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诸城民俗大观

 诸城郭氏图书馆 2013-11-26

生活习俗篇

吃、穿、住是人们生活中的三大要素,因此,过去人们把“食有粮、住有房、春夏秋冬有衣裳”视为一种对温饱生活的追求。可以说,吃、穿、住的习俗,就能集中体现普通百姓的生活习俗,而生活习俗又是当地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诸城的生活习俗与中国北方地区的生活习俗有许多共同之处,但也有自己的风格和特点,表现出特有的生活情调和文化内涵。

饮食

古语说,“民以食为天”,可见饮食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饮食民俗大致表现在日常生活饮食和礼仪饮食两个方面。前者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主要包括饮食结构和一天的餐饮次数、时间;后者则是为了满足人们社会礼仪的需要,包括节令食品、礼仪往来食品和祭祀礼仪上的供品等。

饮食民俗有很大的稳定性,有些食俗传承下来后很难改变,如生活食制中的一日三餐,礼仪食俗中的正月十五吃元宵、五月端午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等,一直沿袭至今。在饮食风俗中,还有一些习俗体现了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如诸城人在新粮登场和瓜果上市时,要请上辈老人先吃,叫“尝鲜”; 吃饭时老人“坐上首”,好菜“开头筷”,若小孩先动筷子,大人会斥责为不懂规矩。这些已成为当地“孝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饮食结构与食制

境内食俗属于我国北方类型,人们的食粮以玉米、小麦、地瓜为主,杂以谷子、高梁、豆类(黄豆、绿豆、豌豆、红豆)、黍子等五谷杂粮。副食以蔬菜为主,肉类、蛋类过去是寻常人家办喜事和节日、待客的珍品。城市和农村都通行一日三餐,早饭称“早晨饭”,午饭称“晌饭”,晚饭称“后晌饭”。旧时农村在冬闲时则一日两餐,称“吃两顿饭”。过去,农村早晨饭一般为小米稀饭或高梁面、玉米面稀饭,配以玉米饼子、地瓜、地瓜干。高梁面、玉米面稀饭统称“粘粥”,也叫“糊涂”。晌饭是粗粮制作的煎饼、窝头或饼子。后晌饭是用地瓜或地瓜干煮的粥,称“地瓜饭”、“地瓜干子饭”。这种饮食安排叫“两稀一干”。如今农村饮食变化很大,大米白面成为寻常人家的家常便饭,鱼肉习以为常,高梁、玉米、地瓜已很少食用,农闲时的“两顿饭”也已改为三餐,然而早上喝稀饭的习惯无论城市还是农村都没有改变。

煎饼 煎饼过去是诸城人的代表食物,也是当家主食。旧时“摊煎饼”是家庭主妇的主要工作,每隔几天,就要摊一摞煎饼,供全家食用几天。煎饼的制作首先要磨制糊子,就是 把麦子、高梁、玉米、谷子、地瓜干等原料淘洗、浸泡,然后磨成糊状物,俗称“煎饼糊子”,然后就可以“摊”(烙)了。摊煎饼的工具主要有三件:一是鏊子,铁制,圆形,中等型号的直径65厘米左右,中心稍凸, 三足,用柴草在其下加热,上面即可烙制煎饼。二是筢子,木制,板状,弧形,有柄。糊子倒在热鏊子上后,用筢子摊匀,糊子便薄薄地摊在鏊子面上。三是油褡子,是用十几层布缝制的方形擦子,上面渗着食油,用来擦鏊子,以防煎饼粘连鏊子揭不下来。摊制之前,往往先用油褡子在鏊子上面擦一遍油,既除掉了鏊子上的杂物,也使得烙熟的煎饼容易与鏊子分离。鏊子烧热以后,舀一勺煎饼糊倒在鏊子上,用耙子沿着鏊子摊一圈。由于鏊子是热的,煎饼糊所到之处就迅速凝固一层,稍等即熟,这就是所谓的煎饼。旧时摊煎饼所用原料主要是高梁、玉米、地瓜干等,小麦、谷子因为稀罕,有时仅少量添加;现在则以小麦、谷子、玉米为主。旧时磨煎饼糊主要用人力石磨,现在不仅有了磨糊机械,还有了专门的摊煎饼机,但用机器摊的煎饼远没有手工摊的可口。

