。探究型孩子的总分大大高于记忆型的孩子。因为我测查的不是知识、不是技能,而是智能,测查的是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分类概括能力、判断推理能力和创造能力。这些能力的总分探究型的孩子大大高于记忆型的孩子。也有极个别的项目探究型的孩子低于记忆型的孩子。 这三次对比的结果对我是一个很大的教训。使我感觉到学习方式很影响孩子的发展。他的主动精神、探索态度、学习方法是影响孩子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我感觉到兴趣、情感、态度、能力、方法这些比知识更重要。这是我们从对孩子的测查的结果 看的。 另外,我们从未来社会特点和需求来看看将来需要学习什么?我们都说幼儿教育是未来教育,因为幼儿是学前教育,是从0--6岁,那么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什么时候才上班呢?起码是二十年以后,他们走入社会的时候不是今天的社会,而是未来的社会,我们把对孩子的教育叫做未来教育。我们要思考的不是今天需要什么样的人,而是未来需要什么样的人。 未来社会是什么特点呢?首先是科学化,将来科学要进入每一个家庭、进入每天的生活,未来社会的人需要有高的素质,这是未来社会的一个特点。未来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是计算机普及的社会,我们孩子从小就要有吸收信息、掌握信息的一个能力,而不是记住一些死的知识而已,他会主动去吸收,主动来掌握一些能力。未来社会是一个国际化的社会。将来的社会就是一个计算机的社会。什么都可以用计算机来完成,它是不会出错的,只要把数据输入进去就不会出错,但是,只有一件事情计算机不能代替人类,就是人脑的创造力,计算机里的所有东西都是人输入进去,但是它不能代替人的创造。所以未来社会是一个创造力比记忆力更重要。未来社会是个多变社会,未来社会变化的速度会越来越快,知识更新的速度也会越来越快。 从这个未来社会特点来说,联合国儿童学会 组织了一次研究:组织了各国首脑、学者、专家和实际工作者进行了一项研究,出了一套书,提出了学习的四大支柱:第一要学会生存。这个问题在中国孩子身上很大,尤其是独生子女问题很大。生存问题不仅仅是身体问题,一个是身体素质问题,一个是精神健康问题,这些问题都很大。我们中国人包办代替太多,中国的孩子都不太重视体育,在美国学习的中国人成绩都是得A的,但是体育就不好。在美国被人看不起的并不是学习成绩,而是没有一项体育技能。所以,一到假日的话,好多家长都到运动场来带孩子活动,学什么的都有。可是我们中国的孩子就差多了。 大家可能听说过中日学生夏令营的一个报道。中国学生累了以后可以拿下背包让老师背着,日本学生发着烧也要走下去。身体素质是不一样的,尤其是精神健康是不一样的。所以我觉得生存问题在中国孩子身上是很大的。 我在日本看到一个儿童活动中心,是一个十几层的高楼,有电梯,但是这个电梯只许成人坐,不许孩子坐。如果要到中国来会怎么样呢?肯定是反过来的,如果电梯坐不下,一定是先让孩子坐,大人跑过去。这个问题是相当大的。 前几天我看电视台有过一个报道,就是把孩子蒙着眼睛带到郊外去,然后打开,让孩子自己回家,自己想办法回家。有的孩子自己到处找车站,看看哪辆车可以到家,但是发现路两旁各有一个车站就又不知该怎么走了,于是就问下车的人们是从哪来的,最后经过很多挫折才到家,这是一种抗挫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是第一个学会,学会生存。 第二个学会:学会学习。学会学习包含着几个方面,第一个是知识和技能。象我们编的教材里也有很多知识技能,学习知识技能就是有一个你追求什么的问题和怎么学的问题。你追求的是他要记住这些知识化技能呢?还是用它做为一种手段和方式来发展他的其他能力、兴趣、一种学习的方法。这是学习的一个方面。第二个方面:学习的兴趣。学会学习就是培养孩子一种学习的兴趣,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爱学与不爱学将会影响他一生的发展,有些孩子没上学就不喜欢学习,那他一辈子怎么过呢?我们在幼儿阶段可以什么都不交孩子,可以什么都不学,这并不可怕,但是,千万不能让孩子厌恶学习。这太可怕了,如果还没上学就开始厌恶学习,今后十几年的学习生活他怎么熬呢?有的学生上了学以后,逃学、厌学,追根究底要到幼儿阶段找原因。所以学会学习一个很重要的就是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 学会学习里还有一个培养能力,发展孩子的能力,这是学会学习的一个内容。发 展能力就是刚才讲过的感知能力,首先在他最小的时候发展他看、听、闻、尝、摸,感知的能力,能不断吸收外界的兴趣。