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书中的茶坊

 汐钰文艺范 2017-04-19
  王学政刻
  据陆羽《茶经》记载,最早将饮茶用于商业营业目的是在东晋时期。至唐代后,茶肆、茶馆越来越多,古籍《封氏见闻记》《旧唐书》及《太平广记》均有不少记载。北宋城市革命后,坊墙毁弃,市巷融合,店铺大兴,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的都城汴京可谓是茶坊遍布,鳞次栉比,皇宫近处的朱雀门外街巷处处是民居及茶坊。据说,当时茶馆、茶楼都有专业服务员,被称为“茶博士”。
  宋室南渡,偏安于杭州,奢侈享乐之风不改。据说,茶馆和茶楼内的摆设极为考究,挂名人字画以装点门面,茶坊中还“四时卖奇茶异汤,冬月添卖七宝擂茶、馓子、葱茶,或卖盐豉汤,暑天卖雪泡梅花酒”。《都城纪胜》及《武林旧事》,还记载了杭州城内的“花茶坊”,实质是一种变相的妓院,娼家以茶为缘引,诱惑那些男子到此处花钱买笑,因此是“非君子驻足之地也”。这些茶坊中,还有一种人叫“提茶瓶”的,表面是烹茶人,实质则是“传语往还”,拉纤说媒的中间人,是一种很低贱的营生。这时的茶馆已成为一个社会聚集点的小天地了,三教九流,各色人等无所不有。
  范祖禹的《杭俗遗风》中记载,临安城内亦有一种流动的茶担,称为“茶司”。卖茶水的小贩挑一副担子,有两个锡炉,亦有杯筷、调羹、瓤托、茶盅、茶托、茶碗等,“最为便当”。他们所服务的对象多是下层市民。明代末年,北京城街头的“大碗茶”亦是承袭了这种古风的再现,一张小矮桌,几个板凳,十多个粗瓷碗,可供过往行人消暑解渴,歇息小憩,成为三百六十行中的一行。
  (本栏长期征集“日知录”三字篆刻,投稿邮箱:rizhilu999@163.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