玉米饼子、窝窝头 这是过去诸城人的常用食品,人们习惯称玉米饼子叫“棒米饼子”, 窝窝头叫“趴牯”,都是用玉米面加水制成。巴掌大、饼状的称饼子,拳头大、半球状且底有窝洞的称窝头。窝窝头一般放入锅内蒸,而饼子则有烀(将饼子贴在锅边,炒菜或烧水可同时将其烙熟)、蒸两种做法。

地瓜 学名甘薯,旧时是当地人的主食之一。由于地瓜产量高,茎叶是喂牲畜的好饲料,又适于山岭薄地种植,所以在境内广泛栽种。鲜地瓜怕冻,不好储藏,农民冬天多把地瓜挖地窖存放,一般可吃到来年春天,所以有“地瓜半年粮”的说法。地瓜的吃法多种多样,除鲜地瓜煮食或切块煮粥外,主要是切片晒干,叫“地瓜干”。将地瓜干碾碎磨成面,即为地瓜面。地瓜干也能煮着吃,由于吃起来不可口,如今很少有人食用,只能做饲料了。地瓜面可单独和面烙饼或烀饼子,还可与其它面粉混合包饺子、擀面条或做其它面食。如今,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地瓜作为主食的时代已成为历史,但“地瓜食品”仍深受人们喜爱,城区的烤地瓜摊生意一直不错。

米饭 诸城人所说的米饭主要是指小米饭。过去,大米饭只有在有钱人家的餐桌上方能见到,寻常人家吃的多是小米饭。小米饭又有稀饭、粘粥、干饭三种。当地把做小米干饭叫“捞干饭”,小米干饭里常添加红豆、绿豆等,旧时这已是很好的饭食了。过去人们还用高粱米做干饭,这种饭口味不佳,如今已少有食用。用黍子米做的饭叫“粘米饭”,但黍子米多用来蒸一种节日食品——年糕,一般不舍得用其做饭。

饽饽 用白面(麦粉)做成的食品,圆形的叫“饽饽”,长方形的叫“馒头”。饽饽是旧时逢年过节、祭祖供神和亲友之间礼仪往来的主要食品。当地有过年蒸枣饽饽的习俗,就是在饽饽顶端捏5个鼻儿,嵌上红枣蒸熟,常作供品用。还有一种“合叶”的面食,就是用面模(俗称“合叶模子”)磕出莲蓬、鱼、桃、蝉、猴等形状,烙熟后用以赠送亲友或节日期间食用。

面条 当地习惯叫“面汤”,旧时用手工加工而成,和面后用擀面杖擀成面皮,用刀切成长条状,就是普通的面条了。面汤按形状分,又有宽面汤、棋子块面汤(用刀切成菱形)和细面汤等,宽面汤(也叫“宽心面”)是结婚时新郎新娘必吃的食品,现在城乡婚礼中仍很流行。按粮食品类分,有白面汤、豌豆面汤、杂面汤(由白面、豆面混合而成)、“三条腿面汤”(由白面、豆面、地瓜面混合成)等。现在,人们仍然非常喜欢吃面汤,不过一般不再手工制作,而是直接购买成品的挂面了。

饺子 俗称“馉馇”,有俗语曰“舒服不如躺着,好吃不如饺子”,饺子是当地人最爱吃的一种食品。过去,老百姓家只有过节或招待客人时才包饺子。常见的有白菜猪肉馅、韭菜鸡蛋馅、菠菜豆腐馅以及其它素馅的饺子。近年来,饺子已成为人们的家常便饭,还出现了三鲜馅、海鲜馅和野菜馅等各种各样的饺子,其中荠菜(一种野菜)馅饺子很受城里人青睐,春季在一些大饭店的餐桌上都可见到。

野菜 旧时,农村百姓度荒年时,多在野菜里掺上少许粮食或麸皮做成菜团、菜饭食用。当地人常吃的野菜有山菜、苦菜子、荠菜、灰菜、蛐蛐牙、七七菜、芸青菜、蓬子菜等,也吃槐花、柳叶和榆钱。如今已无人以野菜代粮了,但山菜、苦菜子和荠菜等,春天在城里仍有人叫卖,城里人多用来蘸酱鲜食或凉拌食用。许多昆虫也经常成为人们饭桌上的菜肴或零食,如桑蚕、柞蚕蚕蛹、蝉和蝉的幼虫(“知了龟”)、蚂蚱、豆虫、蝎子等,价格还很不便宜。