感知能力、观察能力、分类概括能力、判断推理能力、创造能力等,这些都是学习的能力。感知是指的单一的,看就是看,摸就是摸;观察能力是个综合的能力。要培养孩子探索的精神和学习的方法。这就是好学、好问、好探索、好动手、好尝试,很主动的一种精神。而且还要学会探索的方法。如果我们要教孩子知识是一种方法、要交他能力又是另一种方法。比如,我们要交孩子什么是昆虫,就可以告诉他有一对触角、两对翅膀、三对腿这就是昆虫。这样孩子可以背,只要六条腿的都是昆虫,八条腿的就不是昆虫了。像这样如果教他儿歌,教他背很快就学会了,但这种学会的是知识,知识是会被遗忘的,会被以后的知识所替代的。所以,这个记住与不记住不是最重要的。但,我们要培养他能力就不是这样做了。 比如,逮虫子。我们带着孩子去逮虫子,然后带着孩子一起养虫子,这样,孩子会对这种活动很感兴趣。我们再带着他一起养虫子,来试试它爱吃什么、不爱吃什么;把各种吃的扔进去,看看它吃了什么、不吃什么?这是科学家研究科学的一种方法,虽然是很简单的一种方法,但却是科学家研究出来的。然后开一个虫子运动会:把会跳的虫子挑出来,带着孩子一起玩,把虫子放在大盆里,让孩子组织虫子比赛跳高,看哪个虫子跳得高,哪个虫子跳出来。这不但培养孩子的兴趣,还使孩子从中发现规律、发现身体的构造是和动作是有关系的;会发现后腿长而有力的动物都会跳。青蛙会跳、兔子会跳、等等这这些会跳的都是后腿长而有力的。这是引导孩子自己去发现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关系与联系。这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 另外,把会爬的虫子挑出来,把一个小火柴盒让它背在背上赛跑,这样,有的虫子爬的快,有的虫子爬的慢、还有的虫子爬着爬着就拐弯了,再把它正过来。虫子爬的快与慢是与它的食性有关系的,如吃木头、吃草的虫子就爬的慢;吃虫子的虫子都爬得快,吃肉的虫子都爬得比较快。然后把虫子翻过来,肚皮朝上,有些虫子会装死、有的虫子会自己翻身。实际上这些都是教给孩子一种探索的方法,学习知识和技能是一种方式--教和背,学习探索精神和态度是一种方法--和他一起去玩、一起去尝试、一起去发现。所以学会学习实际上是要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方法。 第三个学会:学会做事。学会做事就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学会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家可以想一相:是不是学历高的人一定有成就?学历不高的人是否有有成就的?这两种不一定完全成正比。具有同样知识的人其成就是不一样的,关键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我们都希望孩子会成功,那是不是一定要让他学会多少东西将来一定会成功呢?不一定。有很多天才儿童的跟踪调查的结果都证明了这一点。很多天才儿童最后没有成功,其原因是什么呢?原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一个心理健康问题。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因为从小很成功的天才儿童受到的大多都是夸奖,那他心里承受能力、抗挫折的能力稍差。所以,有人说天才和疯子只隔着一层纸。世界上最有名的很多成功者的调查的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他们共同的品质是聪明、有知识等,但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有自信心、坚持性,还有一种不断向上、永不满足的一种探索的精神。这是他们共同成功的共同的一个心里品质,所以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提出来要学会做事,学会运用知识,如果这些知识不运用,无论是大学毕业还是研究生毕业都只是一个书呆子。 第四个学会:学会共同生活。将来的社会都是靠很多人合作共同做事情,谁都离不开社会。我们过去诺贝尔奖的获得者绝大多数是个人获得的,现在合作研究成果越来越多,将来每一件事的成功可能靠更多的合作。现在大家都承认一句话:沟通就是生产力。很多事情都需要沟通,没有沟通能力就做不成。今后国际间的交流合作也会越来越多,所以我们从小要交会孩子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共同生活就是要学会沟通、学会合作、学会互相理解。所以在幼儿阶段要将这四个学会贯穿到幼儿教育里面,家长对每一个孩子的培养也应该考虑到这四个方面。 