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镇江旧时斗蛐蛐

 青梅煮茶 2013-11-25

  蟋蟀俗称蛐蛐,所以斗蛐蛐就是斗蟋蟀。旧时,镇江民间斗蛐蛐之风尤盛,城里城外一些颇具规模的茶馆、茶坊、茶楼均设蟋蟀斗场,例如五条街附近的“杨家茶坊”、南门大街的“春生园茶坊”、大西路上的“如意茶坊”及天主街一带的“华阳楼茶馆”等。每逢中秋至重阳前后,一些专门喂养蟋蟀的户家便备好斗场,下帖约人在茶馆开斗比试。

  蟋蟀斗场通常有三条斗赛规则:讲究赛场设施;重视赛前核对蟋蟀;明确负责司戥、封盆、移盆、芡草、监局的专人等,以免弄虚作假。开斗前一天,茶馆门前张贴报条,予以告示。开斗前,除登记编号,还需交纳斗银,谓之“交彩”。参斗的蟋蟀均需逐一过毫戥子,精确称其重量,按重量分级别,重量相等的蟋蟀才允许相互搏斗。

  开斗时,先将两只蛐蛐放入斗罐,罐中有栅栏,谓之“闸”,双方主人用芡草各撩逗其尾须、小腿及牙口,使之兴起。这时,主持斗场的“监局”高喊一声“开闸”后将栅栏提起,蟋蟀即冲上前相互咬斗,在一旁观者可事先纳银作彩,谓之“贴标斗”,购买筹码,谓之“花”,以一百二十文为一花,一花至十花、百花、千花不等。彩头和贴标都为斗胜方所得,斗败者不仅承担交彩的银两,还要给付贴标者的纳银,常常负债累累,甚至倾家荡产。据老人们回忆,清光绪末年,五条街附近有一家杂货店老板因喜斗蟋蟀,却在斗场中屡屡败阵,结果变卖了杂货店资产抵债,最终一贫如洗。

  旧时,民间获取蟋蟀大致有三种途径:一是自己动手捕捉;二是出资雇人捕捉;三是花重金索购“大黑青牙”、“青麻头”、“白麻头”、“花麻头”、“黄麻头”、“红麻头”、“紫金翅”、“青灰颈”、“铁头青背”、“琥珀青”、“黑头金赤”、“紫黄”等载入古谱的上品蟋蟀。镇江民间识虫,一看蛐蛐翅尖,二看蛐蛐牙口,三看蛐蛐体色。镇江民间还有“白不如黑,黑不如赤,赤不如黄”;“头大足长为贵”等说法。与蜈蚣同穴俗称“百脚看门”的蛐蛐,更是上品,因其同蜈蚣习性相近,十分凶猛,战斗力强,稍加调训,便会奋力与对手搏斗,咬住对手不放。

  蛐蛐被捕获后,要置入预先准备好的竹管内,每支竹管只贮一只,以防咬斗,然后分盆喂养。喂养过程中,还要组织蛐蛐对斗,从中挑选头大足长、强健有力、气势凶狠、圆腰背厚、斗志饱满、敢于直奔对方、攻击力强的蟋蟀作为种子选手。然后将其在邻里朋友间相互比试,使之产生“蟋蟀王”,这才可以带到茶馆开斗比试。

  旧时,喂养蛐蛐的器具多为陶盆、泥盆、紫砂盆、陶罐或陶质过笼。材质以澄泥陈旧者为好,据说特别能养虫。蟋蟀盆分南北两派,北方称“罐”, 南方叫“盆”。旧时,镇江喂养蛐蛐者多用陆墓烧制的南盆。上世纪60年代,镇江一座南宋古墓曾发掘出三只陶质过笼,是与土陶盆配套使用的一种喂养蟋蟀的器具。

  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蟋蟀斗场早已成为一种记忆沉淀在历史的长河中。唯有农村稚童,还偶有斗蛐蛐者,不过,也没那么讲究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