小豆腐 小豆腐是与大豆腐相对而称的,二者都用黄豆作原料,只不过大豆腐纯用黄豆制作,而小豆腐的主料是菜,只添加少量黄豆糊(面)。小豆腐本地又称“豆沫子”、“馇菜”,或干脆就叫“菜”,是家家户户的家常饭。制作方法是:把黄豆磨成豆面,或泡胀后上石磨磨成浆,将豆面或豆浆入锅煮沸,加入焯水淘洗并切碎的菜叶,大火熬熟,习惯称“馇小豆腐”。馇小豆腐所用的菜主要有萝卜缨、辣菜缨、小白菜以及苦菜子、七七菜、芸青菜等野菜。因小豆腐饭菜兼备,营养丰富,故家家喜食,至今仍然深受城乡居民的青睐。

就菜 诸城管下饭的菜肴叫“就菜”。旧时,普通人家吃饭很少仨盘俩碗的,大多端下一碗自己淹制的咸菜了事。境内居民口味,以酸、甜、辣、咸兼备,多数人以咸为主,因此,多以咸菜、虾酱、大葱、大蒜、大酱、咸鱼、虾皮下饭。现在一般人家的饭桌上每餐都少不了几个小菜和热炒,烧肉、鱼、海鲜等已不鲜见。

饮水 农村居民多饮井水或河水,城镇现多饮用自来水。早年,只有待客或富裕之家方饮茶,平时普通百姓只饮白开水或用小杂粮熬制的汤,故有的地方称喝水谓之“喝汤”。上世纪70年代后,城乡居民不仅以茶待客,而且饮茶已成嗜好,多喜欢饮“花茶”(以茉莉花茶为主)。现在,各种冷饮及低度饮料酒如啤酒、葡萄酒等,都已进入城乡家庭。

礼仪食俗

诸城人豪爽、好客,重视礼仪往来,不管平日生活如何简朴,遇到重大节庆、婚丧嫁娶或招待贵客,都有摆宴席的习俗。

旧时招待贵客,宴席一般摆在炕上,用炕桌,以客对房门者为上席,上席对面为次席,主或陪客者坐次席或炕下。宴席力求丰盛,菜肴有四、六、八、十个冷、热菜不等,丰盛者有“四四到底席”,即“四凉、四热、四炒、四汤”共16个菜。也有酒菜与饭菜分上的,酒菜用盘,饭菜用碗,分别上。四菜者名曰“四喜”,六菜者称为“六六大顺”,十菜者名“十大碗”,寓“十全十美”。菜盘、碗或碟宜双忌单。上菜的顺序和放置位置各有定俗,一般最后一道菜上鱼,寓“有余”之意。上鱼,鱼头要朝向上席客人。

宴席上的礼俗很多,斟酒倒茶,习惯“酒要满、茶要浅”,酒满代表盛情,茶浅表示礼貌。敬酒让菜礼尚各有定俗。敬人喝酒,有自己先喝的,叫做“先喝为敬”;也有同饮的,还有晚辈对长辈双手举杯敬酒的。敬酒必饮双杯或3杯,双杯意为吉利,3杯寓意友谊。敬酒之后,主客礼让慢饮,旧时无暴饮暴食、速战速决之风,让客人酒足饭饱为度。解放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宴客饭菜逐渐在花色品种上提高档次。近年,讲究炒菜与汤菜并重,海鲜与土产并举。席间礼让之后,多采取“对饮式”、“推磨式”, 有一些劝酒词很时兴,如“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等等,于是推推让让,说说笑笑,不知不觉中大家都一醉方休了。

衣饰

衣饰往往与人们的社会地位、职业、经济条件交织在一起。过去“官有官服,民有民衣”,各种身份、职业的服饰差别很大。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节奏加快,审美标准也不断更新,也形成了较稳定的服装款式,如西服、夹克、皮鞋等等。服饰的作用已不仅仅是遮体御寒,其装饰美化功能已成为人们选择服饰的重要参考条件。

帽子 现在,戴帽子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但在过去,帽子却在人们的服饰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过去,农民和商贩冬季多戴“毡帽”,又称“毡帽头”、“三片瓦”,帽分左、右、后3块,翻上去是一圆形帽头,折下来可盖住面颊和后颈,多为褐色。“老头乐”是老年人冬季爱戴的一种帽子,也叫“撸头帽”或“满头撸”,帽子为圆筒形,卷上去是一软胎绒线帽;撸下来,则脸和后颈全可遮掩,仅露出双眼,由于防寒效果甚佳,青年人也多戴用。苇笠为农民和市贩劳动者夏季戴用,呈六角形,由苇蔑或高粱秸蔑编制而成,以布带系额下,用以遮阳和避雨。城镇男人夏季则多戴草辫编的形同礼帽的草帽或圆顶草帽。中青年妇女多不戴帽,而是围一种方形的头巾,俗称“围巾”。老年妇女戴一种用黑色平绒做成的软帽,帽前饰以绿色琉璃“帽珠”,叫“老妈妈儿帽子”。“虎头帽”是7岁以下小孩戴的风帽,前短后长,帽顶的两旁各缝一撮白色兔毛,正中绣一“王”字。民间认为,虎为兽中王,戴虎帽可消灾避难。