如何培养孩子学习和探索呢?第一个问题:提问与回答的艺术。这是家长经常碰到的问题,孩子经常会提问,那我们应该怎样来回答呢?提问与回答是一门艺术,做好了能不断调解孩子跃跃欲试的决心、学习热情,能够挑起他们好学好问的一种精神。 我们回答孩子的问题有几种方式。第一种方式:直接回答。要求家长不断的学习、不断的丰富和充实自己来回答孩子的问题。每一个家长都会遇到不会回答的问题,这样会很尴尬。当我们遇到不会回答的问题,应该直接告诉孩子我不会,等我看看书再告诉你答案。为什么要这样回答呢?就是让孩子对书有一种兴趣、有一种期望,让他知道书是很有用的,将来任何东西都可以在书里找到。 比如,有一个小朋友曾问过我乌龟的耳朵在哪?当时,我不知道乌龟的耳朵在哪,所以就告诉小朋友,我也不知道乌龟的耳朵在哪里,等我看看书再告诉你。于是,我就查阅了很多的书籍,最后终于找到了,从翻看这些书籍中发现讲了很多动物的耳朵。有的动物耳朵很大,转来转去可以听到四面八方的声音;像蝙蝠的耳朵可以听见超声波,它的眼睛是瞎的,但它连一个铁丝都不会碰上,因为它可以听到超声波的声音;还有的动物是看不见耳朵的:鱼的耳朵;有些昆虫的耳朵有的在在腿上、有的在肚子上,把事情弄清之后再回答给孩子,象这种回答叫直接回答。 第二种回答方式:提出反问。这种方式很能激起孩子学习兴趣的,第一种方式是能满足孩子的求知渴望,第二种方式是能引起孩子学习的兴趣。可以提出反问,让孩子一起讨论问题的答案。很多事情家长都是知道答案,但是不把答案直接告诉幼儿,而是通过讨论或材料,带领孩子去寻找答案。如果提出反问,让孩子来回答,他们就会有一种很自豪的感觉,他们就会不断的去学习知识,经过探讨他们会越来越爱学习新知识。 第三种方式:带领孩子寻找答案。有的孩子会问鸡蛋怎么辨别是生鸡蛋还是熟鸡蛋?我们就可以煮一个熟鸡蛋和生鸡蛋做个比较,这样一比就会比出来,通过实验来带孩子一起找到答案。还有的孩子会问:人的影子为什么会有长有短?为什么会变?我们家长就可以多花一些时间来跟孩子一起找到答案。可以在院子里找个地方,画一个圆圈,让他站在里面,拿粉笔把地下的影子画下来,然后让他看一下太阳在哪边?影子在哪边?家长也站在一个圆圈里,可以跟他站的方向不一样,让他把你的影子也画下来。他自己就会找到答案,太阳和影子的方向总是相反的。而且中午和晚上太阳的方向不一样,影子的位置也是不一样,都会发生变化的;太阳的高矮不一样,影子的长短也是不一样的。 所以,我们可以给孩子留一点时间,让他来报告自己的发现。这也是一种很好的办法。苏联的一位教育家有一句名言:"教孩子学会什么不如让孩子每天都发现一些新的东西。这个孩子将来 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关键是什么人引他走路。"每天发现一些东西比学会一些东西要重要的多。所以,我们每天可以给孩子一些时间,引导他们说一说自己发现了什么。越是这样引导他,他的探索精神会越来越高,会不断的去观察周围的一些变化。我们的家长如果是一个有心人,才能培养孩子成为 一个有心人;家长如果是一个麻木不仁的人,对周围的一切都不注意、不观察的人,孩子也会是这样的。这是第一个问题提问与回答的艺术。 第二点:要帮助每个孩子获得成功。孩子与孩子之间是有个体差异的,决对不是完全 相同的。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孩子。我记得我教过的一个孩子算算术特别好,四位数的加法,你只要一讲出来,他脱口而出就能回答出来。两位数的乘法和除法只要你一说,答案立刻就会出来。那么这样的孩子是不是天才呢?有的家长为此很自豪,认为我的孩子是个天才,这个孩子的手很笨,写个1+1=2会把纸写得都是大窟窿,因为他写不好,用橡皮一擦就弄坏了。还有个孩子嘴特别灵,讲故事特别好,大家都叫他故事大王,老师一有事就让他给大家讲故事。可是,这个孩子算算术就是不灵,十以内的加减怎么也算不好。还有的孩子特别淘气,为了防止他妨碍别人,我就跟他一起玩,可是其他小朋友不这么看,他们看到我经常和他一起玩,以为我是喜欢他,所以,大家也都过来与他一齐玩。久而久之,大家也觉得和他一起玩也可以,而他呢,也认为我是喜欢他。这样,他也能跟小朋友一起玩了。在以后的日子,他会很听话,只要我看他一眼,他马上就会坐好,站好,尤其是有检查的时候,他很会表到现自己。 还有的孩子能力特别差。比如,我的班上有个孩子就是这样,他由于家庭环境的影响,造成他的能力很差,但是我们不应该某些情况而看不起他。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他也一样,他有别人没有的好身体,身体特别好,而且他小小年纪会骑马,我想我们的家长都有不会的。所以,孩子是有个体差异,每个孩子的情况都不一样,我们应该怎样来看待孩子呢?