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尝试教学法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_为您服务教育网

 梦想教育 2013-11-27
原载于<邱学华尝试在线>    杨翠霞 

  一、 运用"尝试教学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怎样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关键在于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尝试教学法,用 准备题搭桥,用尝试题引路,提示新旧知识的联结点,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它以疑引思,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一看到尝试题,会马上打开思路,运用已掌握的旧知识,解决新问题,实现知识的正迁移。在教学中注意激疑、设疑、制造悬念,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的思考,独立的尝试,去探索解决问题。如讲《实验测小灯泡的电功率》一节时,首先给学生提出疑问:学习了电功率那么用什么方法可以测出小灯泡的电功率?然后把尝试题展示给学生。

  根据测电阻和测电功率的原理,引导分析得出两个实验的共同点:所测物理量是相同的,即都必须测出它们各自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引导学生尝试设计出测电功率的电路并画出电路图。这样让学生首先尝到尝试成功的喜悦,而电路中的电流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已用过了几次了,操作起来得心应手,实验能力强的学生马上跃跃欲试,差生也蠢蠢欲动,都想表现一下自己。学生的实验欲望高涨;这无疑大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实验效果。课不在于老师讲了多少,重在于你怎么讲,运用尝试教学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也取?quot;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 运用"尝试教学法"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

  尝试教学中的尝试题,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自行设计, 其形式要多样、新颖、趣味性浓、思维性较强,要有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开发的意图,如《密度知识的应用》中有一道题是:一个瓶子能盛1千克水,用这个瓶子能盛多少煤油?运用尝试教学法,我是这样来处理这道例题的,首先让学生尝试与这道题有关的习题:(1)质量为1千克的水,其体积是多大?(2)为1分米3的煤油,它的质量是多少?(3)用一瓶子分别盛满水和煤油,它们的体积有什么关系?再让学生尝试解这道例题,很快有些学生解出了,还有部分学生有点迟疑,教师稍加点化,剩下的学生也解出了。解完之后,让学生讨论总结这道题的解法,达到教学目的。

  三、 运用"尝试教学法"使知识传授和自学能力培养同步进行。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就是引导学生从"学会"向"会学"方向转化。尝试 教学中重要的一步是学生自学课本,即在传授新知识前出示尝试题,学生为了寻找答案集中精力去阅读、思考,遇到困难,通过老师的指导,同学的讨论,解决问题。学到了知识,自学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如上《蒸发》一节,设计的尝试题如下:

        1、填空 固态 液态 气态

       2、汽化的两种方式是( )和( )。

       3、影响蒸发的因素是( ),( )和( )。

  通过自学课本,学生能把这些问题回答上,但学生对这些知识理解如何,还须测评,紧接着提出谁能说出刚洗完的湿衣服要尽快的晾干,有什么好办法?这些平淡无奇中设疑出新奇的问题,才是深入浅出,生动活泼,使抽象的浅显化,隐晦的东西明显化,刻板的东西生动化,学生处于兴奋的认识活动中,即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运用尝试教学法,使我感到这种教学方法,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的自学能力、探索精神得到充分的培养,使智力得到开发,能力得到培养,素质得到提高,从而为培养跨世纪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尝试教学法不失为一种好的教学方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