建国后,“干部帽”流行,“鸭舌帽”却受人冷落,原因是在戏剧电影中,扮演特务、汉奸者常戴这种帽子,所以人们都叫它“特务帽”。 军帽在“文革”初期特别受人喜爱,一些青年人以戴上一顶绿色军帽而感荣耀。进入80年代,随着人们审美意识的增强,帽子除实用功能外,其装饰美化生活的功能日显突出,不同样式、不同色调的单帽、棉帽、草帽等,争奇斗艳,使服饰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发型 辛亥革命后,男子剪去长辫子,乡间人多剃光头,俗称“和尚头”。城镇人多蓄发,发式有平头、分头两种,分头又有正分、偏分、背头等样式。 女子发型是梳一长辫,辫稍扎头绳,垂背后。结婚后挽发髻,套发网,盘脑后,称“揪子”。男童发型,有的在前额留片发,其余头发全部推光,叫“娃娃头”。上世纪 40年代,中青年妇女多剪短发,俗称“披毛”。解放初期,兴梳双辫,有人认为辫子越长越美,最长者几可垂地。70年代,留短发者增多,有的在头两侧各梳一短辫,叫“扎两把刷子”;有的在脑后将头发拢为一束,群众戏称“野鹊尾巴”。 80年代,女子流行烫发,初传到农村时,农妇们曾戏称为“野鹊窝”,如今烫发、染发、拉直等都很普遍,发式也越来越多样化了。

衣裤 清代,豪门富家男子穿长袍马褂,女子穿右襟上衣,下系长裙或肥裤。一般人家,男女都穿粗布短衣,俗称“便衣”,上衣分单衫(亦叫“小褂”)、夹袄、棉袄三类。男上衣为对襟,下端左右两边有两个长方兜,一排布制扣子,称“子母扣”。女上衣都带大襟,大襟从左到右可把全胸裹住。下衣有单裤、夹裤、棉裤三类,裤腰都很肥大,穿时用布腰带扎住。老年人还喜欢用约10厘米宽的布带扎腿,布带称“裹腿”,多为黑色。上世纪20年代后,马褂渐被淘汰,但长袍、长衫(亦称“大褂”)仍很流行,是知识分子、商人、乡绅们的常用服装。戴礼帽、穿长衫是会亲访友和礼节交往中的最好穿戴。旗袍也从20年代起广为流行, 40年代,一种仁丹士林布的蓝色旗袍很受青年学生青睐。50年代,男子穿中山服和学生服的居多。冬季穿棉大衣或呢子大衣(乡间人习惯称呢子大衣为“大氅”),夏季兴穿制服短裤。女子多穿列宁服和连衣裙,但流行时间不长,冬季穿一种帽子和上衣连在一起的短大衣,有棉、皮两种,分别叫“棉猴”和“皮猴”。农民仍多着便衣裤褂,布料有所改善,土布渐被淘汰,灯芯绒布普遍。春秋衫针织品穿着也很广泛。60年代到70年代,化纤、化棉混纺布畅销,“的确凉”、“反呢晶”等化纤布料成为人们的最爱。80年代,男女穿西服的增多,各类衣服颜色也由灰、黄、蓝变为五颜六色。90年代至今,服装样式更趋多样化,人们追求款式、追求新潮,西服、夹克服、太空服、T恤衫、猎装、裘皮服装等绚丽多彩。老年人服装也重视款式,追求鲜艳色调。

除常用服装外,民间尚有一些服饰为不同年龄的人专用。“紧身”,一种红色内衣,布扣密密麻麻,穿时紧贴上身,为青年女子婚前必备,婚后也要穿一段时间。“兜肚”,也是青年妇女的一种内衣,正方形,上部呈浅半圆,下角圆形,设布带系腰围间,兜面多绣石榴、寿桃等吉祥图案。儿童也在夏季穿戴。 “百家衣”,亦称“百纳衣”,用向多户人家讨来的各色花布做成,为儿童穿用,旧俗认为穿“百家衣”的孩童好养活。