我们不要把自己的孩子去和别人的孩子比,每个孩子之间都不要比,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要自己和自己比,孩子的潜能是不一样、结构是不一样的、有发展水平的差异、有兴趣爱好的差异、有知识结构的差异、也有学习方式的差异。人是有各种差异的,所以,每个人的潜能是不一样的。什么是最完美的教育呢?就是把他的潜能全部挖掘出来才是最完美的教育。我们中国强调的是横向比较,而美国是纵向比较,所以,我们强调每个孩子都要去横向比较,刚才讲过了,孩子的情况都是不同的,也不是绝对的。将来的社会是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现在的成功者都是科学家吗?不是,成功的人各行各业都有。我们的社会需要各种各样成功的人才。所以,我们要帮助每一个人获得成功,使他感到自己是可以的、是能干的、相信自己的能力。 我是怎么样帮助我们班那个孩子获得成功的呢?其实我这是集体式教育,而各位家长是家庭化教育,但也有相同的。当时,这个孩子不爱举手回答问题,我就告诉他一会我要什么样的问题,然后把答案告诉他,应该怎么样去回答,让他给我背一遍,如果没有记住就再告诉他一遍,当然这些都是不能让其他小朋友知道的,等到我提问的时候,大家都举手回答问题,可是我没有叫他们,而是想叫那个孩子,可是他却给忘了,心不在焉的样子,也不知在想什么呢,注意力很不集中。他发现我在看他,也不敢举手,我冲他笑了笑,他才举起一点小手,我就把他叫起来,虽然声音很小,因为他没有回答过问题,但是他说对了,所以,我就马上当着全班的小朋友表扬他。你们看这个小朋友多勇敢呀,多聪明呀,回答的多好呀,小朋友们快给他鼓掌。于是,小朋友们都鼓起掌来,这个孩子心里就美滋滋的,一看这么多人给我鼓掌。孩子终归是孩子,他早把我交给他的给忘了。只是认为自己说的对。我所以这样做就是要帮助他获得成功,不断的在一点一滴的事情上帮助他获得成功 ,让他在所有的小朋友们面前感觉到自己是行的,是成功的。他会认为回答问题也还是有点意思的,说对了,有这么多人给鼓掌呢! 所以,我一直都给老师与家长讲:成功对一个人一生的发展都是有用的,它是一个人自信与智慧的催化剂。一个人是否有自信、是否有智慧源于他的成功。一个人做一件事情,你总是说他笨,不笨也会让我们给说笨的。因为孩子对自我评价很低,他对自我的评价来源于周围人对他的评价。你总说他行、行、行,他就会认为自己行,总说他笨、笨、笨,他就会认为自己很笨,所以,这件事情本来可以做到的却做不到,他也不去尝试,也不去动手动脑。所以,我认为成功是一个人自信与智慧的催化剂。一个人如果屡屡失败,从不成功过,那他就会永远失去自信。所以,我们家长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要帮助孩子获得成功。 我们应该怎样来帮助孩子获得成功、获得自信、获得一种主动精神、获得一种学习的兴趣。所以,我们要尽可能培养孩子获得这些,应该尽可能让孩子发现自己的长处。有些家长会经常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相比较,还会经常说笨,所以我们家长的语言有些是应该禁止的,比如"笨"这个字应该从我们的口里永远去掉,千万不要说孩子笨,也千万不要拿孩子去比。应该让每个孩子相信自己的能力。还可以根据孩子的特点来培养他让他有一点别人没有的特长和优势,培养孩子一些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因势利导一定会成功的。还有一种尽可能给孩子创造一些表现自己的机会,一个是在家人的面前,一个是在亲戚面前、一个是在公共场合等都可以,给孩子创造一个表现自己的机会,让他获得更多的成功的感受。 第三个方面就是:要象爱护眼珠一样爱护孩子的好奇与兴趣。孩子的好奇与兴趣往往会成为一些破坏行为。我认为影响孩子发展一生的成长很关键的是一个兴趣问题,这在我教育孩子的时候也体现出来,当时由于种种问题,我就没有按照她的兴趣去培养她,而是培养她其它的,教他学画画。但是她不太感兴趣,而是通过我们教她认字,自己去读很多其他方面的书。最后,还是根据自己的兴趣取得了成绩。我认为影响她最大的还是她小时的兴趣,所以,我们家长要象爱护眼珠一样爱护孩子的好奇和兴趣。 所以,重要的是我们要培养孩子一种探索和求知的一种兴趣,而不是要教会他什么,在他们看了一些东西之后,他会去注意、观察、和发现这些东西,他会想将来应该怎么样去做。我们也曾举办过很多活动,我们所追求的都不在他们掌握了什么知识,我们希望他们有一种探索的期待、一种兴趣、一种爱好。我想这样的孩子将来才会爱学习、爱探索,这样,他的一生才会有希望,才会成功。所以,我希望我们的家长能培养孩子一种学习能力、探索精神、让我们的每一个孩子一生幸福,家庭永远幸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