鞋袜 布鞋因穿着舒适轻便,至今仍受到人们特别是老年人的喜爱。布鞋一般为圆头、圆口、布帮、布底,做时要经过搓麻绳、纳鞋底、做鞋帮、绱鞋等多道工序。旧时,新媳妇过门前要给婆家每人做一双新鞋,婆家以针线活的好坏,评说媳妇的巧拙。如今,机制商品鞋到处都有,已很少有人自己做鞋穿了。上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绣花鞋在农妇中曾广为流行。绣花鞋亦布底、布帮、圆口,只是在鞋头、鞋帮处用丝线绣上梅花、兰花、荷花、菊花等花样,新婚妇女必穿。

过去还有几种民间自制的、实用而不美观的鞋受到农民的欢迎。草鞋垫子,用废旧轮胎皮做底,上面交叉钉两根软皮条做鞋帮。夏天穿着,不怕泥水,结实耐穿。蒲袜,用蒲草编制,宽松肥大,内可放入麦穰等进行取暖,冬天穿着,暖和实惠。另有虎头鞋,为孩童穿用,与虎头帽相同,意在消灾。

如今,农民平时劳动多穿胶鞋,节日和会亲访友时穿皮鞋。在城镇,皮鞋、皮靴、旅游鞋都很流行,款式繁多。

袜子,从前农民穿布袜,多用土布做成,耐穿,但粗糙厚重。后来,织袜机传入,有了专门织袜子的人,农家多用自纺的棉线让织袜子的织制线袜。线袜因穿着舒适,很快流行开来。但线袜不结实,底易破,破后用布重新做底,称“绱袜子底”。如今,人们普遍穿尼龙袜,但因为线袜穿着舒服,精制线袜仍是人们的最爱。

佩戴 旧时,妇女的饰物佩戴有耳坠、头簪、手镯、项锁、戒指等多种。耳坠俗称“坠子”,平时佩戴的是一对圆圈形的小耳环,也叫 “圈子”,节日和礼仪往来则戴长坠。手镯在民间也很流行,成年人戴的为平板式,饰有花纹。小孩戴的为圆形,对接处有两个小圆豆,以避免损伤皮肉。有的在手镯上系一对小铃挡,小孩摇动小手,哗哗作响,饶有情趣。小孩还戴锁,是锁住小孩好养的意思。百家锁(也叫“长命锁”)是小孩过百日时的必戴饰物。旧时,除富户、官宦人家有金镯、金坠、金戒指外,一般人家的饰物都是银制的。近几年,戴金戒指、金耳环很普遍,金项链、金手链等也已进入寻常百姓家。

居住

居住(又称“住所”)是人类抵御风寒和休息繁衍的场所,是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之一。诸城农村房屋结构与我国北方地区的房屋结构相似,建房讲究向阳背阴、依山靠水。房屋为土木砖石结构,一列3至5间,与左邻右舍接山连墙,屋顶为“人”字型(亦称“双流水型”)。一般建有堂屋和南屋,也有建东西厢屋的,各家自成院落。

村庄 农村住户多聚集一起居住,因而构成大小不同的建筑群,称作村、庄或屯。村里的街道,大的叫“街”,多为东西向,称前街、后街;小的称“胡同”。

诸城有1300多个村庄,有些村名很有特色,也很有趣。如诸城是举世闻名的恐龙之乡,吕标镇龙骨涧出土的“巨大诸城龙”体积之大,堪称世界鸭嘴龙化石之最。受恐龙文化的影响,仅龙骨涧一带就有6个以“黑龙沟”命名的村庄,而全市带“龙”字的村名多达20多个。有的村是以村中所出的名人而命名。舜王街道无忌村,是东汉侍中屯骑校尉伏无忌的故里,因得村名“无忌”。有的村以古迹得名。石桥子镇都吉台村有一古斗鸡台,春秋时所建,故取名“斗鸡台”,后演为“都吉台”。也有的以建村人的职业为村名。林家村镇有个皂户村,因为明代有几家煮盐的盐户来此定居,旧时称盐户为“皂户”,这个村也就叫做“皂户村”了。有的村庄以旧时军屯或官屯为名,如营马、曹阵、营子、哨子、韩信沟等。

更有趣的是,九台镇有个解留村,传说早年这里有一大户人家,姓解,家雇一黄姓长工。后来解家想辞掉这个长工,有人劝之:“蟹(解)去黄何以生乎?”解家顿悟,永留黄姓长工于家中。后来,“解留”竟成了这个村子的村名。

院落 民间居住大都各自成院,俗称“天井”、“院子”。

过去,许多人家都设前后两院。前院面积大,是一家人平日活动的主要场地,院里建猪圈、厕所,喜栽石榴、月季等树木花卉。后院很小,用处不大,只是为了挡住后窗,认为后窗临街“不成住处”。如今,已很少有人家设后院了。院子周边的墙叫“院墙”,旧时多用石块垒成或用土打成。如今,院墙多用石块垒下部,上面垒砖,外面用水泥抹平。

临街院墙处留有大门口,多为南向或东向,胡同里也有西向的,但很少北向的。大门一般漆为黑色,老辈有功名的人家可漆红色。门为两扇,每扇装一个铁制的门环,左边的门环连着门内“打关”,“打关”可转动,供随手关门用。有的人家还在门上装有铁制的环扣,叫“门划拉”,用以锁门。门上部修有门楼,旧时大门和门楼都是财势的象征,富有人家的门楼高大气派,平常人家的门楼都很简陋,有的甚至没有门搂,叫“土门子”。 大门内大多建有影壁,俗称“照壁”(砖砌屏风),上写“福”字,或绘有鹿、鹤等图案,一求吉庆,二作装饰。

房屋 民间多住平房。旧时,平民家的房屋结构大多为:起脊,梁、柱构成骨架,土打墙体,麦草覆顶,木棂窗户;大户人家才有石墙瓦顶。一幢房屋3、4、5间成套,坐北朝南的房间为“堂屋”,坐南朝北的为“南屋”,东西两侧为“厢屋”,分别叫“东厢屋”,“西厢屋”。堂屋中间一间为“正间”,两边分别叫“东间”、“西间”,再往里称“套间”。正间设锅灶两个,通东、西间炕内,冬季烧火做饭可以热炕取暖。旧时,正间与东间墙壁上多留一小方洞,叫“小坎儿”,洞内可放油灯,这样一盏灯可照明正、东两间房,可节省灯油。也有的人把它叫做“婆婆眼”,说从方洞中可看见灶间的行动,供婆婆监视媳妇用。东、西间多用花纸贴棚顶,装饰有蝙蝠、团花等剪纸,叫“福棚”。人口多的人家,通常长辈住堂屋,幼辈住厢屋。住一幢房子的,长辈住外间,幼辈住里间(套间),长辈住东间,幼辈住西间。

建房 建房(诸城人叫“盖屋”)是一家人的大事,旧时,看风水、择宅基、安门框、上梁都要经过多种仪式和活动,其中要数上梁仪式最为隆重。上梁时间一般都定在正午,届时亲友都要来帮忙或祝贺。梁上要贴写有“太公在此”、“上梁大吉”等字样的红纸联,还要绑上筷子,用红绳系上铜钱,挂上红布等饰物,以求吉利。上梁时,房屋四周燃放鞭炮,围观者齐声喝“好”。上梁仪式结束后的当天,主人要在新房宴请亲朋、工匠和帮工者,酒菜一般都很丰盛。现在,民间建房“看风水”等旧俗多已废除,但在梁、檩之上贴横批、竖联,以及放鞭炮等求吉习俗仍流行。

现在,农村建房由村委会统一规划,街道、房屋逐步达到布局整齐划一,房屋也多为砖石墙、瓦顶、玻璃窗户。厨房、寝室、客厅分别设置,厢屋多为水泥平顶,用以晒粮食或夏夜乘凉。

风俗传说

迎 牛

在百尺河下游一带,农民过年迎牛而不迎财神,为什么呢?

相传很早以前,百尺河经常发大水,淹没下游村庄,冲走财产。

有一年夏季,一连下一了三天三夜大雨,平地上积水一尺多深,河水暴涨,眼看着河里又要出水了。这时,下游有个叫呈一城的村庄,庄上有户康老财主,他家养了一头牛,这头牛听见要发水了就哞哞直叫,挣开缰绳跑了。牛在前面跑,康老财主在后面追,一直追到百尺河,眼见那牛跑到河边,狠狠喝了一口,要出槽的河水被喝下去了。又过了一会儿,河水又涨满了,当它再狠狠喝时,喝急了,把河里漂的一个麦糠垛喝进去呛着了,打了个喷嚏,一下子又把喝进去的水喷了出来。它看事不好,就快跳到河里,顺水而走,边走边喝。老财主赶快呼唤牛,可怎么唤也唤不回来了。

人们念念不忘这头牛的好处,大年除夕这一夜,要唤牛回来过年,打着灯笼到街上去,冲着河的方向唤到:“牛啊牛,亏着你河水没出槽,过年了,你快回家吧!”

久而久之沿袭成俗,这一带村庄到除夕夜时,不迎财神而是迎牛。

桃木大哥

早年间这儿每逢除夕,人们迎财神回来,总是折几根桃树枝子放在门两旁,这样鬼邪就不敢进门了。为什么桃木能避邪呢?

从前潍河里有个水鬼,每三年就换一个人来替它。

一天晚上,水鬼处言自语地说:“明天正晌午时就有个头顶团团帽子的人来换我了。”说完,哈哈大笑着沉入河底。这话被一个在瓜地看瓜的人听见了,心想,我看看明天正晌午有没有个头顶团团帽子的人过河。

第二天正晌午,果然来了一个过河。这个人买了一口锅,为了过河方便,就把铁锅顶在头上。刚要过河时,就被看瓜的叫住了。过河的人问:“你叫我干什么?”看瓜的说:“我看你怪热的,叫你吃个瓜,风凉风凉再走吧!”过河的人说:“我家里人正等着用锅做饭呀!”看瓜的又说:“等着做饭也不差这一时半霎的”又说:“我早摘了个大西瓜,你就把它打开吃了吧!”河水又大又急,看瓜的说:“你看,河水多大啊,幸亏你没过河,要不正好把你冲走淹死!”

过河的吃完瓜,午时已过,河水也渐渐的小了。看瓜的说:“这会儿你该走了。”过河的换换裤腿子,顶起锅,过河走了。

过河的水鬼没死,水鬼没人替它,它又得在河里待三年。水鬼十分生气,它要找看瓜的算帐。

到了夜间月明地里,水鬼刮着旋风直奔瓜屋而来。看瓜的一看,见它披头散发,两眼铮亮,青面獠牙,吓得心里蹦蹦直跳。这时,水鬼恶狠狠地说:“今晚看在桃木大哥的面子上,不然我非收拾你不可。”说完,又刮着旋风走了。

第二天早晨,看瓜的朝瓜屋子细细地看了看,原来里面有根桃木棍。这事一传扬出去,都以为桃木能避鬼邪。到过年过节时,为防止鬼邪进门,就折此桃枝放在门旁,这种风俗一直传到现在。

土地爷爷的来历

传说土地爷爷就是八仙之一韩湘子的爷爷。

韩湘子得道成仙后,爷爷很眼馋,非要叫湘子带他去终南山修练不可。湘子说:“爷爷,修炼可没您老人家想的那么好,吃苦受罪不细说了,心可不能牵东挂西,惦这想那的。”老头子连连点头,催湘子快带他走。

韩湘子背起爷爷,“呼”地一声上了天。这时,老头子忽然想起,怎么把老婆子给忘了?要是把她也带上,老两口子一块儿做神仙多好啊!想到这急忙大声吆喝,叫湘子快停下。湘子忽听爷爷吆喝,吃了一惊,手一松,把老头子摔了下去,正好掉在村头上。脸也青了,腿也断了,摸摸心口窝早没气了!神仙没做成,倒先做了鬼。

韩湘子这个懊悔呀,就甭提了。老头子死了,老婆子白日里想,黑夜里想,饭也不吃,水也不喝,不久也死了。韩湘子就把两位老人安葬在老头子掉下来的地方。在旁边搭了个草棚子,供着老人的牌位。守坟三年,念经三七二百一十卷,超渡老人的灵魂升天。

却说老头子原来威信很高,是村里的“百事通”、“和事佬”,对耕种收取有套经验,平日里哪家婆媳拌嘴,邻居不知,他都去劝解,息事宁人。大家都很尊重他。

现在,听说韩湘子超度老人的魂灵升了天,名列神班,专管一方土地,成了土地神,正遂了心愿,凑钱建起了庙宇,供奉着这老两口子。每逢老人的日,人们都来烧香叩拜,祀老人,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家庭和睦,少生是非,日久相沿成俗。

嫁 娶

嫁娶的过程大体是说亲、订亲、投契、送日子、看喜贺喜、迎亲。

说亲 。媒人提亲,双方父母相互了解,中意后请人“合八字”,按十二属相和“五行”推算相克相成,若不相克,双方同意,亲事初成。

订亲 。双方同意,男方备好衣料、道饰品及猪肉、糕点等定亲礼物,并附上问安贴、订亲帖,选择吉日,由媒人带领送至女方家,女方以鞋帽、文房四宝等礼物回赠男方,以示婚姻已经确定。

投契 。婚姻确定后,男方选择吉日,按照一定格式在媒契上写上“敬求金诺”等字,并备上“四色”或“八色”礼物,送至女方家。女方收礼回契,契上写“仰答玉音”等字。通过互换婚契,作为定婚的书面依据,以防相互反悔。

送日子 。投契后,男方找卜卦先生查日子。卜卦先生依据男女双方的生日时辰和命相,查定喜期。喜期确定后,男方备好礼物,连同喜期一同送到女方家,名曰“送日子”。送日子时,将原定聘礼未交齐的一并送去,否则喜期很难定下来。等聘礼交齐后,再定喜期。

看喜、贺喜 。喜期确定后,男女双方告知亲戚朋友,亲戚朋友前去祝贺。前往女方祝贺的为“点茶”,到男方贺喜的名曰“送大饭”。喜期之日,街坊邻居携带食品之物前去庆喜,名曰“送小饭”。喜主宴请来客,共庆喜事来临。

迎亲 。建国前,在迎亲时,贫富差别较大,一般人家在迎娶新娘时,只用小轿一乘,抬娶新娘;穷苦农民,只得用木轮推车搬娶新娘;地主、富商及官绅,为表阔气,则用双乘轿,请来喇叭匠,吹吹打打,热闹非凡。建国后,先后必用小车、马车、自行车、地排车、拖拉机,70年代末,使用汽车,进入80年代大都用面包车、轿车或双排座车。

婚礼 。一般都在下午举行。需经“过门”、“拜天地”、“八洞房”、“坐床”“闹喜房”等程序。建国后,此程序不再被人们重视。70年代后,以向父母鞠躬,代替拜天地。部分男女青年以蜜月旅行结婚,代替了旧时婚俗。近几年,城镇机关团体和厂矿企事业单位,举行集体婚礼,替代了旧时习俗。

旧时,在举行婚礼时,女的必需身着红衣,不论春夏秋冬,都要穿棉衣,名曰“催妆衣”;入门时,要怀换丝罗子;棉衣棉被里要放置枣、栗子、花生果、铜钱,以示“早立子”;棉衣棉被必须由儿女双全、人丁兴旺的妇女缝制,意求将来有儿有女;闹喜房时长辈及兄长不准参与。

进入80年代,城镇、机关团体及工矿企业的男女青年结婚时所用家具,多是双方协商共同购置。但讲排场,比阔气,大操大办之风尤盛。

建国前,寡妇改嫁倍受歧视。建国后,政府提倡寡妇改嫁,同时寡妇改嫁受到法的保护,不再受人歧视。

丧 葬

境内凡是人死后,全部实行土葬。老人临终前,须净面、理发、穿寿衣。咽气后,入殓、报丧、指路,孝子孝女穿着孝衣到土地庙“送汤水”,孝子孝女守灵,侄子孙子跪灵棚,亲友吊孝,送盘缠钱等程序。丧事根据丧主的经济条件面定。死者埋葬后,三日要圆坟,此后要上“五七”坟、百日坟、忌日坟、三年坟、九年坟。60年代,平坟还田建立公墓。1971年火化厂建立,提倡火化,丧葬制度进行了大的改革,城乡出现了召开追悼会,坟前敬献花圈之俗。80年代,土葬之俗基本废除。

婴儿死亡,不能埋,只能用破席一包,弃于野外。幼儿、少年夭亡,做一小棺材,埋在田间地头,不能埋入祖茔;青年死后,入棺后不能刹钉,用茼绳一捆,二日后埋葬。

喜 庆

境内喜庆有看喜、过百日、过生日,庆寿、烧炕等。小建出生后三日,亲戚朋友携带红糖、小米、布料前去控望,名之曰:“看喜”;到100天购置长命锁、脚锁、手镯、长生果、铃铛之类物品,前往庆祝,谓之“过百日”;到一周岁时,携带吃食和穿戴之物,前往庆贺,名之“过生日”。

人过60岁时,每到生日之时,亲戚朋友,儿女子孙,携带寿礼前往祝贺庆寿,名之曰“祝寿”;每逢乔迁亲居时,亲戚朋友、街坊邻居前往祝贺乔迁新居,名之“烧炕”。解放后,境内的喜庆活动仍很盛行,近几年尤盛行,年几年尤甚,且不乏大事铺张之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